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安全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总结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对城市人民生产生活以及交通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对如何预防城市沉降灾害提出了建议,提出了通过综合措施手段预防沉降灾害,希望相关研究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纪录片属于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基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能够将作者所需传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与此同时,纪录片属于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思考、选择后所创作的“产品”,具备艺术感染力。在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鉴于此,本文以融媒体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为切入点,从叙事、视听语言、宣传推广、文化价值四个维度对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期刊
目的:探讨椎旁肌退变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脊柱外科门诊收治的85例慢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将慢性腰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腰椎滑脱患者纳入观察组。应用ImageJ软件测量两组患者磁共振T2像上L4,L5中间水平面的竖脊肌、多裂肌、腰大肌横截面面积。结果:观察组L4,L5平面双侧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
期刊
目的:评估双源CT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46例(47个病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双源CT影像资料,选出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并比较两者形态学及能谱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淋巴结形态和影像学参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所有病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脉管/神经侵犯组与未侵犯组,比较脉管侵犯与淋巴结
期刊
采用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CFA8125制备了聚氨酯自结皮泡沫,并与水发泡自结皮泡沫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了发泡剂对泡沫密度、皮层厚度、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能、环保性能及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A8125可按照水重量的4倍完全替代水应用于聚氨酯自结皮泡沫中,CFA8125发泡剂制得的泡沫皮层与水发泡相当,泡沫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都比水发泡有所提高,CFA8125可以明显提高泡沫的氧指数;
期刊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高水平开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厘清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及作用机制;然后,以2015-2019年以来先后分四批次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识别其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净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提高设立城市与未设立城市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即跨境电商综
期刊
2.5D多芯片高密度封装中,多热源复杂热流边界、相邻热源热耦合增强,高精准的热阻测试与仿真模拟验证是封装热设计的关键。设计开发了基于百微米级发热模拟单元的热测试验证芯片(TTC),并基于多热点功率驱动电路系统和多通道高速采集温度标测系统,实现了2.5D多芯片实际热生成的等效模拟与芯片温度的多点原位监测。通过将实际热测试结构函数导入热仿真软件,实现了仿真模型参数的拟合校准,采用热阻矩阵法表征多芯片封
期刊
采用机械发泡工艺,分析颜料分散剂对水性聚氨酯发泡速率、泡孔稳定性、发泡涂层吸水率与透湿率的影响,选用合适的颜料分散剂制备水性聚氨酯发泡层用钛白浆。结果表明,与水性聚氨酯发泡稳定剂结构和表面活性接近的颜料分散剂S-110,对水性聚氨酯发泡性能有协同增效作用,采用6.5%颜料分散剂S-110、70.0%金红石型二氧化钛、3.0%丙二醇于水基分散介质中制备的水性钛白浆,在水性聚氨酯发泡层中添加量为5.0
期刊
<正>“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共编排了3个例题。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将3个例题分开独立教学,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方便学生建构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笔者认为,探究3个例题的学习方法和过程相似,如果分开教学,就忽视了不同植树情况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无法从整体上建立和完善认知。本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寻找规律产生的原因,建立一一对应的思维模式。基于此,“植树问题
期刊
研究了硬质聚氨酯泡沫成型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发泡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填充系数是影响聚氨酯硬泡发泡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且与最大发泡压力成正比;升高模具或树脂温度均可提升发泡压力的增长速率和最大发泡压力;相比使用物理发泡剂,使用水作化学发泡剂时的发泡压力增长速率和最大发泡压力更大。此外,异氰酸酯指数以及相同填充系数下产品密度对聚氨酯泡沫发泡压力影响较小。
期刊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界的女性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理工科中女性教师比例较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文聚焦学术职业管道中的工科博士就业,力图分析精英学术职位获得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女性博士都有继续从事学术职业的意愿,并且从就业结果来看,不同性别博士获得学术岗位的概率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获得精英学术职位(原“211工程”高校和中科院)的几率比男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