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与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兴盛,则国运必然兴旺,一个民族的文化强盛,则民族必然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以传统民俗视角看文化自信。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要增强中国整体文化实力与竞争力。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以传统民俗的视角探讨文化自信,可以指导并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彰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彰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强。
一、民俗概述
民俗亦为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活动,即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与习俗。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与地域形成、扩展与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是源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是人民群众从伟大实践中汲取的文化营养,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文明的源泉。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我国各民族有各类民俗文化,世代相传。民俗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它丰富了日常生活,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
二、民俗与文化自信
民俗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诸多民俗行为都凸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无需赘言,以民俗文化为滋养,必能树立文化自信。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和沟通交流,同时也增进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了文化产业的生机。
民俗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民俗是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却一次次凤凰涅槃,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而这种民族基因就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三、从民俗看文化自信
(一)民俗节日活动
民俗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乡土性,是一个地方区域、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现。其通常以某些民俗活动、特殊服饰、文化遗产与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民俗节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风貌的传承。民俗节日活动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在与自然做斗争过程中的生存方式与智慧的体现,是对后继社会活动的一种规范,也是思想感召的文化力量。提炼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悠久的文化遗产,对于确立我国民众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强国的文化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节日活动对于文化生活的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拉动功效。比如,朝鲜族农夫节、满族鹰猎文化节、鄂伦春族狩猎丰收节等活动,以及各地民俗文化旅游节日庆典活动都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文化产业高涨。再如查干湖冬捕、长白山冰雪文化活动都蕴含着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文化理念,对于保护当地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赶鸭子”作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男性通过赶鸭子展示自身魅力,以赢得女性的青睐;同时,食用鸭子能滋补身体,清热解毒。“赶鸭子”活动积淀着文化信念,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且已经从中国传到邻国日本,成为日本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
(二)农历历法现象
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文化活动、文化成果与文化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活动就是关于文化产生、发展、传承与沿袭,如文化仪式、庆典活动等;文化成果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如文化遗产等;文化精神是蕴藏于文化之中的体现文化理念,如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审美、社会观念与认识等。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要因其而自豪,要继续发扬光大,时代相传,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出去,扩大文化影響范围,体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历法就是根据气象气候的变化规律,确定时间间隔,并以此作为气候变化的判断依据,预示季节来临的规则。一般来说,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国际通行的历法,也就是阳历;一种是中国农历,也成为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贤结合我国气候变化而创造的节日。二十四节气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也是国际气象界公认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的位置,即地球围太阳公转的轨道位置进行划分。俗称的“黄道吉日”也是民俗的体现。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与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融合了文化要素与文化活动,如立春吃春饼、清明踏青祭祖、冬至吃饺子等民俗活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活动的传承,是文化成果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
(三)数字“4/四”字忌讳
文化自信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由内到外的展示。但在我国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能感受到身边的一些外来的、负面的、异化的文化习俗影响。近年来,中国兴起了很多西方节日,加上商业的渲染和炒作,很多西方节日甚嚣尘上,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节日。有些外来文化比较隐蔽,而且对国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数字“4/四”在我国文化中本是吉利数字,比如,人们经常听到的“事事如意、事事顺心”就是“4/四”的谐音,“一年四季”“四通八达”“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文房四宝”“四大名著”“四大美女”这些带“四”的表述充分说明“4/四”是受到大家欢迎的,表示吉祥与完美之意;而且古代钱币内侧也是“四”方,且铭文也是“四”个字,比如“康熙元宝”,足以可知,“4/四”是积极、正面、阳光、美好的体现。
现如今,国人所避讳的“4/四”与“死”相连,主要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日本,“4/四”与“死”发音一样,日本人忌讳“4/四”,所以在日本看不到“4/四”号病房。哈日者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将其传入中国,最后导致大家误以为这是我国文化传统。人们可以看到很多酒店、宾馆不再有“4/四”楼、“4/四”号房间、“4/四”厅,甚至曾经出现过无带“4”的车牌号的现象。这是媚俗的做法,是对文化的不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正确传播与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与新常态背景下,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人们就要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不断弘扬民族文化,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加速实现中国梦。今天,人们要结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趋势,继续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抓好民俗文化教育,同时要摒弃“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倾向,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民族观与历史文化观。这样一来,中华文明才能迸射出时代的光芒,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才更强。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要增强中国整体文化实力与竞争力。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以传统民俗的视角探讨文化自信,可以指导并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彰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彰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强。
一、民俗概述
民俗亦为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活动,即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与习俗。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与地域形成、扩展与演化,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是源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是人民群众从伟大实践中汲取的文化营养,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文明的源泉。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我国各民族有各类民俗文化,世代相传。民俗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它丰富了日常生活,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
二、民俗与文化自信
民俗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诸多民俗行为都凸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无需赘言,以民俗文化为滋养,必能树立文化自信。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和沟通交流,同时也增进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了文化产业的生机。
民俗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民俗是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却一次次凤凰涅槃,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而这种民族基因就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三、从民俗看文化自信
(一)民俗节日活动
民俗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乡土性,是一个地方区域、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现。其通常以某些民俗活动、特殊服饰、文化遗产与节日庆典等形式表现出来。民俗节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风貌的传承。民俗节日活动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在与自然做斗争过程中的生存方式与智慧的体现,是对后继社会活动的一种规范,也是思想感召的文化力量。提炼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悠久的文化遗产,对于确立我国民众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强国的文化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节日活动对于文化生活的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拉动功效。比如,朝鲜族农夫节、满族鹰猎文化节、鄂伦春族狩猎丰收节等活动,以及各地民俗文化旅游节日庆典活动都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文化产业高涨。再如查干湖冬捕、长白山冰雪文化活动都蕴含着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文化理念,对于保护当地生态有着重要的意义。“赶鸭子”作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男性通过赶鸭子展示自身魅力,以赢得女性的青睐;同时,食用鸭子能滋补身体,清热解毒。“赶鸭子”活动积淀着文化信念,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而且已经从中国传到邻国日本,成为日本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
(二)农历历法现象
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文化活动、文化成果与文化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活动就是关于文化产生、发展、传承与沿袭,如文化仪式、庆典活动等;文化成果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如文化遗产等;文化精神是蕴藏于文化之中的体现文化理念,如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审美、社会观念与认识等。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要因其而自豪,要继续发扬光大,时代相传,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出去,扩大文化影響范围,体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历法就是根据气象气候的变化规律,确定时间间隔,并以此作为气候变化的判断依据,预示季节来临的规则。一般来说,有两种历法,一种是国际通行的历法,也就是阳历;一种是中国农历,也成为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贤结合我国气候变化而创造的节日。二十四节气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也是国际气象界公认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的位置,即地球围太阳公转的轨道位置进行划分。俗称的“黄道吉日”也是民俗的体现。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与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融合了文化要素与文化活动,如立春吃春饼、清明踏青祭祖、冬至吃饺子等民俗活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活动的传承,是文化成果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
(三)数字“4/四”字忌讳
文化自信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由内到外的展示。但在我国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能感受到身边的一些外来的、负面的、异化的文化习俗影响。近年来,中国兴起了很多西方节日,加上商业的渲染和炒作,很多西方节日甚嚣尘上,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节日。有些外来文化比较隐蔽,而且对国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数字“4/四”在我国文化中本是吉利数字,比如,人们经常听到的“事事如意、事事顺心”就是“4/四”的谐音,“一年四季”“四通八达”“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文房四宝”“四大名著”“四大美女”这些带“四”的表述充分说明“4/四”是受到大家欢迎的,表示吉祥与完美之意;而且古代钱币内侧也是“四”方,且铭文也是“四”个字,比如“康熙元宝”,足以可知,“4/四”是积极、正面、阳光、美好的体现。
现如今,国人所避讳的“4/四”与“死”相连,主要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日本,“4/四”与“死”发音一样,日本人忌讳“4/四”,所以在日本看不到“4/四”号病房。哈日者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将其传入中国,最后导致大家误以为这是我国文化传统。人们可以看到很多酒店、宾馆不再有“4/四”楼、“4/四”号房间、“4/四”厅,甚至曾经出现过无带“4”的车牌号的现象。这是媚俗的做法,是对文化的不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正确传播与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与新常态背景下,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人们就要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不断弘扬民族文化,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加速实现中国梦。今天,人们要结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趋势,继续挖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抓好民俗文化教育,同时要摒弃“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倾向,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民族观与历史文化观。这样一来,中华文明才能迸射出时代的光芒,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才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