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曹操:“达”与“穷”的纠结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普罗大众而言,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来自于“演义”,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舞台艺术形象;对于相对专业的研究者来说,则会从“志”中寻找痕迹。无论是“演义”、舞台,还是“志”,客观上总是他人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演绎。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就是从曹操自身去解读,或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给高中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在学生的经验认识上开辟新的解读视角,而解读《短歌行》就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学术界对《短歌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时间在汉建安元年(196),其理由是万绳楠考证认为此诗作于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二是时间在建安十三年(208)末,其理由是《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三是建安十五年(210),其理由是张可礼的《三曹年谱》,其说“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四是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其理由是王青考证认为该诗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具体哪个时间,作为教师无须花精力考证,但从这些时间可以有一点发现,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之内,正是曹操人生的创业从巅峰时刻走向人生的归途,这个时间内的曹操既有事业上的“达”,又有志向上的“穷”,在穷与达切换的过程中,一代英豪的形象逐步展现了出来。
   一、“达”人的“短歌”
   有人说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悲凉,创造出了丰富深远的意境,解读此诗应把握住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创作传统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以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合理的,但在揣摩这个观点的时候,笔者更侧重于“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因为只有走入了诗人的内心,才能读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建功立业的角度来看,曹操无疑是个“达”人,但这个达人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却常常有一些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甚至是复杂的表述,《短歌行》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晋人崔豹《古今注》说:“《长歌》,《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则说“短歌微吟不能长”等,显然其认为《长歌》《短歌》的区别在于“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对于曹操而言,其作《短歌行》可理解为取“汉旧歌”来言志,无论曹操所认为的长歌或短歌是寿命还是歌声,又或者是两者兼具,都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其在表達一种心志。
   这种心志的表达尤以诗的最后一句为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人们常说三国鼎立,英才辈出。尽管在演义当中吴、蜀英雄着墨较多,但实际上曹操手下才是真正的谋臣辈出、猛将如云。若谈用人,可以说无人能出曹操其右,而曹操对这一点也甚为满意。一个尊重人才、擅使人才的雄才大略者,当以“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上,自然也以尊重人才为上,故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谓道出了曹操这样一个“达”人的心志——达可兼济天下。
   二、“穷”人的惆怅
   无论是以英雄或者是枭雄的视角看曹操,都可以看出其是一个雄才大略者。然而,纵是英雄,也有落寞惆怅的时候。事实上,曹操在诗苑中写作过不少悲凉苍劲的诗。陈寿《三国志》说他“息鞍披览,投戈咏吟”,而且“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更称许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清人宋湘的话则说,“都成绝唱沁心脾”。身为“三曹”之首,曹操在文学上亦是成功的。然而这种成功,并不能掩饰其内心的惆怅。在《短歌行》这首诗当中,惆怅之情,也印证着这位雄才大略者内心的“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人生苦短的感慨,尽管曹操一生建功立业无数,然而任何时候的功业都不是他人生的句号,从这个角度来讲,曹操是“穷”的。除此之外,英雄的另一种惆怅体现在挚友的稀少上,金戈铁马、号角连营的时候,帐下固然是人才如织,然后英雄毕竟有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曹操的内心如何呢?
   诗中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次提及“忧”,实在令人感伤,作为读者有理由思考:曹操的“忧”到底是什么?其实身为局外之人,很难真正理解到曹操的忧是什么。但是推己及人,从一般意义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对酒当歌的时候,当一个人感觉去日苦多的时候,其内心必然是孤独的。后人看曹操多是毁誉参半,当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不可能天下英雄尽归曹氏麾下,更何况即使同朝为官者,其中亦有不少政敌。这些人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立场,最终必然是将攻击的利箭射向曹操。即使曹操最终规避了这些明枪暗箭,其在面对类似于陈宫之檄文的时候,总难免有天下人不知我心的感慨。反之再揣度帐下谋臣猛将,都真的理解自己吗?恐怕也不尽然。于是种种因素叠加,曹操内心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则是难免的。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疑者往往多情!根据易中天先生考证,三国时代最喜欢哭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从曹操的作品也可以看出,若非一个多情之人,是很难写出《短歌行》这样的作品的。读懂了曹操的这个性格,再去读诗中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去读“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去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再去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可以发现若非作者内心惆怅与孤独,何以会沉吟,何以会“忧从中来”,又何以在“月明星稀”的场景中感慨“何枝可依”?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此时的曹操,内心是惆怅且孤独的,身居高位而必然无友,“孤家寡人”实为“穷”人。
   三、“达”与“穷”的纠结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生要么是穷,要么是达。但是对于曹操而言,达与穷却是同时存在的,这样两个截然相反的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给当事人带来的往往是一种矛盾。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所以才看到了曹操身上多重性格:其一方面认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因此愿意自己眼前出现的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情形,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将兵者,其内心又不可能完全是感性的一面,其必然还有权谋、斗争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又决定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理想,在鼓瑟吹笙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政治斗争乃至于杀伐决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析曹操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其在政治和军事上是一个“达”者,而作为文学家的曹操,则是一个“穷”者。这里不妨大胆猜想:曹操所追求的一定更是文学意义上自己的成功,因为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功更难获得,又或者说曹操认识到自己的“穷”,而且也希望能够从“穷”中走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纠结”,可以说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会纠结。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谁不追求文治武功?然而文治武功并不能完全充斥人的内心,即使对于曹操而言亦是如此,因此“穷”与“达”的纠结,便成为曹操心中必然的纠结。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纠结,“天下”与“匹夫”在中国文化里从来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现实的纠结总挡不住无数人心中的那份向往。于是有人感慨:每每端起酒杯,总能想到曹操的那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并感慨:曹操那横霸中原的气魄和招贤纳才的肚量,不知道放下酒杯是否依然。这个问题或许是无解的,也正因为无解,《长歌行》或许才会让更多的人继续解读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张虹.建安风骨何处寻慷慨悲凉《短歌行》——曹操《短歌行》赏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23-24.
   [2]张承鹄.曹操《短歌行》杂谈[J].安顺学院学报,1996(1):15-19.
  曹峰,陕西省大荔县大荔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的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并且针对教学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而言,有許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更多的写作训练机会,在写作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和技巧做好充分的培训。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
期刊
《故乡》作为鲁迅作品里的名篇,被各种语文教材所收录,其文学及美学价值丰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習此篇文章时,需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此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加以理解,还可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通读文章,理清文章知识脉络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首要任务即为引导学生通读文章,对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加以掌握,且可熟练完成课文的阅读活动。其次为应对文章中的知识脉络加以
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中,多处出现了情节的摇摆,各处摇摆的方法也各有特色。   一、巧设悬念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
对《桃花源记》的解读,一个公认的观点就是“桃花源”是“世外”之“桃源”——“世外桃源”即由此而来。然而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为什么“后遂无问津者”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如文中所描述的“有良田、美也、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为什么只在一个“高尚士”的“南阳刘子骥”寻而“未果”之后,就再无问津者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人认为文本的最后一句原本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不能将它们当成额外的附加任务,而要将熏陶感染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点,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升道德认识,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学会同情怜悯   在传统教学中常常以教师为主,但是忽视了
《雷雨》节选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第四版)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和中国戏剧。其中在中国戏剧部分,教材选用了古代戏剧代表《窦娥冤》和现代戏剧代表《雷雨》作为学习篇目。意在通过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来了解中国戏剧,进而掌握戏剧常识,解读戏剧作品。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7月首次发表于由巴金任编委的《文学季刊》上,是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
期刊
文本细读,利于读者和作品之间进行交流,深入体验,并建构文本的价值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文本细读,将最佳的细读方法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掌握细读方法,提升解读能力。在古诗词赏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韵律层面、意象层面、情感层面、语言层面、章法处理层面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积极展开文本细读的活动,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深意。   一、读出韵律,感受音乐之美   节奏是诗歌的一
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互联网发展日益迅速的当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开始受到重大的冲击,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纷纷涌入人们的视野,而作文写作教学的创新也成了教师们的一道难题。从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无字落笔的现象,并且随着作文写作难度的提升,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创新作文写作,我们老师要进行分析与探索,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为与唐诗、宋词并列的元曲,在我国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元曲当中关汉卿所作的《窦娥冤》,又是代表作之一,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窦娥冤》通过对窦娥、蔡婆、张驴儿、楚州太守桃杌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妇女的不幸。从整个剧本来看,这出悲剧情节跌宕起伏,感情的宣泄也是荡气回肠,能让读者在获得文学以及戏剧表演的艺术审美的同时获得极致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思考。[1]当其被收录入
作文的“色”,就是指“文采”。什么是文采呢?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这充分说明了文章具有文采的重要性。教育部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说明中对作文“要有文采”的具体描述为:“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由此可见,“有文采”就是要求文章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还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当然,优美的语言不是辞藻的简单堆砌,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