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初步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突出了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的成效及主要过程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宏观调控在面对诸多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克服一个个困难而逐步得以丰富和发展。始于1988年10月的对经济全面进行的治理整顿,使我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989年的4.1%、1990年的3.8%,回升到1991年的9.2%,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1年~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2%。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继而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经过3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1998年由于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地作出以扩大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了我国经济可能出现的大幅下滑局面。
整个"九五"时期,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8.3%。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7.3%,预计2002年也将超过7%。从具体过程看,大体有三个阶段:
(一)治理整顿时期。面对涨价、抢购、挤兑以及经济秩序混乱的严重形势,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措施对经济全面进行治理整顿,把稳定通货、物价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压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遏制投资膨胀的态势;提高利率,实行保值贴补,稳定存款;冻结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相应增加国家的物价补贴;对涨价过猛的商品(如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对部分商品实行控购(如控制社会集团的商品购买)乃至清理公司、整顿流通、凭证供应等;出台了一些集中财力的措施,如开征特别消费税、征收预算外调节资金、延期归还企事业单位的国库券本息、要求地方对中央做贡献等等;适当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控制职工货币收入的增长。
通过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初步得到控制,供需总量失衡的矛盾大大缓解,出现部分商品的买方市场;货币供应量大为减少;物价上涨得到遏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但同时,由于采取"急刹车",力度过大,经济增长大幅下滑。
(二)"八五"时期的"软着陆"。开始启动间接宏观调控,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采取的
主要措施有:加强和稳定农业基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改进调控方式等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税制改革、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等手段,将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规模之内。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多种手段改进金融调控方式,注重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改变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货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一是针对外汇储备增加引起人民币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的情况,采取"对冲"措施,相应大量收回中央银行再贷款,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二是针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较低,企业流动性支付较弱等情况,通过两次利率下调,调整了货币结构;三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在农产品收购资金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将现金发行控制在预定的调控目标之内,为抑制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宏观调控的效果是:经济实现"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三)"九五"时期及"十五"初期的扩大内需。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商品供求矛盾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根据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连续实行5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又推出了一些其他配套的政策,使得积极财政政策内容更加丰富,如:增发国债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退税力度,支持出口;国债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支持西部大开发等等。除此之外,财政政策方面,还进行了分税制和税制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加快"费改税"步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强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社保基金的支持。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中央银行停止向财政透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支持增长,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汇率稳定。通过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管理,代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注重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等多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灵活运用利率手段,积极试点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特别国债充实银行资本金,降低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
这一时期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既成功地抑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不利冲击,又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也积累了防止通货紧缩的经验。
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宏观调控之所以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归功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调控的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运用得当。
(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通过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支出的财政政策;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顺利地完成了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反通货膨胀的预定目标,使得国民经济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通过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通过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的同时,积极促进出口的增长,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了通货紧缩趋势的加剧。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通过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信贷,确保了消费的稳定增长。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促进国有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扩大出口退税范围;通过扩大企业出口经营权,改善通关环境,促进了出口的较快增长。总之,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种政策工具,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
(二)减少直接宏观调控的同时,重点加强了间接调控。在宏观调控方式方面,由计划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运用财政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为主。1988年10月开始的3年治理整顿,相当程度上是国家行政措施和增加物价补贴的结果,是以直接调控为主;而针对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政府坚持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再辅之以产业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利率、汇率、价格、关税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1996年、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民经济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金融调控手段方面,从贷款规模限额管理转变为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从1998年开始,中央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中央银行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外汇操作、再贴现等金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三)及时根据形势的需要,调整宏观政策,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在财政政策方面,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九五"初期,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依 旧是"适度从紧",财政赤字有所压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从1998年起,财政政策开始 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预算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加大政府支出。通过加大政府 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到2001年累计发行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还通过其他许多措施如提高工资收入以刺激居民消费,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货币政策方面,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九五"初期,随着财政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相应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自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并于1999年9月开征利息税,同时适度增加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支持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消费政策方面,变限制消费政策为鼓励消费政策。"九五"期间,消费政策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生产相对过剩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也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控制通货紧缩。为了促进消费,已经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比如银行连续8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开展消费信贷、提高职工工资、减轻农民负担等等。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适应性明显提高。在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方面,从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有所降低,1998年政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速度指标应当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应当能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并且公开宣布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做法,从以前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上来。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方面,从出口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为积极"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和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1998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应立足于国内市场,把"立足于国内"不仅作为1999年度的短期宏观调控取向,而且确立为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
在汇率政策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陷于困难境地,而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又十分脆弱,存在着一触即溃的危险。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和加深,我国政府毅然作出抉择,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经过多方面艰苦努力,终于使人民币汇率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始终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加。
宏观调控的成效及主要过程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宏观调控在面对诸多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克服一个个困难而逐步得以丰富和发展。始于1988年10月的对经济全面进行的治理整顿,使我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989年的4.1%、1990年的3.8%,回升到1991年的9.2%,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1年~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2%。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继而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经过3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1998年由于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地作出以扩大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了我国经济可能出现的大幅下滑局面。
整个"九五"时期,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8.3%。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7.3%,预计2002年也将超过7%。从具体过程看,大体有三个阶段:
(一)治理整顿时期。面对涨价、抢购、挤兑以及经济秩序混乱的严重形势,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措施对经济全面进行治理整顿,把稳定通货、物价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压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遏制投资膨胀的态势;提高利率,实行保值贴补,稳定存款;冻结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相应增加国家的物价补贴;对涨价过猛的商品(如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对部分商品实行控购(如控制社会集团的商品购买)乃至清理公司、整顿流通、凭证供应等;出台了一些集中财力的措施,如开征特别消费税、征收预算外调节资金、延期归还企事业单位的国库券本息、要求地方对中央做贡献等等;适当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控制职工货币收入的增长。
通过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初步得到控制,供需总量失衡的矛盾大大缓解,出现部分商品的买方市场;货币供应量大为减少;物价上涨得到遏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但同时,由于采取"急刹车",力度过大,经济增长大幅下滑。
(二)"八五"时期的"软着陆"。开始启动间接宏观调控,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采取的
主要措施有:加强和稳定农业基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改进调控方式等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税制改革、清理预算外资金、增收节支等手段,将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规模之内。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多种手段改进金融调控方式,注重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改变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货币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一是针对外汇储备增加引起人民币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的情况,采取"对冲"措施,相应大量收回中央银行再贷款,以减少基础货币投放;二是针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较低,企业流动性支付较弱等情况,通过两次利率下调,调整了货币结构;三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在农产品收购资金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将现金发行控制在预定的调控目标之内,为抑制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宏观调控的效果是:经济实现"软着陆",既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又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三)"九五"时期及"十五"初期的扩大内需。这个时期,由于国内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商品供求矛盾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根据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连续实行5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又推出了一些其他配套的政策,使得积极财政政策内容更加丰富,如:增发国债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退税力度,支持出口;国债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支持西部大开发等等。除此之外,财政政策方面,还进行了分税制和税制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加快"费改税"步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强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社保基金的支持。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中央银行停止向财政透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支持增长,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汇率稳定。通过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管理,代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注重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等多种手段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灵活运用利率手段,积极试点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特别国债充实银行资本金,降低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
这一时期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既成功地抑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不利冲击,又有效地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宏观调控也积累了防止通货紧缩的经验。
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宏观调控之所以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归功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调控能力明显增强,调控的综合性、间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运用得当。
(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通过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支出的财政政策;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顺利地完成了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反通货膨胀的预定目标,使得国民经济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通过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通过坚持扩大内需为主的同时,积极促进出口的增长,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了通货紧缩趋势的加剧。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通过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信贷,确保了消费的稳定增长。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促进国有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扩大出口退税范围;通过扩大企业出口经营权,改善通关环境,促进了出口的较快增长。总之,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种政策工具,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综合性。
(二)减少直接宏观调控的同时,重点加强了间接调控。在宏观调控方式方面,由计划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运用财政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为主。1988年10月开始的3年治理整顿,相当程度上是国家行政措施和增加物价补贴的结果,是以直接调控为主;而针对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政府坚持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再辅之以产业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利率、汇率、价格、关税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1996年、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民经济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金融调控手段方面,从贷款规模限额管理转变为利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从1998年开始,中央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中央银行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外汇操作、再贴现等金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三)及时根据形势的需要,调整宏观政策,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在财政政策方面,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九五"初期,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依 旧是"适度从紧",财政赤字有所压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从1998年起,财政政策开始 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预算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加大政府支出。通过加大政府 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到2001年累计发行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还通过其他许多措施如提高工资收入以刺激居民消费,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货币政策方面,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九五"初期,随着财政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相应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自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并于1999年9月开征利息税,同时适度增加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支持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消费政策方面,变限制消费政策为鼓励消费政策。"九五"期间,消费政策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生产相对过剩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也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控制通货紧缩。为了促进消费,已经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比如银行连续8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开展消费信贷、提高职工工资、减轻农民负担等等。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适应性明显提高。在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方面,从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有所降低,1998年政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速度指标应当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应当能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并且公开宣布放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做法,从以前注重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既注重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结构优化升级上来。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方面,从出口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变为积极"扩大内需",立足国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和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战略重点。1998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应立足于国内市场,把"立足于国内"不仅作为1999年度的短期宏观调控取向,而且确立为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
在汇率政策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陷于困难境地,而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又十分脆弱,存在着一触即溃的危险。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防止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和加深,我国政府毅然作出抉择,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经过多方面艰苦努力,终于使人民币汇率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始终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