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的教育中,美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本土文化更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将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在幼儿教育中,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在学习中认识和发现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将本土文化和幼儿游戏相结合也充分发挥了民间本土文化和游戏中的教育价值,从而也能激起孩子对事物的美好向往,也使家长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孩子和本土文化带来的特色资源。
  一、找寻资源,开发本土特色课程
  幼儿教师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很多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来构建具有特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同时,幼儿教师不仅是园本课程资源的主体,更是特色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想要创造出好的园本课程,众多教师应该在默契度和配合度方面都要做到相互一致的程度,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园本课程独具色彩和多样化的探索需求。在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有效利用本土资源来创建园本课程能够更加接近生活,使幼儿能够有效接受和了解本土特色,进而更好地去弘扬本土文化,而开发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也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同时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幼儿教师本身也不能忽视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地探究,更要做到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建立起敏捷、完整的课程意识。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许多幼儿园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办园风格。因为具有独特色彩后会相对多一些吸引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过程中相对会选择一些比较具有独特个性和特色的地方。同时幼儿园的所处地本土文化资源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性和优越性,有些原本存在的资源无法复制和超越的,从而也能更加凸显出一个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因此幼儿老师可以根据本土文化特色和自己的创造思想来针对大班、中班、小班的孩子构思出一些独特的园本课程。一般对于幼儿来说,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更加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也能营造很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孩子在课堂的反馈来分析园本课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二、积极开发,弘扬民间美育精髓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对人的各个时期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美育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能够激励人的精神意识,更能够去提升一个人的品味,让其改变原有的慵懒状态,从而激发人们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民的精神支撑,所以更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去认识和领会重要论断的深刻含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就要坚持做到以美育人、以德树人、以化为人;弘扬中华传统美育文化,坚定文化信心、增强文化的自觉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加强“德智体劳”的同时也要加强“美育”的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勤劳美的同时也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下去。
  三、实践操作,融入本土文化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户外活动将美育教育融入本土文化,以此来提高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气氛。在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期間,幼儿教师应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下对活动的具体类型进行规划和创新,为幼儿能够更好地在活动期间参与和了解美学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发现家乡的本土文化。通过下列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在品质方面的发展。
  1.开展饮食文化特色活动。以幼儿为中心选择他们喜欢且感兴趣的本土特色食物作为主题,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和家长合作完成采购和收集所需要的食材,然后制作食物;也可以采用探店的方式寻找和品尝家乡独特的美食;家长也可以通过制作和寻找的过程来给孩子讲解美食的由来和食物的制作方法。开展饮食文化特色活动,不但提高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分辨能力、动手能力等,也提高了孩子对食物的认知,从而巧妙地把技能运用在角色游戏和制作美食当中。在家长的陪同下孩子也可以充分理解到古代诗人笔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家长也可以通过此次活动,更深层次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动手、创作能力和家乡的本土文化,同时也更深层次地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对家乡的喜爱和生活的热爱。
  2.开展民间特色游戏。随着千年文化的沉淀,民间的游戏各式各样,幼儿教师将这些游戏做一定的整理和收集,比如:踢毽子、跳皮筋、打沙包、丢手绢、跳跳绳等等,孩子们也相继搜集到了很多游戏物品。为了更好地传承本土特色游戏,家长与孩子一同进行了丢手绢的团体游戏比赛。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孩子的团体意识和与家长之间的默契程度,从中也充分地认识到了本土特色游戏中的有趣。
  3.开展民间艺术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剪纸、灯彩、刺绣、杂技等等,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认识到了民间传统艺术中的巧夺天工。另一方面,不同家长的思维方式也规避了教师的思维理念,使孩子从此次文化中也学到了很多不同的知识,认识到了很多不同的本土文化。
  综上所述,本土文化资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认知,使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受到很好的启发,同时也成为美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小传播者,这样本土文化资源才能充分被大家所了解和利用。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思维的深广度受到限制,这就对阅读教学带来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阅读深度不够,阅读只是局限于文字的表面,缺乏深度阅读。学生要达到深度阅读的要求,教师就要尝试在教学中采用追问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处。追问的定义是指教师运用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追问中层层深入。在选择追问的时机时,教师要精心对预设的良机精心设计,
期刊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传统文化教育走进科学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中,相关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确保在科学课堂中,传统文化可以真正融合进来。教师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
期刊
关键能力形成学科素养,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是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包括这五个方面:1.实验动手操作能力;2.实验条件控制能力;3.实验现象分析能力;4.实验结果处理能力;5.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一、在做中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典型实例:(2018年浙江高考31题节选)ZnSO4·7H2O產品的纯度可用配位滴定法测定。  下列关于滴定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
期刊
小学是读书认字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本阶段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语文课在其中也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这门学科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充,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这样看来,语文学科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对教育来说也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多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等蕴含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知识,并
期刊
在当下的教育理念中,素质教育己成为众所推崇并实践的教育方向,尤其是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和一些社会问題的凸显,立足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环节。在高中阶段,只专注于知识的教授而不重视学生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对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品质的社会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德育通常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
期刊
为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教师需要勇敢地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追求实效的特征,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将历史的教学过程贯穿到任务的创设与解决中,从而充分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升学习效率。本篇文章将从布置课前预习推动自觉学习、课堂不断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课后布置作业巩固知识掌握这三个方面
期刊
剪纸课程是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剪纸教学中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这种美术教学形式,可以增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运用形象的故事语言,帮助儿童掌握剪纸技巧  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讲述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新的知识。教师所选择的故事要充分契合教学主题,结合教师简洁而生动的讲述,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
期刊
朗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大声背诵朗读课文主要是努力做到读文吐字清晰,发音正确,发音时的停顿和突出朗读重音,把握正确朗读语调和加快朗读背诵速度,做到铿锵有力和充满感情地大声进行朗读。  针对现在小学生的朗读,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朗读文字兴趣不高,多数的小学生对语文朗读的整体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甚至有一部分的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还比较差,对朗读缺乏自信;个别的学生对课堂上指名朗读有畏惧心理。就大
期刊
在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有的比重很大,这是因为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其表达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教育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就当前小学的古诗词教学来说,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小学生汉语基础不高,他们认为古诗词中有些句子晦涩难懂是正常的,学习中只是注重于背诵全诗,对古诗词内容的学习谈不上快乐,学习兴趣不大,对于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美感难以体会。这些都表现了我们古诗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教
期刊
李吉林老师在探索情境教育之初,注重作文教学中情境的适时创设,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生活,沉浸真实情境,在虚拟情境中感悟、体验、想象,丰富他们的写作源泉,增强他们对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下面我以李老师《我是一棵蒲公英》习作教学为例,回顾李老师是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搭建通往符号世界的桥梁的。  一、搭建桥梁,唤起经验  课前,李老师带领学生们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