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定义的推导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种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成长的可能性是学生与生俱有的,而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即在于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是這块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根据教材的安排,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的给出都是类比于椭圆的定义、性质。因此,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的教学是这一内容的重中之重,而标准方程又是根据椭圆的定义得出,所以椭圆的定义推出显得至关重要。现把这一教学片段展示如下:
  师:在生活中,哪些事物是呈椭圆形的。
  生1:鸡蛋,橄榄球……
  还有个别学生2:没有画圆的圆。
  师:(微笑)大家说的都很对,椭圆是一个很美的图形,我想大家看了下面的几个场景就有此感觉了。(演示课件:花卉的瓣,倒影在水面上的拱桥,美国白宫,地球运动轨迹等)
  (黑板上书写课题: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师:椭圆的形状很美,它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它用在建筑、天文学上,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椭圆进行研究。我们看到椭圆的形状是一个压扁了的圆,那我们一起回忆圆的定义。
  生3: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师:我们是怎样画圆的呢?同学们画画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硬纸板,并发给每一位学生两颗图钉几颗及一根定长细绳子)
  生:(动手画圆)
  师:“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距离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说成“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来回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行不行。
  生:(齐声地)行
  师:现在把这根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两颗图钉上,并分开固定在两个点F1、F2上,并保持拉紧状态移动铅笔,请你们再画一画会是什么样的曲线?
  生:(动手画椭圆)
  师:(现场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作椭圆)
  师:刚才大家对椭圆有了形象上的认识,我们不仅作出了椭圆这个曲线,而且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它的应用,下面我们能否根据上面圆的定义给出椭圆的定义?
  生4: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总结的椭圆定义)
  师:很好,善于类比。
  (教师拿起两个学生所画的椭圆展示)
  同学们画椭圆时,线段长是事先给你们的,并且是一样长,为什么我们所画的椭圆不一样,有扁有圆呢?
  生5:这于两定点F1、F2的位置有关。
  师:很好
  我们改变一下F1、F2的位置,大家再画一画,看一看到底有何关系?
  生6:F1、F2位置越近椭圆越圆,F1、F2越远椭圆越扁。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总结的非常好。
  如果我们不改变F1、F2的位置,只改变线段长,大家画一画它们又有什么联系?
  生7:定线段越小椭圆越扁,定线段越长椭圆越圆。
  师:答的非常好。
  设|F1F2|=2c,|PF1|+|PF2|=2a,如何通过a、c刻画椭圆扁圆程度。
  (课堂上顿时安静,学生陷入思考、讨论)
  生8顿悟:当c/a越小时,椭圆越圆,当c/a越大时,椭圆越扁。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他的结论对吗?
  (教室中又陷入讨论、不敢肯定)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去画一画。
  (学生检验后,发现是正确)
  生:正确
  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椭圆的定义,知道了椭圆与两定点位置以及定线段长有关。给定了线段长,两定点位置就真的一定能作出椭圆吗?大家讨论以下,这里有没有条件限制。
  生:(动手实验,讨论,总结)
  师:(演示课件:展示2a>2c,2a=2c,2a<2c,三种不同情况的轨迹)
  根据我们动手实验、课件展示,以及讨论,大家进一步总结定义。
  生9:(1)当2a>2c时,轨迹是椭圆。
  (2)当2a=2c时,轨迹是一条线段,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
  (3)当2a<2c时,无轨迹。
  (4)当c=0时,轨迹为圆。
  师:下面同学们再看看椭圆的定义,有无补充。
  生10:椭圆是平面上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2a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其中2a>|F1F2|>0.
  师:(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其中2a>|F1F2|>0)
  设计意图:
  (1)采用感性导入法用课件展示图片的,由点及面,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认识的思维路线,易激起兴趣和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面向全体,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3)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是现行教育中的一个弱点,在新课标中特别指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通过画椭圆检验,线段定长、两定点时椭圆的圆扁程度。
  (4)培养探索能力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是创造的起步,学生的创造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引导他们学会探索,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对此堂课进行了反思,我认为本案例成功之处在于:
  (1)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将工具画图和课件展示有机结合。   (2)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解决难点。
  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化,落实知识点。实践证明,运用CAI手段,使学生从数学抽象描述中产生立体感知形象,唤起他们的想象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培养。在给椭圆定义补充时,就是用课件展示2a>2c,2a=2c,2a<2c,三种不同情况的轨迹,通过课件展示形象性和生动性解决了定义的补充。
  (3)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
  数学理论和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中的学习潜力挖掘、开发出来,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此片段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而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4)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动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发展思维的催化剂。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案例中,引用了生活中的鸡蛋、橄榄球、花瓣等实物的形状,还补充白宫、地球的运动轨迹等。
  (5)创造人人参与,人人有体验,人人成功的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已的知识系统。在本课中,教师是以宽容,友爱,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身心舒展,乐于思考,勤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能颔悟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不刻意要求学生与教师思维一致,不刻意要求个别学生给出的答案对全班具有代表性,重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想法和进行的一切尝试。
  (5)积极的反馈与评价是教学的促进剂。
  教师的期待和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允许学生对已有信息(材料)提出自已的想法,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以充分表達自已的思想,表明自已的态度,表露自已的观点,表示自已的愿望和表现自已情感的自由。教师的鼓励与反馈“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本课中教师的表扬语,对学生的积极猜想的肯定,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赞同的目光都是教学过程有利的促进剂。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系统的建构,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思考方式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品质健全,心理素质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载于上城教育信息港
  2、顾泠沅,《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任志鸿主编,《高中新教材数学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
期刊
力量是通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人的能力形式,受肌力的大小决定力量的强弱。加强力量训练是考生提高运动技能的基础,是考生提高专业考试成绩的首要因素。  一、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二个原则  1、一般每周可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每次课可持续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每次力量训练后应休息1—2天时间,应充分考虑到构成肌肉力量的三要素:动性力量和静力性力量、重量性力量与速度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数学是一门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学科,很多同学小学到初三都能学得很好,一但进入高中,却不知从何下手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老师也觉得很无奈,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那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就以下几方面来讲: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
期刊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清晨,人没有前摄抑制,此时记忆一些识记类的内容较为容易,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如果我们在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英语早读课,科学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有利于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使早读课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且可以改变学校追求升学率而带来的学科尴尬处境。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英语早读课存在着单调、乏味、无
期刊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生活中经常有人问我:“当幼儿教师累吗,当你遇到家长误解你的时候生气吗?”我会认真地对他们说:“幼儿教师确实很累,在工作中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如何才能让家长理解老师,关键在于老师应该学会和家长沟通。  一、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主动发现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家园沟通中双方地位不均等,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主动和家长沟通,当每天家长接送幼儿时,总会有
期刊
摘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使数学课堂由平面走向立体,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复杂的数学过程简单化。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当前,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已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并广泛地运用。我在我最近几年的英语教学过程,经过我反复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多媒体教学在吸引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只要能恰当地把撑,无论是字母还是单词、句型、语法等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现我拿几年来的实践略举几例说明。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媒体 创新教学  一、多媒体在字母、音标教学中的运用  1、我在教学初一年级
期刊
摘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录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全社会所关注。2012年中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次全员中考,较之往年的中考,其意义更为重大。为了认真总结12年的中考情况,深入分析12年中考试题,把握中考改革方向,不断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落实,加强中考复课过程管理,深化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运用智能多元化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学生潜能的差异性,学生智能发展的不均衡性,扬长教育的可行性。同时为班主任如何常态化运用综合素质评价原则和标准,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的进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潜能,提供了可行性范例。  关键词:智能多元化 潜能差异性 评价原则和标准 常态化教育  大家都知道,中职学生难教,教育管理工作难做。面对这群两难学生,作为
期刊
在数学新课改中,教师和学生都转变了观念,也取得了一些课改成果。数学学习从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从以“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呈现转变为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内容。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