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范县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范县 457500
【摘 要】:目的:评价X线平片及CT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8例患者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结果:①X线表现:8例中有7例中间有透亮的“瘤巢”,其中有4例瘤巢中心可见钙化或骨化,呈“牛[征”。②CT表现:CT检查3例均见清晰瘤巢及周围骨质硬化,2例瘤巢形态呈“牛[征”。结论: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CT表现,骨样骨瘤不难诊断,但X线检查有其限度,选择CT检查是骨样骨瘤最准确的方法,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骨样骨瘤;X线;CI'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37-01
骨样骨瘤并不少见,病因尚不明确,现在公认为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最早由Jaffe在1935年首先报道[1]。本文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的X线及C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骨样骨瘤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13~43岁,平均24.2岁,<30岁者6例,占75.0%;病程1~6个月;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患处疼痛,其中间歇性钝痛4例,持续性钝痛5例,5例夜间疼痛加剧。其中6例口服水杨酸钠类药物疼痛症状缓解,1例用药后疼痛无缓解。部位与类型:胫骨干2例,肱骨上段、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股骨干、腓骨干、髌骨各1例。根据瘤巢位置分为皮质型4例(50.0%),松质骨型3例(37.5%),骨膜型1例(12.5%)。
1.2 检查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视野(FOV)25cm,矩阵512×512。分别采用GE公司产CGR500 mA X线机、ProSpeed S Fast螺旋CT。
2 结果
2.1 X线表现 8例中有7例中间有透亮的“瘤巢”,其中有4例瘤巢中心可见钙化或骨化,呈“牛[征”。6例周围局部骨皮质增生硬化,1例见骨膜反应,2例表现为单纯的骨质增生硬化而未显示瘤巢,邻近髋关节的2例可见关节囊肿胀,2例可见周围软组织肿胀。
2.2 CT表现 CT检查3例均见清晰瘤巢及周围骨质硬化,2例瘤巢形态呈“牛[征”,CT中瘤巢大小为0.5~1.7cm,平均0.7cm,中心钙化灶0.1~0.7cm,平均0.34cm,2例见邻近软组织肿胀,1例瘤巢邻近髋关节出现反应性积液。
3 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良性骨肿瘤的l0%[2],而国内报道仅占良性骨肿瘤的1.81%[3]。90%的患者发病年龄为10~30岁,男女比例约2:1至3:1[2],半数以上发生于股骨和胫骨关节囊内骨样骨瘤以髋关节多见,其次是肘、踝、腕关节部位。脊柱骨样骨瘤占10%,病灶主要位于椎板、椎弓和棘突,极少发生在椎体[2]。本组资料与文献报道相符。
3.1 临床表现和病理 骨样骨瘤多数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夜间加剧。水杨酸制剂可缓解。
3.2 影像学表现 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视野(FOV)25cm,矩阵512×512。
3.2.1 X线表现 骨样骨瘤因病变部位不同和病程长短而X线表现各异,多具有特征性[4]。位于长骨骨干的骨样骨瘤具有特征性,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有一小圆形透亮的瘤巢及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瘤巢一般为直径小于2cm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位于病变中心,病灶周边的骨硬化反应呈梭状增厚,还可伴有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或相邻关节的肿胀。骨样骨瘤的另一个典型的X线表现为″牛[征″:即圆形透亮的瘤巢中心有圆形的钙化影。有时,X线体层摄影也能较好的显示瘤巢。
3.2.2 CT检查 多数学者认为,CT是诊断骨样骨瘤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最大优点是比X线能更好地显示瘤巢,亦更易显示瘤巢内的钙化而更易表现出″牛[征″。这一优点在骨盆、脊柱及关节内病变等复杂的解剖部位作用更大。另外,CT能准确定位瘤巢,对于手术进路的选择、术中定位以及手术效果极有帮助。因为瘤巢的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而瘤巢通常较小,且常被硬化增生的骨质所包绕,术中仅凭大体观察和临床经验要达到准确定位非常困难,尤其是当瘤巢位于骨质的深部时,难以将瘤巢完整切除而症状复发。所以对于有些病例行术前或术中的CT检查定位是必要的。
3.3 鉴别诊断 骨样骨瘤主要需与成骨细胞瘤和骨皮质脓肿鉴别。瘤巢>2cm时则应首先考虑成骨细胞瘤。如有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史则应考虑骨皮质脓肿。
参考文献
[1]Jaffe HI.Osteoid osteoma:a benign osteoblastic tumor composed of ostioid and atypical bone[J].Arch Surg,1935,31(3):709-728
[2]Hermann G,AbdelwahadI F,Casden A,et a1.Osteoid osteoma of a cervical verebral body[J].Br J Radiol,1999,72(6):1120-1123
[3]冯乃实,李瑞宗,张学军,等.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4327例统计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7):760-765
[4]丁建平,李彦格,王溱.骨样骨瘤的X线诊断:附16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6):396.
(收稿日期:2009.1.12)
【摘 要】:目的:评价X线平片及CT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8例患者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结果:①X线表现:8例中有7例中间有透亮的“瘤巢”,其中有4例瘤巢中心可见钙化或骨化,呈“牛[征”。②CT表现:CT检查3例均见清晰瘤巢及周围骨质硬化,2例瘤巢形态呈“牛[征”。结论: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CT表现,骨样骨瘤不难诊断,但X线检查有其限度,选择CT检查是骨样骨瘤最准确的方法,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骨样骨瘤;X线;CI'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37-01
骨样骨瘤并不少见,病因尚不明确,现在公认为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最早由Jaffe在1935年首先报道[1]。本文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的X线及C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骨样骨瘤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13~43岁,平均24.2岁,<30岁者6例,占75.0%;病程1~6个月;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患处疼痛,其中间歇性钝痛4例,持续性钝痛5例,5例夜间疼痛加剧。其中6例口服水杨酸钠类药物疼痛症状缓解,1例用药后疼痛无缓解。部位与类型:胫骨干2例,肱骨上段、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股骨干、腓骨干、髌骨各1例。根据瘤巢位置分为皮质型4例(50.0%),松质骨型3例(37.5%),骨膜型1例(12.5%)。
1.2 检查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视野(FOV)25cm,矩阵512×512。分别采用GE公司产CGR500 mA X线机、ProSpeed S Fast螺旋CT。
2 结果
2.1 X线表现 8例中有7例中间有透亮的“瘤巢”,其中有4例瘤巢中心可见钙化或骨化,呈“牛[征”。6例周围局部骨皮质增生硬化,1例见骨膜反应,2例表现为单纯的骨质增生硬化而未显示瘤巢,邻近髋关节的2例可见关节囊肿胀,2例可见周围软组织肿胀。
2.2 CT表现 CT检查3例均见清晰瘤巢及周围骨质硬化,2例瘤巢形态呈“牛[征”,CT中瘤巢大小为0.5~1.7cm,平均0.7cm,中心钙化灶0.1~0.7cm,平均0.34cm,2例见邻近软组织肿胀,1例瘤巢邻近髋关节出现反应性积液。
3 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骨肿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良性骨肿瘤的l0%[2],而国内报道仅占良性骨肿瘤的1.81%[3]。90%的患者发病年龄为10~30岁,男女比例约2:1至3:1[2],半数以上发生于股骨和胫骨关节囊内骨样骨瘤以髋关节多见,其次是肘、踝、腕关节部位。脊柱骨样骨瘤占10%,病灶主要位于椎板、椎弓和棘突,极少发生在椎体[2]。本组资料与文献报道相符。
3.1 临床表现和病理 骨样骨瘤多数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夜间加剧。水杨酸制剂可缓解。
3.2 影像学表现 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3例行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视野(FOV)25cm,矩阵512×512。
3.2.1 X线表现 骨样骨瘤因病变部位不同和病程长短而X线表现各异,多具有特征性[4]。位于长骨骨干的骨样骨瘤具有特征性,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有一小圆形透亮的瘤巢及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瘤巢一般为直径小于2cm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位于病变中心,病灶周边的骨硬化反应呈梭状增厚,还可伴有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或相邻关节的肿胀。骨样骨瘤的另一个典型的X线表现为″牛[征″:即圆形透亮的瘤巢中心有圆形的钙化影。有时,X线体层摄影也能较好的显示瘤巢。
3.2.2 CT检查 多数学者认为,CT是诊断骨样骨瘤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最大优点是比X线能更好地显示瘤巢,亦更易显示瘤巢内的钙化而更易表现出″牛[征″。这一优点在骨盆、脊柱及关节内病变等复杂的解剖部位作用更大。另外,CT能准确定位瘤巢,对于手术进路的选择、术中定位以及手术效果极有帮助。因为瘤巢的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而瘤巢通常较小,且常被硬化增生的骨质所包绕,术中仅凭大体观察和临床经验要达到准确定位非常困难,尤其是当瘤巢位于骨质的深部时,难以将瘤巢完整切除而症状复发。所以对于有些病例行术前或术中的CT检查定位是必要的。
3.3 鉴别诊断 骨样骨瘤主要需与成骨细胞瘤和骨皮质脓肿鉴别。瘤巢>2cm时则应首先考虑成骨细胞瘤。如有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史则应考虑骨皮质脓肿。
参考文献
[1]Jaffe HI.Osteoid osteoma:a benign osteoblastic tumor composed of ostioid and atypical bone[J].Arch Surg,1935,31(3):709-728
[2]Hermann G,AbdelwahadI F,Casden A,et a1.Osteoid osteoma of a cervical verebral body[J].Br J Radiol,1999,72(6):1120-1123
[3]冯乃实,李瑞宗,张学军,等.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4327例统计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7):760-765
[4]丁建平,李彦格,王溱.骨样骨瘤的X线诊断:附16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6):396.
(收稿日期: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