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问的有效性探析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设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问是学校近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校本研修的听课、评课、同课异构过程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不断思索、质疑,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设问有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问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教师的备课和课堂设问,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实践体验,但我们的教学并非单一地让学生体验,需要他们在体验中开启心智、在体验中发散思维、在体验中获取新知、在体验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教师的设问有效性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和创建思想品德精彩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是教学观念滞后,或是部分教师出现转型误区,有些教师上课,学生是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看似热闹,实则无效,这只不过是一堂毫无意义的游戏课而已,因为教师设问缺乏有效性;有些教师上课,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一潭死水,最多只不过是一堂价值不大的专家讲座而已,因为教师设问缺乏艺术性。纵观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在教学设问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设问随意性大
  在一节课中,有的教师设问过多,不考虑提问的对象、目的、效果,随意发问,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这是思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设问过少甚至没有,教师“满堂灌”,将设问当作点缀,当作装饰,学生学习索然无味。因此,对于教学设问,不少教师的把握是模糊的、随意的。
  (二)设问缺乏艺术性
  有的教师提问方式过于呆板、单一,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只会问“对不对”“是不是”,致使学生很多时候为了配合教师而异口同声回答“是、对”或“不是、不对”;有的设问不能引导学生回答,不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致使教师反复重述问题或打断学生发言替其回答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设问的质量低
  或是难度太大,脱离学生实际,使之无法回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是太浅显,没有多大设问价值,达不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或是缺乏开放性,担心开放的问题不好回答,驾驭不了教学的节奏、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设问大都是不够开放的,答案基本也是唯一的,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始终得不到开发。
  如此种种,这些问题,束缚了学生思维、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由、限制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意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达成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注重对课堂教学设问的研究。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问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下面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学习研究,谈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问的一些认识。
  (一)设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设问的方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等情况,有的放矢地设问。问题的设计尽量避免简单知识性的问题,而尽可能从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的问题。如“读了以上材料,你认为它揭示了什么原理?”类似问题表面看很开放,好像学生能顺利作答。但因为问题太宽泛,缺乏针对性,会使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因此,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难点来设计。
  (二)设问要有贴近性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设问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设问内容与学生生活越贴近,学生的兴趣就越高,也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平时要积累相当数量的既与目前教学任务有关,又能唤起学生兴趣的现实生活材料作为问题情境的基础,在此之上设计问题,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
  2.贴近社会实际。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社会时事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设问应具有时代性。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途径了解各类社会现象,教师把这些材料作为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就能引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引用时政材料“重庆城乡统筹我参与”,并且精心设问,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设问要有层次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设问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遵循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的规律,设置科学的梯度。教师要注意围绕一个核心,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如笔者执教“科教兴国战略”一课时,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怎样从总体上认识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我们该怎样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这些差距。这三个问题,有层次性,第一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二问,要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出来,中等及以上的同学能回答;第三问,需要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长期坚持类似提问,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自然会得到增强。
  (四)设问要有适时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问要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出合适的问题,发挥提问的最佳效果。例如,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趋于较为平静的状态,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当学生处于疲惫状态时,应设计一些放松性和幽默性的问题;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要在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点拨,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
  (五)设问要有适度性
  1.设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过易,又激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能摘到”。
  2.设问的密度要适宜。教师要避免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就要注意提问的数量和节奏,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上多问;反之,则不问或少问。
  3.设问的广度要适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广,设问要不能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分出主次。教师要明确所教内容,哪些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哪些需要深入理解,透彻分析,哪些是易混易错问题,要成竹在胸。
  (六)设问要有灵活性
  在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有时会陷入沉默不语的境地。这时,教师要学会灵活调整,转换提问角度或问题的种类,改变问题的层次、难度等,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设问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设问的灵活性,就没有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投入,就达不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注重精心设计提问、讲究设问的有效性,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性。■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上海中学)
其他文献
该文给出定常的热传导-对流问题的有限元逼近的一种二重水平方法.这种二重水平方法包括解一个小的非线性的粗网格系统、一个细网格上的线性Oseen问题和一个粗网格上的线性校正
该文讨论了Kolmogorov-Spieqel-Siveshinky方程的周期初值问题,研究了半离散Fourier拟谱解的长时间行为,证明了半离散系统的收敛性和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构造了全离散的三层
研究了甲基异丁酮(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锑锭中磷的分析方法。在0.01~1.0mol/L盐酸介质中,用酒石酸钾钠掩蔽锑,磷酸根与钼酸铵形成磷钼杂多酸,以甲基异丁酮为萃取试剂
该文考虑一个带合作行为的平均场模型的稳定性问题.应用耦合方法,建立了相应于这个平均场模型的扩散过程的依全变差稳定性.
该文研究了一致cantor集的Minkowski容度,并且计算出了它的上Minkowski容度和下Minkowski容度.由此推出它的Minkowski容度是不存在的.
该文研究了一个由食饵种群、捕食者种群和杂食者种群所构成的食物链系统,其捕食功能反应为Monod—Haldane功能反应.应用定性分析和Hopf分支理论,得到了该系统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
烧结砖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出土精美的秦砖汉瓦将烧结砖的发展历史定位在3500年之前.可以说,这种材料是最能反映中国历史独特韵味与文化沉淀感的.从万里长城、故宫
详细列举出了过氧空气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说明。
弗兰肯·马克西特公司在2015年慕尼黑国际建材展上推出的砂浆垫现在可用于内隔墙,除了尺寸为42cm×30cm、36cm×24cm和19.5cm×36cm等用于外墙的尺寸外,新推
该文讨论了两参数BurrTypeXⅡ分布基于逐次定数截尾样本的参数估计,导出了有关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我们利用模拟方法对所给点估计和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作了比较,模拟结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