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雅致 冠绝群雄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宋代的仿古之风,发展至500余年后复古思想盛行的清乾隆朝时,更是无出其右、风靡一时。由于乾隆帝嗜古,故这一时期的竹雕仿古器如仿古竹鼎、竹尊、竹壶、竹卣等,在其影响下亦相继出现并盛行一时。这些古典雅致的仿古器,不仅是当时竹雕中冠绝群雄的重要类别,而且还将华夏的竹雕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竹雕仿古器,通常可分为三类仿古形式:第一类是仿形器,为竹雕仿古器的大宗。此类综合运用了浮雕、透雕和拼嵌等多种雕刻技法,不以毕肖古器为能事地通过模拟古器而成。其或大或小的器型,古今并用,变换丰富的纹饰,充分体现了那时“仿古而不拟古”的创新精神。第二类是仿原器。不过因为其形式需忠于原形,故构思、造型变化不大,且略显呆板。第三类是仿纹饰器,即竹雕以时下的器型为蓝本,同时添加如饕餮纹、夔纹等古代的纹饰,亦显古朴典雅。甚至有的仿形器为令其造型、装饰之美融为一体,还不遗余力地变化着借鉴的青铜器纹样,把其改为适合自身材质雕刻的纹饰。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采用竹黄工艺制作的文竹器,还在清代的竹雕仿古器中十分流行,尤其是国力强盛、皇帝摹古的乾隆朝。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清代制竹雕饕餮纹三足双耳鼎(图1)
  高15厘米,口径13.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圆形,双耳,三足。回纹地饕餮纹装饰带一圈,刻于竹雕鼎的腹外。有紫檀木制的鼎盖和荷叶底座。蜜蜡雕成的盖钮,兽面纹和蕉叶纹刻于其上。此仿青铜彝器的陈设器,是竹雕仿古器中的一大品类。在清乾隆时期,由于宫廷通过搜集、整理其珍藏的青铜器,而编辑了谱录类图书《西清四鉴》等,使得当时的拟古之风十分盛行。故仿青铜器的竹雕,马上在清宫造办处创制,并多见在文竹器上。而此类仿原器的仿古器,由于需要细节毕肖地忠于原形,故总体效果不是那么逼真,青铜器的庄严意味已丝毫不见。但是通过艺匠们的努力,通过在器物上杂糅各个时代的典型器型及纹饰之办法,此竹雕鼎看起来也惟妙惟肖。
  此仿古竹雕鼎的造型,来自于稍加变异的先秦铜鼎。其线条纤柔圆润,造型新颖独特。从造型、纹饰到盖、钮、托的复杂组合,尽管此竹鼎的宫廷气息较为浓重,但清代的审美趣味却清晰可见。
  清中期制竹雕饕餮纹活环提梁执壶(图2)
  通高22.9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4.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清宫旧藏执壶,是用竹根雕成。双层唇口,束颈,阔腹,圈足。圆盖为拱形,其上的钮为火焰式。圆盖可以开启拿下,通体没有粘接痕迹。壶体前有凤首流,后有卷云式执柄。束颈阳刻两道弦纹,壶身弦纹下隐起饕餮纹。提梁由肩部的活环套连梁柄,梁柄雕成夔龙状。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贪财、贪食者叫做“饕”。此壶造型及纹饰仿自商周青铜器,采用了浮雕、浅刻技法,形态古雅,雕工精湛,竹筋自然,是清中期仿古竹雕中的尚品。
  清中期制竹雕竹龙纹尊(图3)
  通高17.3厘米,口径最宽17.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竹根制成的扁圆体尊,四面出戟。口、足之处光素简洁。腹部饰两组纹饰:上一组为回纹地上饰变形夔龙纹,下一组为回纹地上饰饕餮纹。尊原为青铜礼器的共名,或作专名。此仿纹饰器竹雕仿古器,仿的是青铜商周尊造型。其器型规整,纹饰端庄,是清代大量仿古铜器的竹雕制品中较为突出的一件。
  清中期制竹雕海棠式镂空香盒(图4)
  通高8.2厘米,最大口径10.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四出海棠式香盒,略呈椭圆形,以竹根雕制而成。其分为盖、身两部分。有两层隆起的器盖,作为装饰的主要集中处;一周阳文覆莲瓣纹皆刻于每层之上,并往下镂雕缠枝花纹。有如盘状、较浅的器身,折沿,敛腹,平底。回纹阴刻在口边,其余部分均作光素处理,且以凸凹棱线为饰。除此之外,竹雕香盒还配有四兽蹄形足,并有如意云纹阳刻在足根。
  此竹雕仿古器,仿的是唐宋时期的莲花式熏香炉器型。此类熏香炉上的炉盖一般有莲花装饰,下面通常多足。其多取金属、陶瓷、石料等材质制作,以便出香方便。但是像此种以竹根雕刻的仿古器香盒,其作用为存置树脂香料和香饼、香丸之类的东西,也只是为透发香气而将其镂空,并不具备燃香的功能。此书房案头的仿古器,小巧玲珑,情趣盎然,不失为清代竹雕香具中一件珍品。
  清乾隆年制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图5)
  通高32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6.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莲瓣形口沿之卣,带圆盖,盖上有两道弦纹饰并附花蕾式钮。束颈,鼓腹,矮圈足。分別连雕绞绳纹和活环各一的两耳,置于口内沿处;另外一龙首璜形提梁,连在两活环之间。活环双耳和四周纹饰,雕于颈部。其中有回纹雕于颈部的上两周,回纹中还雕有四字篆书“汉武侯卣”的款识;变体几何纹则雕于颈部的下两周。
  见于商周青铜器中的卣,是古时一种专门的盛酒器。其流传下来时本身并无名称,但由于古籍《诗经》、《尚书》等有记载,称其为“秬鬯(chàng,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的古代祭祀用酒)一卣”,故其有“卣”之称谓。除了常见的圆形、椭圆形和方形等器型之外,“卣”还有着极其丰富的形制,如筒形、鸟兽形“卣”等。此竹雕器形制仿商周青铜卣,造型规整,工艺精湛。特别是其莲瓣口沿、活环、璜形提梁等部位,更是刀法精练,浑然天成,极富乾隆时期的典型造器风格。   


  清中期制竹雕兽面纹扁壶(图6)
  通高13.9厘米,口径4.3×2.9厘米,足径4.1×3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长方形口、扁体,以竹根圆雕手法制成壶。壶上带盖,盖上有一莲瓣状钮。束颈,鼓腹,长方形足,平底。有两道弦纹饰在腹部,另有回纹作地凸雕在腹部之间,其上以双线浮雕兽面纹。纹饰相同的两面壶身,有双云耳镂雕在肩部两侧。
  壶原是盛酒器,也可用来盛水。随着时代的变迁,壶的形制也在不断变化,但其大多为圆形。此壶仿自战国早中期的青铜器造型,造型精巧,纹饰古朴,为清中期仿古竹雕中的杰作。
  清中期制竹雕云雷纹三足小鼎(图7)
  通高12.7厘米,口径12.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圆鼎式,形体较小。口微敛,双立耳,直腹,近平底,三足。双立耳作云头式,各饰变体莲花一朵。器外口沿饰弦纹两匝,器身饰云雷纹,底面光素。三足作三趾兽足式,并饰以各式如意头纹。鼎盖作子母口,盖顶心镂空,雕两螭相戏,环顶心镂雕小兽三只,既富装饰效果又便于启盖。
  此器仿春秋战国时期三足青铜鼎的造型。清中期仿古风盛行一时,此器即作于此时。器型仿鼎之大概,材质、纹饰、装饰布局则完全另类,舍深沉凝重而趋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清代仿古竹器的艺术特色。
  清中期制竹雕螭耳匜(图8)
  高13.2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3.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匜(yí)用竹根雕成。口缘稍内敛,外部饰回纹一周,流斜向上作收束状,深腹,腹部光素,与流相对处有一龙形鋬,龙口衔器口缘,形象生动。圜底,下具三足,足上淺浮雕兽纹。
  匜为盥手注水之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之语,意即执匜浇水于手洗沫。它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此器吸收了古匜的造型式样,又有清中期的流行元素,体现了当时的仿古特色。
  清前期制仿商代铜觚竹雕(图9)
  高18.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竹雕仿古器,造型和装饰仿的是商代铜觚。竹雕器身特殊,分为高圈足、腹部和口部外敞的脰部这三段。其中以兽面纹,装饰着圈足和腹部;以兽眼仍可辨识的兽面,装饰解体的脰部;以一周夔纹为界,区分之间的脰部和腹部。为了加强器物的装饰效果,还有四道棱脊另装饰在圈足和腹部。因为此器以竹子雕成,故竹子细密的纹理,在此竹雕铜觚仿古器的表面,还清晰可见。
  


  清代制雕竹仿古络纹壶(图10)
  口径5.9厘米,腹径11.7厘米,高14.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为一件模仿古器器型与纹饰的竹雕艺术品。微侈口,削肩,圆腹鼓出,圈足外撇,双圆环耳,下各带一活环。颈饰二道阳线S形回纹,腹饰浅浮雕络绳纹,朴实敦厚。
  清代制竹雕兽面纹贯耳壶(图11)
  长20厘米,宽9.2厘米,高1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贯耳壶的器型可溯至晚商青铜器,南宋官窑亦有。主题纹饰兽面纹由于耳及腹径处过宽的夔龙纹带,减弱其重要性,且仅以阴刻线描绘,在过多的细节中显得琐碎。同时器型重心不清楚,因此尺寸虽大,却无重量感。此件仿古竹雕贯耳壶,其变形而对称的纹饰、规整的器型与刀法,似乎是非常慎重地对古青铜器扮鬼脸。
  清中期制竹雕开光人物图双兽耳瓶(图12)
  高14.9厘米。2011年中国嘉德拍品
  此瓶即为清代竹雕仿古创新之翘楚之作,其精巧的造型仿自商代青铜器。瓶撇口,束颈,溜肩,扁体鼓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饰兽首耳,兽首衔环,鬃毛卷曲,气势威仪。肩部浅浮雕二龙戏珠纹样。底部阴刻“狄平子”、“伍口口”、“湘兰马守真”、“王揆”及三枚印章款。腹部开光高浮雕庭院人物故事图,人物面部生动传神,衣饰写实自然,庭院几案花木皆刻绘生动,构图有序,繁而不乱,展现了制器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及不凡的审美情趣。颈部光素,更显竹材先天自然之难得,备见匠心,是清代宫廷仿古竹雕艺术珍品。
  竹雕作品中以笔筒等文具类和根雕的人物、动物等居多,然而类此的仿古铜器的陈设器十分少见。此竹雕构图有序,繁而不乱,展现了制器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及不凡的审美情趣。其器型端正,纹饰古朴,仿古创新,大气庄凝,将上古青铜器之神秘古朴与时代特有气息完美地进行了结合。
  清乾隆竹根雕饕餮纹尊(图13)
  高20.4厘米。2015年香港苏富比拍品。
  本器丰肩瘦骨,饰饕餮纹,隐见青铜古尊之精神,又见明代铜器之遗韵。竹者,其色深熟,易于仿铜。所成之品,包浆自然,皮色沧桑,浑厚而古朴。
  清初竹雕锦地盘螭兽面纹双龙耳三足炉(图14)
  高19.2厘米。2013年北京东正拍品。
  此炉为鼎式,仿西周早期青铜鼎之形式,圆口、螭龙立耳、短颈、鼓腹、下承三兽首立足,腹部及盖顶以回纹为地,仿青铜器之样式浮雕夔龙纹,刀工简练,布局舒朗,凝重端庄,颇有古风。乾隆认为,古典器物朴素、精纯、高雅、有意涵,他的这种古典主义情怀,是继承了宋、明以来,文人好古的传统思想。这种好古的观念,也就带动了模仿古器物的趋势。
  两岸故宫皆藏有大量以《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考古图》等图谱为蓝本的仿古器物。鼎式炉堪为其中典型,但所用材质以玉器、掐丝珐琅居多。此仿古竹雕制鼎式炉,极为少见。
  清乾隆竹雕蝉纹提梁卣(图15)
  高21厘米。2015年中国嘉德拍品。
  此器以竹仿商周时期青铜酒器提梁卣形制,穹形盖,乳状钮,口部微敛,圆腹下垂,高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设双环,上系直提梁。圈足与底以一段带有竹隔的竹节雕制而成,带活环的圆环形耳取小块竹节雕成。卣身施减地浮雕,以连珠纹分隔三层饰带。颈部回纹地上雕两对相向夔龙纹,腹部以青铜器上常见的蝉纹为饰,蝉纹内部以回纹为地。足部连珠内施变体回纹。盖顶及盖钮亦雕蝉纹与螭龙。整器几近琥珀色泽,造型与纹饰力求与上古青铜器一致,雕工精炼,久经承传,保存完好。
  


  清中期竹雕山水人物瓶(图16)
  高37.2厘米。2012年北京翰海拍品。
  此瓶即为清代竹雕作品仿古创新之翘楚之作,其精巧的造型仿自汉代铜壶,取材巨大且缜密坚实之竹根雕琢制成。其瓶撇口,束颈溜肩,腹部浑圆敦实,圈足外撇。颈部饰腰圆状凸起一周,下乘蕉叶纹,如意云头纹,腹部通景开光高浮雕庭院人物故事图。无论松溪畅游,小窗对弈,饮酒作乐,还是密林亭台,无不显示出一派恬淡悠然的生活景象,其中细微处,如人物面部生动传神,衣饰写实自然,庭院几案花木皆刻绘精致,构图有序,繁而不乱,展现了制器者极高的艺术修养及不凡的审美情趣。
  


  备见匠心,是清代宫廷仿古竹雕艺术珍品的特点。竹雕作品中以笔筒等文具类和根雕的人物、动物等居多,然而类此的仿古铜器的陈设器十分少见。此件器型端正,纹饰古朴,大气而庄凝,将上古铜器之神秘古朴与时代特有气息完美结合,实为清代竹雕作品中难得之收藏珍品。
  在中国古代工艺的历史长河中,飞速、成熟发展起来的清代竹雕仿古器,与明代晚期相比,无论是在雕刻技巧还是装饰题材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就取以上十六件器物为例,它们都是以新、奇、特的仿古器型见长,一反前人中规中矩、深厚朴实的风格。其器型不但较明代丰富,而且还糅合了多种竹雕仿古技法,从而创造了如此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佳作,不失为清代仿古器中的一大创举!
其他文献
本刊讯 陕西今年将启动秦始皇陵的改造提升工程,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二、三号坑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铜车马博物馆。据介绍,铜车马博物馆是秦陵文化景区建设的重点項目,选址定于铜车马的原出土位置及其附近,总建筑面积约7880平方米,旨在通过原址展示和合理布局,充分揭示铜车马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全面阐释秦代车马文化。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秦始皇帝陵的整体展示水平,为陕西省乃至国家对外开放和文
期刊
本刊訊 日前,由亚洲博闻主办的中国华南地区年度国际珠宝盛事——第十五届深圳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深圳黄金珠宝展的展览面积约有20000平方米,展出的产品囊括黄金、铂金、白银、珍珠、钻石、翡翠、宝石等首饰,钻石、玉、石、珍珠、宝石等首饰原材料,以及珠宝加工机械和设备、工具和技术、包装和陈列用品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
期刊
熏炉,又称“香熏”或“香炉”,《熏炉铭》中记载:“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麂,朱火青烟。”是中国古代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将一类带有芳香味的植物直接焚烧,利用焚烧时产生的烟气或是驱逐苍蚊或是净化空气了。学术界目前所知最早的焚香祭器,为距今约6000年的辽宁朝阳女神庙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陶制熏炉祭器的炉盖,江南地区良渚文化墓地中亦出土了一件迄今为止保存
期刊
本刊讯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至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于4月结束。本次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涉及的种类之丰富、时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广,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这次发掘出水的文物种类以金银铜铁等金属材质的器物为主,
期刊
自明代以来,作为文房用具的笔墨纸砚等,也随着文人风气渐盛而兴。其中始见于明嘉靖后,为搁置毛笔专用的“文房第五宝”——笔筒,当属最迟者,是雅舍、书斋案几的必备陈设器具。进入明末清初后,笔筒日益普及,其材质亦现多样,有见竹、瓷、木、漆、玉等诸种,制作工艺愈趋精细。竹雕器作为笔筒之大宗,以其材质虚心劲节之性颇合文人雅趣,常用于表现文人隐逸之情怀。其时,竹刻名家辈出,竹雕笔筒亦为世人推崇,可谓繁盛一时。 
期刊
留青竹刻亦称皮雕、平雕。它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皮(或称青筠、外皮),并以此作为雕刻图纹,然后把图纹外余下的青皮铲去,露出竹青下面之竹肌的技法。留青竹刻雕琢的器物不仅外表温润如玉、光滑如脂,而且精巧雅致、韵味十足。其在原材料、工具的使用上,虽和中国书画有所不同,但可“以刀代笔”,来体现中国书画的创作理念、形式和表现手法。尤其是留青竹器随着年代的久远,图纹部分能越来越清晰,突出的竹肌色泽也能更加深沉
期刊
中国古代先民早在远古的神农尝百草的洪荒时代就发现了天地自然赋予茶树的神奇功效,并发明了采制与饮用茶叶的方法。近五千年来,茶这一神奇的植物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成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不仅是华夏南北最受欢迎的日常饮料之一,而且也成为各地民俗活动之中敬神礼佛的圣洁之物与传统礼俗中的信用之物。茶具作为茶文化以物质形态传承下来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中国古代茶业发展与茶文化演进历史的重要载体。古
期刊
始于清初,盛行于清中期的文竹器,又称竹黄、翻黄、贴黄、反黄等。它为华夏传统竹刻工艺的特殊品种,是把竹筒里层薄薄的竹黄,进行反转后再通过煮压,最后贴于木胎上而成的工艺。  文竹器一般分为四类。一类是以竹黄之淡雅本色取胜的光素器,其清秀细致。第二类是多以阴文浅刻为主的纹饰雕刻器,其别具美感。第三类是尽管不用圆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但却将竹黄与竹雕相结合的竹雕器,其匠心独运。第四类是将竹黄、竹刻和其他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与悠久的历史传统,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擅长花鸟画的名家,至唐代才真正独立成科。到了五代,出现了黄筌、徐熙两派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花鸟画史上较有名的“徐黄异体”。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徐熙的野逸派画风一度受到冷落,这一文人所推崇的水墨画法,直到明代的沈周才得以发扬光大。沈周以
期刊
中国古砚的制作成熟于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成为主流,其中用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制成的砚台,被尊奉为四大名砚,中国古代的制砚业亦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四大名砚中以端砚为首。制作端砚的石材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端溪水一带,自唐代武德年(618—626)开始,历代均有开采。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意为端石的石质坚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