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凉风鼓荡的雨夜,我独自一人,撑着雨伞,借着忽明忽暗的灯光,绕成龙湖作一次孤独的行走。在近一个小时的独行中,那些平日里聒噪不歇的虫鸣,此刻都已隐遁而去。我也努力平复自己浮躁的心绪,聆听那打在雨伞上“嗒嗒”的雨声,以及自己脚步孤零零的“笃笃”声。身边黑影幢幢,湖面水波不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在黑夜里蛰伏了,唯有那一朵朵耐不住寂寞的韭莲,在昏暗的灯光下兀自绽放着,给这个无边的雨夜增添一抹清丽的亮色。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拉伸自己的目光,眺望远处明灭的灯火……
在我的印象中,葫芦山并没有葫芦,因为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寻找到它的踪影,以至于怀疑起它的真实性。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旁人的指点,我才发现了它“犹抱琵琶”的存在。远远望过去,那是一只被神秘的造化之手对半剖开的葫芦,一半倒扣在岸上,一半仰躺在水里。唯有借助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才能领略到一个完整葫芦的模样。它蒂指东北,肚镇西南,凹凸有致,风韵独具,让人心生怜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根治“旱涝年年有,三年两不收”的水利痼疾,人们在章罗村小潘屯附近建了一个水库。水库从1971年开工,1980年竣工,历时漫长的9年时间。水库的积雨面积5平方公里,有效库容353万立方米,能够满足周边3000余亩水田的灌溉所需。水库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唯一的开阔水面,是罗城温润如玉的肺叶。有了它,罗城便有了几分弥足珍贵的灵气和韵致。因为水库边上倒扣着那半边葫芦,于是人们便给水库起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葫芦山水库。
在小城还只有一条街道的时候,我在这里上高中。那时候的课业没有现在这么繁重。周末闲着的时候,我便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不是到五里排的地里烧红薯窑,就是到葫芦山水库的边上游荡,用以打发那食不果腹的时光。那时的葫芦山水库,夏季波光粼粼,可一到秋冬季节,汪汪的水便溜了个精光。水库变成了干库,露出白茫茫的烂石花库底。
葫芦山的那些过往,很多都已被那湖水淹没。现在的人们要想拾起往日的记忆,有时得借助各种方志和年鉴,否则就不得其门而入。
前些年,葫芦山水库的周边似乎在一夜之间生长出了许多东西。几座荒凉的小山多出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盘山蹬道,光秃的山顶耸起了朱柱黄瓦的亭子和宝塔,平坦的草地隆起了一个巨大的歌坡,环湖的道路和堤坝也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而水库的北面则建起了一个广场和两座宫殿一般的建筑。广场的中央竖起了一座于成龙朝北作揖的雕像,高大恢宏,栩栩如生。而两座建筑物中,一座是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一座是仫佬族博物馆。平日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熙来攘往,那里成了小城一处难得的文化景观。水库也升级为湖,名字也变成了成龙湖公园。每天早晚,只要天公作美,人们便呼朋引伴,数那点点野鸭,逐那粼粼波光,赏那田田荷叶。伴着清凌凌的云影天光,或绕湖散步,或临水垂钓,或含饴弄孙,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片水域,以及与这片水域有关的事物。最直接的缘由是因为两个人。一个是潘曼,另一个是雷觉人。他们一个是仫佬族阿凡提似的智慧人物,一个是科举场上的幸运儿。潘曼是仫佬族理想的化身,一直活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仫佬族民间故事选》里关于他的小故事有20则。在故事里,潘曼沉着勇敢,聪明机智,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把地主老财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很搞笑,也很解气。邑中先贤赖锐民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编写了仫佬剧《潘曼小传》,一举斩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银奖。由此改编而成的4集电视连续剧《潘曼》,摘取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听说潘曼的坟就在这片水域之中的某个角落,但我一直没有实地踏勘过,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史料中说他的墓位于“蛮王山西侧山麓”。蛮王山是葫芦山水库边上一座独山,清逸秀丽,丰姿绰约。仫佬族传说中蛮王练兵之所是不是就在这个地方?不得而知。周边的雷举和桅杆岭的村民把这座山叫作“蚂蟥山”,这是谐音讹传还是它的本名?也不得而知。
在桅杆岭和雷举,我还听到了一句“挖对西门角,银子不愿撮”的俗语。因此,葫芦山水库的周边,从山脚到山腰葬着大大小小的坟。人们似乎总是梦想着有朝一日挖中那个传说中的“西门角”,过上“银子不愿撮”的光鲜日子。
在葫芦山水库的边上有一个名叫雷举的村子。“雷举”这个名字与雷觉人密切相关。县志记载,雷觉人原来是桅杆岭人,中举后,村民便把他叫作“雷举人”。后来因为兄弟分家,雷觉人才搬迁到现在的地方。这块地方原本叫什么名字,无从知晓。我想,它当初的名字应该是“雷举人村”,后来,呼来唤去,人们便把它简化为更加顺口的“雷举”。雷觉人生于乾隆壬申年(1752年),故于嘉庆辛未年(1811年)。他是乾隆乙酉科副榜贡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科中式举人。我想,作为一个文人,无论是在中式之前还是中式之后,他一定是做了许多文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课读学童、平整道路等。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无论是在村民的口中,还是在史志上,都未能听到或找到他的相关事略。县志上只有他中式时间和籍贯的寥寥几笔,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他去世后,后人先是把他葬在油竹峒,后来又迁到深凹峒,1982年又从深凹峒迁葬到村西头的小山脚下。现在的雷觉人墓碑刻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二十九日,估计不是最初的碑,而是照着原碑新立的。碑柱上“三曲朝来拱必穴,文笔坐向护佳城”的对联,与雷举人文人的身份倒是极为契合。
由葫蘆山水库到成龙湖公园,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个人感情而言,如果需要在两个名字中间做出选择,我极有可能会选择前者。一个地方的命名,中间一定有它人文和民族心理上的根由,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自然,于成龙之于罗城,或者罗城之于于成龙,都在相互成就,谁也离不了谁。1661,不仅仅是一串数字,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纪年。“七载罗阳梅弄影,三冬蜀道柳含烟。”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于公笔下是不会流露出这样的诗句的。时光所能承载的是一段历史、一份掌故、一个念想。当年,县里的发展思路定名为“1661”,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巧合,抑或是历史的必然交汇,都无须考究了。
时代演进,人事更替。凹凸有致的葫芦山也好,光鲜靓丽的成龙湖也罢,一如那荒野之中的草木,荣枯之间,自有天定,一切顺其自然罢了。
作者简介:韦光勤,壮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河池市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26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广西日报》《当代广西》《广西民族报》《河池日报》等报刊。
在我的印象中,葫芦山并没有葫芦,因为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寻找到它的踪影,以至于怀疑起它的真实性。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旁人的指点,我才发现了它“犹抱琵琶”的存在。远远望过去,那是一只被神秘的造化之手对半剖开的葫芦,一半倒扣在岸上,一半仰躺在水里。唯有借助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才能领略到一个完整葫芦的模样。它蒂指东北,肚镇西南,凹凸有致,风韵独具,让人心生怜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根治“旱涝年年有,三年两不收”的水利痼疾,人们在章罗村小潘屯附近建了一个水库。水库从1971年开工,1980年竣工,历时漫长的9年时间。水库的积雨面积5平方公里,有效库容353万立方米,能够满足周边3000余亩水田的灌溉所需。水库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唯一的开阔水面,是罗城温润如玉的肺叶。有了它,罗城便有了几分弥足珍贵的灵气和韵致。因为水库边上倒扣着那半边葫芦,于是人们便给水库起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葫芦山水库。
在小城还只有一条街道的时候,我在这里上高中。那时候的课业没有现在这么繁重。周末闲着的时候,我便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不是到五里排的地里烧红薯窑,就是到葫芦山水库的边上游荡,用以打发那食不果腹的时光。那时的葫芦山水库,夏季波光粼粼,可一到秋冬季节,汪汪的水便溜了个精光。水库变成了干库,露出白茫茫的烂石花库底。
葫芦山的那些过往,很多都已被那湖水淹没。现在的人们要想拾起往日的记忆,有时得借助各种方志和年鉴,否则就不得其门而入。
前些年,葫芦山水库的周边似乎在一夜之间生长出了许多东西。几座荒凉的小山多出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盘山蹬道,光秃的山顶耸起了朱柱黄瓦的亭子和宝塔,平坦的草地隆起了一个巨大的歌坡,环湖的道路和堤坝也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而水库的北面则建起了一个广场和两座宫殿一般的建筑。广场的中央竖起了一座于成龙朝北作揖的雕像,高大恢宏,栩栩如生。而两座建筑物中,一座是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一座是仫佬族博物馆。平日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熙来攘往,那里成了小城一处难得的文化景观。水库也升级为湖,名字也变成了成龙湖公园。每天早晚,只要天公作美,人们便呼朋引伴,数那点点野鸭,逐那粼粼波光,赏那田田荷叶。伴着清凌凌的云影天光,或绕湖散步,或临水垂钓,或含饴弄孙,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片水域,以及与这片水域有关的事物。最直接的缘由是因为两个人。一个是潘曼,另一个是雷觉人。他们一个是仫佬族阿凡提似的智慧人物,一个是科举场上的幸运儿。潘曼是仫佬族理想的化身,一直活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仫佬族民间故事选》里关于他的小故事有20则。在故事里,潘曼沉着勇敢,聪明机智,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把地主老财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很搞笑,也很解气。邑中先贤赖锐民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编写了仫佬剧《潘曼小传》,一举斩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银奖。由此改编而成的4集电视连续剧《潘曼》,摘取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和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听说潘曼的坟就在这片水域之中的某个角落,但我一直没有实地踏勘过,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史料中说他的墓位于“蛮王山西侧山麓”。蛮王山是葫芦山水库边上一座独山,清逸秀丽,丰姿绰约。仫佬族传说中蛮王练兵之所是不是就在这个地方?不得而知。周边的雷举和桅杆岭的村民把这座山叫作“蚂蟥山”,这是谐音讹传还是它的本名?也不得而知。
在桅杆岭和雷举,我还听到了一句“挖对西门角,银子不愿撮”的俗语。因此,葫芦山水库的周边,从山脚到山腰葬着大大小小的坟。人们似乎总是梦想着有朝一日挖中那个传说中的“西门角”,过上“银子不愿撮”的光鲜日子。
在葫芦山水库的边上有一个名叫雷举的村子。“雷举”这个名字与雷觉人密切相关。县志记载,雷觉人原来是桅杆岭人,中举后,村民便把他叫作“雷举人”。后来因为兄弟分家,雷觉人才搬迁到现在的地方。这块地方原本叫什么名字,无从知晓。我想,它当初的名字应该是“雷举人村”,后来,呼来唤去,人们便把它简化为更加顺口的“雷举”。雷觉人生于乾隆壬申年(1752年),故于嘉庆辛未年(1811年)。他是乾隆乙酉科副榜贡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科中式举人。我想,作为一个文人,无论是在中式之前还是中式之后,他一定是做了许多文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课读学童、平整道路等。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无论是在村民的口中,还是在史志上,都未能听到或找到他的相关事略。县志上只有他中式时间和籍贯的寥寥几笔,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他去世后,后人先是把他葬在油竹峒,后来又迁到深凹峒,1982年又从深凹峒迁葬到村西头的小山脚下。现在的雷觉人墓碑刻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二十九日,估计不是最初的碑,而是照着原碑新立的。碑柱上“三曲朝来拱必穴,文笔坐向护佳城”的对联,与雷举人文人的身份倒是极为契合。
由葫蘆山水库到成龙湖公园,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个人感情而言,如果需要在两个名字中间做出选择,我极有可能会选择前者。一个地方的命名,中间一定有它人文和民族心理上的根由,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自然,于成龙之于罗城,或者罗城之于于成龙,都在相互成就,谁也离不了谁。1661,不仅仅是一串数字,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纪年。“七载罗阳梅弄影,三冬蜀道柳含烟。”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于公笔下是不会流露出这样的诗句的。时光所能承载的是一段历史、一份掌故、一个念想。当年,县里的发展思路定名为“1661”,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巧合,抑或是历史的必然交汇,都无须考究了。
时代演进,人事更替。凹凸有致的葫芦山也好,光鲜靓丽的成龙湖也罢,一如那荒野之中的草木,荣枯之间,自有天定,一切顺其自然罢了。
作者简介:韦光勤,壮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河池市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26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广西日报》《当代广西》《广西民族报》《河池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