跨越一甲子的友谊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12日,中俄友协、俄中友协、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剧院联合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友协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会前,中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俄友协会长陈元,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等中俄、俄中友好人士合影留念。
  2019年,是个“逢十”的喜庆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秋九月,在三个“70周年”的背景下,我有幸作为中俄友协代表团成员访问俄罗斯,参加了中俄双方联合在莫斯科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友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和第二届中俄金融论坛。代表团团长为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前副主席陈元。访问行程虽只有短短几天,但在我的中苏、中俄友好情结里,仍是重重的一笔。
  较之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多年之后,人们因工作和旅游,频频来往于世界各地不同,在距今六十余年前、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时能有机会出国,比较鲜见,于我而言亦属偶然。我的中俄友好情结,就是从童年时的苏联之行开始的。
  1958年1月1日,《苏中友好》杂志在莫斯科创刊。我的父亲李庄担任杂志高级顾问、中方专家组组长。1958年夏,我随母亲前往莫斯科探望父亲,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苏联大地。
  我的又一次苏俄之行,是在1992年初,苏联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之初。当时我在新闻单位工作,以民间文化交流身份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
  2009年,我再一次踏上俄罗斯大地。那年6月,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任上,率中国新闻出版代表团出访俄罗斯,访问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今秋访问俄罗斯,参加了中俄双方于9月在莫斯科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友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并访问了远东地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六十年一甲子,弹指一挥间。结束访问回国后,又参加了“十一”的各项庆祝活动。国庆假期,秋日暖阳下,安坐桌前为俄罗斯之旅书写纪行时,思绪不免与十年前、三十年前、六十年前旅苏访俄的经历相交错,应该是跨越一甲子的友谊涌动于胸臆吧!
  曾经军港静悄悄
  9月9日6:15,代表团一行乘乌拉尔航空公司清晨最早的航班从首都机场起飞,两小时航程后,于当地时间10:30降落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走出航站楼,清风拂面,碧空如洗。秋阳之下,高速路上,不禁回想起我的上一次俄罗斯远东行,距今已近三十年。
  彼时正逢1992年初的壬申元宵节,东三省还是冰天雪地。当时我在经济日报工作,与首都新闻界一众朋友北上黑龙江,从绥芬河出境,进入刚刚从苏联演变为独立国家联合体之一的俄罗斯,经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抵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待到后来认真查核了一下官方文件,方知我们一行几乎是俄罗斯开放远东地区时最早几批外国客人呢!1991年9月20日,叶利钦总统签署有关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命令,开放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10月1日起对到访的苏联及外国公民开放;1992年元旦起对外国轮船开放。当年我们这些以民间边贸形式过境的“外国公民”,是开放令实施仅四个多月、且因北半球严冬季节人们多不愿北上因而更为稀少、稀有的旅行者。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苏联时期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为其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驻地,长期处于对外封闭状态。我们于1992年2月过境时,距“城頭变幻大王旗”——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不到两个月。中俄边境和城市广场、建筑物上飘扬的苏联国旗已换成了俄罗斯国旗,而港湾内泊着的不少军用、民用船身上,原来漆的苏联镰刀锤头标志,还没来得及改涂俄罗斯红白蓝三色标志。大约是因为严寒,再加上开放令刚刚实施,漫步街头时发现,行人中军人比老百姓多。此次行程给我留下的印象,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在严寒丽日照耀下的静悄悄的军港画图,就如当年我国旅顺口一般。
  此行,置身眼前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我已完全感觉不出当年印象中的“军港静悄悄”了。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驱车前往市区,越过大片的森林、田野,渐渐地,建筑多起来,应该是接近了城郊;道路两旁热闹起来,有的地方可谓人流如织——城区到了,城市中心到了,滨海旅游区到了。车上有中方同志问,不知符拉迪沃斯托克有没有地铁?我凭着自己铁道兵的从军经历说,地势这么高低起伏的地方,不可能修地铁。问起俄方接待人员,果然如是。
  似乎比我们的青岛、大连还要高低起伏,而与我们的滨海城市一样枕山襟海,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壮阔的港湾、秀美的风光,以近三十年的开放发展,撩开了海军军港和战略出海口的神秘面纱。
  入住阿兹穆特酒店,没来得及弄清大海在哪边,代表团就如约赶往滨海边疆区行政办公大楼,参加与科热米亚科州长的会见。
  这是一位务实的州长与一位更务实的团长的会面。按照会议议程,俄中双方领导先后致辞。科热米亚科州长以“开放的滨海边疆区欢迎你!”开始了俄方的情况介绍;陈元会长则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在这次为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而出访的大背景下,陈元会长不仅是政治身份很高的代表团团长,还非常务实,超越一般的礼仪性拜访,与科热米亚科州长就中俄在远东地区开展合作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令双方印象深刻的是,当中方企业就希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大型钢铁产业园项目进行详细介绍时,陈元会长特别对俄方关切的环保、产能等问题,做了负责的、内行的分析解答。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面对比较复杂的“钢铁”话题,科热米亚科州长谈起了甜蜜的“蜂蜜”话题,先后几次介绍远东地区的蜂蜜如何好,希望能大量出口到中国。以至于会谈结束的总结之际,大家都会心地、友好地笑起来:中俄双方共同探讨、努力合作办好钢铁的事;而中方企业承诺,负责在中国营销滨海边疆区的蜂蜜。
  当晚,与我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闫文滨的工作聚会前,我们一行抓紧时间到周边走走。沿着宾馆前错落的一段段台阶下到沿海路边,方看清了阿兹穆特酒店正处在面向海湾的最佳位置。出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习惯,赶紧打听了一下这处海湾的名字,果不其然,著名的阿穆尔湾。   回看我的俄罗斯远东行纪实通讯《在那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当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所住涉外宾馆,也是临阿穆尔湾。但当时冰天雪地、冰封港湾,旅馆名称和当时情景,我已完全无从记忆。今天,秋风拂煦下的阿穆尔湾,静谧又辉煌;滨海路上,海边夜市,人声熙攘。在夕阳衔山的最后那十几分钟里,游人不分国别、无论男女,几乎都停下了脚步,惊叹地向西凝望,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这落日斜晖中的金色海湾。
  红场晨昏风景好
  经八个多小时飞行抵达莫斯科,是在当地时间9月10日的15:50。履新刚好一个月的我驻俄大使张汉晖前来迎接陈元会长;84岁高龄的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女士也来到机场欢迎代表团一行。这是我与她结识、几次在北京见面后,难得的在莫斯科的相遇。
  代表团入住的大都会酒店,颇值一提。酒店创建于1903年,建筑非常精美,是莫斯科的代表建筑。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经常在这里发表演说。几十年来,常有国内外政要在此下榻。于我的感觉而言,酒店种种好处之外,最好的是地理位置好,离红场近,近到出门向前望去,一眼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钟楼;向左步行几分钟到达红场,向右步行几分钟到达莫斯科大剧院。这对于行程安排较紧的代表团来说,或者对于我这个不做外事工作、较少出国的人来说,客观上有利于见缝插针,去看看六十年前、十年前曾留影的红场。
  9月10日当晚值得一记的、也是我们的一个意外惊喜的是代表团与香港工商界人士的聚会地点,安排在大都会酒店红色大厅。红厅何以在中国人眼中那么著名?1950年2月14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此厅出席了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招待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消了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见证了新条约签署后,于当晚在大都会酒店此厅共同出席条约签署的庆祝活动一一此厅护墙装饰为红色,或因双重原因被目为红厅?我驻俄使馆专门就此镌刻了铜牌,镶于大厅一进门处护墙板上,记述七十载前这一风云际会。
  9月11日午,代表团应邀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与张汉晖大使和公使、参赞等会面交流。其时,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仅剩两天,距新中国七十华诞不到二十天。远离祖国万里之遥,大家相会于莫斯科,感觉特别亲近,格外温暖。陈元会长将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开幕消息的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复制)赠予使馆,张大使珍重接过,大家遥祝新中国即将到来的70周岁生日;而后,还以对外友协同志不远万里带来莫斯科的月饼相赠,与使馆工作人员共贺中秋佳节,与祖国的亲人朋友,千里万里共婵娟。
  下午的机动时间,我的首选是到红场。不巧的是,因对莫斯科秋天的日落时间估计不足,又在大剧院前停留时间稍长,置身红场时已是夕阳西下,光线不好了。从克里姆林宫宫墙上缘斜扫过来的最后一缕光线,似为城墙镶了道金边。拍照留影,不得不随着这一点点有限的光线移动位置。夕阳下的红场,别是一番光景,但我没能完成一个潜在心底的小小愿望——在位于我小时候留影红场的相同位置拍张照片。由于时间过晚光线不足,那个位置已无法拍照了。
  1966年,“文革”劫难,斯文扫地。父亲当年在苏联工作时的大量珍贵照片付之一炬,只有我这个小孩儿的照片,因为不涉政治、不涉工作而留下了。而随母亲赵培蓝摄于莫斯科红场的照片,是1958年我们在红场的唯一留影。虽为黑白照片,但拍得相当清晰,照片背景,中为列宁墓(时为列宁斯大林墓),左为圣瓦西里大教堂,右为克里姆林宫。
  2009年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停留期间,我和代表团抽时间专门去往红场,想在半世纪前的同一位置拍张照,不巧那天红场因有活动而关闭,只能在远远的位置留影,没能了却这个心愿。
  一晃,又是十年过去。此番,驻地大都会酒店离红场这么近,难道仍然不能了却心愿?终于,在行程最后一天的早饭后,见缝插针抢抓“机遇”,又来到红场。莫斯科一如既往地蓝天丽日。这是此行最后一次机会,不能再错失。三脚两步,迅速找到了61年前母亲带着我拍的那张黑白照片的同一位置,孰料,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不知什么原因,手机里显示的照片,背景始终是虚的,不论怎么调整焦距、和同伴怎么换位拍照也没能解决,这真是让我这个从十几岁起就玩儿相机而不大会玩儿手机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时间紧迫,匆匆趕回驻地,参加下一个公务活动。回国后没两天,整明白了手机拍摄的这个技术问题。看来我的这份距1958年半世纪后、乃至一甲子后都没能实现的愿望,要留待下一次俄罗斯之旅了。
  雄曲声声歌胜利
  作为中俄友协与俄中友协年度合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两组织经过充分协调沟通,精心设计安排,于9月12日晚在莫斯科隆重举行三个“70周年”庆祝大会。
  “9月12日,中俄友协、俄中友协、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剧院联合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友协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俄友协会长陈元、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莫尔古洛夫,在俄访问的中俄友协代表团,中国驻俄使馆外交官,在俄中资企业、华侨、留学生代表及俄罗斯各界代表、俄友好人士等中俄双方约1200人出席活动。”以上这段新闻,概述了关于三个“70周年”在莫斯科成功举办的消息。
  消息随后写到:双方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俄两国关系取得的长足发展,肯定了中俄友协在推动两国民间友好和各领域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陈元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中俄友协的前身中苏友协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苏建交应运而生,70年来始终积极致力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为巩固双边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梅利尼科夫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两国关系主要取决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增进两国人民关系的事业中,友好组织起着独特的作用。   中俄双方领导人致辞后,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进行了精彩演出,演出形成一个又一个高潮,展示出热烈友好的活动气氛。
  红旗歌舞团的著名,是从苏联时期、作为苏联红军歌舞团之时就开始的。其被公认为俄罗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级别最高、最负盛名的军队歌舞艺术团体以及世界最优秀的男声合唱团之一。红旗歌舞团曾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用歌声激励过千百万苏联人民;二战结束后,歌舞团频繁在世界各国访问演出,被公认为俄罗斯文化的名片之一。2016年12月25日,歌舞团的64位团员在搭机飞往叙利亚途中遭遇空难——这一悲剧,格外引人注目,令人痛心。
  历史上,红旗歌舞团先后九次来华演出。1952年11月3日,歌舞团一行250人首次访华,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1999年,第四次访华,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2009年的第八次访华,以120人的阵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以及中俄建交60周年,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见。第九次访华在2018年元旦,被称为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铁血再燃”音乐会。
  空难事件后,歌舞团没有沉沦,半年多时间就完成重组,登台演出。2018年1月4日,重建后的红旗歌舞团将第一次世界性巡演首站选在中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表示,这是给中国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
  就像观看重大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电视转播和现场观看的效果不同是一个道理,此番得以在三个“70周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在莫斯科,在剧院现场观看红旗歌舞团激情四溢的演出,十分难得。《不可摧毁的,来自传说中的》《草原骑兵歌》《塔常卡》《哥萨克骑兵歌》《神圣的战争》《夜莺》《在阳光照耀的草地上》《邀请跳舞》《再见吧,起伏的群山》《前线司机之歌》《黑皮肤姑娘》《查波罗什人》《欢庆》《红莓花儿开》《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和俄罗斯》《黑眼睛》《卡林卡》《帕列赫小匣》《红军不怕远征难》《喀秋莎》——一曲曲耳熟能详的名歌名曲,伴以欢快的舞蹈,回响在、回旋在崭新的扎里亚季耶剧院演出大厅。
  红旗歌舞团的整场演出始终铁血阳刚、奔放激昂。而在《神圣的战争》庄严恢弘的前奏曲刚刚响起时,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一个月前当选俄中友协新主席的梅利尼科夫率先起立,与会中俄各界代表随之起立,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全场肃立,向反法西斯战争中伟大的苏联军民和英雄们致敬。
  当晚庆祝活动前,陈元会长还率中俄友协代表团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二届中俄金融合作论坛。论坛由陈元会长与俄中友协前主席梅津采夫共同倡议,得到两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格拉济耶夫,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由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和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主办,共有200余名来自中俄两国金融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参加,共商中俄金融合作大计。
  中俄友好无相忘
  9月13日,陈元会长率代表团来到俄罗斯国家杜马大厦,会见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这是此次访问中,中俄友协、俄中友协两组织的正式会见,是陈元会长与梅利尼科夫主席的第三次会面。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在致辞中高度肯定和赞许苏中、俄中友好的历史和前景,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代表俄中友协向中俄友协赠送1949年10月3日的《真理报》,其上刊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消息。
  陈元会长的致辞回顾、肯定了多年来中俄友好相关工作,充分展望了两个协会、两国人民友谊的美好前景,忆往溯源,代表中俄友协向俄中友协赠送了六十多年前双方互相协助、共同编辑出版的期刊出版物原件——包括中苏友协在苏方专家配合下编辑出版的《中苏友好》杂志,苏中友协在中方专家配合下编辑出版的《苏中友好》杂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政权,并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月5日,新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民间友好组织、也是新中国当时最大的群众团体——中苏友好协会。
  1952年,中苏友协为庆祝成立三周年,于10月5日将所出版的《中苏友好》杂志扩大改版为《中苏友好报》,作为中苏友协的机关报,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兼及名胜文物、风土人情,供中国人民和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阅读,并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翻译成俄文向苏联发行。由此,苏联方面也想办一份关于苏中友好的刊物,向中国各界介绍苏联人民的生產生活、国家建设经验,以及苏联的自然资源、地理、历史和苏联人民的风俗民情。由于阅读对象主要是中苏两国读者,苏联方面邀请中国委派专家到莫斯科共同办刊。
  1957年,我父亲李庄(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编委、首席记者)受命担任《苏中友好》杂志高级顾问、中方专家组组长,带领中国专家组抵达莫斯科,与苏方新闻界同事共同创办编辑发行《苏中友好》杂志。
  《中苏友好》杂志、《中苏友好报》和《苏中友好》杂志,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民间友好组织、经我们的上一代新闻文化人之手编撰留下的,“有迹可循”的反映中俄(苏)友好、俄(苏)中友好的报纸、期刊出版物。2015年我担任中俄友协高级顾问后,工作重心和关注点在新闻出版和新闻文化基础上,增加了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因素。如何能为全国对外友协和中俄友协的友好联络工作再尽些力?就决心从根上把那些历史上宝贵的报刊出版物寻找、挖掘出来;钩沉史迹,回顾初心,勾勒70年来两国间新闻文化交流的轨迹,不失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中俄友好事业所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项工作繁琐而枯燥,我从版本图书馆寻找到国家图书馆,从国家图书馆借阅到保存完整的《苏中友好》期刊合订本,以一星期时间突击阅读、拍照记录线索,完璧归还。而后,循着线索从旧书网陆续购置了一些内容较有代表性的当年的杂志;再而后,在“故纸堆”里耐心翻寻,断断续续竟也半年时间。盛夏初秋之交,时近新中国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日,正准备向中俄友协捐赠部分老杂志以为文化留存时,适逢友协的三个“70周年”访问,这些宝贵的期刊出版物原件,因直接记录和见证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得以成为中俄友协向俄中友协郑重赠送的一项文化礼品。   尾声
  2015年12月,在中俄友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我受聘担任中俄友协高级顾问,积极参与到中俄民间友好交往工作中。几年来,参加有关中俄友谊的图书出版相关活动有:与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一道,共同为《武汉上空的鹰》《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普京:权利的逻辑》中文版等新书首发揭幕;我的文章《拉里莎,你在哪里?》发表于《世代友好——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文集》。
  2016年6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俄友协高级顾问,我有幸出席了纪念大会。
  2018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作为中俄友好人士代表,我有幸参加观礼,目睹了庄重的勋章颁授仪式,现场聆听两国元首发表重要讲话,为两国人民的世代友誼鼓舞、鼓掌。
  在相继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也常常想到,还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带有时代特点或个人特点、能讲好中俄民间交往小故事的事情呢?这就联想到六十多年前探望在莫斯科编杂志的父亲时,在莫斯科郊区结识的苏联小朋友拉莉莎。
  1958年夏天那次莫斯科郊区之行,我父亲采访集体农庄主席,我就和主席的女儿拉莉莎一起玩耍。尽管我们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这一点儿都不妨碍两个异国小姑娘高高兴兴地交了朋友。那时中国人特别是小孩子的出国机会很少,估计苏联儿童能见到中国儿童的机会也很少,因此我俩相互间都感到很新鲜、很好奇——一个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一个是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就这样结下了异国小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在大人们采访报道工作的间隙,《苏中友好》杂志的摄影记者给我和拉莉莎这对中苏小朋友拍摄了几张照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寻找拉莉莎,讲一个延续六十多年的中苏中俄民间友好“小故事”——经请示陈元会长,我于2018年元旦专程致信时任俄中友协主席梅津采夫,并附赠中俄、俄中友好期刊影印件和我与拉莉莎的照片,请俄方协助寻找60年前我在莫斯科结识的苏联小朋友拉莉莎。
  此次访问,在俄罗斯杜马大厦,我向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现任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谈及这一正在进行的寻找,并请他继续予以关注。梅利尼科夫主席高兴地答应下来。虽然在今秋三个“70周年”之际与拉莉莎在莫斯科重逢的愿望没能实现,但寻找和继续寻找本身,难道不是见证中俄友谊的一段真情么!
  作者系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我,名叫贝石涛,是法国心脏病科专家。我有一半中国血统,对中国这片土地,满怀亲近与好奇。  父亲贝熙业也是医生,在中国度过41年后,返回法国。父亲离世那年,我才三岁。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只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儿。直至2013年母亲昊似丹去世,我才突然明白,自己错过了一些事情。  父亲留下的遗物,像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团。我渴望了解:文献上的汉字记录了什么,照片上跟父亲站在一起的人都是谁,父亲是怎么遇见母亲、怎
期刊
5月18日,“爱在沈阳——华晨宝马在沈外籍员工及家属中国傳统文化体验交流活动暨宝马全球‘多元文化周’沈阳启动仪式”在1905文化创意园举行。  随着宝马铁西新工厂建设等项目不断开展,许多德国宝马总部和世界各地的宝马工作人员及家属来到沈阳工作和生活。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融人沈阳当地生活,也成为这些国际友人的需求。沈阳市对外友协副秘书长王子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华晨宝马外籍员工对第二
期刊
6月2?日,沈阳市外办主任、市对外友协秘书长王晶莹会见了大迫益男率领的北九州大连交流协会代表团。王晶莹欢迎代表团到访沈阳,希望以此为良好开端,扩大沈阳与北九州在经贸、投资、创新、人文和青少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大迫益男表示會大力推介沈阳,促进更多优秀的企业来沈洽谈交流。在沈期间,代表团还访问了沈阳国际软件园,信息与工业两化融合展示中心以及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市对外友协
期刊
“广西战役即将结束,白匪包括其长官部直属部队已基本被消灭,少数溃散,我正分头搜剿中,俘虏总数已超过10万人,四野部队拟在搜剿溃敌后,暂在广,西境,内休整20天,而后大部分散打土匪,另以45军及40军共两个军准备攻琼崖。”  这是1949年12月6日,林彪给毛泽东一封电报中的一段。  12月底,40军,43军先后进至雷州半岛。    地处热带的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的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期刊
冬季,许多生活在北方的人会选择到南方旅游度假,体味热带风情,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还有一些人则喜欢反其道而行,春水北流去观雪。奔向梦中的童话世界。为了满足南来北往的游人。我们推荐冬季避寒、赏雪、观鸟三大主题,今冬最佳去处。    避寒旅游地    推荐地:云南景洪、海南三亚、海口、台湾高雄、福建泉州、云南瑞丽、广西北海、云南河口、福建漳州、广西钦州、贵州罗甸、海南文昌、福建莆田、广东各城市及
期刊
6月19日,为庆祝成都与莫斯科结好一周年和大熊猫落户莫斯科动物园,由莫斯科市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莫斯科市对外经济与国际关系局共同承办的“莫斯科牵手成都”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  莫斯科经贸文化旅游推介会、“莫斯科牵手成都”文艺晚会、莫斯科图片展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使得成都市民充分感受到了俄羅斯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俄两国、莫斯科和成都两市的民心相通。
期刊
6月16日,成都向加德满都捐赠洗扫车交接儀式暨“PANDA成都”走进尼泊尔开幕式在加德满都举行。  加德满都市市长比迪亚·桑德尔·释迦、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政务参赞杨时超等参加了交接仪式,并为新车剪彩。随后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师生组成的文艺演出团,走进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加德满都市政厅,为当地民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出。
期刊
解放海南岛  张正隆
期刊
“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拿破仑曾这么说。  这个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它曾作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首都,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整座城市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所罕见。    多元魅力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伊斯坦布尔像个双面人,既有欧洲的风格,又保持着亚洲的传统。喜欢这里丰富饱满的味道,这种味道不太容易描绘
期刊
巴厘岛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田园诗般的自然风光;四面环海,沙滩白净,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山顶云雾缭绕,山坡梯田层层,灌溉渠纵横交错。白色的房舍掩映在绿荫之中,成熟的稻田片片金黄,如诗似画……  让我们跟随搜美,自驾巴厘岛。享受曼妙天堂之旅!    价值体验  ★ 全程乘坐快运航班直飞巴厘岛  ★ 机场快速通关礼遇  ★ 全程警察开路,保证安全顺畅  ★ 自驾车深度体验巴厘岛特色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