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的变迁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余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地工作,几十年来耳闻目睹了不少老人的辛酸。养儿防老,各自为政,单打独熬,这是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养老的老传统、老观念、老办法。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人的处境虽有改善,但许多老人晚年生活仍然艰辛,没有子女的老人更是孤独寂寞。大集体时,生产队会对“五保户”老人提供简单的供养,后来除极少数“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人员由政府兴办的敬老院供养外,绝大多数老人依然沿袭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方式居家养老。
  2016年12月,新余市委、市政府下发《在全市农村推行“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首创新的农村养老模式。渝水区也积极推进,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搞贪大求全,不搞政绩工程,建设经费由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按4?4?2比例分担。资金筹措上采取“政府补助、村级配套、社会捐助、个人出资”等多种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做到了基层办得起、老人负担得起。一块标识牌、一间厨房、一间用餐室、一间文娱室、一个卫生间、一块室外活动场地,为农村留守老人排忧解难,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使农村逐步改变了养儿防老、各自为政的传统,让符合条件的老人集中供养,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人们在颐养之家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吃在食堂、住在家里、乐在村里,身心愉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创办晓康诊所158家,组织诊所医务人员经常到颐养之家为老人开展健康检查,并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开展系列敬老爱老活动,为老人们提供陪同就医、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关爱服务,实现了“入家”老人“常见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给老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醫疗保障。
  去年国庆期间,我利用到珠珊镇调研关工委工作之机,顺便走访了花田村颐养之家。花田村是全市闻名的文明村,这里的颐养之家很有特色。该村花了40余万元新建了一栋红瓦白墙的四合院,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内设生活区、娱乐区、餐饮区,配有空调、电视、书籍、老人玩具、健身器材等。为了保证老人食宿安全、方便与家人联系,该村还安装了萤石云电子监控平台(全市第一家),建立了留守老人和子女之间的颐养之家微信群。食宿有专人负责安排,荤素搭配得当。老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过得顺心,家人安心,实现了在家门口养老的心愿。符合条件的老人每人每月只要缴纳200元,就可以入住颐养之家,不仅食宿无忧,而且能享受到“大家庭”生活的快乐与温馨。
  颐养之家,为农村老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截至2018年9月底,渝水区共建成颐养之家359家,供养老人达4500人,181个行政村实现颐养之家全覆盖。颐养之家的老人纷纷表示,他们现在的晚年生活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受惠于市、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党建+颐养之家”系列农村养老惠民举措的实施。我深信,“党建+颐养之家”的农村养老模式将行稳致远,越办越好,为农村老人送去更多温暖与幸福。
其他文献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用于书写、印刷、绘画、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脱水,再经压榨、烘干而成。纸的种类很多,每一种摸起来、看起来都有所不同。这些纸叫什么名字,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宣纸  宣纸主要在安徽泾县地区传承与发展,是传统中国书画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拥有“纸寿千年”“纸中美王”的美誉,以及“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
期刊
我爱《老友》,因为她是我心爱的朋友,她使我视野开阔,让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生活。  我爱《老友》,因为她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传授知识,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叫人过目难忘。  我爱《老友》,因为她栏目众多,每个栏目各具特色,内容丰富新颖,尤其是《时事纵横》《诗书画影》《人间真情》《老人与法》及《养生保健》等栏目精彩纷呈,吸人眼球。  我爱《老友》,因为她的文章短小精悍,旗帜鲜明,极具鼓舞力、战斗力、号
期刊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中专毕业后就爱上了写作,曾经在市县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70年代初,公社把我调到广播站工作。那时候,我经常跟随领导下乡采访,专为县社广播站投送稿件。后来,我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从此,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写作这件事便丢在一旁了。2004年秋季,我退休后,学校给我们每个退休教师订了一份《老友》杂志。从那时起,《老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每次拿到《老友》,都要把所有文章反
期刊
在岁月的深处,当我们停歇脚步回望,那些如花的年份里,走过的一段段轨迹,或许注定我们会与一些人邂逅,然后又转身各行其路,只留下一个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每每回望昔日的时光,那些甜蜜的瞬间,像繁花璀璨,点缀了生命,也终将成为永恒。  人生步履太匆匆,时光的长廊,倒映着曾经的过往,就这么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来不及与其挥手道别。恍惚间,当时的人和事,早已染上了时间的风霜。旧时光,汇集着岁月的缤纷,像一杯澄澈的清
期刊
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历史记载的革命烈士有51名,甘文恩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砰!砰!”几声急促的枪响划破了沿背村漆黑的夜空。“别让甘文恩跑了!别让甘文恩跑了!”随着几声狗吠,由靖卫队队长陈刚维带领的保安团从沿背村的各个方向围拢过来。不一会儿,全村男女老少便被驱赶到了五福桥头。  保安团团丁点亮火把将乡亲们照来
期刊
儿子要改建我的旧房,在清理杂物时,我在一个篓子下面翻出一双蒙满尘埃的胎底鞋。这双久违的鞋,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以前在乡下穿草鞋是常见的事,只因是稻草编成的,不耐磨而常误事。农村劳动强度大,常负重走远路,为此,我总想买一双价廉耐磨的鞋。有一天我无意中在老街的一个铺子里发现了这种鞋:它是用车外胎做原料,切个鞋底,后跟钉了双层,鞋面是几道杠杠,旁边一根带子绕过去穿个套子就是了。全手工制作,用牛筋绳
期刊
国弱民受苦,国强民享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这是我人生中最深刻的体会。  我出生于1951年,幼时的生活未留下什么印象,8岁读书后的经历却记忆犹新。启蒙入学那天,父亲在路上问我:“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干工作!”因为那时常有上面派来的工作队队员在我家吃饭。  当时,国家火热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每个生产队都开办了“共产主义食堂”。开头大半年还能吃得
期刊
古谚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大意是:螳螂正想要捉知了吃,而不知道黄雀在后面想吃它。然而,在我儿时,却见过青蛇捕鲫,后来蛇被黄鼠狼叼走的场面。这件事发生在家乡沦陷时的1941年。  我的故乡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那年头,我家经济拮据,缺衣少食,买不起油盐,一粥一饭都难以为继,生活极为困难。  我原本在一所私塾读书,只因生活所迫,父母亲含泪让我辍学剁柴烧。我天未亮就要结伴去很远的柴山剁茅草,
期刊
学习、仿效、借鉴他人无可厚非,但切忌盲从,更勿生搬硬套,否则易闹笑话甚至出乱子。我对此除耳闻目睹外亦有亲历,最早始于儿时。  我自幼随父母在青岛居住,念至小学二年级时,农村老家突生变故,7天之内祖父与其母双亡。在铁路工作的父亲身为独子,放心不下孤身的祖母,但又不能放弃工作,考虑再三,只好令我迁户口,回去陪伴祖母。时值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小学为适应春播秋收,仍沿袭旧规,放春、秋、寒三个假,跟城市
期刊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审阅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全国各地迅速办起了五七干校。我们中央广播局的干校建在河南省周口地区的淮阳县,占地2000亩。  我是1973年下半年去的,时间为一年,到期就轮换。每批500来人,分成三个连,即先锋连、二连和三连。先锋连有100多人,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