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诉求下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具备创新素质与创业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经济学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突出。而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正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创新素质、创业素质的有效方式,在为高职学生指明创业方向的同时,解决了经济人才稀缺的问题,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基于此,深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诉求下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D912.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58-02
   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经济法课程作为市场上最为稀缺的经济类课程之一,更应该重点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在课程教学时提升对学生创新素质、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为经济类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进而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经济法课程,不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些许问题。为此,高职教师应该客观应对,采用更加优质的教学模式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高校教育中创新创业内容的创新与优化。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不会进入企业就业,而是选择自主创业。但就目前高职院校而言,创业相关的课程类型较少,教学内容也过于形式化,往往集中于常识类、科普类,但是这与市场实际情况可谓是相距甚远,学生难以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与创新素质。在高职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为自主创业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与教育内容,高职教师可以学生创业为教育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理念十分契合。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法专业教师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阅历,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精准度极高的建议[1]。
   二、在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措施
   (一)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高职专业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实践导向法、项目教学法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优质教学模式,激起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主意识与学习欲望。在具体课程授课过程中,高职教师应该坚持引导学生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经营准则与经营理念,在内容中合理渗透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引入现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经济法专业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经济相关法律条例进行深度分析,由教师作出专业性点评,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得到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技能,可以设定一个教学主题,模拟法庭现场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挑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全面训练学生法律文书书写能力、法庭辩论技巧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切实提升全体学生经济法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2]。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以往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内容单一这一问题,高职专业教师可以要求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材进行重点整合,围绕创新创业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进更具教育意义、更贴合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实践内容做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与内涵,为经济类行业输送更具创新思维的综合性人才[3]。在实践教学中,高职教师应该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突出项目化,结合社会中各个企业具体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作为教学内容优化的主体,以某一项目作为教学基础贯穿整个经济法教学过程,结合创业流程合理划分经济法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和经济相关知识得到有效拓展,而且学生所学知识会因此更具实际效用,可以直接用于某个创业项目之中。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或者社会调研等方式,直观感受到经济类企业中的实际困难,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与实践技能,可以做到解决部分现实问题,这是以往经济法课程教育远远达不到的效果。为实现这一目的,专业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教育工作。首先在学生创业初期,教师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结合起来向学生进行讲解,为学生带来企业类型判定、注册成立以及营业准备工作等相关事宜,使全体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其次是企业经营期间,教师可以合理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学会有效处理企业运营中与企业合作方关系;最后是企业出现争议阶段,可以将《中華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集中在一起展开教学,使学生明确如何合理运用法律武器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纠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具备强大的经济法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会将此类知识应用到日后的实践中,为学生日后的创新创业顺利开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4]。    (三)合理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教学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与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经济法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必要的各项能力,合理开发并应用互联网资源、新媒体平台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化通信技术等有效教学渠道,将最新的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全体学生对教学案例展开自主分析与小组研讨,帮助全体学生构建将经济法作为企业运营成本这一优质理念。在此过程中,经济法专业教师需要合理地开展资源整合,推动教学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将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以及日常评价纳入整体考核机制中,以此完善学生在开展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评价[5]。这样可以转变应试教育中教师单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同时也区别于传统高校依靠学生日常成绩与考试成绩进行考核的制度,将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细致划分,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中分别设立学习态度、日常表现、集体活动、出勤率等多个考核项,细致划分学生日常表现、整体考核项与考核人员,这些都可以提升学生评价的综合性与精准性,让高校教育的评价标准不再以考试成绩为准,将学生评价与学生的努力程度、专业素质与创新意识等产生联系,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意识。在实际过程中,教师通过全体学生票选出几位公正的学生担任评分小组的成员,由评分组成员与教师共同为学生进行打分,将二者的评分按照各自比例综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考核分数[6]。
   (四)建立校内创业街,创新法律服务中心
   在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街,为高职学生发挥创新创业能力提供空间。通过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分享大会,聘请毕业于本校的优秀学生讲述自己创业过程,分享创业成功经验,为全体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全体学生形成激励效果[7]。除此之外,高职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纠纷,高职院校应该设置法律服务中心,由经济法专业教师轮流为学生提供法律援助,设置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教师轮岗制度,让此专业的教师发挥自身所长,为全体学生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服务。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见的部分典型问题记录下来,并将其融入经济法专业教学过程中,以此丰富经济法教学内容,为经济法教学效率提供重要保障。这样一来,不仅高职学生在经济法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而且还可以为经济法专业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可以顺利开展[8]。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高职经济法教学课程十分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高职经济法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资源整合,完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校内创业街;创新法律服务中心”等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伟芬.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浅析:以“经济法”课程教学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3(218):1201-1204.
   [2]耿江涛,吴坚,匡增意.“一带一路”视域下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华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23(21):125-127.
   [3]宋玉霞,辛磊,李钗.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组织模式探究:以河北省某民办高职院校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11):348-349.
   [4]刘卫华,李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25):1234-1237.
   [5]徐天杰.协同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探索:以沙洲职业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20,13(10):1226-1227.
   [6]蓝舟琳.“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经贸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探索: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贸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3(21):168-169.
   [7]迟媛.基于OBE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能力教学目标建设以能力为导向的在线云端课:以AISAS模型下的经济法课程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220-221.
   [8]朱玮.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子,2017(17):137-138.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剖析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探析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因素,探讨利用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推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14-02   职业院校
摘 要:基于较为丰富的语料,历时动态对比汉英[昨天][今天][明天]的形态表征特质,并加以认知阐释。研究表明:1.汉语[昨天][今天][明天]的形态表征呈现出“[昨天]>[明天]>[今天]”的层级差异,英语则呈现出“[tomorrow]>[yesterday]>[today]”的层级差异;2.汉语[昨天][今天][明天]的形态表征类型较之英语更为复杂;3.汉语[昨天][今天][明天]的形态演变均呈
[摘 要] 目的:为了明确手机依赖对高职学生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探寻改善手机依赖现状以提高社交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方法:对广西某职业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收纳的数据实施项目剖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在高职学生群组中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手机依赖在失控性、戒断性维度与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提示明显的负相关,能够预测高职
[摘 要] 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發展,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在对山西综改示范区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分析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实践探索出“实训+教研+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总结出成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研究,明确建筑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相应的BIM技术能力要求及BIM发挥的优势,从而寻找到BIM课程“教与学”与企业工作中“用”的差异性问题。不仅对BIM课程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起作用,同时还挖掘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衍生作用,让教学更具理解性和实操性,最终解决课程与岗位的适配性问题。  [关 键 词] 校企深度合作;BIM课程;人才培养;适配性  [中图分类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贵州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进行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然而,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必然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旨在教师融合各类资源,采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以“健身服务与管理”章节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建构与实施。按照学生探究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顺序进行网络平台探究、实训室(课堂)探究、校外探究和平台(课堂)探究。  [关 键 词] 探究式教学;康乐服务与管理;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
[摘 要] “鲁墨工匠精神”是指以鲁墨为代表的中国工匠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一丝不苟,以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对待自己的产品。这正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唯有以鲁墨工匠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尊重科学、勇于创新、敬业报国、匠心圆梦,才能拥有打开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钥匙,实现战略的完成与经济的振兴。  [关 键 词] 鲁墨工匠精神;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
摘 要:汉字注音脱胎于譬况法、读若法和直音法。梵、汉语言的接触,促成了反切注音法的产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中西语言的接触,使得汉字的注音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它经历了从利玛窦、金尼阁、马礼逊到威妥玛、邮政式拼音,从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到国语罗马字、耶鲁拼音的发展历程。汉字注音的历史见证了汉语的发展传播史,汉字注音的方法也基本上是朝着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关键词:汉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