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有效生成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生身体的成长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身心全面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的个性生成。个性的有效生成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以防范为前提,加以好的指导和教育,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从而全面协调地发展其身心,培养其个性。
  关键词 身心发展 个性生成 教师培训 校园环境 班级环境 教学质量
  
  小学生身体的成长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培养其好的认知观,多与其交谈,了解其内心世界的所想和所知。以防范为前提,加以好的指导和教育,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从而全面协调地发展其身心,培养其个性。
  
  一、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与个性有效生成间的相关性
  
  1 身心全面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的个性生成。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从其生活、学习、内心世界,多角度给予他们人性关怀和照顾,调整好其学习心态。有的小学搞“按分数排座位”,这一做法给学生自信心造成很坏的影响。教育要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在节假日带领小学生去敬老院照顾老人,或上街做卫生,或去街上认养花草盆景,挂上其认养牌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从而塑造其好的个性。
  2 个性有效生成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让每一位小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学习,去发展,只要是正确的,学校和教师都要给予支持。社会发展靠的就是人才。能适应于社会的人才,必须要把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相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构造完善的人格整体。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作为起点工程,小学教育需要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能力水平,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好的个性就好像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指路灯。知道了方向我们就要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去实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引导,理解学生其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给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强有力的保证。”只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我们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
  
  二、关于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与个性有效生成的建议
  
  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科研水平。学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好的学习成绩都与老师息息相关。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多外出学习、接受培训,把所学总结的好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在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2 加强学校环境建设,追求高尚教育。让校园环境来熏陶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革可以实行“绿化校园”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对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典型人物事迹进行介绍。另外,每个星期进行法律知识科技讲谈,让学生在学习的途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多举办课外活动,让校园时时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在学好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修养,实现学习与修养的双赢。
  3 让班级环境亲近学生。每一个教师都要用心教导每一位学生。每个小学生最初都有个适应过程和接受程度,每个人都不一样。要让学生们达成共识热爱班集体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乱放东西,讲文明讲礼貌待老师亲如父母,待同学亲如兄弟,与人相处以诚相待;奋发向上,以为集体添光为荣,以班集体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耀。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
  4 重视学科渗透,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尤其重视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社会实践课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因为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含有情感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相同点。如心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而其中所讲到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和学习习惯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案。实验学科教学证明:在学习中附带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提高。
  5 依托班级建设,培养良好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意志活动和人际关系交际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要课程。班主任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管理、开展各种活动,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需要遵守行为准则和讲究文明礼貌等。还要培养其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其较强的责任感,加强学生控制自我、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激发其创造才能。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模糊之处得以
摘要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还要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观念 模式 角色 自主学习    如何“运用新理念,活教老教材”,让学生喜欢上体育,喜欢上体育课呢?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
森林里,一间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住着一只全身雪白和一只全身黑色的兔子。他们是双胞胎,出生不久父母就去世了,只好相依为命。哥哥叫小白。弟弟叫小黑。他俩一直快乐地生活着。
期刊
摘要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的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观念的途径,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 主体性 策略 内容 目标 兴趣 观念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容    1 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选择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上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一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在课堂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方式,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关键词 课本剧 教师角色 教学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论指出,教学过程是教材、学生、教师之间各种信息交换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的重组与知识再生产的系统过程。教师对教学掌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再加工。因此,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什么是最新奇的事,又有谁能够知道呢?我看着天上的毛毛细雨,陷入了沉思,如果这天上下的是拖鞋的话……“快要下‘拖鞋雨’了!”“据S博士说,今天下午3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首先要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养成学习习惯的好处。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严格检查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强自觉性的培养。大力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 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 榜样示范 学习方法 自觉性 主动参与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儿院的院长把一块石头交给一个认为自己是没人要、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的男孩,让他带市场上去“卖”,并嘱咐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人们对这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