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形势,从2003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投资增长过快;第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第三,外汇顺差和外汇储备;第四,房价上涨过快。……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
从2003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GDP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就涉及到三个产业。图一的红线是农业,绿线是工业,蓝线是第三产业。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慢,从纵向来看,第一产业在2003年和2004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2003年以前,第一产业只有2%左右的增长速度,到了2003年,增速一下提高到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1990年中后期以来,我们的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也在逐年下降,到2000年我们的农业增长速度只有2%,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增长速度是非常低的。这个矛盾逐年积累,到了2003年,由于美国市场上大豆期货价格的上涨,引发了我们的粮食价格在非典之后出现上涨趋势。从2004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取消农业税,通过3年的努力,把农业税全部取消。另外,国家对种粮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民购买粮种和农业器具,国家也给予补贴。再加上最低粮食收购保护价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在2004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三产业。从图中可以看出,绿线基本上处于蓝线的上方,这样一种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有一个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增加4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产业的增速就不应低于第二产业,甚至比第二产业的增速还要快。但是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从现在的情况看,要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任务,有三大难点:第一,单位GDP产出的能耗降低20%;第二,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第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增长4%。前两个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要把这两个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来抓,这是很好的。但是,第三个约束性指标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提高4%”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根本要求。产业结构升级有两条重要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应该下降,这个标准我们已经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占 GDP的比重是35%左右,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不足12%。产业结构升级的第二个标准是,在二、三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有所上升。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提高4%”的目标,就是遵循这一原则,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至少在2006年,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被证明是困难的。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字来看,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还是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在上升,但是单位速度还不够,特别是和第二产业相比,速度较慢。
二、物价水平
就物价水平来说,CPI(消费价格指数)现在比较低(见图二),2007年我们提出的预期性指标是,把CPI增速控制在3%,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是有难度的,但是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超过这个数字,也不会超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CPI和PPI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之间的关系。图三反映了过去几年和生产价格有关的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生产价格指数明显高于消费价格指数。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快于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或者说,生产价格指数高于消费价格指数,那么我们就要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需求拉动型,一种是成本推动型,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是,现在也同样面临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个压力是银行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四、国际收支
图四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6年的国际贸易平衡状况。红色的是逆差,绿色的是顺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年份出现逆差,而且量都不大,从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的国际贸易收支都是顺差,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当时只有1.6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记得1985年我第一次到美国,手里拿着一枚美国最普通的硬币,价值1/4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就两块多钱,一直舍不得用,因为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太少了,即便是得到这样一枚硬币也很不容易。现在我们有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你看上一件价值100美元的东西,折合人民币是800元,你可能会把它买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变。外汇储备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增加了将近一万倍,增长速度非常快。
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投资增长过快;第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第三,外汇顺差和外汇储备;第四,房价上涨过快。2006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这四个问题,现在这几个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问题有一些缓解;外贸和外汇储备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房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调控效果还不十分明显。
一、投资增长过快
投资过快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图五中有三条曲线,红线是GDP,绿线是消费,蓝线是投资。2000年,这三条曲线走势差不多,基本上在一起,这说明当时投资的问题不是很突出,基本上还算协调。到了2003年,投资一下就上去了。由于1997年、1998年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通过增发国债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从而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导向的政策。从1998年到2003年,这项政策执行了6年。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达到10.1%,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经济出现过热的信号,正当我们还在讨论是不是需要踩刹车的时候,刹车自己就来了,就是“非典”疫情的爆发。“非典”的影响使第二季度GDP增长速度只有6%左右。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我们有意放宽了一些贷款,增加了一些投资,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从2003年底到2004年的投资高速增长。大家看2003年的这条曲线,消费在向下走,投资在向上走。
当时的宏观调控有三个目标,第一是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第二是把过热的投资降下来,第三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三个目标都实现了。我们的GDP保持着适度快速的增长;投资的增长速度从27.7%降到26.6%,之后是25.7%,再后来是24%,今年第一季度投资增速又进一步下降;关于扩大消费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在明显上升,原来的社会商品零售年增长率很难超过10%,但是从2004年以后一直稳定在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又有所加快。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2003年、2004年以来新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在实现过程中,但是2006年年底的状况又说明,宏观调控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投资的增长速度还是偏高,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几乎是消费增长速度的两倍。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使投资增加速度降低,提高消费增长速度,同时继续保持GDP的适度快速增长。
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图八上面有两条曲线,红色的是M2的增长曲线,另外一条蓝色曲线是 GDP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货币的作用,第一是支持经济增长,第二是为价格变动提供供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纸杯值1元钱,如果我们一年只生产1个纸杯,那么只要发行1元钱就能够满足这个纸杯的流通和交换;如果第二年我们生产了两个纸杯,产出的增速是100%,那就需要2元钱来满足这个纸杯的流通和交换,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流动速度的问题;如果纸杯今年是1元钱一个,明年变成1.5元1个,那么我们就要发行1.5元钱;如果第二年我们生产了两个纸杯,每个纸杯都变成1.5元,那么我们就要发行3元钱。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有这样的公式:货币供给增长=经济的增长 价格上涨。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条曲线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处于经济的上升期,这个公式应该是≥,在经济收缩期,这个公式应该是≤。
图九是M2/GDP。2000年,我们一个单位GDP需要1.36元的货币来对应,到了2006年,每一单位GDP已经增长到需要1.65元的货币来对应,通过简单的数字比较,货币供给确实多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需要比较多的货币,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而且随着信贷货币手段的现代化,货币供给量不应该快速上升。
投资、货币供给和双顺差等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能够解决的。我们的经济运行现在存在一个不良循环。最初是过度投资,1998年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出现投资的过快增长,2000年“非典”疫情之后又加了一把火;过度投资必然造成产能过剩,因而产能过剩是2004年、2005年的流行词;到了2006年,特别是下半年,大家好像又不再提产能过剩的问题,至少声音不如以前响亮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给产能过剩找到了两个出口,一个是扩大投资,还有一个是扩大出口,2006年进出口增长速度都很快,特别是出口的快速增加使外贸顺差快速增加。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的外贸顺差是1017亿美元,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提出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争取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但是从实际执行结果来看,2006年的对外贸易顺差增加了70%,达到1700多亿。今年对外贸易的政策是适度减少顺差,与2006年相比,这个目标是后退的,我们预测今年的外贸顺差是2300亿美元。当出现外贸顺差以后,这个“球”被踢到金融部门,因为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要求个人、机构、厂商、单位取得外汇后,要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使用,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扩大发行。虽然央行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定向发行央行票据,要求商业银行购买,试图减少基础货币的增加,但是基础货币仍然明显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造成了银行流动性过大的问题。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的强烈愿望,因而有较强的贷款需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存在迫使商业银行放贷的内在压力。货币流动性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生产对于货币的总需求,货币供给太多了,这是一种流动性过剩;还有一个,就是在金融系统内部,应该使用出去而没有使用出去的资金太多了,这也是一种流动性过剩。从第二个解释来看,商业银行本身必然存在着把这些钱贷出去的意愿,同时地方政府有需求,双方一拍即合,使投资进一步增长。因此,缓解产生过剩的两个出口最终都会扩大投资,可能会造成未来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产能过剩的问题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它被掩盖了,当出现更严重的产能过剩时,我们还是在寻求这两个出口,从而进入下一轮的不良循环。
作者介绍: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现实经济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受赞誉。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
从2003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GDP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就涉及到三个产业。图一的红线是农业,绿线是工业,蓝线是第三产业。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最慢,从纵向来看,第一产业在2003年和2004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2003年以前,第一产业只有2%左右的增长速度,到了2003年,增速一下提高到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1990年中后期以来,我们的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也在逐年下降,到2000年我们的农业增长速度只有2%,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增长速度是非常低的。这个矛盾逐年积累,到了2003年,由于美国市场上大豆期货价格的上涨,引发了我们的粮食价格在非典之后出现上涨趋势。从2004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取消农业税,通过3年的努力,把农业税全部取消。另外,国家对种粮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民购买粮种和农业器具,国家也给予补贴。再加上最低粮食收购保护价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在2004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三产业。从图中可以看出,绿线基本上处于蓝线的上方,这样一种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有一个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增加4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产业的增速就不应低于第二产业,甚至比第二产业的增速还要快。但是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从现在的情况看,要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任务,有三大难点:第一,单位GDP产出的能耗降低20%;第二,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第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增长4%。前两个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要把这两个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来抓,这是很好的。但是,第三个约束性指标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提高4%”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根本要求。产业结构升级有两条重要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应该下降,这个标准我们已经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占 GDP的比重是35%左右,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不足12%。产业结构升级的第二个标准是,在二、三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有所上升。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提高4%”的目标,就是遵循这一原则,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至少在2006年,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被证明是困难的。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字来看,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还是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在上升,但是单位速度还不够,特别是和第二产业相比,速度较慢。
二、物价水平
就物价水平来说,CPI(消费价格指数)现在比较低(见图二),2007年我们提出的预期性指标是,把CPI增速控制在3%,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是有难度的,但是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超过这个数字,也不会超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CPI和PPI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之间的关系。图三反映了过去几年和生产价格有关的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生产价格指数明显高于消费价格指数。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快于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或者说,生产价格指数高于消费价格指数,那么我们就要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货膨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需求拉动型,一种是成本推动型,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是,现在也同样面临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个压力是银行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四、国际收支
图四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6年的国际贸易平衡状况。红色的是逆差,绿色的是顺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年份出现逆差,而且量都不大,从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的国际贸易收支都是顺差,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当时只有1.6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记得1985年我第一次到美国,手里拿着一枚美国最普通的硬币,价值1/4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就两块多钱,一直舍不得用,因为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太少了,即便是得到这样一枚硬币也很不容易。现在我们有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你看上一件价值100美元的东西,折合人民币是800元,你可能会把它买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变。外汇储备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增加了将近一万倍,增长速度非常快。
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投资增长过快;第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第三,外汇顺差和外汇储备;第四,房价上涨过快。2006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这四个问题,现在这几个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问题有一些缓解;外贸和外汇储备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变得更加严重;房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调控效果还不十分明显。
一、投资增长过快
投资过快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图五中有三条曲线,红线是GDP,绿线是消费,蓝线是投资。2000年,这三条曲线走势差不多,基本上在一起,这说明当时投资的问题不是很突出,基本上还算协调。到了2003年,投资一下就上去了。由于1997年、1998年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通过增发国债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从而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导向的政策。从1998年到2003年,这项政策执行了6年。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达到10.1%,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经济出现过热的信号,正当我们还在讨论是不是需要踩刹车的时候,刹车自己就来了,就是“非典”疫情的爆发。“非典”的影响使第二季度GDP增长速度只有6%左右。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我们有意放宽了一些贷款,增加了一些投资,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从2003年底到2004年的投资高速增长。大家看2003年的这条曲线,消费在向下走,投资在向上走。
当时的宏观调控有三个目标,第一是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第二是把过热的投资降下来,第三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三个目标都实现了。我们的GDP保持着适度快速的增长;投资的增长速度从27.7%降到26.6%,之后是25.7%,再后来是24%,今年第一季度投资增速又进一步下降;关于扩大消费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在明显上升,原来的社会商品零售年增长率很难超过10%,但是从2004年以后一直稳定在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又有所加快。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2003年、2004年以来新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在实现过程中,但是2006年年底的状况又说明,宏观调控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投资的增长速度还是偏高,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几乎是消费增长速度的两倍。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使投资增加速度降低,提高消费增长速度,同时继续保持GDP的适度快速增长。
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图八上面有两条曲线,红色的是M2的增长曲线,另外一条蓝色曲线是 GDP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货币的作用,第一是支持经济增长,第二是为价格变动提供供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纸杯值1元钱,如果我们一年只生产1个纸杯,那么只要发行1元钱就能够满足这个纸杯的流通和交换;如果第二年我们生产了两个纸杯,产出的增速是100%,那就需要2元钱来满足这个纸杯的流通和交换,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流动速度的问题;如果纸杯今年是1元钱一个,明年变成1.5元1个,那么我们就要发行1.5元钱;如果第二年我们生产了两个纸杯,每个纸杯都变成1.5元,那么我们就要发行3元钱。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有这样的公式:货币供给增长=经济的增长 价格上涨。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条曲线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处于经济的上升期,这个公式应该是≥,在经济收缩期,这个公式应该是≤。
图九是M2/GDP。2000年,我们一个单位GDP需要1.36元的货币来对应,到了2006年,每一单位GDP已经增长到需要1.65元的货币来对应,通过简单的数字比较,货币供给确实多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需要比较多的货币,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而且随着信贷货币手段的现代化,货币供给量不应该快速上升。
投资、货币供给和双顺差等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能够解决的。我们的经济运行现在存在一个不良循环。最初是过度投资,1998年开始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出现投资的过快增长,2000年“非典”疫情之后又加了一把火;过度投资必然造成产能过剩,因而产能过剩是2004年、2005年的流行词;到了2006年,特别是下半年,大家好像又不再提产能过剩的问题,至少声音不如以前响亮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给产能过剩找到了两个出口,一个是扩大投资,还有一个是扩大出口,2006年进出口增长速度都很快,特别是出口的快速增加使外贸顺差快速增加。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的外贸顺差是1017亿美元,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提出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争取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但是从实际执行结果来看,2006年的对外贸易顺差增加了70%,达到1700多亿。今年对外贸易的政策是适度减少顺差,与2006年相比,这个目标是后退的,我们预测今年的外贸顺差是2300亿美元。当出现外贸顺差以后,这个“球”被踢到金融部门,因为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要求个人、机构、厂商、单位取得外汇后,要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使用,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扩大发行。虽然央行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定向发行央行票据,要求商业银行购买,试图减少基础货币的增加,但是基础货币仍然明显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造成了银行流动性过大的问题。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快速发展当地经济的强烈愿望,因而有较强的贷款需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存在迫使商业银行放贷的内在压力。货币流动性有两种解释,一个是生产对于货币的总需求,货币供给太多了,这是一种流动性过剩;还有一个,就是在金融系统内部,应该使用出去而没有使用出去的资金太多了,这也是一种流动性过剩。从第二个解释来看,商业银行本身必然存在着把这些钱贷出去的意愿,同时地方政府有需求,双方一拍即合,使投资进一步增长。因此,缓解产生过剩的两个出口最终都会扩大投资,可能会造成未来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产能过剩的问题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它被掩盖了,当出现更严重的产能过剩时,我们还是在寻求这两个出口,从而进入下一轮的不良循环。
作者介绍: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现实经济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