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汉西南

来源 :湘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li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19日(农历二十五)上午,我在办公室处理完一个公文,老妈的电话打进来说让我去协西(协和医院西区)协调一下,爸爸正和医生吵架。老爸一辈子木讷少言、极少与人争执,但脾气上来却异常固执,加上多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在身,我生怕他有个好歹。我因为之前儿子所在的班级流感爆发封班一周,家中和单位之前便存了一些口罩备用,为了家中老小健康,日常出门便有带口罩的习惯。几乎是下意识地我拿了几个口罩便火急火燎地赶了过去,已近年关,医院大厅依旧人山人海。老爸由于腿肿得厉害坐在大厅的椅子上起不来,我问明原由,原来是泌尿科医生让他们转去心脑血管科,老爸由于之前腿肿住院知道这种情况属于泌尿科范畴不同意转其它科室,当班医生却不由分说,根本不听老爸讲明理由直接开出几张检查单打发了事……
  在此之前几天,住在汉口的同事因为婆婆胃炎,曾在一个晚上辗转三家医院,前后8个多小时才拿到抽血结果。汉口各家医院全是病人堆积如山。同事当时用一种夸张的表情说道,“我们当时准备去协和总部,车子开到协和门口,医生们都穿着全身防护服、戴著护目镜,像电影片里的生化危机的场面,我婆婆吓得不敢进去。”
  武汉实在是太大了,汉口、汉阳、武昌简直就是三座城,说实在的,不是开会或者逛街什么的,作为一个汉阳人,我完全可以一年不去汉口、武昌,同样,汉口、武昌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学习、工作也可完全不必跨区行动。武汉之大,是一种虽居一城,自得自洽而可互不往来的广大。坦率地讲,虽然关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肺炎的传闻已经官方发布,大家也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民间也有一些真真假假的传言,到底是千万级人口的大武汉,几十号中招的病人根本是极小的系数,何况官方的舆论是“有限人传人”,像我们因为极少会去汉口的疫区,想当然地便觉得肺炎离我们十分遥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所居住的武汉开发区还是一个地广人稀之处,全武汉市有一千多万人口,我们所在的这个地区户籍人口35万左右,加上流动人口50万封顶,从来都与各种流行疾病天然绝缘。开发区原本是近郊农村,于90年代初开始发展新兴汽车工业才开始鸟枪换炮、蓬勃兴起,今年由于全国整体经济形式下滑,区内许多小型工业企业、代工企业都已经提前放假,流动人口应该已去大半,眼下已近年关,剩下的应该大都是本地居民,没想到医院里病人却仍旧不见减少。
  医院里实在人多,老妈问我能否找个熟人让专家帮忙看一下,要是平常我会立刻联系朋友的,可眼下是过年朋友也忙,我一看到那么多病人有一种天然的烦乱,今年武汉流感严重,像我爸妈这个年龄的人自然抵抗力弱,需要尽快离开医院,我劝说爸爸尽快做了一个检查。检查室里人不多,然后取结果快速拿药离开(事后想起来真是后怕,协西医院西区后来多名医生感染,幸好当时待的时间不长)。
  下午与同事约好了去武昌某单位考察,接待我们的单位的随行人员看到我和同事戴着口罩还觉得好笑,我们只好说自己是孩子妈病不起打发了事。忙到快五点才回程,有一条消息是朋友传发的某医院的内部群的,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条消息就是之前被官方证实传播谣言的消息,也是后来被网友歌颂的最先报警的8名医生之一发出来的消息。因为传消息给我的朋友是一片好心,让我多加留意,我认真把那些截图都看了,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太敢相信真有那么可怕。想到眼下已是农历二十五怕快递不发货,便赶紧在网上又拍了150个口罩备用。那天回家途中又去药店买了点常用的消炎药、84之类备用,当时药店的人并不太多,我按照微信里介绍另买了十个N95口罩,主要是考虑过年要拜访亲戚,买来给孩子用,当时的价格还是15块一个。
  1月20日(农历二十六)上班不久,微信朋友圈的消息接踵而来,钟南山来武汉的消息发布了出来,证实此次肺炎不是有限人传人,而是确定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下午办公室同事告诉我,她们中午相约着去附近药店买口罩和维C 泡腾片各类消炎药等,附近的药店纷纷断货,N95口罩更是奇缺,有货那家一只N95已经卖到40元。我把昨天网购的地址分享给大家,已经显示无法发货。那天下午我们所在的办公大楼物业已经对进出人员检查体温,物业工作人员也开始戴上了口罩。我们部门几个宝妈都有存口罩的习惯,当天办公室便人人戴起了口罩。我们集团也开始找关系渠道紧急采购一批口罩,因为集团旗下有几家单位是过年无法休息的民生行业,加上各个子公司还需要安排人值班,算起来全集团500多号人,所以必须保障大家在春节期间的安全。尽管如此,来办事的人员还是觉得我们部门的人全体戴口罩有些大惊小怪。
  那天三联电子版推送的主题是《“非典”幸存者礼露口述:从那段经历中,我们能反思什么》,我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忠粉,多年几乎一期不拉,这是一本诚实而且有思想的杂志,2003年非典已经距今17年,印象并不深刻,主要也是那时武汉闹得并不凶,像开发区我记得当时只在丝宝工业园那里有一两例非典病例,那时也没有经历封闭隔离戴口罩之类,该上班上学出行聚会一切照常。但是这篇文章读下来,我不觉背后一身冷汗。我没有想到非典中的北京是那种混乱无序的情况,医院根本无法收治病人,更没有想到非典幸存者的后遗症是如此严重,几乎是半个废人。
  1月21日(农历二十七)一上班,节前来集团办事的人少了一些,偶尔也有咳嗽的办事人员,临近春节,大家忙得口干舌燥、不可开交,我一有空便提醒办公室同事喝水。虽然很担心,但是也没有办法。偶尔还听说某同事过年打算去外地旅游,出国的也有好几位。我自己原本打算过年去周边带儿子自驾游玩一下,现在看来够呛。临近中午,老妈的电话又再次打来,爸爸从家附近的超市出来突然走不了路,让我赶紧想办法送医院。等我赶到父母身边,这才发现爸爸在小区后门五十米处扶着一部小车站立,老妈很担心老爸是中风前兆,说不行就去新开的亚心(亚洲心脏病医院总院)也行。我估计父母昨天回家后根本就没有看新闻,更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我一面告诉妈妈此时去医院的种种风险,一面和妈妈半扶半抱着老爸艰难往家里走。我告诉父母,依现在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去医院的,老爸是多年的各类慢性病,一去医院便得面临一大堆检查甚至多科室汇诊,眼下的态势,医院一定人很多,绝对人手不足,像我爸这种各类慢性病缠身的没有小半个星期检查都做不完,与其冒着种种风险去医院,不如在家观察易静不易动(现在想想,我当时的这个决定又对了)。
其他文献
乡土与城市的冲突已经定型为当代乡土小说的原型主题、文化动力与叙事经验,二者持续性的抵牾缘起于现代性话语的历史性崛起,由此生成互为“他者”的参照模式,启蒙、古典、诗性、革命、魔幻、民俗、道德、存在、荒诞等叙事文化视阈,共同组成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的扇形美学谱系。诸多城乡冲突的叙事表征呈现为“历史化典型人物”的生长、演变、内省、抉择与归宿,即“人”的身体空间、精神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安置方式”抑或“悬置方
期刊
还不到五点,吴阳就醒来了。窗外又在下雨,噼里啪啦的雨声吵得他无法再入睡。他靠在床头抽烟,裸露在外的身体感到些许寒意。寒露过后,连着下了三四场雨,气温骤然下降,前天晚上吴阳半夜里被冻醒,他不得不起来把夏凉被换成了冬天盖的厚被子。换好被子,他重新上床躺下,辗转反侧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坐起来,在一片黑暗中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床靠里的那一边空空荡荡,整个家里也显得空空荡荡,他的心里更是如此。  床头上方的墙壁
期刊
庚子立春,云开日出。  这是农历新年来的首晴。  一连十多天的寒雨停了,浓重的阴霾终于褪去,久违的阳光从小城边的十九峰上喷薄而出,放射一丝丝彤彤的光芒,染红了萧瑟严冬之后的山林和田野,使远处肃静的村庄农舍和城市高楼显得五彩斑斓。  已经被“宅”多日的我,站在居室的阳台上,愉悦地凝视着它,像是见到了救星似的,深深地长吸了一口仍带寒意但已开始温暖的空气,沉重郁闷的心情逐渐爽朗起来。小区院子里的几根柳枝
期刊
话说神农架这地界,山民的肉食以腊肉为主。因为山高路远,赶一趟街不容易,吃鲜还不现实。农历冬腊月将猪杀了腌制后在火塘上熏好,就是一年的肉食。一般人家喂猪散养,三五头猪很正常,所以每家杀的猪会有两三头甚至四五头也不稀奇。屠夫因此成为了季节活,一年中少有活干,跟村里装神弄鬼的法师、端公们一样,平时看不出有什么唬人的架势,也不杀气腾腾,都是慈眉善目,老实寡言。  有一天老马提着一袋子砍刀,一个人往银杏坳去
期刊
《猎猞》是老藤“动物文学”书写中又一位新的“成员”。这部作品通过猎手金虎和派出所胡所长之间关于“猎”与“禁猎”的较量,讲述了打猎历史悠久的三林区在国家新政策颁布下所面临的窘境,探讨了众多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金虎和胡所长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作家展开故事的重要方式,对立统一中尽显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人文精神,赞扬了两个立场不同的主人公身上对于各自信仰的坚守。   老藤这些年的创作题材主
期刊
每天早上观看自家电视台的晨梦,是深町吾郎多年不动的习惯。   今天这集《富士日记》基本是过渡情节。傍晚,远处的山上有人在焚烧山林。时间正值昭和四十一(1966)年,富士山麓的荒坡悄然迎来变化,烧山是为了开辟建筑用地。Y夫人走出被称作“山庄”的二层小楼,注视昏暗中随风飞到近旁的火星。那些火星宛如自有意志一般。担心引发火灾,她在房子周围洒了水。第二天,她去了富士山宾馆的游泳池。她的丈夫、作家T不
期刊
1  新年的第一场倒春寒,野蛮袭击了南方这座城市。晚上,我做了一个梦,跟着一帮发小,跳进老家结了冰的河里,争先恐后朝前滑行,先到达终点的,便是这个季节的孩子王。  大哥孤零零站在岸上,像头目光阴森的猫头鹰。麻绳箍了几圈的破棉袄污渍斑驳,雪光一照,刺得人眼睛发花。  忽然,我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没来得及反应,就一头掉进刺骨的深水中,咕噜噜往下沉。我拼命叫唤,挣扎,没几下就把自己弄醒了。  躺在床
期刊
1   我上班的车间,在一座山坡下面。车间门口靠山边的地方,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冽。井壁上挂有一把竹勺,供人舀水喝。我刚上班那段时间,厂里管后勤的很不负责任,开水总是不能及时供应,工人们一口渴,就跑出车间来井边舀水喝,我也不能例外。   一周后,小腹莫名地开始隐疼。仗着年轻,我毫不在意,以为吃过几顿饭、睡过几夜觉就会好起来。我常常用这种态度对待感冒。感冒见我对它不感冒,往往只在身上逗留三五天
期刊
一对金丝楠木牛腿终于得手,正宗徽工戏文人物,精细得跟画出来似的,小胡决定动身了。  小胡将他的存货拾掇起来,满满装足两只巨大的编织袋。大都是些笨重家伙,除了那对牛腿,还有从建筑或家具上拆卸下来的雕花木板,以及瓷器、铜器、线装书之类。一只背上肩,另一只拎着,他这人就又小了一廓,汗衫被牵扯得变了形,走起路来明显有点打摆。火车要过安检,电视上铁路部门打击文物贩卖的新闻时有所闻,他决定坐长途汽车,都是同样
期刊
“发儿小”柱子   晚上正在家里吃晚饭,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柱子刚刚走了,在朋友的聚会上,饭还没有吃,菜还没有上,他突然感觉难受,一下子滑到桌子底下,朋友叫来120救护车,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人就命丧黄泉了。   听到这消息,我感到很惊讶,心里很不平静。人迟早是要走的,遗憾的是他走的有点早,才53岁。   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我在想,柱子的状况,出点意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长期生活不规律,整天和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