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寂静的春天

来源 :湘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子立春,云开日出。
  这是农历新年来的首晴。
  一连十多天的寒雨停了,浓重的阴霾终于褪去,久违的阳光从小城边的十九峰上喷薄而出,放射一丝丝彤彤的光芒,染红了萧瑟严冬之后的山林和田野,使远处肃静的村庄农舍和城市高楼显得五彩斑斓。
  已经被“宅”多日的我,站在居室的阳台上,愉悦地凝视着它,像是见到了救星似的,深深地长吸了一口仍带寒意但已开始温暖的空气,沉重郁闷的心情逐渐爽朗起来。小区院子里的几根柳枝善懂人意,在和煦阳光下的微风中飘舞,含珠待放的芽苞熠熠生辉,像是在轻轻地告诉我,春天终于如约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立春是一个重大开端。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之日见阳光,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今年的立春刚好在春节后的正月中旬之始。见到新岁后的第一缕阳光,在喜上眉梢的时候,我的心头百感交集……
  
  按照春节七天假日的常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正月十一,我应该已经正常上班,正在单位里开会、办公,做着一些节后特别忙碌的事情。只是今年与往昔颇为不同。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有通知,“为抓好防控,阻断疫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未解除期间,单位工作人员,按国家统一要求,上班方式从简,不开会,不聚集,不串门,以领导带班值守的形式开展工作,除值班人员和有特殊工作要求的人员外,其他人一律在居住地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接触。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意思很明白,非岗需人员,继续“宅”在家中,不要出门,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打开手机微信,全是群友提醒:“宅家不出门,做个好公民。为了你和他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这是战争不是儿戏,打赢了,天天都是春节!输了,这就是你最后一个春节!收起你盲目的自信和侥幸心理,也收起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场战役没有局外人!”……
  
  这真正是一个特别的春节,这无疑为一个不凡的新年。
  节后至今,我极少出户,老老实实地呆在家中,除了手机联系,几乎切断了与亲友和外面的一切走动。我明白,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过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新春佳节,不仅仅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团聚的温馨,还承载着朴素的心愿、平凡的希冀。欢喜中国年,大家等待的是“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的除旧布新,宣示的是“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的昂扬自信,激荡的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神气象。
  然而,这个年节中,发生了许多我没有意想的事。
  过年之前,我就同妻和女儿约定,这个春节,无论如何要向单位告假,一家子回乡下老家陪伴母亲过年。母亲年已八十,最近失去老伴,身患心衰重病,多次病危在床。老人家旧思想严重,由于怕死在外头,怎么说服也不肯到县城来团年,又担心时日不多,急切盼着我们回家陪她再过一个新年。也许这是她最后一次和我们年节的团聚。出于儿女的孝心,我们困难再大都要满足她老人家这一心愿。阖家团圆,热热闹闹,按照传统习俗,陪伴她一起吃團年饭,乐融融地度过新春岁日,算是送老人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而且,妹妹早早就给我发来了喜帖,女儿正月初六在农村老家办婚庆。按照习俗,作为舅舅的我及全家届时必要到场行贺喝杯喜酒。
  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天总是不随人愿。
  年节前后,上天就不作美。太阳远远地躲在厚厚的云层外,多日阴雨淅淅,天气寒冷至极,给人一种特别压抑的感觉,冥冥中好象有什么不对劲的事要发生。回家的路上泥泞湿滑,车辆行走艰难。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忙前忙后,准备好年礼,贴完春联,一桌喷香的团年饭刚刚上桌,我们美好的心情却烟消云散,空气一下都凝固了。
  不早不迟,在医院当大夫的妻,在公安做干警的女儿,两人的手机铃声双双地急速响起,接到单位电话:为防控武汉疫情,根据上级决定,取消休假,全员取消休假,立即取消休假,急速返回单位上岗,情况十万火急。
  这个通知来得十分突然,特别突然!
  年节的气氛打破,我们虽然并未感到惊愕,但还是有些不快。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春节,在连绵的风雨、严寒的气候中,中华大地一场疫情灾难,震动世界。江城武汉传播出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像幽灵一样肆虐,举国上下紧张而忙碌地迎来抗击疫情战斗的喧嚣。
  从大年三十除夕、辞旧之日迎新起,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往昔 “流动的中国,热闹的神州”开始关闭交通,严控出行成为时尚。
  疫情就是命令,召唤就是行动。刚刚的团聚,立马就要分离。我们稍作商议,迅速回应,匆匆忙忙地吃完团年饭,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火速返回县城。过年祥和的氛围早已无存,妻和女虽有不舍,但是党性使然,政令如山。咱“当兵”的人,都坚定一个信念,以职责为重,工作为要。
  简单收拾行李,她们急迫地赶回各自的单位上班去了。
  本来,我已从局长岗位退居人大常委会工作,庆幸不在火线,组织也没有紧急召唤。大过年,完全可以留下陪伴老母守岁的。父亲去逝,母亲不易,守岁过年对她已是愈来愈珍贵。只是我们都是讲规矩的人,中央有“八项规定”,节假日不得公车接送。过年时节,各家团圆,往返乡镇的客班车早已停运,我这个家庭司机的位置已显得尤其突出,必须迅速、立即、马上把单位急招的母女俩平安地送回县城,按时到岗执勤。我的母亲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但她平生一向明事理,觉悟比我们在单位的人还要高。子女要走,虽然心有不甘,但听说防控疫情,单位取消休假,再次表现出她的风格。慷慨地对我们说:“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国家安好,老百姓才有福气。这么重要的时刻,单位急着用人,不能陪她过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还催着我们放利索点,快快回单位为国家解忧愁。让我们这些长期受党恩的人都自愧弗如,心里暖暖和和的。   于是,这个岁末,这个年夜,我们一家各自一方,昔年团聚一起看“春晚”的风景不再出现。
  妻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后,就领受了一份艰巨而光荣的战斗任务。她所在的医院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立即在火车站出口设卡检查,对湖北返乡的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防控可能袭击到本地的疫情。妻是有经验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曾经参与过2003年的“非典”战役,并赢得了赞誉。尽管现在年龄偏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响应号召,誓言前往“一线”参战,充满斗志地志愿加入了火车站检疫值班的防控队伍。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在阴雨极寒的车站码头,她与同伴紧张地战斗在那十分危险的地方,严控疫情传播的这个重要关口。
  女儿大学毕业后,放弃光鲜的外经贸专业前途,毅然选择了卫国安民的公安工作。几年下来,已是县公安指挥中心的重要骨干,负责着整个指挥中枢的信息情报传达运转。参加工作以来的几年春节,她发扬风格,也为了磨炼自己,一直选择年节单位值班,让其他同事与家人团圆,得到领导赞扬。今年春节因为奶奶病重,表妹大婚,在我们的恳求下,她才向单位告假。不巧,大年三十清早,省、市公安机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达总动员令:全体民警、辅警停止休假。公安机关历来是令出必行,不容犹豫。全局上下雷厉风行,立即启动了一级响应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全体民警、辅警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作为九零后的大学生,女儿是一个很要强、求上进、有责任心的干警。在工作最关键时刻,总是能够看见她从不犹豫地站出来。她说她是党员干警,她不向前谁向前。这个不眠的除夕之夜,在风雨严寒交加之中,这个女孩,拖着瘦弱的身子,跟随局领导们始终坚守在指挥调度中心的岗位上,巡逻值守,上传下达,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艰苦最难忘的节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母亲在老家由妹妹陪着“守岁”。这是她老人家平生雷打不动的信仰,必要祈祷来年风调雨顺。面对夜幕低垂中的风声雨声,她惦念着我们,拖着病残的身子,彻夜不眠,凌晨之时专门打来电话,祝福我们吉祥平安。
  剩下我这个退居二线的人蜗居城里的家独守电视,寂寞地看着“春晚”,不时地牵挂着这个年夜的这一家人,在孤独中忐忑,为没有履行好陪伴老娘好好过年的诺言深感惭愧。
  春晚开始不久,原定的节目进行中,突然加入白岩松、康辉、水均益等一众央视知名主持人共同朗诵情景报告《爱是桥梁》。那一声声“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的呐喊,在春晚舞台上空回荡,传向除夕之夜的中华大地。此情此景,曾经斗志昂扬地全程经历并参与过2003年“SARS”疫情防控工作的我,一时间热血沸腾,本能地站起来在电视前为他们鼓掌,连声叫好。
  抬起头时,我发觉一股劲风正在瑟瑟地敲打阳台上的窗户,屋外的寒雨下得很是迅猛,在苍茫的夜色中涤荡人间。我踱步窗前,注视那深沉的夜空,预感到这疫情事件可能会更加严重起来。
  不出所料,非同寻常的除夕刚过,大年初一的情形更不寻常。电视里,北京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罕见地在正月初一聚集一堂,举行中央最高层次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建立了以李克强总理为组长的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宣布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习近平还作出指示,立即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这无疑是开门大事,让我振奋又震惊。春节,是我泱泱中华千百年来最隆重的节日。“炮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传统年俗中,除夕守岁,大年初一,开门纳财,一家人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新年、递红包,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压邪祟。这个日子,若非迫不得以,中央是不会召开这种最高规格的会议,进行全国总动员,启动国家一级应急响应。党中央召开这种首开历史先河的会议,不得不使我再一步预感事件已经非常严重起来。窗外的阴霾浓罩大地,迷濛一片,完全不像新春来到的样子。
  中央电视新闻全面报道了“九省通衢”的武汉“封城”的消息。还报道了“1月24日晚,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128名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响应国家号召,紧急整理行装,逆向而行出征湖北武汉,支援湖北省疫情救治工作”的现场画面。这让我更加吃惊。武汉可是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这是万不得已才按下“暂停键”。似乎表明在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要负重前行,不眠不休。除夕夜广东医疗队告别家人出发驰援武汉,又表明武汉人民正在经受疫魔的蹂躏,需要紧急驱魔救援。
  紧接着,我就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我们所有人都要呆在家中,别出门。
  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实在让人揪心。本来,我是一个遇事还算淡定之人,此时也有些焦躁不安,来回在屋子里踱着步子。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一夜无眠仍在值守的妻,从火车站“卡口”上打来电话,向我问候新年。然后,她声色不悦地告诉我:据可靠消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能力极强,比预料的严重很多,不但人传人,传染性还远在那次“非典”之上,绝对不要不当回事,绝对不要出门拜年。
  正月初一,她这时来电,没有说她一夜值班很累,没有说她什么时候回家,倒是开口就提疫情,还警示“严重”,我觉得有点不够吉利。
  我揶揄地警诫她,非常时期,当积极分子,好好表现,回不了家可以,但要注意休息,特别要注意防护。老母还在病床,别再添乱。
  “不用你操劳。”她说他们有严格的防护知识,防护装备。医服只是穿著有点笨重,身体有些劳累,但还是安全的。一直想睡觉,但责任不允许。“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一个病人,就是多挽救一批人命”。这么一嘚瑟,她就来劲。她又讲他们除夕夜的工作情况。因为条件有限,原本她们医院疫情检测人员和火车站工作人员共用一间办公室,没有单独的隔离区和工作区,可万一发现旅客中有发热病人怎么办呢?考虑到这个问题,院领导果断决策拍板,她们自己动手,一夜之间就在火车站出口处搭建起了24平米的两间隔离板房,设立了发热病人隔离间和医务人员工作区,医院后勤保障科加班加点连夜解决了供电问题。当她们搬运消毒机、桌椅板凳和防护用具的时候,感觉真的成了女汉子。   女儿也忙在岗位上脱不开身,回不了家。她不跟我打电话,我就主动去电,询问情况。忙里偷闲中,她告诉我:大年三十的一个日夜,她们公安局为首,协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与湖北交界的道路上设立了9个省际卡口,同时,在各乡镇、街道办以及县道、乡道、村口,联合新设了若干防疫检查卡口、站点,公安、交警专门安排人员24小时协助镇村、卫生健康部门等工作人员展开流动人员检测、车辆检查工作,全面加强省际、市际、县乡边界人员、车辆进出通道查控,严防疫情输入。除夕日里,县公安局投入了400多个警力,仅在省际、市际卡口,就查控了重点车辆3800余台次,检测人员7660人。第一时间督促所有KTV、游艺室、电影院、网吧、足浴城、茶楼、理发店、美容店等人流密集场所停止了营业,高频率开展上门巡查,禁止人员聚集。从局领导到骨干,从骨干到民警、职工、辅警,始终听从命令,坚守岗位,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区到农村,从平区到山区,公安民警演绎了一幕幕处置突发事件的感人故事,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战疫”堡垒。
  听着她们在电话那头讲述“一线”的故事,我眼睛有些燥热,心里阵阵发烫,有一股热流在全身涌动,抵御着这个冬天的严寒,烦躁的情绪就有些缓解。
  我想,这是一个忙碌的日子,这是一个喧闹的年节。在这种特殊的时刻,有他们这样一群人员怀着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一腔信念,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干着这样一些平常却又很不平凡的事情,让百姓安宁,展现出一种空前的英勇无畏、坚韧向前的英雄本色,这场战斗一定不会失败。
  我在点赞她们的时候,看见窗外的寒雨还在绵绵不断,就盼望着她们能够早点平安回来,家人在等待她们。
  情况仍在不断更新。下午,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用微信传来了第一号命令: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减少人口流动,降低病毒传播扩散风险,维护公众安全,即日起禁止各类整酒和公众聚餐、聚会活动;所有涉汉人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居家观察,禁止串门;禁止开展广场舞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县内所有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场所、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一律暂停活动;县内除超市、医院、农贸市场、加油站、婴幼儿用品店、药店正常营业外,其他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县内旅行社暂停经营活动,不再组团收客,已经组团的一律取消;所有旅游景点景区一律关闭;所有高危体育项目等经营活动一律暂停;县属所有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车一律暂时停运;县内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校外培训、托管机构一律暂停;县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人员出差一律取消,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一律暂停。
  县文明委还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去已经有疫情的城市,尽量减少与疫情城市回来人员的接触,防止疫情传播;乡镇、街道、村居要积极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活动,清扫城乡公共区域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清运积存垃圾,营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注意个人卫生,多用流动的水、肥皂、洗手液等勤洗手;生活要有规律。要做到起居有常,按时入睡,合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合理搭配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动员令一发,我楼下的街道被迅速地按下了“暂停键”,喧哗急速隐去,一下子人影寥寥,沉入了寂静世界。住在小县城二十多年了,我这是第一次不见车水马龙、熙攘人群,只能听见风雨声,心中还真有点五味杂陈。
  接下来,县防控指挥部就快速地发来了疫情通报,说是发现第一个确诊病例,查出武汉归来人员吴某某等,于2020年1月20日早晨离开武汉,于21日晚抵达县城,不久身体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已经被接入医院观察治疗后确诊,要求接触的人员立即自觉报告,居家隔离。
  消息接踵而来,我感佩政府的反应迅速,赞赏政府的工作效率,觉得还是我们的党伟大,有号召力,有责任感。只是,也不免有一些紧张,更加担忧防控一线妻、女等人员的安全。这些患者的发现,虽是她们的出色成绩,但她们体恤病人的时候,有想到自身的安危吗?屋外的风雨继续下个不停,本来有些寒冷的屋子寒意更加浓重。
  一夜无眠,正月初二起来,打开电视,连篇都是报道全国驰援武汉的报道。中午时分,看到国务院总理、中央疫情应对工作组长李克强也到了武汉疫区专门视察的新闻,心中欣慰,我为有这样关心疫区群众生命健康的好总理点赞,为武汉疫情有控、病人有救开心。
  正月初三,先是看到国务院宣布:适当延长春节假期,调整学校开学时间,支持网上办公,减少人员流动。跟着就接到母亲再次打来的电话,询问县城疫情怎样,家中人员可都安好。告诉我村上的大喇叭,几天来,一刻不停地广播县里防疫指挥部的通告和疫情通报,要求人们不要出门拜年,不要串门打牌。进出村口的道路也已封堵,过往人员人人都要接受检测、登记。村干部已上家来询问是否接触过武汉返乡的人员。说是昨日村里查出一个过年前两天从武汉回来后突然发烧的人,被县里来的专车接走治疗,她的家人已居家隔离。村里还专门安排了人背着喷雾器家家户户消毒。表扬政府的工作做得实在是好,特别及时,避免了村里其它人的传染。 她还说,村书记有在广播里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倡议村里有能力的人献爱心,为疫区人民捐一些款物。她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点善事,积一点善德,将来到了那边阎王会给她开个绿灯。于是,想把平时舍不得用的养老钱捐点送给灾区急需的病人。叮囑我给她帮点忙,代为向慈善机构捐500元钱,表示一点心意。我理解她的心情,急忙联系了县红十字会,满足了她的心愿。
  
  一连串的事情,感动着我的心。
  不能与亲人团圆,无法与好友促膝,我蛰伏在家中,时刻关注手机上微信,收集城里乡村、四面八方的反应。
  正月初四一大早,收到妹妹给我发来的微信,给我微信拜年,也告诉我:“看到疫情报告,响应政府号召,为自己为亲朋好友的健康着想,也不给国家添乱,我们已主动向村委会报告,原定于正月初六举办的女儿婚宴取消,待疫情解除再另行邀请亲友见证。”   我原本以为妹妹难得做出决定,婚宴准备工作已完全就绪,不按时办,损失很大。正准备给她打电话做劝说工作,想不到妹妹倒先行决定了。我为妹妹这明智的表现叫好。在疫情防控的这么重要时刻,舍小家利益,为大家安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就是社会新风尚吗?过去这时节,是我们乡村摆酒宴的高峰期。今年却是例外,老百姓特别能够体贴、理解国家的难处。看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从城市到乡村,有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与病魔展开搏击,何愁瘟疫不灭。百姓的大爱情怀,必将形成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正月初六,窝居家中正在看文艺界抗疫行动中写的一些文章,本乡的一位农民文学好友来电,问候我新年祝福的同时,请求我帮他看看他的一首抗疫打油诗,千万千万要我给他“斧正”。我捧读了几遍,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诗中透出浓浓的乡土情味、浓浓的防疫写照,特别有亲切真实感:
  村已堵,路已封,为了安全躲家中。新肺炎,扩散快,严防死守这一带。一人染,全家病,严重起来真要命!听党话,跟对路,坚决拥护村干部。病源地,在武汉,返乡人员多察看。戴口罩,勤消毒,饭菜一定要煮熟。呆家中,不出行,新型病毒总会停。莫谣言,勿恐慌,要信科学和中央。抗病毒,大任务,做好安全每一步。有任务,要执行,这场灾难定能赢!
  
  团结就是力量,好消息伴随立春后的春天一个接一个地陆续传来:
  正月初十,2月2日,神速建成的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八架雄鹰降落天河机场,1400名解放军“神兵”奔扑火神山,承担起武汉新冠肺炎医疗专科医院的救治任务,一团喷薄着“中国力量”的信心之火在无数国人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正月十三,2月6日,我县首例确诊的患者吴某某治愈正式出院,其妻解除隔离!首批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撤出隔离区!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达387例,阶段性医疗成果迭出。
  正月十七, 2月10日,湖南支援湖北黄冈医疗队治愈患者出院达44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支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为一名严重心衰、呼吸困难的血透患者完成了床旁血液透析治疗(CRRT)。湖南在一天时间内再次迅速组建的由200人医疗队集結出发,再次驰援湖北黄冈市。
  截至2月12日,湖南省有84家医疗单位派出近1000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武汉、黄冈,战斗在凶险的战场。
  ……
  风雨之后现阳光,崭新的春天来了,我们坚定前行,相信满园春色一定会在前头!
  庚子新年,注定根植于我的记忆;2020年,注定是终生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的新年,我们在喧嚣中艰苦渡过;
  这一年的开端,我们在寂静中明白许多。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今天的我们能为未来做点什么?
  覃业翼,1964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土家族,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楹联文化传承人,现供职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
  本栏目责任编辑 袁姣素
其他文献
三月的一个上午,天空飘洒着细雨,是一个适宜送别亡灵的日子。我们把父亲安葬在西郊的墓地——美地园。这是一处僻静、幽美的处所,前面有水草茂盛的小湖,湖面有水鸟闲游;后面是连绵的青山,山上有野花成片绽放;南侧是小河流淌。这实在算得是一个休养的好地方了,如果灵魂真的不死的话。   参加葬礼的人不多,四五十人吧,我认识的没几个。丧礼现场一如所有丧事现场一样的肃穆、宁静。男人们脸色比较凝重,看不出太多的表情
期刊
以往的冬天  我们都曾从容地度过  望满天飞雪  赏腊梅吐艳  看江河扬帆  任寒风拂衣  听车马喧鸣  踏冰霜前行  一道欢度新春佳节  一起迎来柳暗花明  伴着灿烂的焰火  我们纵情欢歌  在闪亮的灯笼前  我们曼舞翩跹  在围坐的电视机旁  我们欢聚畅谈  在碰杯的笑声中  我们幸福地过大年  今年的冬天  异常而特殊  沉重而冷峻  突如其来的疫情  像冰雪封锁大地  人们的心上  铺满了
期刊
肺炎疫情以来,我一直  都在疾控中心值守  一直没有心情和时间  去看看楼道的窗口  指挥部来电,又有几个人  解除了隔离,我忽然发现  春天越来越近了,几株花蕾  在悄悄地绽开,遠方  是一望无际的晴空  窗口的正下方,轮值的护士  正在去防护和消杀的现场  疫情猖獗,她们彻夜未眠  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坚守  恰逢立春,我在四楼的窗口  看见她们,坚定地迈向朝阳  我知道  四楼以外,有我期待的春
期刊
“喂,章局长,明天有什么安排?”  “哦,沙粒子,沙总,社区人,还能有什么安排,在家无聊呗。”  “您人缘关系好,退下来每日行程满满的。吃顿饭都要跑场,您想闲,朋友能让您闲?”  “沙总莫调我的口味,过年到现在,没出门。你有什么喜事好事要捧场?”  “您就是这么一贯亲民,我家大凡小事都劳您捧场。是这样,开春了,明天天气好,我抢在其他朋友前插个队,请您去乡下钓鲫鱼,呼吸新鲜空气,照老样,明天上午八点
期刊
一篇很别致的小说。以童年视角写就,貌似闲淡,但复杂的家庭关系就在这童音孩气里慢慢呈现。这一家子人: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姥爷、患病的母亲、离家出走的父亲;大舅妈对姥爷时有不恭;小舅呢,是姥爷续弦后女方带过来的拖油瓶……杂七杂八混在一起写了。当然有亲情,虽然淡得很,但一旦冒出来,会使人感泣。   得亏是童年视角,否则这小说会写得很“重”,接近于不幸。虽然他们过的确实是不幸的生活,但经由孩子的视角一过滤,
期刊
几年前,我还在解放军日报当记者。那年五月,我随海岛巡诊队的军医们去了马蹄岛。在那里,我认识了一名叫司月光的士官。很多年过去,那次见面的场景我依然记得。  马蹄岛是一座孤岛。用官方的话来讲,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四无岛”,没有居民、没有淡水、没有耕地、没有航班。当我们抵达马蹄岛的时候,司月光已经在那里待了十三年,度过了从士兵到士官的最初几年。也就是说,他所有的军旅生涯都是在那个岛上度过的。  在去马蹄
期刊
送别林军  今天刚查完房,脱下防护服,在清洁区喘口气,看看同事微信群,惊闻,林军走了!  林军,何许人也?我都不知道他叫林军,还是林君,还是林均!但是每个武汉市中心医院老职工,基本都知道他。  他不是院长,也不是书记,只是我们南京路院区门口的小卖部老板。  记得十几年前,我刚来医院,还在麻醉科,那时有些医生熟人,做手术,要表示谢意,同事之间送红包显得太生疏,往往就打一电话,“林军啊,你给麻醉科手术
期刊
一、惹巴妹  钻心之痛  当我们在龙山县里耶镇的街头、村落走一走,便完全被它的古色古香所俘虏:古意浓郁的建筑,有“哒哒”脚步声的大石板路,惹巴拉村的摆手舞广场、冲天楼,还有横架在溪水之上的木屋凉亭、花桥,更有2002年被发现并迅速走出深山,震惊世界的古井、古简牍、古墓葬群——厚厚的历史,不管哪一页都是那么古意俨然。从古建筑群的整修、秦简博物馆的建设、河堤的修砌以及街头、山村野后不断出现的一框一框、
期刊
乡土与城市的冲突已经定型为当代乡土小说的原型主题、文化动力与叙事经验,二者持续性的抵牾缘起于现代性话语的历史性崛起,由此生成互为“他者”的参照模式,启蒙、古典、诗性、革命、魔幻、民俗、道德、存在、荒诞等叙事文化视阈,共同组成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的扇形美学谱系。诸多城乡冲突的叙事表征呈现为“历史化典型人物”的生长、演变、内省、抉择与归宿,即“人”的身体空间、精神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安置方式”抑或“悬置方
期刊
还不到五点,吴阳就醒来了。窗外又在下雨,噼里啪啦的雨声吵得他无法再入睡。他靠在床头抽烟,裸露在外的身体感到些许寒意。寒露过后,连着下了三四场雨,气温骤然下降,前天晚上吴阳半夜里被冻醒,他不得不起来把夏凉被换成了冬天盖的厚被子。换好被子,他重新上床躺下,辗转反侧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坐起来,在一片黑暗中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床靠里的那一边空空荡荡,整个家里也显得空空荡荡,他的心里更是如此。  床头上方的墙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