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因为自己缺乏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而在教育专家和教授们面前自惭形秽,曾经因为自己的教学没有深度和特色而苦恼困惑。随着朋友间的互相鼓励,坚持研读教育经典,撰写读书笔记并不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提升之后,3年多来,自己的视野愈加宽广,心胸愈加豁达,我发现自己变得乐观和自信,也因此更加悦纳外在和内在的自己。
乐观和自信不是盲目的,在阅读、写作、实践之余,我常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足,常常寻求突破自我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
读肖川老师的《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读书的心情是起伏不平的。最初在看到衡量教师的人生是否幸福的若干指标时,对照自己的状况我是颇为自得、深感欣慰的,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位幸福的教师,我的教育人生虽然不乏风风雨雨,但总体上是‘风雨中的美丽’,幸福的花朵一路芳香四溢,一路硕果累累。”
随着读书的愈加深入,当看到肖川老师谈及“教师的知识结构”这个问题,在《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中提及:教师专业知识就是教师的“知识之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决定这只“知识之桶”装水的“桶板”其实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在我国,一般认为,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教师专业知识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前三者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实践性知识应该相似于“箍桶”的“铁条”。只有经过这样整合的“知识结构”才是“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
我有些不安,久违的“恐惧”又渐渐袭上心头。特别是当我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第三批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时,我就一直问自己:我能担当起“学科带头人”的重任吗?作为教师,我的知识结构完善、合理吗?
可以说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这个角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懵懵懂懂的,并不清晰。我明白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欠缺很多,却对自己究竟缺的是什么,为什么缺,怎样弥补都很茫然。当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切仿佛豁然开朗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样的分类科学又明晰。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一对照自己,发现在这四类中我相对比较好的是通识性知识(即广泛阅读,广博,一般包括哲学、知识类,自然科学类,技术方法类,人文类,艺术类,综合类等)和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学、科研等),比较有把握的是本体性知识(本学科知识),而最欠缺的也就是最短的板是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与肖川老师最短板的预测很吻合。
对照的结果又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我的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会比较好?我发现这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也就是热爱使然。我喜欢读书,比较倾向文学艺术和哲学。大量自由自在、随心随性的阅读为作为教师的我,在知识结构中加强“通识性知识”这块“桶板”的长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和充满生机活力又心灵纯粹敞亮的年轻人在一起,每天都能感染到蓬勃的朝气和澎湃的热情。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以教为乐,以“桃李满天下”而骄傲自豪,所以对“实践性知识”积累、总结、探索和完善的热情不减,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曾经我对自己的“本体性知识”这块“桶板”的长度不是非常自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该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对于一般的教师来说最拿手的“本体性知识”,而我为什么对这块用以“安身立命”的“桶板”不自信呢?
自我反思的结果依然和兴趣有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对政治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的热情有限,深入课堂、教材钻研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创造性都较前两类知识来得弱。还真要感谢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一反以往初中政治课空洞、宽泛、机械、枯燥、脱离学生生活的弊病,新课改之后其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以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为例,本单元分为 “珍爱生命”和“欢快的青春节拍”两课,还以“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等划分了若干小节,教材内容就来自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些年来,虽然我兼顾初中和高中的教学,但我还是把自己定位于高中的政治教师,高中新课改之后的《思想政治》在以往“政治”“经济”“哲学”的内容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文化”的必修模块,刚好是我的兴趣所在。其他几个必修模块从课程命名看,也把原有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等改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不仅教师更爱教,学生也更爱学,教学状况更加靠近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教师知识结构中“通识性知识”这一体系在新课改中大放异彩,有些原以为属于“通识性知识”内容的已经直接进入政治教材、进入学生课堂,也因此多少增加了我“本体性知识”“桶板”的长度。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包括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等)和心理学(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知识的结构等)知识。反思自己,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虽然也比较系统地接触过这类知识,但因为当时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只停留在学过的层面,没有实践的巩固和反思,以至基本都还给大学老师了。
工作后,这块“桶板”的加固是零碎的、不自觉的。因为这部分知识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掌握起来难度更大,我本人就因此而常常搁置,所以显得特别的“短”。肖川老师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最缺的就是“条件性知识”,这是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那块最差、最短的桶板。尽管我们大多数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如果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研究,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有时反而南辕北辙,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缺少技术含量,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状态,教学工作无从借力。
明白自己的短处就能更好地弥补,这正是我“强迫”自己坚持以读书俱乐部的方式,系统地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经典丰富自己的“条件性知识”的原因。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74)
责任编辑赵霭雯
乐观和自信不是盲目的,在阅读、写作、实践之余,我常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足,常常寻求突破自我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
读肖川老师的《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读书的心情是起伏不平的。最初在看到衡量教师的人生是否幸福的若干指标时,对照自己的状况我是颇为自得、深感欣慰的,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位幸福的教师,我的教育人生虽然不乏风风雨雨,但总体上是‘风雨中的美丽’,幸福的花朵一路芳香四溢,一路硕果累累。”
随着读书的愈加深入,当看到肖川老师谈及“教师的知识结构”这个问题,在《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中提及:教师专业知识就是教师的“知识之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决定这只“知识之桶”装水的“桶板”其实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在我国,一般认为,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教师专业知识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前三者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实践性知识应该相似于“箍桶”的“铁条”。只有经过这样整合的“知识结构”才是“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
我有些不安,久违的“恐惧”又渐渐袭上心头。特别是当我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第三批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时,我就一直问自己:我能担当起“学科带头人”的重任吗?作为教师,我的知识结构完善、合理吗?
可以说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这个角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懵懵懂懂的,并不清晰。我明白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欠缺很多,却对自己究竟缺的是什么,为什么缺,怎样弥补都很茫然。当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切仿佛豁然开朗了。“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样的分类科学又明晰。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一对照自己,发现在这四类中我相对比较好的是通识性知识(即广泛阅读,广博,一般包括哲学、知识类,自然科学类,技术方法类,人文类,艺术类,综合类等)和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学、科研等),比较有把握的是本体性知识(本学科知识),而最欠缺的也就是最短的板是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与肖川老师最短板的预测很吻合。
对照的结果又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我的通识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会比较好?我发现这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也就是热爱使然。我喜欢读书,比较倾向文学艺术和哲学。大量自由自在、随心随性的阅读为作为教师的我,在知识结构中加强“通识性知识”这块“桶板”的长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和充满生机活力又心灵纯粹敞亮的年轻人在一起,每天都能感染到蓬勃的朝气和澎湃的热情。因为喜欢、因为兴趣,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以教为乐,以“桃李满天下”而骄傲自豪,所以对“实践性知识”积累、总结、探索和完善的热情不减,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曾经我对自己的“本体性知识”这块“桶板”的长度不是非常自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该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对于一般的教师来说最拿手的“本体性知识”,而我为什么对这块用以“安身立命”的“桶板”不自信呢?
自我反思的结果依然和兴趣有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对政治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的热情有限,深入课堂、教材钻研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创造性都较前两类知识来得弱。还真要感谢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一反以往初中政治课空洞、宽泛、机械、枯燥、脱离学生生活的弊病,新课改之后其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以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为例,本单元分为 “珍爱生命”和“欢快的青春节拍”两课,还以“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等划分了若干小节,教材内容就来自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些年来,虽然我兼顾初中和高中的教学,但我还是把自己定位于高中的政治教师,高中新课改之后的《思想政治》在以往“政治”“经济”“哲学”的内容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文化”的必修模块,刚好是我的兴趣所在。其他几个必修模块从课程命名看,也把原有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等改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不仅教师更爱教,学生也更爱学,教学状况更加靠近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教师知识结构中“通识性知识”这一体系在新课改中大放异彩,有些原以为属于“通识性知识”内容的已经直接进入政治教材、进入学生课堂,也因此多少增加了我“本体性知识”“桶板”的长度。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包括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等)和心理学(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知识的结构等)知识。反思自己,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虽然也比较系统地接触过这类知识,但因为当时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只停留在学过的层面,没有实践的巩固和反思,以至基本都还给大学老师了。
工作后,这块“桶板”的加固是零碎的、不自觉的。因为这部分知识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掌握起来难度更大,我本人就因此而常常搁置,所以显得特别的“短”。肖川老师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最缺的就是“条件性知识”,这是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那块最差、最短的桶板。尽管我们大多数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如果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研究,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有时反而南辕北辙,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缺少技术含量,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效率的状态,教学工作无从借力。
明白自己的短处就能更好地弥补,这正是我“强迫”自己坚持以读书俱乐部的方式,系统地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经典丰富自己的“条件性知识”的原因。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74)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