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是反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形式。数学概念是科学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所学的概念,对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特别重要。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我有几点理解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概念
一、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
在教学概念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字词,并用钢笔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指导学生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性字词教学;开始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指导学生抓住“小数末尾”这一关键性字词,并在教学中用实例加以说明,從而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方法恰当,适时引入概念
1.从实例引入概念。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讲授的方法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直观的原则,要尽可能地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地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为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教师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
2.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是旧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当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联系密切时,就不需要从新概念的定义讲起,只需从已学过的与其有关的概念中加以引申、指导,便可以推导出新概念,可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概念时,就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这样引入不但复习了旧知识,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容易弄懂概念。
3.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教材中有些概念既不便于用实例引入,又与已有概念联系不大,就可以通过对运算的观察分析来揭示数量或形的本质属性,达到引出概念的目的。例如,教学“倒数的认识”这一概念时,可以先给出几个乘积是1的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如3/8×8/3、7/15×15/7、1/80×80、3×1/3,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再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并引出“倒数”定义。
三、概念教学要充分利用直观形式
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从直接感知物体或者借助模型直观开始,经过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再通过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依靠直接感知或者是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具的应用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数学一开始就教学10以内的认数,我们可借助实物直观、数物件、学具拼摆等,还可以设计、制作投影课件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数,理解数的概念。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言语描述或言语与实物、模象相结合唤起表象。
中年级学生逐渐摆脱感知,借助于表象和概念来进行思维。因此,在中年级的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图形的作用,对某些可概括得出的概念,也要借助于表象或者图形赋概念于直观形象,这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和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里,教材要求学生指出数轴上的点所与之相对应的小数,根据轴上的点的位置比较小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后面分数的学习中去。
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根据已有的概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学习抽象的知识时,还必须有形象的支持。如对两个数的公约数和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理解,教材提供了韦恩图,这种直观图形直接显示出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约数。
四、抓概念的正向和逆向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正逆向的转换叙述。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掌握正向的叙述:“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一”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其逆向叙述:“要使一个数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以)倍……就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通过这样具体实例的教学,对加深理解和灵活运概念十分重要,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利,在教学中对一些公式,运算定律重视指导学生的逆向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数学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有的概念正向叙述成立,但逆向叙述不成立。如,两个质数必定是互质数,逆向“互质的两个数必定是质数”,这个逆向叙述必定是错误的。我认为“学生概念如果只懂得正向叙述,没有逆向叙述正确运用的习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加强概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正常的人用来进行思维的工具,一切正常的人都是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词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词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概念就是人们头脑中无声的词义。人们在形成理解、掌握的运用概念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语言的积极参与,在表达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时,还要口头或书面语言来阐述。恩格斯在论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时指出“:分析和综合是初级的思维,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正常人的思维和有清晰音节的言语密切联系着,这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而动物所没有的。”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了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重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念的抽象性和准确性,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抽象概念的定义时,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精炼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内部的、外部的语言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水平的逻辑思维转化,思维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导策略探究[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0,(11) .
[2]袁勰婧.新视域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 2010,(18) .
[3]文琳.数学概念教学应做到四要[J].四川教育,1999,(12) .
[4]运用实例 改革数学概念的教学[J].四川教育,1985,(06).
[5]刘朝晖. 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J]. 湖南教育, 1997,(03).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概念
一、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
在教学概念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字词,并用钢笔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指导学生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性字词教学;开始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指导学生抓住“小数末尾”这一关键性字词,并在教学中用实例加以说明,從而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注重方法恰当,适时引入概念
1.从实例引入概念。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讲授的方法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直观的原则,要尽可能地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地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为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教师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
2.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是旧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当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联系密切时,就不需要从新概念的定义讲起,只需从已学过的与其有关的概念中加以引申、指导,便可以推导出新概念,可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例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概念时,就是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这样引入不但复习了旧知识,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容易弄懂概念。
3.从计算引入新概念。教材中有些概念既不便于用实例引入,又与已有概念联系不大,就可以通过对运算的观察分析来揭示数量或形的本质属性,达到引出概念的目的。例如,教学“倒数的认识”这一概念时,可以先给出几个乘积是1的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如3/8×8/3、7/15×15/7、1/80×80、3×1/3,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再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并引出“倒数”定义。
三、概念教学要充分利用直观形式
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先从直接感知物体或者借助模型直观开始,经过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再通过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依靠直接感知或者是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具的应用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数学一开始就教学10以内的认数,我们可借助实物直观、数物件、学具拼摆等,还可以设计、制作投影课件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数,理解数的概念。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言语描述或言语与实物、模象相结合唤起表象。
中年级学生逐渐摆脱感知,借助于表象和概念来进行思维。因此,在中年级的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图形的作用,对某些可概括得出的概念,也要借助于表象或者图形赋概念于直观形象,这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和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里,教材要求学生指出数轴上的点所与之相对应的小数,根据轴上的点的位置比较小数的大小,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后面分数的学习中去。
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根据已有的概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学习抽象的知识时,还必须有形象的支持。如对两个数的公约数和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理解,教材提供了韦恩图,这种直观图形直接显示出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公约数。
四、抓概念的正向和逆向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正逆向的转换叙述。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掌握正向的叙述:“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一”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其逆向叙述:“要使一个数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以)倍……就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通过这样具体实例的教学,对加深理解和灵活运概念十分重要,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有利,在教学中对一些公式,运算定律重视指导学生的逆向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数学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有的概念正向叙述成立,但逆向叙述不成立。如,两个质数必定是互质数,逆向“互质的两个数必定是质数”,这个逆向叙述必定是错误的。我认为“学生概念如果只懂得正向叙述,没有逆向叙述正确运用的习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加强概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正常的人用来进行思维的工具,一切正常的人都是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词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词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概念就是人们头脑中无声的词义。人们在形成理解、掌握的运用概念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语言的积极参与,在表达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时,还要口头或书面语言来阐述。恩格斯在论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时指出“:分析和综合是初级的思维,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正常人的思维和有清晰音节的言语密切联系着,这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而动物所没有的。”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了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重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念的抽象性和准确性,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抽象概念的定义时,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精炼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内部的、外部的语言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水平的逻辑思维转化,思维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红.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导策略探究[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0,(11) .
[2]袁勰婧.新视域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 2010,(18) .
[3]文琳.数学概念教学应做到四要[J].四川教育,1999,(12) .
[4]运用实例 改革数学概念的教学[J].四川教育,1985,(06).
[5]刘朝晖. 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J]. 湖南教育,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