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阅读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课文怎样解读才算到位?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旧教育模式下,“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一篇课文让学生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教师只要根据“教参”的提示把有关课文的方方面面知识或答案“转述”给学生,学生只需记住这些知识或答案能够对付考试就行了。所谓阅读教学。其实只是“教参”的读者在阅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阅读的结果,教师的全部工作也只是当好“教参”的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中介人”而已。有人把教师讥为“二道贩子”,道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尴尬的地位和作用。
  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被“灌输+培训”的模式统治着,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单纯地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操作。为应试积极备战,而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强调了读者积极主动参与和创造性解读活动在作品内容、意义生成上的作用。文本的意义具有发展性和多义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或修正。我们不能把某个文本的意义当成永恒的真理奉送给学生。而正是文本本身的多义性和发展性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可能。
  接受美学认为,未定性与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一种可能性,就是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歧义百出的意义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卞之琳的《断章》虽然很短,但是里面的空白点却很多。“你”是谁?“别人”又是谁?和“我”的关系如何?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因此关于它的主题众说纷纭。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没有作任何讲解,只是让学生反复地读。思考之后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主体性被调动起来了,作出了各种解读。
  赵孟颖:你看风景,别人看你,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装饰别人的梦境。体现了生活中各个事情的环环相扣。
  李璐: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或许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笑脸,都能给别人带来安慰。
  刘红艳:一个女子孤独地在桥上看风景。同时又有一个男子也在看风景。他看见了桥上的女子,只是看女子而没有看风景。晚上回到家,明月照进窗子,女子孤身一人,显得很冷清,而男子没有敢去向女子表白,只是在梦中回想这女子的美貌。这表现了两个孤独的人不能成为情人相依的悲凉之感。
  邵玉鹏:这说明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我们在生活中扮演某种角色的同时,我们也是另一种角色的扮演者。我们做的某些事既会影响到自己,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人。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把美带给了周边的人。
  高雨冰:有些蒙咙的爱情。淡淡地从诗中流露出来。在楼上远远地望着自己心爱的人,望着她欣赏美景的身影,心中的爱慕亦如同泉水在涌流。但那爱似乎又是清澈、静谧的。所以只是遥望着……夜晚,望着月光下爱人的窗子,有着淡淡的渴望。深深的思念,却又不忍打扰。更愿在梦中相见。这距离。断不会成为爱情的阻隔。这遥远,也不会成为思念的羁绊。这爱情,无需言语,无需亲近,也在遥远的地方深深传达……
  再如《我与地坛》的解读:
  任美媛:史铁生啊。我不禁为你遗憾。你读不懂母亲那深情的目光吗?你猜不透她那恍惚的心神吗?你感受不到她那步履的沉重吗?也许岁月伤你太重,而你伤母亲太多了。
  王建宇: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遭到痛苦了。那比我们更痛苦的人是母亲,她要承受双重打击:一是我们受到的痛,二是我们不顺心时对她发火让她的内心更是痛上加痛。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世界上最慈爱的人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为史铁生后悔,为世人后悔,更为自己后悔。我了解到了母亲的伟大。我们的无知。
  高雨冰:从“节日”两个字,不难看出作者由绝望、颓废到乐观的一种巨大改变。在我们看来,死亡是可怕的,作者应该也这样认为过。但是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死亡并不可怕,那是必然的。我喜欢作者对于死亡的那种淡定、从容,更佩服他的乐观。由此我想到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候珊珊: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鑫钰:想想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似乎都很平常,然而当我们假想它们明天就不再属于我们,又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们要趁着拥有,及早地发现平凡中的幸福。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张涛: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在了土地中,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成长为一棵柏树,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可见,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加进自己的思考,就有可能作出各种合理的解读,而有些解读可能已经超越了作者创作的原意。正如姚斯所说的:“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其他文献
我有幸参加了2008年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这次以“演绎激情,本色语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实施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标榜“本色语文”是不是不合时宜呢?一时让我困惑。通过聆听名家专家的讲座,目睹名师的风采,让我心头的疑云顿释。    一、读出语文味,还原语文本真    不管是名师上课,还是获全国大奖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上课,课堂无一离开诵读。不管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
期刊
提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们往往立刻会反应出一个词:异化。说起人的异化,往往认为其社会性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的异化的唯一原因吗?昆德拉说:“如果我们不愿意被一些关于卡夫卡的神话和传说欺骗。我们就找不到弗兰兹·卡夫卡对政治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重要迹象。”他又说,“人们试图把卡夫卡的小说解释为对工业社会,对剥削、异化、资产阶级道德的批评,可是,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构
期刊
一个比他更年轻的诗人收到他那著名的十封信之后写道:“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是的,我们都是一些应该沉默的人。可是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偶尔也像里尔克一样寂寞。冬天里的寂寞。春天里的惆怅和秋天里的伤感,就像当年加在里尔克身上一样,也会加在我们身上。  在里尔克的世界里,在他的自语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寂寞”和“爱”。他认为寂寞是美的,因此人应该寂寞。必须
期刊
写作在高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场作文的好与坏,决定着考生语文学科的成败。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道理。懂得这个道理,自觉地在写作中应用,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下自然生花。  先说说“删繁就简三秋树”。“三秋之树”叶虽落了,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得更硬挺了。虽少了些许绿意,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融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
期刊
由于现行高考实际情况,很多学生作文都是向古人要高分,无论题目。开头结尾改改。中间加几个古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其实古人是要学。更要学的是古人的经典文章。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记叙文写作最好的正反例子:前面序文可以说是不合格的记叙文,正文则是典范记叙文,完全体现得分五大亮点。    一、首尾呼应,注意行文扣题    文章开头用“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点题,并引出下文。第二节主要写琵琶女
期刊
《红楼梦》(甲戌本)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人教版第四册教材经过一头一尾的压缩后改题为“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在全书中的地位显著,是《红楼梦》“楔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回第一次对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进行了直接描写,小说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也相继登场。尤其是宝黛的会合,可以说此回拉开了小说人物活动的序幕。  以贾府为代表的人物
期刊
传统的教学常规。多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千辛万苦,却收效甚微。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在本质上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对教师的批注则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  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期刊
随着新课程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走进课堂,学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关注。我认为在众多的评价方式中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口头评语的特点更直接地反映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自身角色的转变。  凡是喜欢看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台好戏,它的台词也一定是生动恰当的。否则戏的思想性再好。也难以吸引观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表达,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之后,就好比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教师课堂口
期刊
摘要 “文本细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文本细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中多次写到了“忙”,细读这些“忙”,我们可以看到隐含其间的不同的意蕴。谨小慎微、八面玲珑、平易随和等不同人生跃然纸上。  关键词 文本细读《林黛玉见贾府》“忙”    文本细读(CIose readinq),来源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的一个主张。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
期刊
日前,我作了一个专项调查,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了解的有关名著知识,多是通过电视媒体的形式获得,而真正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神圣使命,引领学生打开名著义不容辞。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首先,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