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那口老掉的井》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入夏后,一个多月时间,持续艳阳,持续高温,滴雨未落。母亲从老家来信,说“天干得很”,村前那条河,断流了,连屋后那口井,也快没水了。
  ②那井,就在我家屋后,这些年来,一直被我深情眷念着,清澈、甘洌、幽深,而现在,它居然就这样老了。
  ③那一天,接到母亲来信的那一天,得知那口井老了的那一天,它的形容、情调、场景,竟又一次在记忆里清晰。那清冽的水,素色的青石板,紧挨着的穷人的家,屋顶上袅袅升起的一柱柱炊烟……我跟着那气息走了回去。在薄暮中,在柴烟弥漫的一天结束时。
  ④井水没了,那口老井,或许真是老了。就像一丝涓细的泉流被堵塞,被淤埋,我忽然想不起下面该有什么内容。我只是莫名地想到母亲,在乡下奔波操劳的母亲。然而,父亲上次来我这里时说过:“你母亲这两年,又老了一大截,头发也白了许多。”
  ⑤记忆中,母亲是有过一头茂盛的长发的。乌黑,柔软,油亮,光洁。母亲喜欢它们,疼惜它们。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再忙的时节,从田地里或山坡上归来,洗脸或洗手后,母亲总要抚点水在头上,然后认真梳理,到一丝不乱了,再将它们精心编成两条粗大的辫子。
  ⑥劳作或奔走时,它们就在母亲肩上,在田边或地埂,在蜿蜒的村道上,一晃一晃地荡着秋千,像极了母亲当年的身影——活泼,轻盈,欢跳。
  ⑦后来,父亲曾不止一次对我们说,你们母亲每次洗头,都是蹲在井边,用一大盆水,将头发漂着,用皂角浸润。这让我总禁不住想象,这该是怎样一种风景:黑发披垂下来,该是多么闪亮的瀑布,而当它们飘扬,也该是微风柔柔拂过湖面的感觉吧。
  ⑧然而,自几个妹妹依次出世后,母亲就不再蓄发了。她剪成了便于梳洗的短发。早晨起来,只需用手蘸水,略微抿抿,再蓬松零乱,也变得顺溜了。贫困,劳累,饲养鸡鸭猪狗的忙乱,养儿育女的繁杂,使她早早告别了年轻和爱美的心境。像她的头发一样,母亲提前进入了枯涩的中年——而那时,母亲还不到30岁。
  ⑨自读大学后,我在家里待的时间,就一年比一年少。记得前年春节,早早写信回家,告诉了母亲行期,却没料到,接连不断线的事情跟在脚边,弄得我一时半时动不了身。待好不容易做完事,回到家中,差不多已是预约时间一周以后。刚进村口,就有乡邻告诉我,你妈天天到街上等你们,把垭口都望矮了。未能如期而归,母亲该是如何着急,这我能够想象。但当我带着风尘和一脸歉意,出现在母亲面前,她却只说了一句:“回来了就好。”我所有的歉意,凝为泪滴落下来。
  ⑩也就是那时,猛然看见母亲头发中间,凛然生出一撮撮白发,像春天黛青的远山阴影里的一抹抹残雪。这不经意的发现,在我心里,不止一次地山崩或海啸。
  {11}近年来,母亲常说,她眼涩了,手钝了,缝东西时,穿针都很困难了。而我记得,母亲的手脚,曾是全村里最快的,母亲的针线活,是全村最出色的。我小时候,母亲的眼睛明亮如镜,她纳的鞋底,针脚又细又密,鞋帮和鞋底,都有好看的花纹。可是现在,她却连穿针引线,都感到困难了。
  {12}“本来想给孙娃做两双鞋的,眼睛看不清了。”母亲声音里,有些无奈和凄惶。
  {13}我听了,鼻子酸酸的,眼睛涩涩的,直想哭。为母亲的苍老,也为自己的粗心。虽然我早知道,南来北往人自老,白发取代青丝,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但是,这些年来,我忽略了母亲的变化。每次想到她,浮现眼前的,总是年少时看到的她的样子——精神,精明,能干。我一点儿也没觉察到,她会一年比一年老;她的皱纹,会一年比一年密;她的头发,会一年比一年白。也许,我是真的太大意了。
  {14}就像那口沉默在屋后的井。那井水,一直那么清澈、纯净,一直那么源源不断,我从没想到,它也会有枯衰的一天,也会有再不能让我们汲饮的一天。
  {15}或者,对我们而言,母亲就是那不停地供我们汲饮、滋润着我们心田的一眼井。
  (选自《四川文学》,谢 云/文,有改动)
  
  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概括母亲“年轻时”和“年老时”的不同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第⑤、⑥、⑦段都写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秀发,对表现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文章为什么以“母亲和那口老掉的井”为题?请写出“母亲”与“老井”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第{14}段“也会有再不能让我们汲饮的一天”与第{15}段“母亲就是那不停地供我们汲饮、滋润着我们心田的一眼井”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泰州实验学校 魏 青/设题)
  
  【参考答案】
  《母亲和那口老掉的井》阅读 1.年轻时:活泼,轻盈,欢跳;精神,精明,能干。年老时:白发丛生,眼涩了,手钝了,日渐苍老。 ⒉这几段描写都突出了母亲秀发的美丽,这是母亲年轻的标志,与后文母亲的苍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奉献之大,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 ⒊“老井”象征“母亲”,母亲像一口供子女汲饮、滋润子女生命的井。母亲老了,井也老了,但我们不会忘记母亲的恩情,不会忘记老井的滋润。 ⒋不矛盾。第{14}段写的是老井会枯竭,因此“会有再不能让我们汲饮的一天”。而第{15}段写的是母爱无尽,因此会“不停地供我们汲饮、滋润着我们心田”。尽管母亲会衰老,会谢世,但这种爱会如不竭的泉水,永远滋养着子女。
其他文献
今年是农历己丑年,丑属“牛”,俗称“牛年”。在古代,牛跟人类关系密切,几乎涉及政治、宗教、军事、农业、艺术等各个领域。  商周时就有掌养国家公牛的官,叫“牛人”,职责是“以待国之政令”,就是说设专职管理养牛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需要,一是祭祀的需要。古代祭祀有“太牢”、“少牢”的分别。前者是祭天地神灵、宗庙社稷,是国家大典,祭品用“牛、羊、豕(猪)”三牲;后者属一般祭祀活动,低了一等,只用“羊、豕”二牲
期刊
作者档案  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现为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等,主编有《回望鲁迅丛书》《回望周作人丛书》《被亵渎的鲁迅》等。  星座:狮子座  血型:o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画家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语文、数学  寄语中学生:人备有已。由
期刊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记叙一般生活事件的叙事文。读叙事文章,我们总是希望内容生动一点,曲折一点。写叙事文章当然也这样。人们常说的尺水兴波、一波三折、曲折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等,说的都是这方面的意思。  ■写记叙文翻波生澜的技法有很多,如抑扬、张弛、起伏、旁逸、穿插、伏应、跌宕、突变等。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时还不能全面掌握运用它们,但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例文,感受、学习一点这方面的实用技法。如课文
期刊
     
期刊
呱呱鸟语林  郑瑞霖 赵欣欣 庄业芬 尹 铭 吴奇隆
期刊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荫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她想起北平公园
期刊
一个母亲节的早上,我的儿子送给我一枝玫瑰。  那时候他7岁。还是第一次送给我母亲节礼物。接过他的礼物,我心里很高兴。同时也暗暗吃了一惊。这是一枝非常新鲜的深红色的玫瑰。并且很讲究、很细致地用热带植物的绿叶衬托着,看上去更像插花艺术那类的作品。我猜测他就是把几个月的零花钱加在一起,也很难买到这样一枝花的。  我问他是不是自己买的。他说是的。就在离家不远的花店。那个花店我经常去。有时也带上他一起去。 
期刊
看画  [美国]马克·吐温
期刊
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知道鲁迅笔下有一个童年乐园——百草园,神奇而富有诗意。但现在,鲁迅故乡绍兴的那个百草园,往往令慕名而去的人感到失望,觉得那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园子。这篇作品中的苇塘,其实也很平常,但在作者的童心里,却是一个充满奥秘、魅力无穷的世界,和鲁迅笔下的童年乐园一样迷人。  苇塘里有着书本以外的丰富知识,它是孩子们真正的乐园,神秘的“呱呱迪”鸟,可以做成“乐器”的苇叶,可供解馋
期刊
我7岁那年,湘云回来了。  湘云是我们村嫁出去的姑娘,一家人生活在上海。这次,趁着休探亲假,带先生、女儿回娘家住上一段日子,算是衣锦还乡。  我当时不明白湘云口里的“先生”是什么意思,看着她轻声细语地唤她带回来的那个男人,便感觉和我们父辈称呼学堂里的老师为“先生”是两码子事儿。湘云的先生很讲究,穿雪白的衬衫,笔挺的西裤,身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皂味,喜欢坐在院中樟树下的摇椅上看书。  湘云刚回来那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