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兴,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北仑河经年不息地流淌,清澈的河水滋润了边地两岸的花草树木,也滋润了两岸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民;河床上那一颗颗红褐色的卵石,不知是东兴沧桑历史的见证,还是遥远的岁月横亘在河面上的那道摇摇晃晃的铁桥留下的斑斑点点的痕迹?
  每次回到东兴,各种复杂的感情总是在心中不断交替。那里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乡情,令我感慨万分的是那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一座具有浓郁边境特色的城市仿佛变戏法般的从地面上冒了出来。什么四川路、湖南路、贵州路;杭州城、苏州城,仿佛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眼前,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昔日的荒山野岭已经了无踪影,一栋栋高楼大厦掩映在绿树丛中,新建的学校、广场、商贸中心、会展中心,蓬勃朝气,焕发生机。十里北仑大道两旁颇有超前思维的建筑群更是显示了现代化城市的派头,东盟大道两旁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浓缩了东南亚各国的风情。我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兴人,生于斯长于斯,孩提和青少年的时光都在东兴度过,那些大街小巷曾经留下过辛酸也留下过欢乐;那陈旧的老屋也不时出现在梦中;还有儿时的同伴,那些挥之不去的往事,也不时浮上脑际。然而,现在每次步入东兴,却真的无法辨认那些新建的街道和商场超市的方位,只能借助城市小巴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更为令人感叹的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有时候心里难免生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一番感慨。
  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1958年,交东贝丘遗址的发现,洞开了东兴远古时代的一页历史。贝丘遗址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带的海域滩涂就是远古时代先民们生息繁衍的地方。考古学家指出:贝丘遗址是以文化层中包含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为显著特征的古代遗址类型。年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所含贝类基本上分为海生和淡水两大类。其堆积层中往往发现文化遗物、鱼骨和兽骨等,有的还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遗迹。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一万八千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由此可以推算,东兴这一带海域在五千年到一万年前的时间内,就曾经是古人类选择生存和生活的地方;由此也可知道,东兴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远古时代人类的足迹,曾经为这片沃土写下过丰厚的诗章,留下了历史烽烟的斑斑点点。
  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20世纪上半叶,那道界河,曾经酿造了东兴的繁华和富足,“北仑河水清又清,芒街对面是东兴”,军旅诗人张化声的诗句,实在是界河两岸最真实的写照。东兴,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几大优势,曾经吸引了无数贩夫走卒的目光,牵动了许多南来北往商贾的脚步;跨国贸易,互通有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时间,中山街、百货街、木栏街、电线街、行关,便在界河边破土而出,形成了熙熙攘攘的边界贸易的天堂。而以孙中山最忠实的朋友和同志廖仲恺的名字命名的“仲恺街”(今为“和平路”)则沿河边而建,更是当年东兴无人不晓的街道,“一品庄”、“二品楼”、“三多利”也成了当年东兴的名片而家喻户晓。
  遥想东兴当年,就是凭借着那几条老街,打造了东兴的繁华,打造了“小香港”的名片,成了闻名遐尔的边陲重镇,成了“淘金者”的天堂和“冒险家”的乐园。
  东兴,从遥远的昨天走来。
  说到当年的东兴,不能不说一说鲜为人知的“东兴汇路”的故事。
  2013年6月19日下午,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是读者诸君可曾知道,中国侨批档案里也有“东兴汇路”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东省和福建省档案馆现存的侨批档案中,东兴汇路在侨批传递中的特殊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笔,现存的大量的侨批,其中有很多也是通过东兴汇路成功地转交到潮汕和厦门各地,可以这么说,中国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东兴汇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那么,东兴汇路是如何形成,如何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呢?就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寻找东兴汇路的踪迹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港、九以及东南亚半岛相继沦,原几曾绝路的侨批完全陷于停顿,福建、以及两广的侨乡饱受兵燹灾荒,家破人亡、归侨侨眷坐以待毙,身居南洋的华侨也心焦如焚,只能望洋兴叹而已。此时侨批新汇路的探索成了南洋侨批业界中迫切的新课题。在东南亚各国侨批业界内为数无几的探汇之旅中,最为出色的可算得上是陈植芳先生了。1942年元旦,风尘仆仆的陈植芳单枪匹马从海防乘船到了东北边镇芒街,雇了个当地华人当向导,偷渡过境抵达东兴小住考察。
  当时,我国沿海七省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均被日军封锁,地处海角陆缘的边塞东兴便成为南方通达东南亚各国的要冲。川、滇、黔、桂、粤的桐油、桂皮、八角、药材、土布;越、柬、寮、暹的棉纱、布匹、生胶、胡椒、豆蔻、煤油、五金制品等向来都在此口岸成交,国币和越币在市面均可流通。东兴经钦州北通南宁、桂林,往东过合浦、遂溪可达湛江,南面市区转过仲凯街头便是衔接越南北方芒街市的国际桥,芒街附近的岳山有轮船直航海防市,在海防坐上火车便能抵达河内、西贡、宅郡(堤岸)等几个辐射到东南亚各国的侨批集散地了。无庸置疑,东兴当时具备了平和的社会环境、方便的交通枢纽、成熟的边贸基础这三个作为汇路中转据点的理想因素。
  陈先生来到东兴后,在当地的黄女士引领下,直接找到了东兴的银行、邮局。陈先生试汇出二笔款回潮汕。半个月后,刚回到海防和祥庄的陈植芳,就惊喜地收到了来自家乡的回批。一炮打响,东兴试汇成功。陈先生特地致函并專程到西贡、金边报捷。东兴通汇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曼谷、金边等地各华人社团,当地各银信局即刻大胆收揽银信,纷纷通过西(贡)堤(岸)线、中越线、金边线、老挝线、曼谷线之银信局集结后,派干员带至河内、海防与收汇商结价,再由收汇商委托各开赴岳山的轮船买办到芒街、东兴交付各批局驻东兴的代理人汇寄往潮汕之国统区。在铁蹄下闯荡出来的“东兴汇路”在侨批业界中因之秘密成名。“东兴汇路”头角初露,一时间东兴市井侨汇麕集,诱使了广东省银行等四家银行也因势利导,设点于东兴松坡街(及揭阳、兴宁)吐纳这来之不易的侨汇。而那些在墟集、街头巷尾收找货币的小贩,更是鸟枪换炮,纷纷在干道中山街和廷芳街纷纭设立起收找钱庄,他们替批局将越币换成国币,并代为转入各批局在东兴的银行户头中,又将越币转换给当地各庄口商行带往越南采购物资进口,货币找换这一良性循环不独保证了侨汇的顺畅流转,自然也大力促进了东兴市场的繁荣。当年北越海宁省帮长、侨领吴仕华先生说“潮人荟萃,东兴增辉”!   假如你有空暇,不妨到东兴侨批馆旧址去参观一下,你就会惊叹,一封侨批一份情的真挚,一封侨批一个故事的厚重?。当年的东兴汇路,不但促进了经贸的振兴,也提升了东兴的知名度。也给东兴人留下了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记忆。
  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我的记忆几乎离不开那些老街,也离不开那条界河。
  我的父辈们就是从那摇摇晃晃的铁桥走过那道界河,从此岸到彼岸,浪迹天涯,艰难谋生。新中国的成立,牵动着海外游子的脚步,他们携老带幼,一路跋涉一路风尘,冲破无数关卡,踏平一路坎坷,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新的中国,还没有来得及医治战争的创伤,鸭绿江的上空又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号称世界警察的战争狂人,疯狂地践踏着朝鲜的国土,把战火直逼我们的国门,妄图把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南海的重大决策,震撼了世界,也激荡着从海外回来的游子们的心。他们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在异国辛辛苦苦打拼换来的金钱、金条捐献出来,包括我的父辈在内的许多华侨甚至连伴随自己几十年的金表和派克金笔也毫不犹豫地变换成金钱捐献出来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赤子之心,日月可表!滴水成涓,众志成城!东兴人民捐助的金钱,聚成了一架“仑河号”飞机,飞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几十个东兴儿女,“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朝鲜,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颂歌,著名作家、战地记者、摄影师黄谷柳两次奔赴朝鲜战场,用他不朽的钢笔和镜头,记载岁月的烽烟,讴歌生命的斑斓,抒写战士的情怀,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在我的梦中,永远都无法挥去那滚滚红尘中映入眼帘的第一道阳光的印记,也挥不去那一腔浓浓的乡土情结。
  走过中山街,从还保存下来的半边旧街,依稀可见昔日的面貌,尽管那些老房子不再年轻,但陈旧的门面上却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和老东兴的故事,仿佛是那千年百年的老树借着二月春风的剪刀,裁剪出晶莹嫩绿的细叶编织的披风,焕发出一片暖融融的春意,顽强的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火红的凤凰花映红游人的笑靥,也给东兴的天空抹上一幅彩图。穿过中山街,走过百货街,就到了北仑河大桥头,站在河堤上,映入眼帘的便是南国佳丽窈窕的身影和别有一番情趣的异国山水。北仑河经年不息地流淌,两岸的笑语也经年不息地流淌在河面。
  东兴,从遥远的昨天扑入眼帘。
  走进东兴,就仿佛走进了偌大的国际市场,在东兴,中越两国的日常用品应有尽有,甚至连东南亚的各种商品也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包装更是别具一番景致,别有一番韵味;大街小巷上,普通话、客家话、西北官话、越南话,还有天南地北的方言交杂在一起,嘈杂声中各有所得,于是皆大欢喜;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混血儿,各种肤色的人群比肩接踵、错落有致,构成了边地特有的人文风景;汇聚岭南特色的边地小吃,浓郁的异国风味、诱人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暗香流动,挑逗着人们的食欲;边地工艺,更是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教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沿着河边走,木栏街、电线街旧貌犹在,依稀可见往日的风光,仿佛是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静静的站立在界河边,它们经历了多少年代,它们目睹了多少世间的变幻?那些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留下了多少人的脚印和汗水?那凹凸不平的街道,其实就是东兴旧城历史的见证啊。河堤岸边如今高耸的楼房,不正是在这古老的街道上一寸一寸的成长起来的么?历史的脚步既然不会徘徊不前,那么昨天的辉煌不正是今天新城发展的基础么?今天的飞速发展,不也是明天更加辉煌的奠基石么?
  东兴人,具有一颗包容之心。自古以来,东兴就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南来北往的客商,一旦来到东兴这块风水宝地,往往为这里淳朴的民风融化融会,于是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基,星移斗转,春夏交替,穿梭在界河两岸,或种田或经商,乐此不疲。如果你随便问起一个东兴人的家谱,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谁的先祖来自福建,谁的父辈来自潮汕,谁的前辈来自河北,谁的祖籍山东,谁的祖父从江西迁徙过来,当然,在东兴更多的还是客家人。于是在东兴便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和欧亚文明的交融,矜持与浪漫共存,精明和宽容同处。
  今天的东兴,在城市不断向荒山野岭延伸的同时,新的农村经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精明的东兴人,把一座座古朴原始的村庄打造成天然的农家乐园,打造成休闲旅游的山庄,“白鹤园”、“鸳鸯潭”、“桂香源”、“文化沟”、“五一山庄”、“屏峰雨林”,可供游人休憩娱乐的地方数不胜数。遍野的红薯,也被聪明的东兴人发现了它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盛大的“红姑娘”红薯节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脚步,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红姑娘”红薯从东兴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走进了中南海。昔日充饥的杂粮,经过大厨们精心的打造成了美味可口的佳肴,“红姑娘”红遍全国,大把的钞票堆成了农家的高楼。离东兴城不远的河洲村,一排排农家别墅坐落在玉桂八角飘香的山村,如果你是第一次走进河洲村,你绝对不敢相信那些华丽的别墅的主人竟然是“背朝青天脸朝黄土”的农民。
  东兴,从记忆深处走来。
  飞速的发展,令人切实感受到东兴人的胸怀和抱负。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为广西的深圳、珠海,甚至是上海的外滩,令世人刮目相看。
  说到上海的外滩,不能不说到因为出演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主角丁力而名扬天下的香港著名演员吕良伟先生,他不也是从北仑河畔走出去而成为演艺界名流的吗?我想,正因为东兴曾经是商贾云集,商机密布的“小香港”,繁华而又错综复杂的环境,商场、战场聚集边界,人流、物流荟萃界河,才会积淀下如此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才会让它的子民汲取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才会造就出世界級的艺术大师。在华人世界中享有极高声誉的程万琦博士,北仑河水曾经滋润过他的童年,东兴浓厚的边陲文化曾经熏陶过他的性格,精明而富有爱心的边地人情风俗、有容乃大的处世之道造就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怀,作为国际篮联主席和世界华人协会主席的程万琦博士的身上,不也同样凝聚着东兴的灵气和精华吗?东兴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曾经造就了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诗人。譬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著名作家黄谷柳先生,他的祖辈就是东兴人,出生于越南海防的他,少年时代就受到了中越两国文化的熏陶,他青年时代加入陈济棠的部队,参加过淞沪及南京战役,后在重庆专门从事小说、戏剧创作,1949年参加解放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传奇般的人生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开拓了他的视野,滋润了他睿智而独特的思维,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虾球传》、电影文学剧本《七十二家房客》、《此恨绵绵无绝期》,中篇小说《杨梅山下》、《干妈》等,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为闻名遐迩的文化人,他们曾经在东兴老街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边地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他们,他们也造就了边地老街的骄傲啊。
  东兴的山水不但养育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文化人,东兴也诞生过雄踞一方的一代儒将陈济棠。陈济棠,字伯南,出生于东兴河洲垌,从小胸怀大志的陈济棠未满18岁就奔赴广州,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他先后在黄埔陆军小学和黄埔陆军速成学校求学,毕业后历任排长、营长、团长、师长、旅长、军长,第一集团军司令,国民政府最高国防委员、国民党中央党务常委、农林部长、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总统府资政兼战略顾问,一级上将等职务。他曾总揽广东军政大权,有“南天王”之称。在其主粤期间(1929年至1936年),政治上公开与南京政权分庭抗礼,经济上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兴办现代实业,大搞市政建设,这一时期的广州工商业和市政建设成绩卓著,为广州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尽管政务军务缠身,他也念念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多次捐资在家乡兴修水利,兴办学堂,兴建医院,陈济棠先生创办的防城中学培养过家乡不少学子。以他父亲表字命名的“谦受图书馆”落成时,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亲自题写馆名。谦受图书馆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学校藏书最多的一间图书馆,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陈济棠先生主粤期间,可以说是广州的“黄金时代”。后来他不满蒋介石的统治而发动“两广事变”,最终寡不敌众,功亏一篑。1980年9月10日,邓小平接见陈济棠的儿子陈树柏时曾称赞道:“令尊治粤八年,确有建树。”
  人生如白驹过隙,斯人已逝。但是作为东兴人的陈济棠,他的名字已经烙在历史,烙在东兴人的心中了。
  多情的北仑河水,养育了谦和而精明的东兴人,也摔打出以郑若虚、邓军等为代表的世界级的游泳健将、水球英杰,他们的名字已经足以让每一个东兴人引以为荣了。
  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兴更加令世人瞩目。作为中国连接东盟各国最前沿的东兴市,如今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聪明的东兴人紧紧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兴土木,重新塑造国门城市的形象。为了东兴更加美好的明天,东兴人挥泪告别了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屋,放弃了临街的商铺,为东兴新的蓝图大开绿灯,这就是东兴人的眼光,这就是东兴人的胸怀。当我目睹长臂的铲车推倒了那曾经留下过笑声留下过苦难留下过遗憾留下过甜蜜的老屋的时候,我的眼睛润湿了,我的眼泪忍不住了,我转过身,擦干泪,骄傲地说:东兴人,了不起!历史不会忘记,东兴口岸改造工程,那是东兴人无私奉献精神的标志,也是东兴人大手笔写就的时代华章。
  东兴,从遥远的岁月扑面而来。
  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早在1992年,国务院特区办就批准在东兴市设立4.07平方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201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东兴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东兴试验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互联互通的口岸城市的东兴,目前正按照“西部深圳、边境特区”的定位,为把东兴试验区打造成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的先行区,沿边经济增长的新一极,成为富民、睦邻、安邻的示范区而拉开格局,高歌猛进。连接中国東兴和越南芒街的中越北仑河公路二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经过几年的精心施工,现在已经正式通车,很快就要正式投入营运。试验区三个“先行先试”项目———北仑河国际商贸城、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金滩国际旅游岛,东兴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建设正在密锣紧鼓推进中,全国最大的边贸互市区已建成使用。一个新的东兴呼之欲出,古老而年轻的东兴,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边境特区的蓝图已经铺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东兴必将是共和国一颗璀璨的明珠!
  东兴,从遥远的记忆走来。
  东兴,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我想起了北方的长城,岭南的灵渠,尽管它们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可依然是令世人神往的历史文化的精粹,兴安人在新城不断的扩展中没有忘记对古灵渠的精心保护,精心打造具有浓郁唐宋遗韵的水街,从而使兴安成了中国十大魅力名城,慕名前往考察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古灵渠之水,成就了今日兴安的繁华。东兴新城必将不断的扩展,城市的格局也会越来越具规模。但愿现在依然还保留下来的一些老街在新城的衬映下能继续焕发出奇异的青春光彩,成为一处难得的人文景观,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始终以它们的古色古香和浓郁的边地风光占有令人倾慕的一席之地。东兴,从遥远的昨天走来。
  东兴,从记忆深处走来。
  明天的东兴,必定是一座充满朝气充满生机充满希望非凡繁荣富裕的边境都市。
  旭日东升,国门东兴。
  国门东兴,旭日东升。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在云南昆明的十个日日夜夜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七彩云南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了云南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古滇遗址、郑和文化的古朴与文明;感受到了石林的鬼斧神工、九乡的神奇造化;感受到了大观楼的气宇轩昂、宏伟壮观;感受到了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淼、浩浩荡荡的磅礴气势。然而,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云南昆明的青青翠竹。姑且就把她叫作“云南竹”吧!  最初见到青青云南竹,是因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5位作家、诗
期刊
我是一只鸭子,睡在湖上。从去年的冬天怀抱着冰冷的湖水,入眠。  梦里的岸,长着荒草萋萋;梦里的风,还在嗖嗖作响。  大地早已苏醒。一场接一场的春风、一场接一场的春雨,趁着夜深人静在开始擦抹昨天的痕迹,想用一个“正能量”去教化一个“负能量”,想用明媚软埋一切怨气之声。  是誰,把我唤醒?应是窗外的鸟鸣。这个春天,一转眼就已经过半。一切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料峭的春寒;来得及试春江水暖、听潮落潮起。我一觉醒
期刊
我曾无数次梦见自己:在海中安睡。周遭都是海水,我却如同睡在一个小摇篮里,阵阵潮水向我涌来,似一双大手轻柔地抚摸着我。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南国的海滨,静听大海有节奏的脉搏。面对如此的海景,与我的梦境高度契合。  我想:怪不得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海洋,它是一种力量的存在。当海上风云变色、波涛汹涌之时,一排排山岭般的巨浪从遥远的的地方涌来。你还没来得及后退,那巨浪咆哮着向你袭来,突然被海水打湿衣服
期刊
“贵生”之光  春日迟迟,光阴似水,缓缓流逝。倚在窗前,看窗外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只觉许多踏歌而行,远游无处不销魂的美好时光,已似淡水轻烟,模糊不清。但在这样飘然远去的记忆中,去年初冬在徐闻与贵生书院相遇的情景,却从来不曾被我遗忘。  万水千山。四季流转。岁月总是会出其不意地带给我们春花灿烂,秋月朦胧般的惊喜。也许,世事的安排,其实很公平,或许在我们无意中种下一朵叫“因”的花的时候,早已有一只看不
期刊
人世虽不过倏忽之间,但几分鸿爪雪泥,往往被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完全遮掩,再难找到一丝的痕迹。而那些能在记忆中留存下来的陈年往事,或许会如同断壁残垣般的破损,却仿佛无惧岁月的侵蚀,历时弥久,愈加刻骨铭心。念及旧事,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老师。  一  我一直都记得第一次上学去见老师时候的情形。  那个清晨风吹得稍大,天气凉爽。我起了个早,跟母亲去相隔不远的外婆家。快到外婆家的时候,我们碰到了礼胜和礼光两
期刊
夏至未至。  6月16日,清晨的雨露还未消散,早上7时,我们就从南宁出发。一路上阳光不算强烈,偶尔有几片乌云遮住天空,仿佛一场暴雨就要来临,天气有些闷热。但我们久居城市樊笼想要释放的心,早已雀跃向那个不远的山村。我们将要前往的,是一个叫大车坪的村庄,那是广西著名诗人、作家冯三四的故乡。  从浦北出口下了高速公路后,走的是国道,几十公里后就进入乡镇道路,然后继续走村道。一路上山峦叠翠,各种自然生长的
期刊
人这一生,总要有一次最远的抵达,或心灵或美景。  当你在城市混沌的烟云中疲惫不堪的行走,当你无限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空灵辽远的旅行,不妨跟随我将目光伸向这片纤尘不染的柴达木的天空。  我出生在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的月牙泉边,鸣沙山下。大敦煌的母亲河党河之水汩汩涌动着穿过我每一根血脉。月牙泉水的叮咚昼夜不息哗响着流淌过我记忆的长河,冰川雪山融水的甘甜哺育我长大;故而幼小心灵便对泉、河、湖、江、海有一种无
期刊
以前我对春社并不很重视,虽然也从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看到过很精彩的社戏描写,当时我并没有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社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社或者是秋社了热闹热闹了。  上个星期五和老家是西乡镇头的同事花姐、东乡溪江的杨保安聊天才得知如今乡里也开始重视春社了。  2012年春社是农历2月26,公历3月18日。我们一行早早出发到浏阳龙伏去采访,在花炮广场跳下车去等人的时候,另一辆车走出来一个高个子握住
期刊
每每在他乡喝到好的泉水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那口永不干涸的老井。  我的家乡在广西全州县一个叫烟竹科的古老小村庄,这里背倚逶迤的都庞岭山脉之峡谷地段,起伏连绵的峻岭似静卧的长龙,是村庄的一。岭上植被丰茂,古木参天,岭下风光旖旎,四季如春。而峡谷里的山泉经过长距离的渗透,到岭下再涌出来后更是冬暖夏凉、洁净而甘甜。位于我们村里西边的古樟树下的老井的井水便是源于此。  老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地母殿,那是因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引自于《艾青诗抄》  一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少不了趁着还走得动,油然而生“世界这么大,我得去看看”之意。于是便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交集,和外地的朋友有了更多的接触。一般而言,新结识的朋友会问我是哪里人,我总是会来上一句:“陈涉者,阳城人也”。朋友会哦一声接着说您姓陈?我说我不姓陈,但我和陈胜同为阳城人。朋友会接着问,原来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