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架构的高校《政治经济学》是具有指导地位的一门课程,却面临着日渐弱化的趋势;这一课程理论层面的重要性及基础性地位与现实层面弱化局势的巨大反差形成了“悖论”局面。造成这一课程“悖论”境遇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化解《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困境,不仅需要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变革与创新,而且要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与《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复归这一课程应有的指导性地位。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范式;变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74-0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基石。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范式,以改变这一课程教学日渐式微的局面。
1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悖论”境遇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高校经济学的基础。由于在现实语境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架构的,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尽管这一课程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一些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日益被“边缘化”的现实问题。从课程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学术(或理论研究)意义上的一门课程,更是一门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基础课程,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这一点要与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背后,隐含着的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条件)。但从现实境遇看,《政治经济学》这一课程教学中呈现出“悖论”的局面,即《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弱势境遇形成巨大的反差。换言之,就是上层强调,基层弱化;形式重视,实质轻视。
《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边缘化”、“弱化”是其现实境遇的真实反映。一方面,一些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剔除”《政治经济学》或者减少其课时,不断弱化《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地位;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抽象程度的深奥性、逻辑严密性,致使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出现了“厌学”现象。同时,一些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在西方经济理论猛烈冲击下,“自乱阵营”,显得“底气不足”;一部分教师甚至“摇身一变”,俨然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呐喊者”,其转变速度之快让人咂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一小部分的“成功轉型者”一改往日的常态,不仅“忘本”,而且“变本加厉”地攻击或者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急先锋”。与之相反的是,一部分《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虽然能够“坚守阵地”,却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不愿接受新事物、新变化,空谈一些理论而回避一些现实问题。
以上因素导致了《政治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面临被“边缘化”、“弱化”问题,与我国设置这一课程的初衷大相径庭。所以,改变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赋予的基础地位与被“边缘化”现实之间的悖论局面是当前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政治经济学》课程悖论境遇的“化解"之道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不能停留在少数精英层面上,要让这一课程在高校经济理论教育中进一步“生根发芽”,还需要与大学生的“可接受”、“能接受”层面相连接,其中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匹配是一个重要方面。化解这一课程的悖论境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正面面对现实境遇
1)《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要不要坚持、怎样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从指导意义上看,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但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一些人的心中还是有很大的疑问或顾虑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是最为根本的态度,决定了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所以,成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首要因素就是,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敢于在所谓“主流经济学”层面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没有坚定的信念,自然会在各种思潮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更为重要的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敢于争辩、批判,勇于接受挑战。对来自于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或“挑衅”,敢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武器,以中外发展的现实为依据,进行“有礼有节的回应”,辨明是非,树立《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理论教学中的权威,“复归”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基础地位。
2)要端正《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态度。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现实境遇,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因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指导意义,就乐观地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会在现实教学体系中得到强化、重视;而现实境遇则恰恰相反。就“妄自菲薄”而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能自我“矮化”、“弱化”,要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思考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与问题。从教育影响看,教育者自身的威信会对受教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高为师”、“为人师表”就是对这一教育规律的真实体现。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熟读经典著作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础,用自己的言行去“化解”一些人的偏见意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去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认识。
2.2 注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性
1)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中经典理论与现代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注重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掌握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能够“区分出马克思的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创新。在内容体系上正确处理好经典理论与现代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经典理论教学中,要“弄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哪些不是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要弄清楚哪些是过去需要强调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但现在不需要强调的观点、理论”。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哪些方面在发展、哪些方面需要发展。教学中要突出经典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开创性,凸显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论魅力。 另外,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济科学,是科学而不是教条。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体、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尤其是中国的实际,能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体现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说服力,而不是在回避现实问题。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教学内容还需明确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经典理论与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不能孤立地分成毫无相关的两个部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系绕性,这恰好又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专业性的要求和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没有理由持有妄自菲薄的态度,关键在于自身“内功的修炼”,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2)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介于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各种媒介、手段的总和,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搭建信息传输的渠道。《政治经济学》教学仅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不够的,完整的教学内容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接纳和消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接受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经典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理论分析的深刻性和理论理解的透彻力,但要活用教材,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案例来推动教学,要将深奥的理论“浅”、“显”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要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政治经济学》课程不能停留在书本的空头说教上,要在教学中以小组讨论方式,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教学中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经济发展的纵横对比也必不可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还需注重施教手段的现代化,能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如微博),与学生互动,讨论一些现实问题,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要始终注意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让学生懂得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丰富的土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2.3 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与《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
1)正确认识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西方经济理论是以隐含其价值观为特征,往往以对经济现象表层的现实解释力来“迷惑”社会公众,在其所倡导的“去价值观”的背后则是让受众群体接受他们的价直观,推行他们所谓的“天堂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不容许任何“反对之声”,更不能容忍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以来,一些自我标榜为主流的西方经济理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频频发难,这恰恰说明了西方经济理论的“霸权”心态和害怕遭受“颠覆”的恐惧心理。所以,中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辨明是非,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加大对高校学科发展与课程安排的指导力度,不仅要正确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主导地位,而且在经管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时计划安排上,要强调《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复归其应有的教学地位。
2)坚持发展,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成分,是确保《政治经济学》课程指导地位的基本要求。从学科发展的历程看,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一直是各学科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是经典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坚持基本内核而不墨守成规,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科学成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正确处理两种经济理论知识体系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实,从经济学发展溯源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西方经济学的前身就是政治经济学。从我国学科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重要的基础。从研究内容看,两者都是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有共性的。而当前理论界中的一部分人,“刻意”地区分出“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并以“主流经济学”自居,其背后的动机令人怀疑。
但两者的共性并不能取代两者的差异性,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在理论研究的观点、价值诉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分。“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学派,但总的来说,都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我们对西方经济学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態度,也不能把它们神化而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分析比较的态度,吸收和借鉴其有用的合乎科学的东西,拒绝其错误的东西”。善于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一般经济规律,包括科学内容的成分和经济研究方法的同时,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特色性;要强调“以我为主”,合理借鉴;而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或是做西方经济理论的“应声虫”。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3 结束语
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又加之一些自身因素,导致了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呈现“悖论”局面。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及在高校教学中面临的新变化,都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化解这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悖论”境遇。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2.
[2]纪宝成.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1):1-8.
[3]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9):23-29.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6.
[6]洪远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22-28.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范式;变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74-0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基石。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范式,以改变这一课程教学日渐式微的局面。
1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悖论”境遇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高校经济学的基础。由于在现实语境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架构的,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尽管这一课程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一些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日益被“边缘化”的现实问题。从课程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学术(或理论研究)意义上的一门课程,更是一门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基础课程,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这一点要与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当然西方所谓的“价值中立”背后,隐含着的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条件)。但从现实境遇看,《政治经济学》这一课程教学中呈现出“悖论”的局面,即《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弱势境遇形成巨大的反差。换言之,就是上层强调,基层弱化;形式重视,实质轻视。
《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边缘化”、“弱化”是其现实境遇的真实反映。一方面,一些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剔除”《政治经济学》或者减少其课时,不断弱化《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地位;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抽象程度的深奥性、逻辑严密性,致使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出现了“厌学”现象。同时,一些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在西方经济理论猛烈冲击下,“自乱阵营”,显得“底气不足”;一部分教师甚至“摇身一变”,俨然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呐喊者”,其转变速度之快让人咂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一小部分的“成功轉型者”一改往日的常态,不仅“忘本”,而且“变本加厉”地攻击或者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急先锋”。与之相反的是,一部分《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虽然能够“坚守阵地”,却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不愿接受新事物、新变化,空谈一些理论而回避一些现实问题。
以上因素导致了《政治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面临被“边缘化”、“弱化”问题,与我国设置这一课程的初衷大相径庭。所以,改变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赋予的基础地位与被“边缘化”现实之间的悖论局面是当前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政治经济学》课程悖论境遇的“化解"之道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不能停留在少数精英层面上,要让这一课程在高校经济理论教育中进一步“生根发芽”,还需要与大学生的“可接受”、“能接受”层面相连接,其中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匹配是一个重要方面。化解这一课程的悖论境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正面面对现实境遇
1)《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要不要坚持、怎样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如果从指导意义上看,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但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一些人的心中还是有很大的疑问或顾虑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是最为根本的态度,决定了对待《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态度。所以,成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首要因素就是,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敢于在所谓“主流经济学”层面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没有坚定的信念,自然会在各种思潮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更为重要的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要敢于争辩、批判,勇于接受挑战。对来自于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或“挑衅”,敢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武器,以中外发展的现实为依据,进行“有礼有节的回应”,辨明是非,树立《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理论教学中的权威,“复归”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基础地位。
2)要端正《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态度。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现实境遇,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因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指导意义,就乐观地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会在现实教学体系中得到强化、重视;而现实境遇则恰恰相反。就“妄自菲薄”而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能自我“矮化”、“弱化”,要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思考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与问题。从教育影响看,教育者自身的威信会对受教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高为师”、“为人师表”就是对这一教育规律的真实体现。所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熟读经典著作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础,用自己的言行去“化解”一些人的偏见意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去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认识。
2.2 注重《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性
1)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中经典理论与现代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注重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掌握系统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能够“区分出马克思的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创新。在内容体系上正确处理好经典理论与现代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在经典理论教学中,要“弄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哪些不是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要弄清楚哪些是过去需要强调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但现在不需要强调的观点、理论”。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哪些方面在发展、哪些方面需要发展。教学中要突出经典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严密性和理论的开创性,凸显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知识的理论魅力。 另外,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济科学,是科学而不是教条。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体、经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要结合当前实际,尤其是中国的实际,能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体现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说服力,而不是在回避现实问题。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教学内容还需明确一点:《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经典理论与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不能孤立地分成毫无相关的两个部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系绕性,这恰好又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专业性的要求和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没有理由持有妄自菲薄的态度,关键在于自身“内功的修炼”,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2)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介于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各种媒介、手段的总和,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搭建信息传输的渠道。《政治经济学》教学仅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不够的,完整的教学内容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接纳和消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传承,增加教学内容的可接受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经典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理论分析的深刻性和理论理解的透彻力,但要活用教材,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案例来推动教学,要将深奥的理论“浅”、“显”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要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政治经济学》课程不能停留在书本的空头说教上,要在教学中以小组讨论方式,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教学中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经济发展的纵横对比也必不可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还需注重施教手段的现代化,能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如微博),与学生互动,讨论一些现实问题,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要始终注意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让学生懂得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丰富的土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2.3 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学》课程与《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
1)正确认识西方经济理论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西方经济理论是以隐含其价值观为特征,往往以对经济现象表层的现实解释力来“迷惑”社会公众,在其所倡导的“去价值观”的背后则是让受众群体接受他们的价直观,推行他们所谓的“天堂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不容许任何“反对之声”,更不能容忍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以来,一些自我标榜为主流的西方经济理论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频频发难,这恰恰说明了西方经济理论的“霸权”心态和害怕遭受“颠覆”的恐惧心理。所以,中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辨明是非,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主导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加大对高校学科发展与课程安排的指导力度,不仅要正确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的主导地位,而且在经管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时计划安排上,要强调《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复归其应有的教学地位。
2)坚持发展,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成分,是确保《政治经济学》课程指导地位的基本要求。从学科发展的历程看,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一直是各学科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料未来”是经典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坚持基本内核而不墨守成规,注重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益的“科学成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正确处理两种经济理论知识体系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实,从经济学发展溯源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一脉相承的,西方经济学的前身就是政治经济学。从我国学科定位上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重要的基础。从研究内容看,两者都是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有共性的。而当前理论界中的一部分人,“刻意”地区分出“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并以“主流经济学”自居,其背后的动机令人怀疑。
但两者的共性并不能取代两者的差异性,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在理论研究的观点、价值诉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分。“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学派,但总的来说,都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我们对西方经济学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態度,也不能把它们神化而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分析比较的态度,吸收和借鉴其有用的合乎科学的东西,拒绝其错误的东西”。善于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一般经济规律,包括科学内容的成分和经济研究方法的同时,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特色性;要强调“以我为主”,合理借鉴;而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或是做西方经济理论的“应声虫”。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3 结束语
在西方经济理论“东进”和不断强化下,又加之一些自身因素,导致了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呈现“悖论”局面。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及在高校教学中面临的新变化,都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化解这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悖论”境遇。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2.
[2]纪宝成.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1):1-8.
[3]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9):23-29.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6.
[6]洪远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