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谈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有其独有的教学特点。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一些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流于形式或者选择与考试相关的重点、难点,那些不重要的文言文教学内容、知识点就不讲或者少讲。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掌握与推广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就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读音、意思、句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此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没有那个必要,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点过于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学习时就没有认真对待。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文言文学习是中学语文阅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一定要重视文言文教学,给予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文言文教学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好必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二、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无效教学举例
  当前课改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走访调查了解得知,仍旧有一些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无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相对于现代文教学来说确实是显得枯燥乏味,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些无效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掌握不了应该掌握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下面是典型的无效阅读教学表现。
  1考試指挥棒的驱使作用
  相对于课改前文言文考试难度来说,新课改后的确降低了考试难度。文言文考试的内容及其出题方式已经在“偷工减料”(或者“减负”),出现了怎么考就怎么教的怪圈,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点一概不讲,很显然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在教材中,诸如通假、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未提及或少提及,这让一些年轻老师认为在“文言文难教、难学”的情况下,干脆来个“冷处理”。待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时,高中老师给学生讲解部分文言文知识点时,学生一头雾水,原本初中语文教学就该涉及的文言知识不应推到高中阶段来学习。
  2学生的朗读量不足
  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的朗读是占据文言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一些文言文通过多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析文言文所传达的信息。在传统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时老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独自“表演”——老师讲,学生听,很少让学生朗读。有些老师发现了在朗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即自读多、齐读多,讲前读得多,讲后读得少;个读少、范读少、背诵少。这就把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给削弱了。这样的文言文无效教学能长久吗?
  3毫无新意的传统教学形式
  文言文教学方式可谓毫无创意,这种毫无新意的呆板教法,自然加剧了课堂气氛的压抑。对于不喜欢用多媒体授课的老师还是沿用“读—译—抄—背”的思路教学。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很多,实词、虚词和断句、析句等需要理解、记忆的过于多,教师往往自我陶醉,动不动引经据典,逐字逐句翻译,黑板上密密麻麻;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快速记笔记,生怕老师讲的记不到,于是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或“译文”,但是,学生的脑袋里仍然是空白一片或者零散的文言文知识点。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文言文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他们的阅读水平难以提高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三、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古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下列做法值得老师借鉴。
  1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课时安排,有计划地上好每一堂课。因此,每堂课教学目标要明确,只有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计划才是符合文言文教学规律的,这样学生的学习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不至于拖后腿。例如,《伤仲永》第一课时,教师只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并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即可,第二课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讨论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2基础点滴,水到渠成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非常多,一篇文章可能不多,但是需要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断句、析式等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为此学生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古文实词、古文虚词、古文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例如,“两兔傍地走”(《木兰诗》)在古代实词中,“走”理解为跑,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记忆,这些点点滴滴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最终才会水到渠成。
  3把握句意,品味意境
  文言文中的经典句子堪称精华。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把握理解其意,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多元解读文本,品味其中意境。例如,《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简单八个字可谓作者匠心独具,在整体上理解文章后才能理解其中意境。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中学老师要做好担当优秀文化传播的使者,应让学生掌握好必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为此,教师讲授文言文时应该多研究教材、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文言课。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西林中学(533500)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为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然要采用一些教学技巧。其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加减乘除
通过自己的个性化写作来进行文本品读,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中来,读一读,品一品,比单纯让学生背诵答案来得更为有效。在品读中,学生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挖掘文本内涵,深入解读文本,根据现成的文本素材,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情感,抒写自己的个性理解,进行生成性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培养写作和文本解读能力。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立足情节,品读文本整体  在
Brugada综合征是以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及高猝死发生率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结构正常的一种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该类疾病能引起多种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晕厥、
陶行知先生所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引导“思考”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路的可能”。而就“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韦志成语)的阅读教学来说,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即能够实现预期目的——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与掀起情感的波澜——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依据是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9 月5 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我们的城市管理体制过多地把资源集中在特大城市。为什么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多, 就是因为我
据《新京报》11月23日报道,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直属单位印制科学研究所2017年度人员招聘计划显示,拟招聘6名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士进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这使得
写作是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一直以来,写作被当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工具。写作
<正>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促进学
【正】 笔者近十多年来,用民间验方商陆治愈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患者,效果满意。今择其典型病例报导如下:一九七二年,一位孕七月的中年农妇来诊,诉其一月前洗澡时发现双大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补写“点睛之笔”,借助感悟深化思维深度;同“材”异构,暴露思维,趋优弃劣;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趋向深入;评注文章,借力打力砥砺思维。我们惯常的作文教学,大多将重点放在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上。其结果是学生写出了比较规范的作文,但是很少能从中读到新意、朝气和灵性。如果作文中缺少了真正的思考,也就缺失了生活的气息和让人回味的余韵。可以说思维的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