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本文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学生观、学习观、现代技术观等教育观念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育;观念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认识或理解。它是构成数学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它关系教学对象主体位置的确定,因此它是数学教育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
  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正在发展中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这是别人不能代替和改变的。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他们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建立接纳、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学生既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学生既然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支持、教育和关怀;学生既然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那么,教师就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数学的,应该积极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潜能是相对于显能而言的,它是指有待于开发、挖掘的处于潜伏状态的能力,它是人的体能与智能的总和。宋代教育家张载提倡的“教须尽人之材”,就是要求教师要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的潜能;课程改革也指出,不能把落脚点放在缺陷补偿上,而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上,放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上,放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上。
  2. 学生是整体的人
  学生是整体性的人,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面对具有整体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实现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面对具有整体性的学生,教师在施教的手段、方法上也应注意完整性。如教学要注意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协调、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统一。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乃是一种高超精湛的“立体塑像艺术”。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新课程也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他们自己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尊重学生对教学语言与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
  4.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个别差异是教学的资源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善于语言表达,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它们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多种风格的认知方式,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不同理解,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这些想法的由来,并引导学生丰富和纠正自己的解释,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异又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学习观
  1.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已经拥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所授予的知识,而是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建构,在新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使新的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获得特定意义,从而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过程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也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和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过程。这里主要涉及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具体地讲,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从头脑中提取与新知识一致的已有经验作为同化新知识的固着点,而且也要关注到与当前知识不一致的已有经验,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并设法通过调整来解决这些冲突,有时需要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3. 数学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学习数学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数学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离开了思维活动,也就无所谓数学学习。从这个意义来说,死记硬背公式和概念,以及没有思维要求的反复操练等行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4.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由于学生听力残疾程度不同,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不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在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技术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要求老师要“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理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要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学生思考,建构数学知识的意义,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要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数学信息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促进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优化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例如,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是一般教材可与之相提并论的;要利用网络的特性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要将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的特性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利用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利用农作物秸秆抑制藻类生长具有廉价、生态安全和快速高效的优点,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农作物秸秆在控制有害藻类过度繁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选取美人蕉、黄菖蒲、再力花和千屈菜4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植物浮床试验工程,对其生长特性和氮磷吸收能力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上下层尼龙网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个性
想象是知识的源泉、是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造想象”是想象活动的一种形式,是语文教学中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性
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内源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
当今社会,校长角色应是多元化,校长首先是教育教学专家,还应是管理者与经营者,是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是领导者又是朋友和服务者。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CsI∶Na转换屏中晶柱之间的粘连对其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粘连程度下可见光在转换屏中的点扩展函数及相应的MTF曲线.通过几种不同粘连
实验观察到526nm基模高斯光束通过聚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时,在远场外处产生了多个同心衍射圆环。该现象可以用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时产生的空间自相位调制来解释。理论分析表明
在图像质量评价模型中加入人眼视觉系统特性能够提高其评价性能.彩色图像色差模型S—CIELAB是在考虑到了人眼视觉系统的空间模糊特性基础上得到两幅图像的色差,该文在S—CIELAB
摘要:《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材料、食品、生物、环境、医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 其内容繁杂,存在立体结构难懂、反应机理抽象,新知识不断增加等的问题。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试图从明确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结合有机化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创新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人文教育    《有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农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