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上皮细胞抗原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宫颈癌患者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6例,健康志愿者36例,分别作为癌变组、内瘤变组与对照组,对三组静脉血进行抽检,行SCC-Ag检测,观察各组SCC-Ag表达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癌变组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内瘤变组、对照组,内瘤变组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CC-Ag阳性率为0%,内瘤变组SCC-Ag阳性率25.00%,癌变组SCC-Ag阳性率为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诊断中,SCC-Ag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呈现为明显的高表达,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颈癌;鳞状上皮细胞抗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41-02
  宫颈癌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长时间以来,为了能够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尽早进行临床分期,临床研究不断更新宫颈癌诊断、筛查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研究者表示,在宫颈癌上皮细胞中,广泛存在着鳞状上皮细胞抗原,这些鳞状上皮细胞抗原伴随着癌细胞分化、合成不断产生,故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此,宫颈癌患者通常表现为血清SCC-Ag水平的提升[1]。鉴于此,我们在对宫颈癌的诊断中,积极通过对鳞状上皮细胞(SCC-Ag)抗原的检测,现对其具体是应用情况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表现、既往病史,同时配合阴道镜活检进行确诊。选取3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癌变组,患者年龄为(45.36±2.48)岁;其中子宫颈腺癌8例,子宫颈鳞癌28例;临床分期,I-II期30例,III-IV期6例。另从同期接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选取36例作为内瘤变组,年龄为(46.18±3.57)岁;临床分级,III级14例,II级14例,I级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为(45.25±3.18)岁。三组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对象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癌变组与内瘤变组均于治疗前取血液标本,对照组则在体检时采集血液标本,每例各取空腹静脉血3ml,取样后及时送检。我院运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雅培,i2000sr型)及配套试剂盒实施SCC-Ag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实施。判断标准:SCC-Ag>1.5ng/ml即可视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SCC-Ag检测结果,组间对比以t值检验;以(%)表示SCC-Ag阳性率,以F方差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SCC-Ag检测结果比较
  癌变组SCC-Ag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内瘤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瘤变组SCC-Ag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SCC-Ag检测结果阳性结果比较
  对照组SCC-Ag阳性率为0%,内瘤变组SCC-Ag阳性9例,阳性率25.00%,癌变组SCC-Ag阳性29例,阳性率为80.56%。各组SC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长期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共同关注,且针对该病诊断、筛查以及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就当前的发病形势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为逐年递增,且表现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1977年有研究者通过对宫颈鳞癌组织进行分离,发现其上皮细胞存在着大量的SCC-Ag,此后关于SCC-Ag与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且将其作为鳞状上皮来源癌诊断的重要指标[2]。
  SCC-Ag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度的宫颈癌肿瘤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诊断,与此同时,不少研究者还认为SCC-Ag是宫颈癌临床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者表示[3],相较于健康群体,发生宫颈病变的患者,其血清SCC-Ag水平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升高,且表现为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呈现为逐渐上升,即临床分期与SCC-Ag表达呈现为正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SCC-Ag广泛存在于鳞状细胞癌中,随着癌变细胞的发生发展,其会被迅速释放到血浆中,导师血液中的SCC-Ag表达水平迅速升高。同时,SCC-Ag是一种基因镖行的标记物,是靶细胞控制失常与基因表达的主要结果,故伴随着肿瘤的进展,SCC-Ag能够直接参与到细胞凋亡的调控中,且随着其表达水平的增长,使得癌细胞经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对机体中各种细胞自杀机制产生相应的抗性,除此之外,SCC-Ag还直接参与到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和肿瘤转移、浸润过程。
  本研究分别选取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内瘤變患者、健康志愿者,对其SCC-Ag表达水平进行测试,根据结果来看,宫颈癌患者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内瘤变组和对照组,同时内瘤变组患者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就充分表明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SCC-Ag表达水平也呈现为非常明显的增长,这与相关文献研究结论一致,钟雷等[4]表示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门诊健康体检妇女组。另根据阳性结果来看,癌变组SCC-Ag阳性率显著高于内瘤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而内瘤变组SCC-Ag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该结果进一步证实SCC-Ag在宫颈癌及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诊断中,通过SCC-Ag检测,可较好的掌握宫颈病变情况,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Stefan HOLDENRIEDER,Rafael MOLINA,Ling QIU,X等.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新检测方法在宫颈癌、肺癌和头颈部癌鉴别诊断中的性能及临床表现[J].中国肺癌杂志,2018,21(07):571-582.
  [2]董晓霞,陈育梅,黄凌霄,等.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01):47-49.
  [3]赵倩颖,郄明蓉.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03):393-395.
  [4]钟雷,张继青.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04):83-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阑尾炎患者社区外科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4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数2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头孢唑肟钠、甲硝唑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接受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后的情绪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2017年 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进行肩袖关节镜修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量表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量表将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分组,其中情绪积极组:患者56例,情绪消极组:患者42例。同时进行VAS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AES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痛风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对照。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第4周、12周、16周、24周时的血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别嘌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评价。方法 我院收治的行免散瞳眼底照相诊断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80 例 122 眼,试验组给予直流电导入血栓通注射液疗法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1月后的视力、眼底微血管瘤及渗出面积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眼底微血管瘤及渗出面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下段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0名腹股沟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腹直肌鞘组(R组)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30例。R组采用超声平面内手术侧腹直肌鞘下段阻滞30ml的0.33%罗哌卡因,I组采用超声平面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予以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方案的成效情况。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患,分成展开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研究组,以及展开单纯的特布他林治疗的参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以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要优势于参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应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回顾性分析89名于安徽省立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治疗期间记录的相关资料。结果 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在完成康复治疗计划之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且没有发生脂肪栓塞以及气栓塞等临床症状,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并发性疾病出现。术后患者大多于半个月的时间实现独立行走和出院。所有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治疗达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01月—2018年6月期间收入内科住院、既往已确诊2型糖尿病2-15年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男女T2DM患者均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并发症,其中男性26例,平均年龄60.65±4.52岁,平均病史平均HbA1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針刺髂腰肌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分为36例实验组和36例对照组,对照组行推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髂腰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VAS和JOA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7.78%,且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中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干预的实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序列法分组,分至对照组34例,分至观察组34例。分别予以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35%,同比观察的91.18%,偏低些(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同比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