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初中阅读教学已经走过了六年多的历程,在这当中,阅读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但毋庸讳言,由于对新课标理解上的偏差,也由于课标本身还存在问题,阅读教学中出现了种种不良倾向,如导语单纯追求花样;只做教学的组织者;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讲多了就一票否决;无原则的一味肯定学生的见解;重人文性轻工具性;只让学生发问,否定教师提问;拓展阅读贪多、远离文本等等,反思新课标教学中出现的诸种不足,笔者以为新课标阅读教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导入要恰到好处
导语设计不重在搞什么花样,应重在与文本联系紧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期待。比如教学鲁迅的《风筝》,有位教师这样导入:“(用多媒体打出放风筝的画面)春天,在辽阔的田野上,放风筝是多么的有乐趣!手拉空中飘舞的风筝,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放飞。可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看到风筝,却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呢?”此导语虽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期待:本该令人欢快的风筝,鲁迅为什么惊异和悲哀?学生自然想弄个究竟,而弄清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文本。这样的导语设计就恰到好处。
2教师要参与学生阅读活动过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这已是语文教师的普遍做法,但要注意,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组织者,不能只等着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要参与到学生阅读活动中去,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便于控制活动进程和方法的指导,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形式化,收到实效。
3正确对待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产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会多种多样,对此教师要珍视,切不可像传统教学那样,对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用教参分析来框死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的理解只要是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有据,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例如鲁迅的《风筝》,一般都认为表达的是“亲情”主题,但学生若得出以下看法:①表现鲁迅先生知错就改的精神;②揭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天使的科学道理;③批判当时社会的人们对儿童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就都应视为是正确的,如果以“亲情”来否定这些合理的看法,就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不足取的。要注意,强调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就一味无原则的去肯定。对那些远离文本,风马牛不相及的看法,就应予以否定,这样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个性,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反,会引起学生深刻的反思,重新感受文本,从而对文本作出准确的理解。如果像现在好多公开课上所表现的那样,不管学生回答如何,一律点头称“好”,做“好”字先生,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恐怕不会提升。
4灵活把握阅读教学中的讲
随着对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入,“讲少而精”成为共识,相对于过去的完全以“讲”为主,这是一个进步。但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讲多了,就一票否决,似乎有点教条,不尽妥当。必须明确,“讲少而精”是就总体教学情况而言的,是一个总的教学原则,具体到某一节课,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灵活掌握。“讲”就多少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①不讲:一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能自行解决,教师就不必要讲。②少讲:一节课教学内容难点较少,教师就要讲得少。教师可只就学生不能克服的难点讲讲,其余完全由学生解决。③多讲:一节课教学内容难点较多,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能解决,教师就不可避免的要多讲。这时,多讲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解除疑惑,克服难点,收到较好的效果。不讲,难点不会自行消退;少讲,学生有可能半懂不懂,弄不透彻,效果反而不好。在此,笔者非常赞同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先生的观点:教师要专讲学生不懂的东西,不但要讲,而且要畅讲(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多讲,这就意味着有时可能多于学生活动的时间,但这却是课堂所必须的,是恰当的。
以上几种情形,都是就教学中的难点讲讲,这对非文学性的课文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但对文学性的课文来说,只释疑、解难,就不尽完美,还要有适当的“情讲”、“美讲”,力求把课上得充满诗情画意,富有艺术感染力,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审美情趣。
总之,讲得多与少完全是由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课文特点所决定的,必须灵活掌握:不需要讲就不讲,不需要多讲就少讲,需要多讲就多讲。这才是科学的做法,怎么能不顾具体情况来论讲呢?
5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有机结合
有的地方的阅读教学主张课堂全由学生发问,否定教师提问,这是一种走极端的做法。笔者认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完全排斥教师提问。学生发问,问题往往比较散乱、肤浅,不一定能触及教学目标,只解决学生的问题,就有可能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而阅读教学总要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才会提高语文能力。如果学生的问题不能触及教学目标,只解决学生问题就完事,那就会造成学生知识上的缺欠,严重滞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能全由学生发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适当提问,让学生讨论,教师相应点拨,实现教学目标。把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学生的问题,又实现教学目标,这才是比较妥当的做法。
6正确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当前语文教学有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学习人文知识和思想教育,但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不可能不涉及人文知识和思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不可偏废。如果硬分个主次的话,那也只能是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研讨文本的内容外,还注意夯实字词基础,研讨字词句的表达作用、篇章结构及写法等语文因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学《心声》,就不能只去研讨小说所反映的教育问题,还应深入研讨文章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应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文中的心理描写多种多样,有直接心理描写,也有间接心理写。直接心理描写又有写人物的思想活动、感觉等几种表现手法。小说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对京京的内心世界作了充分的开掘,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心理描写,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描写是塑造血肉丰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物如果只有行动,没有语言,就是行尸走肉,算不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直接心理描写最常用,但老是用此种方式,行文难免呆板,因此,还要注意间接心理描写方式的运用,有时用间接心理描写还会收到直接心理描写所收不到的艺术效果。只有对心理描写作这样一番深入的探讨,学生才有可能学会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倘若把心理描写这样重要的语文因素丢掉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落空了。
7延伸拓展要恰当、适度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文本,比较封闭、狭隘。这严重影响着学生视界的开阔和思维能力的扩展。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彻底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推向课外,但要恰当、适度。要防止那种远离文本、牵强附会的拓展延伸,防止拓展阅读贪多。
1课堂导入要恰到好处
导语设计不重在搞什么花样,应重在与文本联系紧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期待。比如教学鲁迅的《风筝》,有位教师这样导入:“(用多媒体打出放风筝的画面)春天,在辽阔的田野上,放风筝是多么的有乐趣!手拉空中飘舞的风筝,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放飞。可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看到风筝,却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呢?”此导语虽没有什么新鲜花样,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期待:本该令人欢快的风筝,鲁迅为什么惊异和悲哀?学生自然想弄个究竟,而弄清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文本。这样的导语设计就恰到好处。
2教师要参与学生阅读活动过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这已是语文教师的普遍做法,但要注意,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组织者,不能只等着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要参与到学生阅读活动中去,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便于控制活动进程和方法的指导,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形式化,收到实效。
3正确对待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产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会多种多样,对此教师要珍视,切不可像传统教学那样,对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用教参分析来框死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的理解只要是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有据,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例如鲁迅的《风筝》,一般都认为表达的是“亲情”主题,但学生若得出以下看法:①表现鲁迅先生知错就改的精神;②揭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天使的科学道理;③批判当时社会的人们对儿童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就都应视为是正确的,如果以“亲情”来否定这些合理的看法,就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不足取的。要注意,强调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就一味无原则的去肯定。对那些远离文本,风马牛不相及的看法,就应予以否定,这样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个性,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反,会引起学生深刻的反思,重新感受文本,从而对文本作出准确的理解。如果像现在好多公开课上所表现的那样,不管学生回答如何,一律点头称“好”,做“好”字先生,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恐怕不会提升。
4灵活把握阅读教学中的讲
随着对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入,“讲少而精”成为共识,相对于过去的完全以“讲”为主,这是一个进步。但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讲多了,就一票否决,似乎有点教条,不尽妥当。必须明确,“讲少而精”是就总体教学情况而言的,是一个总的教学原则,具体到某一节课,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灵活掌握。“讲”就多少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①不讲:一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能自行解决,教师就不必要讲。②少讲:一节课教学内容难点较少,教师就要讲得少。教师可只就学生不能克服的难点讲讲,其余完全由学生解决。③多讲:一节课教学内容难点较多,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不能解决,教师就不可避免的要多讲。这时,多讲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解除疑惑,克服难点,收到较好的效果。不讲,难点不会自行消退;少讲,学生有可能半懂不懂,弄不透彻,效果反而不好。在此,笔者非常赞同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先生的观点:教师要专讲学生不懂的东西,不但要讲,而且要畅讲(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多讲,这就意味着有时可能多于学生活动的时间,但这却是课堂所必须的,是恰当的。
以上几种情形,都是就教学中的难点讲讲,这对非文学性的课文来说是比较适宜的,但对文学性的课文来说,只释疑、解难,就不尽完美,还要有适当的“情讲”、“美讲”,力求把课上得充满诗情画意,富有艺术感染力,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审美情趣。
总之,讲得多与少完全是由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课文特点所决定的,必须灵活掌握:不需要讲就不讲,不需要多讲就少讲,需要多讲就多讲。这才是科学的做法,怎么能不顾具体情况来论讲呢?
5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有机结合
有的地方的阅读教学主张课堂全由学生发问,否定教师提问,这是一种走极端的做法。笔者认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完全排斥教师提问。学生发问,问题往往比较散乱、肤浅,不一定能触及教学目标,只解决学生的问题,就有可能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而阅读教学总要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才会提高语文能力。如果学生的问题不能触及教学目标,只解决学生问题就完事,那就会造成学生知识上的缺欠,严重滞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能全由学生发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适当提问,让学生讨论,教师相应点拨,实现教学目标。把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学生的问题,又实现教学目标,这才是比较妥当的做法。
6正确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当前语文教学有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学习人文知识和思想教育,但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不可能不涉及人文知识和思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不可偏废。如果硬分个主次的话,那也只能是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研讨文本的内容外,还注意夯实字词基础,研讨字词句的表达作用、篇章结构及写法等语文因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学《心声》,就不能只去研讨小说所反映的教育问题,还应深入研讨文章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应作为学习的一个重点。文中的心理描写多种多样,有直接心理描写,也有间接心理写。直接心理描写又有写人物的思想活动、感觉等几种表现手法。小说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对京京的内心世界作了充分的开掘,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心理描写,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描写是塑造血肉丰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物如果只有行动,没有语言,就是行尸走肉,算不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直接心理描写最常用,但老是用此种方式,行文难免呆板,因此,还要注意间接心理描写方式的运用,有时用间接心理描写还会收到直接心理描写所收不到的艺术效果。只有对心理描写作这样一番深入的探讨,学生才有可能学会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倘若把心理描写这样重要的语文因素丢掉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落空了。
7延伸拓展要恰当、适度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文本,比较封闭、狭隘。这严重影响着学生视界的开阔和思维能力的扩展。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彻底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推向课外,但要恰当、适度。要防止那种远离文本、牵强附会的拓展延伸,防止拓展阅读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