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互动现状和对策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德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因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积淀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是展示承德城市魅力的重要媒介,也是建设旅游城市的宝贵资源。怎样将地方旅游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本论文在分析承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日本相关城市的发展经验,旨在为承德地区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提供相关建议,以期实现非遗和地方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领域的广泛传播,为非遗和旅游业的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可行性。目前,非物质文化遺产已逐步进入旅游市场,依托当地非遗举办的旅游活动也易被广大游客接受,从而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同时,借助旅游向大众宣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非遗的传播和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加大推进区域旅游资源的发展;旅游业也可进一步拓宽非遗研究视角,丰富非遗研究理论。两者的良性互动,还可增加国民认同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承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承德地区历史悠久,多民族聚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积淀了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大类185个项目,其中既包括“滕氏布糊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充满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满汉全席传统技艺”“热河二人转”等市县级项目。这些既是承德市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依托、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媒介,也是促进承德地方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承德市通过积极开展保护活动、举办各类非遗展演、申请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等手段,不断加大非遗传承和弘扬力度。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承德当地旅游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和可喜成绩。例如国家级非遗“滕氏布糊画”已经作为承德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逐步受到来承游客的喜爱;全面展示承德皇家文化和民族融合历史的大型文化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成为承德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传统民间道具舞蹈“二贵摔跤”多次赴美韩等国表演并受到广泛好评。但因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步较晚,在完善相关保护体系和认证制度;如何多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怎样既提高旅游文化档次又能满足游客体验感、如何防止过度开发和低质庸俗象等方现面还存在很多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为解决承德市非遗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参照了日本代表城市非遗保护和发展非遗旅游的相关经验,希望能为承德市非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三、日本代表城市的相关发展经验
  世界上日本首先将文化财产纳入国家法律,并最早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财)这一概念。截止目前,日本共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日本国内各都道府县、及基层的区市町村等也纷纷进行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历来重视通过非遗促进旅游业,通过现代旅游业推进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在发展非遗旅游业中积累了相关经验。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完备,认证制度完善。
  早在1971年伴随《古器旧物保护方》的颁布,日本开始对文化遗产实行保护, 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对象,并历经6次修订,形成了今天的法律体系。除国家层面外,个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的保护政策,并设立专门机构行使保护工作。
  在非遗的认证制度上,日本将非遗的认定分为三种:个人认定(人间国宝即某项技能的精通者);综合认定(2人及以上的团体);团体认定(掌握技能人数较多,个人角色较淡),认定层次中也分为国家认定,地方政府认定和市町村认定。以上持之以恒的保护理念和逐级保护认证的制度,是日本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同时,仍能够保持传统神韵的重要原因。
  (二)系统规划,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渠道转化为旅游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业,既可以作为专门的旅游产品,也可以成为某旅游中的重要要素。日本非遗与旅游业相结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1.典祭活动,日本非遗旅游的主要方式
  据统计日本一年内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典祭活动,活动已经成为展示当地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每年7月的“祗园祭”(2010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大型典祭活动,每年的参与者都有十万人之多。除此之外,东京“神田祭”、大阪“天神祭”甚至包括每年的“盂兰盆会”上都会出现当地的民俗表演和技艺展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典祭的形式被民众得以熟知,并通过媒体和民众的口口相传成为典祭上的亮点和重要旅游资源。
  2.旅游线路开发,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览、体验活动镶嵌在旅游线路之中
  例如京都开展的关于“五花街”旅游项目,游客不仅能观看到日本传统歌舞伎表演,还可以参加当地特有的“始业式”的祭祀活动,更可以亲自参与“茶道”“和食”文化的体验。开展类似旅游线路的还有奈良市“晒的纺织技术”等。此类形式多见于京都、奈良、千叶等历史悠久具有丰富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区,在游览的同时也更多强调游客的参与程度。此种方式的非遗旅游正在被广大日本民众所喜爱和接受。
  3.专属体验形式,即游客将旅游的目的定为专门体验某种非遗技艺
  例如京都的“乌冬面”,游客不仅能参观乌冬面博物馆,品尝到全国各地乌冬面不同的吃法,还可以起亲自参与制作,甚至可以将制作好的面带回家。此类旅游项目既不仅是工艺品的生产销售地,也是重要的旅游驻足点。
  4.尊重民间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特色鲜明。   日本相继开展的“造乡运动”,“社区营造”等活动已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活动的特点。造乡运动中,其中以宫崎清为代表人物,领导的“生活工艺运动”将千叶县三岛町从一个普通的乡村轉换为生活工艺与传承推广基地,在吸引了众多有人参观的同时,当地的风俗文化得以延续。此类的例子还有大分县“万谣会”的民歌收集,宫城县米来登町能剧保护等。日本的非遗旅游很少见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并没有为了眼前的利益,千篇一律的开发旅游项目,而是深入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资源,充分尊重民间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完整保留相关建
  (下转第121页)
  (上接第114页)
  筑物品,一个个优美、独特、富有人情味的非遗旅游项目由此诞生。
  5.加大宣传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旅游业被民众熟知
  在日本非遗保护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民众自觉,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成为日本非遗保护的显著特点。这些有赖于长期以来日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例如,针对民众熟悉度不高的非遗项目,国家及地方政府会进行巡演,有一些非遗项目已经进入学校。
  四、日本城市相关经验对承德市发展非遗旅游业的启示
  鉴于日本非遗旅游业发展相关经验,并结合承德当地特色,承德非遗旅游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规范认证体系,强化保护制度,进一步落实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非遗的认证制度,使符合标准的非遗项目尽快得以认证,避免因资金、传承人等问题导致非遗技艺消失。另外,还应强化地方政府在传承和保护方面的责任,主动加强相关指导工作。(2)利用丰富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渠道转化为旅游产品。承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非遗旅游业时,可以适当参照日本京都、奈良等古城的做法,通过节庆活动,定制式体验和相关旅游线路等多种方式发开非遗旅游项目。(3)深挖文化内涵,避免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开发。只有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尊重民间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使承德市的非遗旅游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开发中且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将非遗变为增加旅游收入的工具。只有这样,非遗才能在旅游业的配合下得以长久保护。(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使非遗保护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承德市政府逐步加大对承德非遗的宣传力度,其中“滕氏布糊画”“桃木神”等非遗项目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市级尤其是县级非遗项目的宣传上还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展览、汇演等形式被民众熟知。民众是非遗保护的土壤,只有将非遗保护融入日常生活,才可以延续其生命力。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武博(1983~),女,研究生学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日本文化。
  郭立超(1985~),女,研究生学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本文章为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产业融合视角下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互动现状和对策研究”(课题标号 20172049)的结项论文。
  本文章为2016年度承德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第二批)“承德入境游客满意度调查研”(课题编号:201606A148)的结项论文。
  参考文献
  [1]廖明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民族艺术.2007(01):154-155.
  [2]钱树信.挖掘·保护·传承—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03):56-57.
  [3]钱永平.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05):6-8.
  [4]张闵清.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索[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4(01):15-16.
  [5]张永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产业发展融合的思考—以河北承德为例[J].品牌.2015(03):15-17.
  [6]赵振宇.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J].品牌.2015(10):19-20.
  [7]于嘉.借风行驶自家船——从日本、韩国保护“非遗”谈起[J].中外文化交流.2009(03):154-155.
其他文献
摘要:这篇文章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于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升级换代;大数據;四川;智慧全域乡村旅游云平台开发;绿水青山的生态向往和需求  作者围绕构建“全域全时多元”全域旅游格局,从打造“一站式、便捷式”服务入手,整合各方资源,将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的各类“小”数据(基础数据、经营数据、营销数据等)收集汇总,结合相关涉旅数据(天气、环保、交通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是我国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普通居民大众化消费的重要代表。影响个人消费的诱因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消费示范等。我国现有的乡村旅游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型乡村旅游、娱乐休闲型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型乡村旅游、健康疗养型乡村旅游等四个类型,本文主要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通过SWOT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未来我国的旅游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高淳;国际慢城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校时专业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把学生在社会中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前转移至校内培训,这样學生就可以学校与社会嵌入式就业,从而真正的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之一就是讲解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史馆讲解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意见。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校史馆;讲解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青职学院
期刊
摘要: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蒸蒸日上,高铁的开通使得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周末休闲游客人增多,也对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会影响到高铁沿线节点城市,各节点城市会因为高铁旅游更加繁荣或因失去市场成为旅游过境地,河南省旅游格局将会因此而重建,而这将会影响到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交通; 高铁;产业集聚  高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明显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发迅猛,导致乡村旅游成了一个比较热的词,许多大城市的人由于过惯了城市里繁杂喧闹的生活,更愿意选择乡村旅游,这就给乡村旅游带来了机会,借此契机,乡村的农民就可以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让自己脱贫致富。但是目前乡村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整和、营销、宣传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智慧旅游结合起来,真正带领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成为当
期刊
摘要:蒙古汗城是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一个旨在向游客体现蒙古游牧文化的优秀旅游景点。利用对于蒙古汗城在发展中的问题的分析,对锡林郭勒盟地区同质的旅游景区未来发展模式窥探。  关键词:草原旅游景区;蒙古汗城;发展模式  锡林郭勒大草原作为我国最为著名的草原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本地区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有大幅增长。旅游景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本文以内
期刊
摘要:长白山区域发展全域旅游,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与建设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长白山乡村旅游品质,完善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本文以安图县为例,通过分析安图县乡村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研究,以期推动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新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关键词:安图县;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创新性进行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分析海口经济学院拳星时代体育学院当前的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同时与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三亚学院、海南大学等相关的体育院部做比较,同时对当前海口经济学院拳星时代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探讨实习基地建设的一些创新性策略,以其在此基础上对民办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有进一步的理
期刊
摘要:小城镇建设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双赢的关系。文章就睢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商丘市睢县在小城镇建设中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商丘市睢县  一、小城镇建设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关系分析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可供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应的文化因子的总和。因此,小城镇文化旅游资源的范围是:城镇整体
期刊
摘要:近年来,民宿产业竞相发展,导致竞争激烈,许多民宿转而以特色化的模式试图吸引旅客,或结合当地相关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讨的是,在此过程中,民宿游客如何形塑其旅游体验以及旅游意象。本研究认为旅游体验及旅游意象呈现正相关,因此为了提升旅游意象,使游客能获得更完满的旅游经验,应优先改善旅游服务。  关键词:民宿;旅游体验;意象;情感体验  民宿不仅可提供消费者住宿,还可使消费者有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