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普罗大众而言,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来自于“演义”,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舞台艺术形象;对于相对专业的研究者来说,则会从“志”中寻找痕迹。无论是“演义”、舞台,还是“志”,客观上总是他人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演绎。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就是从曹操自身去解读,或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给高中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在学生的经验认识上开辟新的解读视角,而解读《短歌行》就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学术界对《短歌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时间在汉建安元年(196),其理由是万绳楠考证认为此诗作于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二是时间在建安十三年(208)末,其理由是《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三是建安十五年(210),其理由是张可礼的《三曹年谱》,其说“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四是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其理由是王青考证认为该诗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具体哪个时间,作为教师无须花精力考证,但从这些时间可以有一点发现,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之内,正是曹操人生的创业从巅峰时刻走向人生的归途,这个时间内的曹操既有事业上的“达”,又有志向上的“穷”,在穷与达切换的过程中,一代英豪的形象逐步展现了出来。
一、“达”人的“短歌”
有人说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悲凉,创造出了丰富深远的意境,解读此诗应把握住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创作传统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以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合理的,但在揣摩这个观点的时候,笔者更侧重于“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因为只有走入了诗人的内心,才能读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建功立业的角度来看,曹操无疑是个“达”人,但这个达人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却常常有一些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甚至是复杂的表述,《短歌行》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晋人崔豹《古今注》说:“《长歌》,《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则说“短歌微吟不能长”等,显然其认为《长歌》《短歌》的区别在于“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对于曹操而言,其作《短歌行》可理解为取“汉旧歌”来言志,无论曹操所认为的长歌或短歌是寿命还是歌声,又或者是两者兼具,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其在表達一种心志。
这种心志的表达尤以诗的最后一句为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人们常说三国鼎立,英才辈出。尽管在演义当中吴、蜀英雄着墨较多,但实际上曹操手下才是真正的谋臣辈出、猛将如云。若谈用人,可以说无人能出曹操其右,而曹操对这一点也甚为满意。一个尊重人才、擅使人才的雄才大略者,当以“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上,自然也以尊重人才为上,故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谓道出了曹操这样一个“达”人的心志——达可兼济天下。
二、“穷”人的惆怅
无论是以英雄或者是枭雄的视角看曹操,都可以看出其是一个雄才大略者。然而,纵是英雄,也有落寞惆怅的时候。事实上,曹操在诗苑中写作过不少悲凉苍劲的诗。陈寿《三国志》说他“息鞍披览,投戈咏吟”,而且“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更称许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清人宋湘的话则说,“都成绝唱沁心脾”。身为“三曹”之首,曹操在文学上亦是成功的。然而这种成功,并不能掩饰其内心的惆怅。在《短歌行》这首诗当中,惆怅之情,也印证着这位雄才大略者内心的“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人生苦短的感慨,尽管曹操一生建功立业无数,然而任何时候的功业都不是他人生的句号,从这个角度来讲,曹操是“穷”的。除此之外,英雄的另一种惆怅体现在挚友的稀少上,金戈铁马、号角连营的时候,帐下固然是人才如织,然后英雄毕竟有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曹操的内心如何呢?
诗中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次提及“忧”,实在令人感伤,作为读者有理由思考:曹操的“忧”到底是什么?其实身为局外之人,很难真正理解到曹操的忧是什么。但是推己及人,从一般意义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对酒当歌的时候,当一个人感觉去日苦多的时候,其内心必然是孤独的。后人看曹操多是毁誉参半,当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不可能天下英雄尽归曹氏麾下,更何况即使同朝为官者,其中亦有不少政敌。这些人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立场,最终必然是将攻击的利箭射向曹操。即使曹操最终规避了这些明枪暗箭,其在面对类似于陈宫之檄文的时候,总难免有天下人不知我心的感慨。反之再揣度帐下谋臣猛将,都真的理解自己吗?恐怕也不尽然。于是种种因素叠加,曹操内心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则是难免的。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疑者往往多情!根据易中天先生考证,三国时代最喜欢哭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从曹操的作品也可以看出,若非一个多情之人,是很难写出《短歌行》这样的作品的。读懂了曹操的这个性格,再去读诗中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去读“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去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再去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可以发现若非作者内心惆怅与孤独,何以会沉吟,何以会“忧从中来”,又何以在“月明星稀”的场景中感慨“何枝可依”?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此时的曹操,内心是惆怅且孤独的,身居高位而必然无友,“孤家寡人”实为“穷”人。
三、“达”与“穷”的纠结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生要么是穷,要么是达。但是对于曹操而言,达与穷却是同时存在的,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给当事人带来的往往是一种矛盾。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所以才看到了曹操身上多重性格:其一方面认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此愿意自己眼前出现的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情形,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将兵者,其内心又不可能完全是感性的一面,其必然还有权谋、斗争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又决定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理想,在鼓瑟吹笙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政治斗争乃至于杀伐决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析曹操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其在政治和军事上是一个“达”者,而作为文学家的曹操,则是一个“穷”者。这里不妨大胆猜想:曹操所追求的一定更是文学意义上自己的成功,因为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功更难获得,又或者说曹操认识到自己的“穷”,而且也希望能够从“穷”中走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纠结”,可以说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会纠结。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谁不追求文治武功?然而文治武功并不能完全充斥人的内心,即使对于曹操而言亦是如此,因此“穷”与“达”的纠结,便成为曹操心中必然的纠结。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纠结,“天下”与“匹夫”在中国文化里从来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现实的纠结总挡不住无数人心中的那份向往。于是有人感慨:每每端起酒杯,总能想到曹操的那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并感慨:曹操那横霸中原的气魄和招贤纳才的肚量,不知道放下酒杯是否依然。这个问题或许是无解的,也正因为无解,《长歌行》或许才会让更多的人继续解读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张虹.建安风骨何处寻慷慨悲凉《短歌行》——曹操《短歌行》赏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23-24.
[2]张承鹄.曹操《短歌行》杂谈[J].安顺学院学报,1996(1):15-19.
曹峰,陕西省大荔县大荔中学教师。
学术界对《短歌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时间在汉建安元年(196),其理由是万绳楠考证认为此诗作于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二是时间在建安十三年(208)末,其理由是《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三是建安十五年(210),其理由是张可礼的《三曹年谱》,其说“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四是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其理由是王青考证认为该诗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具体哪个时间,作为教师无须花精力考证,但从这些时间可以有一点发现,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之内,正是曹操人生的创业从巅峰时刻走向人生的归途,这个时间内的曹操既有事业上的“达”,又有志向上的“穷”,在穷与达切换的过程中,一代英豪的形象逐步展现了出来。
一、“达”人的“短歌”
有人说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悲凉,创造出了丰富深远的意境,解读此诗应把握住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创作传统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以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合理的,但在揣摩这个观点的时候,笔者更侧重于“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因为只有走入了诗人的内心,才能读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建功立业的角度来看,曹操无疑是个“达”人,但这个达人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却常常有一些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甚至是复杂的表述,《短歌行》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晋人崔豹《古今注》说:“《长歌》,《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则说“短歌微吟不能长”等,显然其认为《长歌》《短歌》的区别在于“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对于曹操而言,其作《短歌行》可理解为取“汉旧歌”来言志,无论曹操所认为的长歌或短歌是寿命还是歌声,又或者是两者兼具,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其在表達一种心志。
这种心志的表达尤以诗的最后一句为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人们常说三国鼎立,英才辈出。尽管在演义当中吴、蜀英雄着墨较多,但实际上曹操手下才是真正的谋臣辈出、猛将如云。若谈用人,可以说无人能出曹操其右,而曹操对这一点也甚为满意。一个尊重人才、擅使人才的雄才大略者,当以“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上,自然也以尊重人才为上,故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谓道出了曹操这样一个“达”人的心志——达可兼济天下。
二、“穷”人的惆怅
无论是以英雄或者是枭雄的视角看曹操,都可以看出其是一个雄才大略者。然而,纵是英雄,也有落寞惆怅的时候。事实上,曹操在诗苑中写作过不少悲凉苍劲的诗。陈寿《三国志》说他“息鞍披览,投戈咏吟”,而且“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更称许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清人宋湘的话则说,“都成绝唱沁心脾”。身为“三曹”之首,曹操在文学上亦是成功的。然而这种成功,并不能掩饰其内心的惆怅。在《短歌行》这首诗当中,惆怅之情,也印证着这位雄才大略者内心的“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人生苦短的感慨,尽管曹操一生建功立业无数,然而任何时候的功业都不是他人生的句号,从这个角度来讲,曹操是“穷”的。除此之外,英雄的另一种惆怅体现在挚友的稀少上,金戈铁马、号角连营的时候,帐下固然是人才如织,然后英雄毕竟有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曹操的内心如何呢?
诗中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次提及“忧”,实在令人感伤,作为读者有理由思考:曹操的“忧”到底是什么?其实身为局外之人,很难真正理解到曹操的忧是什么。但是推己及人,从一般意义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对酒当歌的时候,当一个人感觉去日苦多的时候,其内心必然是孤独的。后人看曹操多是毁誉参半,当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不可能天下英雄尽归曹氏麾下,更何况即使同朝为官者,其中亦有不少政敌。这些人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立场,最终必然是将攻击的利箭射向曹操。即使曹操最终规避了这些明枪暗箭,其在面对类似于陈宫之檄文的时候,总难免有天下人不知我心的感慨。反之再揣度帐下谋臣猛将,都真的理解自己吗?恐怕也不尽然。于是种种因素叠加,曹操内心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则是难免的。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疑者往往多情!根据易中天先生考证,三国时代最喜欢哭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从曹操的作品也可以看出,若非一个多情之人,是很难写出《短歌行》这样的作品的。读懂了曹操的这个性格,再去读诗中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去读“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去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再去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可以发现若非作者内心惆怅与孤独,何以会沉吟,何以会“忧从中来”,又何以在“月明星稀”的场景中感慨“何枝可依”?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此时的曹操,内心是惆怅且孤独的,身居高位而必然无友,“孤家寡人”实为“穷”人。
三、“达”与“穷”的纠结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生要么是穷,要么是达。但是对于曹操而言,达与穷却是同时存在的,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给当事人带来的往往是一种矛盾。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所以才看到了曹操身上多重性格:其一方面认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此愿意自己眼前出现的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情形,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将兵者,其内心又不可能完全是感性的一面,其必然还有权谋、斗争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又决定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理想,在鼓瑟吹笙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政治斗争乃至于杀伐决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析曹操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其在政治和军事上是一个“达”者,而作为文学家的曹操,则是一个“穷”者。这里不妨大胆猜想:曹操所追求的一定更是文学意义上自己的成功,因为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功更难获得,又或者说曹操认识到自己的“穷”,而且也希望能够从“穷”中走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纠结”,可以说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会纠结。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谁不追求文治武功?然而文治武功并不能完全充斥人的内心,即使对于曹操而言亦是如此,因此“穷”与“达”的纠结,便成为曹操心中必然的纠结。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纠结,“天下”与“匹夫”在中国文化里从来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现实的纠结总挡不住无数人心中的那份向往。于是有人感慨:每每端起酒杯,总能想到曹操的那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并感慨:曹操那横霸中原的气魄和招贤纳才的肚量,不知道放下酒杯是否依然。这个问题或许是无解的,也正因为无解,《长歌行》或许才会让更多的人继续解读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张虹.建安风骨何处寻慷慨悲凉《短歌行》——曹操《短歌行》赏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23-24.
[2]张承鹄.曹操《短歌行》杂谈[J].安顺学院学报,1996(1):15-19.
曹峰,陕西省大荔县大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