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中师兄弟三人法号所含有的佛学修行精神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传奇神魔小说之中的不朽名篇已流传了400年有余,它极具浪漫色彩与恢宏气势,天马行空,奇幻绝伦的想象力,又以细腻绵长的笔触勾勒细部,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此同时,作者在成书时巧妙地将佛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融入小说之中,大到故事框架,情节设置,小到人物形象,甚至是取名方式等等,都在不经意间体现了浓厚的佛学思想;其中,取经队伍的法号便有着佛学修行精神含义。
  关键词:佛学思想;修行文化;悟空;悟能;悟净
  《西游记》所蕴含的文化色彩是纷繁复杂的,哪怕略其故事性不谈,《西游记》本身也有着儒释道三大宗教恣意交织的文学性,或者说文化性存在,因此,关于《西游记》内容的研究和探索自明代以来就络绎不绝。虽然《西游记》在故事的外框上带有浓厚的神话传奇色彩,但其本身源自玄奘法师西去取经的历史事迹这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取经队伍的人物设计依托于现实的玄奘法师的取经经历,而师徒几人在书中也分别有着多样化且极具指代性的称谓,或可说他们的名号本身就是一种放之书外亦独具隐喻含义的象征。
  这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象征之物,便是师兄弟三人的法号中共有的“悟”字,“悟”即领悟、彻悟、觉悟之意,其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换言之,从佛学角度而言,悟是心灵的实践,或者也可称之为“修证”“体证”等。
  一、悟空——行者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1],这句标题中出现的“心猿”一词是一个很典型的佛学用语,《维摩经》之中就曾明确说过:“心如猿猴”。“心”是浮躁不安的,是一直运动而不停歇的,正如猿猴一般活跃跳脱,不受控制。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主导人思维的器官认识与现在不同,那时候他们觉得人的欲望、梦想、感情等等事物并不是被大脑所左右的,主导这些东西的器官是心[5]。
  而后半句中的六贼同样是佛学的概念,依据《心经》所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感为六根,而色、声、香、味、触、法是六根感知之物,即眼所能见、耳所能听、鼻所能闻、舌所能尝、身所能触、意所能想的所有一切对象统称为“六尘”,“尘”在佛学中有染污之意,换而言之,所谓六尘,即是谓之能染污情识,而使得真性不能显发,犹如盗贼一般夺取善法之一切,故而又称六贼[6]。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西游记》的十四回主要讲的是唐僧初遇孙悟空,并将他从五指山底解救出来的故事,既预示着取经之旅的开始,也是为之前“大闹天宫”的故事画下完整的句号,因此这一回在《西游记》整个故事之中可谓是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可以看作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回,这一回特意在标题中就使用了“心猿归正”一词,恰恰正是要与“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做出对比。
  在十四回的开篇,作者便引用了宋代诗人张伯端的名篇《即心是佛颂》,特意提到了“心佛”之概念,透过给孙悟空的称谓——“心猿”,更进一步论述了“修心”为何。
  在《西游记》的故事之中,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既没有前世的愿或业,又没有与现世关联的缘,是为无垢赤子,有一颗纤尘不染的本心。因此,虽然他是取经队伍中最为调皮,也最爱捣蛋的那一个,却总是不受世间凡尘的诱惑与干扰。与此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尘秽无染,他不谙世事,不理凡尘,在《西游记》的早期,即“闹天宫”的时期,可谓是什么规矩都不理会,他的性格嚣张傲慢又无礼可恶,这个阶段的孙悟空便代表着“放心”之举,这在闹天宫的时期也有隐喻暗指,便是真正象征着孙悟空悲剧开始的事件——“倒反御马监”。古来素有心猿意馬之说,“悟空”这只心猿主动放纵意马,便是“心”信马由缰的暗示,这个故事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由着自己的“心”胡作非为,不加以约束,最终必种恶因,得恶果。
  但归根结底,孙悟空之所以这个样子,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不愿受到世俗规矩的约束管教,所以佛祖才要让他被压五百年,这从侧面说来也可说是应了佛家所说,有“恶有恶报”之意,而这阶段便意味着“定心”。这“定心”也就是把"心猿"安定下来的过程。在第十四回中,重获自由的孙悟空打死的六个山贼也正是标题所指的“六贼”的指代,打死六贼的悟空是“心猿”,也就是心的指代,一旦心中有了障碍,这个心就不是“空”了,一切多余的思想杂念,七情六欲,都会破坏这种安定,所以必须彻底去除杂念,这才安排悟空打死“六贼”,而非是唐僧所谓的赶走。除此之外,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其实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定心”的暗示,《西游记》中紧箍咒的咒语的称呼便是“定心真言”。正如第十四回在《西游记》中是承上启下的情节一样,“定心”也是象征着转机的阶段[7]。
  在之后的故事里,孙悟空在佛祖的安排下护卫唐僧取经,此举便是在用取经学佛来约束他管教他,让他一心向善,并且通过经历九九八十一种磨难,让他懂得用自己强大的能力惩恶扬善,这便是最后的“修心”阶段,说得再通俗一些,这一阶段就是要四处行走,经历各种事情,历练自己的“心”,因而孙悟空还有一个名字——行者;在此之后,经过不懈努力,行者果然善有善报,取得了正果。
  这整个“修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悟空”,“空”代表着的是宇宙最根本的真空,换言之,即是无,这种“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它代表着的是“看不见且摸不着的能量的转换”。“空”是一种永续存在的事物,“空”也是指能看到无的本质,最终达至“外不被五欲六尘所沾染,内不起贪嗔痴欲的妄念”的境界,成为最超尘脱俗的存在,所谓“悟空”,便是领悟并最终达至这个“空”的境界,这也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境界。
  二、悟能——八戒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世贵为天蓬元帅,他本该是掌管天河水兵的大将之才,却因为调戏嫦娥而被贬凡间(意指恶有恶报),可明明吃尽了前世所犯的道德错误带来的业障的苦头,偏生他哪怕是做了猪也还在犯贪吃好色之错,甚至于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后,他也还是在动用自己的小聪明偷懒躲事,一遇到困难挫折便成天想着分家拆伙,各奔东西,以至于许多时候会和一心一意的孙悟空发生直接冲突,这一点在《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1]的故事之中便十分的明显。   这第二十七回是《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目“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这一回中,悟空因为三次打死妖怪,遭到唐僧误会,因而被其赶走。但实际上,在孙悟空第一次打死白骨精,还有第三次打死白骨精之后,孙悟空都曾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每每唐僧正将相信他之际,猪八戒却从中作梗,他妖言惑众,胡说八道,令行者的辩白苍白无力,最终导致行者被唐僧赶走,甚至就连离开之际,也还要告诫悟净需要小心“八戒”的话。在这一回中,如果说赶走孙悟空的主要原因是唐僧的不信任,那么猪八戒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也是推波助澜的间接原因,正因为他这种“不能”说的话语,才蒙蔽了唐僧心灵的澄净,所以“心猿”才会离开。
  在佛教的概念之中,“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四十二章经》中曾有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由此可见:戒律存世,便如同佛陀住世;而佛子持戒,便是修行悟道之根本。
  而所谓“八戒”,是佛陀制定的一种暂时性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其目的是為让作为在家之人的弟子们也能参与到佛法的潜修之中,它的全称是“八关斋戒”,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戒律,主要是因为在家人的修行同出家人不一样,即使他们想要潜心修行,也难免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影响,障碍可谓颇多。佛陀怜悯身为在家人修行的善男信女们,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接触出家的清净生活的机会,借以长养善根,种下出世正因,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修行戒律,这就是八关斋戒的由来。其中,“关”意为关闭八恶,不造三业。而“斋”者,则有使人身心清净、消除妄念、齐断诸恶的能力,具修重善之意。
  在经书《增一阿含经》中曾有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2]这句话本身便是一个对世人的教导,其意可通俗地理解为:不要去做这世间的任何一种恶行,但应当积极去践行这世间的一切善行。这句话是诸佛所教导的做人的总则;也是佛教真正的教义。想要实现这个目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便是必不可少的,不如说戒律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伟大志愿而存在的。
  “悟能”中的“能”按字面意思解,代表着能量、能力之意,它同时也还指代变化,亦有可转换的意思。这是因为能量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能力却也是可变化成其他某种事物或是转换成能量的某种样式的。而“悟能”的字面意思便是指学习并知晓自己的“能”,通俗易懂地说,就是知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明确与自己的能力相对应行为或作为。正因为猪八戒的形象特点(贪食贪睡、投机取巧),所以才会用“八戒”来告诫于他,让他懂得谨言慎行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当作何为,以此开悟,从这层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悟能”是“八戒”的最终目的。
  因而对佛家弟子而言,不管想不想受戒,持戒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佛法寓于持戒之中。严守戒律是学佛的第一步,也是修行的根本,就好似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对于儒学的意义一样,“八戒”所说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香油着身、不坐卧高广大床等戒律,也是佛家修行人务必要遵循的道德指标和行为规范,同时,只有守戒才能正确地践行佛学修行,也只有守戒才能获得真正的佛学智慧,守戒即是“悟能”本身。
  三、悟净——沙僧
  与猪八戒一样,沙悟净也是被贬下凡的神仙,他被贬之前是玉皇大帝身侧的贴身侍卫,身居卷帘大将一职,只因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凡间,且每七日还要遭受万箭穿心之苦,又因他实在无法承受这穿心蚀骨的痛苦,只得灰溜溜地躲到了流沙河之中,此后便一度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甚至以路人为食,是一副恶神模样。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后,他痛改前非,一心向佛,成了队伍中最为安静、老实、吃苦耐劳的那一个。在《西游记》的故事中,沙悟净的着墨显然不如孙悟空或者唐僧,甚至也能明显感觉得到他的形象亦不如猪八戒般鲜明而有特色,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苦行僧,仅以无言的行动昭示自己坚贞不渝的向佛之心。
  不过也多亏如此,关于沙悟净的人物形象来源倒是一直争议不大,说法也较为统一,这点反倒不似孙悟空或者猪八戒这类形象鲜明的角色,自从胡适先生在《西游记考证》中提出了“此章记玄奘遇深沙神的事,确是后来沙僧的根本”的说法之后,现在大都认为其人物形象或许来自佛教的“深沙大将”。
  不过比起沙悟净的人物形象,他在取经队伍中的人物定位倒是比较明确,由书中的种种情节看来,他显然是队伍中“担起调和与凝聚”之任务的角色,其调和在于阻止悟空与八戒的斗争。故事之中,但凡这二人起冲突,沙悟净便一反平日静默低调的常态,总是能第一时间拿出主意,劝阻这二人收声住嘴,握手言和,这个时候的沙僧会表现出惊人的沉稳与睿智;而“凝聚”则在于他较之其余三人,对取经一事更为专一,队伍每每遇到拆伙的危机,都是沙悟净劝阻大伙莫要放弃;除此之外,取经队伍中唯独沙僧是从来没有埋怨过路途遥远、旅程艰苦的人,足见其意志力坚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沙悟净之所以在《西游记》中的形象与个性并不突出和鲜明,并非作者着墨不多,或无意描写所致,而应该恰恰相反,正是作者刻意为之,故意将之写成这样[8]。
  沙悟净在加入取经队伍之前本是流沙河中的吃人妖怪,其凶性与残暴从他脖子上那串人类的头盖骨项链便可见一斑。但奇妙的是,在他皈依之后,他的形象反而是师兄弟三人中最像和尚的,这点可从《西游记》第二十二回的原文中便看出端倪:“三藏见他行礼,真像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1]
  《六祖坛经》有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3]。在这里,净是洁净、清净的意思,换言之,这句话也就是在说,假如想要抵达净土,就应该先让自己的心灵澄净,而只要心灵清澈之后,我们所见到的环境自然也处处皆是净土。
  佛学中素来有缘起一说,世间万物皆有正负两面,心净之人可以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而当一个人敢于接受负面的那部分信息的时候,便意味着他有勇气去面对并改变。[4]对于沙悟净这样犯下弥天大罪之人,恰恰正需要这样的机遇。因而取名为悟净是为了予他清净心,不与世相争,净心向佛,这样才能真正地放下过去,最终痛改前非。   所谓“悟净”,便是指有意识地让自己寻求净土,也即是远离污浊。在《西游记》行文之中,作者还会将沙和尚唤作沙僧,这也代表他亦象征着初入法门,修行尚浅,大体只为求得清净心的僧人,但对于求佛问道的修行而言,这样的清修方法无疑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若无清净之心,更遑论去进行下一步的修行了。因此西游记里才会将之设定得比较不起眼,突出其清净的特色。
  四、结语
  《西游记》这部著作,虽然同时包含着儒释道三教合一,错综杂糅的思想倾向,但佛教思想无疑是其中最为直观与鲜明的,这点从整个故事的走向及结果就可以看得出来。唐僧师徒几人的目标是取得真经,并且就在他们取回了佛经之后,几个人都最终受封而成了佛[4]。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游记》可说是以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借由取经故事从侧面描述了唐僧师徒几人皈依佛法,修行悟道,最终成佛的一个过程,而师兄弟三人的法号正是这个过程的一种暗示。三人法号中的“空、能、净”,从直观意义上尽皆可指代三种物理现象,而结合其象征意义,也可说是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对潜心修佛的佛教徒而言,所谓的“修行”其实应该说是一种向内探索的过程,它们磨炼的是自我的心性与精神,是对人性的塑造,因此佛教的“修行”讲求的是“看破凡尘俗世的污垢欲念”和“超脱生死轮回的悲欢离合”,他们追求的正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结合这种“修行”观念来看,师兄弟三人的名号亦可说是关于修行人的能力和果报的三种不同水准。这正是佛家通过“修行”,从而求佛问道的三重境界,由“悟净”开始入佛门,再从“悟能”懂佛法,最后才能“悟空”得佛心,由浅入深,似水到渠成般层层递进,最终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圆满。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著.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瞿昙僧伽提婆.增一阿含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3〕黄宝生注.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张蕊青.《西游记》之“心猿”及其文化根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6).
  〔6〕赵美真,雷璐灿.《西游记》中的佛教寓意[J].哈爾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6).
  〔7〕程毅中.《心经》与心猿[J].文学遗产,2004(1).
  〔8〕陈耀明.谈谈沙悟净形象的塑造[J].嘉兴教育学院学报,1996(Z1).
其他文献
摘要:《围城》采用以男性主角方鸿渐为中心视点的叙述方式,对文中女性的形象塑造显得不甚公平,读者也不难看出来文中女性形象或多或少都带有着男性视域下的刻板印象。本文从性别视域出发,重新审视《围城》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性形象;男性视角;女性意识  一、围城百态:男性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围城》里的女性是在男性视域下完成形象塑造的,“男人具有谈论女人的资格,就是因为他不是
期刊
油畫作品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人们也愈加追求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传统工艺美术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进而提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创新途径,旨在为传统工艺美术的繁荣发展与进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艺美术;民俗性原则;传统美术  现阶段,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传统工艺美术品不仅是简单的工艺品,更包含着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素养。因而,需要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在
期刊
摘要:《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是影视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出于当今影视行业形势的需要,只有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培养出更专业的创造型影视行业人才。  关键词:影视剧本;剧本创作;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影视行业逐渐成为一大热门行业,同时学习影视剧本创作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影视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影视剧本创作专业的学生面
期刊
摘要:聂家庄泥塑作为高密三绝之一,有着鲜明的民间艺术特征,其中最具特色、样式流传最广的非泥叫虎莫属。本文从聂家庄泥塑的发展历史、泥叫虎的制作工艺、泥叫虎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聂家庄泥叫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民间艺术;聂家庄泥塑;造型;色彩  一、聂家庄泥塑的发展历史  研究聂家庄泥塑的艺术特色,应从高密本地的文化氛围入手。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的风土人情,被称为高密三绝的剪纸、扑灰年画
期刊
我与聋人对话  谁能和聋人对话呢?我能。这是因为她聋而不哑,眼睛明亮。她看着我说话的嘴唇,可以知道我在说什么,即和我对话。  那年初夏,我在南昌郊外果园采访,被那满园翠绿滋润了心园,被枝头新绿透红的京华大白桃迷醉了双眸,挑起了诱念。秋后我便开垦了一个小型果园,就地请了几个农民,打树洞,施底肥,接着趁果树苗冬眠的十一月,栽下了桃、橘、沙田柚,还有桂花树等。这几个农民,其中一个就是我说的聋人,我称她聋
期刊
摘要:由于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容易给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带来困难,因此很多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都不够准确,而如何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协调中西方文化差异,将作品内容的深层含义准确翻译出来,成了很多翻译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方各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以协调中西方文化差异、保证文学作品翻译准确性为目标,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提出了一
期刊
攝影作品
期刊
向17年的青春致敬  春的微风轻拂素面  越过天堂又是人间  假如有人问我的爱恋  青山也变了铁貌的容颜  夏的蝴蝶飞舞翩翩  浓意又掺缕缕缠绵  假如有人问我的爱恋  神马也将从此启程挥鞭  秋的稻香浸入心田  寂寥难抗萧瑟思念  假如有人问我的爱恋  珠穆朗玛也降低了山巅  冬的雪花遍布漫天  洁白夙愿浅显虔诚  假如有人问我的爱恋  只愿三生蹁跹永伴江艳  没有回报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飞蛾火
期刊
摘要:次仁卓玛,西藏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出了一系列表现个人经历、对生命的思考等绘画作品。她先后参加了各种画展,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同时她的许多优秀作品也被世界各地多家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家收藏。次仁卓玛作为一位西藏当代女性艺术家,以她个人的视角、独特的绘画风格对西藏当代美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西藏美术史上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画坛上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关键词:女画家;油画;生命  被命运眷顾的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