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那么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本文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及监控管理系统等方面来研究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所有高职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最基础的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是指高职学生运用在校期间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独立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新问题、攻关新课题的创新能力。这三种实践能力都很重要,并且环环相扣,但专业实践能力是核心和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释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无特别标注时,后文的“实践能力”均指“专业实践能力”)。
1 专业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
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那么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中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果真的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想而知。专业建设的起点应该从调研开始,调研企业中到底需要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做了哪些典型的工作,换言之企业中设置了哪些典型的岗位。只有“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才能输送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落脚点
专业建设是从宏观上把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需要微观的课程改革来支撑,否则专业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顺畅接过企业中的各项典型任务。课程改革的思路其实亦符合专业建设的思路,即把典型工作的各个流程或称之为“工作过程”投射于我们认知领域的课程,只有来源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才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也只有来源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才能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提升“工作能力”。课程改革主要做好做实以下三项工作,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成功的。
2.1 以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为导向进行教学 既然课程内容的来源是工作过程,那么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就应该能被带到课堂上,在执行过程中,教师从整体上指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制定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实施的时间,选择合作伙伴(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运用各种工具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假设,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不应该再按传统的讲授式采取“满堂灌”,而应该构建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生动新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分组实践、分组竞赛、角色扮演及创意展示等等,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特别是实践的积极性,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2.3 采用多元的过程考评方式,侧重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期末试卷”式考评在高职院校已经不再适用,考评体系应随课程的改革而做相应的调整。如果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工作过程”,那么考评也应该更注重过程考核。如果一门课程被组织为几个任务的形式来实施,那么学生对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每个任务的执行过程才是我们考评的范围,且重点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实践能力。
3 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公认的办学理念,可是工学如何结合,校企怎样合作,还需要我们细化工作,比如“校中厂”即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厂中校”即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由企业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协助学生生产实习,这无疑激发学生实践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积极采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双证并举”等多种方式,把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始终并形成长效机制。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由于我国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重点中职学校和行业的职业大学合并而来,因此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际教学水平都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存在距离,特别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力军,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教学方式和职业道德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
5 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监控、管理系统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把实践教学部分单独分解出来,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管理系统,使实践教学在从计划到组织,从组织到实施,再从实施到评价有一套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實习计划层级化、实习组织多样化、实习资料系列化、实习考核经常化、实习评价制度化,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高效化。
总之,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是重要的、急迫的,但却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形成巨大的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较强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硕菲.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韩淑君.工程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海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论坛,2008(10).
课题编号:GG0089,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所有高职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最基础的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是指高职学生运用在校期间已经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独创性的思维,独立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新问题、攻关新课题的创新能力。这三种实践能力都很重要,并且环环相扣,但专业实践能力是核心和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释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无特别标注时,后文的“实践能力”均指“专业实践能力”)。
1 专业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
一个好的专业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品牌,那么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中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如果真的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想而知。专业建设的起点应该从调研开始,调研企业中到底需要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做了哪些典型的工作,换言之企业中设置了哪些典型的岗位。只有“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才能输送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落脚点
专业建设是从宏观上把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需要微观的课程改革来支撑,否则专业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顺畅接过企业中的各项典型任务。课程改革的思路其实亦符合专业建设的思路,即把典型工作的各个流程或称之为“工作过程”投射于我们认知领域的课程,只有来源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才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也只有来源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才能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提升“工作能力”。课程改革主要做好做实以下三项工作,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成功的。
2.1 以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为导向进行教学 既然课程内容的来源是工作过程,那么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就应该能被带到课堂上,在执行过程中,教师从整体上指导,尽量让学生自己制定项目、任务、问题或案例实施的时间,选择合作伙伴(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运用各种工具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假设,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不应该再按传统的讲授式采取“满堂灌”,而应该构建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生动新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分组实践、分组竞赛、角色扮演及创意展示等等,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特别是实践的积极性,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必须而且必要的。
2.3 采用多元的过程考评方式,侧重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期末试卷”式考评在高职院校已经不再适用,考评体系应随课程的改革而做相应的调整。如果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工作过程”,那么考评也应该更注重过程考核。如果一门课程被组织为几个任务的形式来实施,那么学生对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每个任务的执行过程才是我们考评的范围,且重点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实践能力。
3 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公认的办学理念,可是工学如何结合,校企怎样合作,还需要我们细化工作,比如“校中厂”即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比如“厂中校”即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由企业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协助学生生产实习,这无疑激发学生实践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积极采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双证并举”等多种方式,把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始终并形成长效机制。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由于我国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重点中职学校和行业的职业大学合并而来,因此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际教学水平都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规格的要求存在距离,特别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力军,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教学方式和职业道德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业的“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
5 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监控、管理系统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把实践教学部分单独分解出来,从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管理系统,使实践教学在从计划到组织,从组织到实施,再从实施到评价有一套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實习计划层级化、实习组织多样化、实习资料系列化、实习考核经常化、实习评价制度化,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高效化。
总之,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是重要的、急迫的,但却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形成巨大的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职学生较强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硕菲.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韩淑君.工程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海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论坛,2008(10).
课题编号:GG0089,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