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档案馆馆藏建设的认知分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n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公共档案馆建设已成为档案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继展开了公共档案建设实践。建设公共档案馆,实质是在现有综合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突显和完善其服务性、社会性和公共性,来加以实现的,而档案作为档案馆开展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馆藏,构建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馆藏档案结构。本文对公共档案馆馆藏建设的认知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馆藏建设;认知
  一、概述
  对于公共档案馆的馆藏建设问题,国内很多档案学者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如有学者从“社会档案观”、“社会记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如何来强化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认为:首先,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我国档案事业也开始由“国家范例”向“社会范例”过渡,原有与“国家范例”相适应的“国家档案观”渐渐应该被抛弃,“社会档案观”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并提出从拓宽馆藏资源的广度,扩大档案形成主体与反映对象的范围,以及拓展馆藏资源的深度,加强特色馆藏与微观馆藏建设等方面来强化馆藏资源的建设;其次,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并牵头实施的“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的展开,“记忆”理念被引入档案界,逐渐进入了档案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并得到学界的关注。社会记亿理论正在逐步启发人们运用“社会记忆观”去思考档案和档案事业,并提出一方面要树立“大收藏”意识,丰富馆藏资源的种类与形式,另一方面要转变馆藏资源建设方式,直接采集与生成档案资源等方式来加强资源建设;最后,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共档案馆正式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历史转型,建设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现代性的公共档案馆已经成为档案界的共识,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服务观也正在成为公共档案馆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一方面要紧扣让会需求,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开发档案产品,定向开展馆藏资源建设等建议。有学者则认为强化建设公共档案馆,实质是在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突显和完善其服务性、社会性和公共性,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其资源建设,即“馆藏档案收集范围应以党政机关部门为主向以公共部门为主转变,并加强现行文档资源的收集进馆;加强对微观层面的社会档案信息资源的接收和征集,提高馆藏文化底蕴;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档案馆公共信息服务功能的最大化。也有的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强化公共档案馆资源的建设,即“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以更为积极、开放的态度来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扩大档案接收、征集的范围,丰富馆藏藏品、改善馆藏质量、提高馆藏文化品位;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积极开展以档案编研为核心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积极向社会宣传公共档案资源”。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即“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构建复合型档案馆;加快馆藏的数字化进程,建立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公共档案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馆藏资源建设,即“加大特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力度;整理和开发馆藏现有的特色档案;加强馆际联合,扩大相关部门交流,并且认为档案馆馆藏特色建设有利于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摆脱重减轻用、盲目求全、闭关自守和被动服务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促使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走联合发展之路。”
  二、公共档案馆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政府服务价值取向由“为权利”向“为社会”转变,公众从政府传统服务的附加服务对象逐渐成为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中心,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向公众提供集成化、优质化的信息服务已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成为新时期公众自我权利意识苏醒的真实诉求。档案延续着社会记忆、承载着人类文明,涵盖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发挥其社会效益,满足公众急剧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应强化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规划,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因为只有完善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才有可能满足民众的利用需求,实现馆藏资源以“利用为纲”宗旨,并最终实现公共档案馆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1.公眾馆藏信息量求的特征分析
  (1)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立体性
  一方面,反映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历史档案、地方档案、名人档案等特色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与职业相关的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多,公众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涉及切身利益的婚姻、财产、医疗、劳保等档案利用频率攀升,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渗透则使公众对档案信息的综合性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另外,公众对档案信息需求有朝着专、深化发展的趋势,简单的目录级信息和全文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社会公众更多地希望从档案编研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表明社会档案知识渴求愈发强烈。
  而且,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在服务方式和服务品质等方面部有极大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导方式已由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服务方式向以网络信息服务的方式转变,公众对在线访问与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智能化的检索工具、便捷的导航系统、人性化的系统界面、即时的咨询服务等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公众接受档案信息服务时,对精神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期望能够在服务理念、服务行为和服务视觉上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
  2.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层次性
  公众档案信息需求呈现层次化规律,即学术利用需求、实际利用需求和普遍利用需求,而且,在量上表现出由学术利用需求向普遍利用需求递增,在质上则表现出由普遍利用需求向学术利用需求深化的规律。学术利用需求,最能反映其需求特征的群体是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前者强调档案信息的连续性,且对年代久远的档案资料更感兴趣,后者强调档案信息专业性,且注重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实际利用需求,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代表,其需求特征主要体现在“明白易懂、简明扼要、准确可靠、全面系统”,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管理、市场、法律等方面,强调信息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普遍利用需求,其主要代表群体为普通公众,更多是关注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如婚姻、房产、医疗、劳保、工龄等,其需求具有分散且线索不明等特征,公众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档案信息需求,需要档案人员的协助。
  参考文献
  [1]桑瑞霞.综合性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J].山东大学,2011年.
  [2]袁文清.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J].档案管理,2007(03).
其他文献
对含有两个时滞参数、受简谐激励作用下的van der Pol-Duffing方程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时滞参数对该类参数激励系统的主共振的分岔响应控制.首先采用摄动法从理论上推导出
[摘要]在当前的档案管理中,缩微技术是一种新形式的技术类型,这一技术以胶片为介质,是一种融合了光学影像用于存储信息的技术手段。缩微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更加复杂的图形进行存储,同时还能保证还原的手段简单,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同时,可以更加便捷的存储档案,保证档案管理的真实有效性。但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一技术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形式的档案管理手段。本文重点对缩微技术的淡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
济宁是京杭运河山东段最大的港城,也是京杭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是疏通南北物资流通的重要地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济宁的航运事业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本文主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反映着人才的基本情况与工作经历,是企业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当前很多企业的干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类经》中出现的情志致病理论进行整理概述.以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情志之中郁怒群体的心理因素之一的心理弹性状态.结果显
[摘要]老年大学作为终生教育后期极端的一个场所,其档案既有一般档案的共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学校工作人员、老师、学院等在长期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响等不同形式的材料,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   [关键词]老年大学;档案工作;管理方法  根据目前老年大学档案管理的现状,这里将从老年大学档
PLC课程是职业院校电气类、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针对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学生及课程的现状,进行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探讨和研究,通过
期刊
企业的任职资格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对于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员工能力的有效提升.在任职资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企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