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得体性、有效性和连贯性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语言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语篇载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话题、功能、修辞和衔接等视角进行语言处理:从话题视角处理语言,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从功能视角处理语言,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从修辞视角处理语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有效性;从衔接视角处理语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能力;语言处理视角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心”[1]7,“在外语教育中,阅读不仅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而且也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2]。因此,阅读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关注语言处理。语言处理可以从话题、功能、修辞和衔接等视角进行:“从话题视角入手,提高语言的丰富性;从功能视角入手,确保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从修辞视角入手,关注语言运用的有效性”[1]18,从衔接视角入手,提高语言的连贯性。
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第4单元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为例,探析如何从不同视角处理阅读文本中的语言。
一、语言处理视角例析
“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因此,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3]显然,在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文本处理语言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上文提到的语言处理的四个视角,就是结合阅读文本进行的,符合语言学习的要求。
(一)话题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构成语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必须围绕一定的话题。正如韩礼德所指出的:‘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而是按某个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4]因此,从话题视角处理语言,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作者如何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话题的同时,学习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发展话题,进而丰富话题语言。
“从话题视角处理语言,就是锁定文本的中心话题(通常是单元话题),再围绕这个话题梳理出分话题及其语言表达”[5]9,丰富话题语言的存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的中心话题是“地震”,这一话题涉及震前的征兆、震中的损失、震后的救援和复苏等分话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心话题和分话题搭建梳理框架,可梳理出如图1所示的丰富表达。
引导学生搭建分话题的框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话题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语言表达。从图1可以看出,作者按震前、震中和震后的时间顺序有序地发展话题。而针对每一个分话题,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表达丰富话题语言。如“第一段叙述震前征兆时,作者使用了丰富的动词(词组)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对于这样一个充满动感而又紧张的场面,生活在其中的唐山人嗅到、听到、看到,却依然安然入睡,动与静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有深深的遗憾”[5]9。在第二、第三段,作者描写地震造成的惨状时,更多地是采用静态的描写,基本上采用“be + done”和“be + adj.”的结构,如描写人的“be dead or injured”“be left without parents”“be shocked”,描写建筑物的“be not safe”“be gone”“be hard to get”等,凸显整座城市了无生机,与第一段的动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暗示地震对唐山造成的破坏性之大。在第四段,描写震后的救援情况,作者用“dig out”“come”“build”等动作性语言描写军人、医生和护士、工人三个集体分工合作的施救场面,暗示救援给唐山人民带来生机。第五段用因果关系描写唐山的复苏——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唐山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曾经一片废墟的唐山市焕然一新。
显然,这样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对震前的征兆、震中的损失、震后的救援和复苏的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搭建自己的知识图示。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能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正如有学生说的“描写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时,头脑里装的不再是‘ruin’‘destroy’‘damage’这几个词了”。
(二)功能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语篇写作中,不同的写作意图,作者选用不同的体裁,并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从功能视角学习目标语言就是学习文本中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6]如“敘述语篇的目的是要使我们感受过程的丰富性,使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认识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事件”[7]。语言文字有三种功能,即记录功能、论断功能和描写功能[8]。从功能视角处理语言,可以从功能类别进行梳理,也可以选择某一种突出的功能进行梳理。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是一篇报告文学,叙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的大地震。为有效地叙述这个灾难性的事件,作者采用了多达30处的数量表达形式(确定的、不确定的)来叙述地震发生前和发生时的时间以及相关情况、地震造成的损失、震后的救援以及复苏情况,以提高叙述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量表达这一记录功能出发梳理语言。这种梳理,可以是按基数词、分数、百分数、代词、数词短语等分类来梳理,也可以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梳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采用相应的数字记叙所发生的事件,笔者采用了后者。在梳理前,笔者先引导学生按照地震发生的顺序搭建梳理框架,即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和after the earthquake,其中during the earthquake又分为happening of the earthquake、injury and death和damage to the faculties,而after the earthquake则分为rescue和revival两部分。这样搭建框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数字的记录功能视角梳理语言表达,感知数字在不同内容中的记录功能。 通过完成表1的梳理可以发现,在文章的每一部分,作者都采用了模糊数字和确切数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震中地震发生、造成的损失为例,“at 3:42 a.m.”真实地记录了地震发生的时间,“eleven kilometers directly below the city”则表示对震中的精准测量,这些确切数字的表达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而模糊的数字表达,如“thousands of”“tens of thousands of”“hundreds of thousands of”“millions of”,主要体现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之大难以确切计量。确切和模糊两种表达均为真实记录所需。
由此可见,“结合文本特点学习语言不仅利于学生学习相应语言的表达法,还有利于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的隐含语义及语篇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另外,文中基数词、分数、百分数、代词、数词短语等数量表达法,几乎包含了中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量表达法,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范本”[5]10。
(三)修辞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语言是思想表达的工具,而修辞是语言的使用,是言语表达的艺术。”[9]1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修辞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因为作者“为了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就会对语言进行调整、修饰、加工,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10]。英语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为便于学习、理解和运用,教师可按英语修辞的特点、用途、效果和作用进行归类,分为词义上的修辞格、结构上的修辞格和音韵上的修辞格[9]1。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构建相关知识图式,同时方便其在运用时根据需要从词义、结构和音韵不同方面进行有效选择。
表2是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第一栏和第二栏对“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中修辞手法的梳理。作者用了三类修辞手法:词义上的修辞格、结构上的修辞格和音韵上的修辞格。
作者利用词义上的修辞格,即拟人、夸张、明喻和转喻,用词义将所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震中部分,作者运用夸张、明喻和转喻烘托悲伤气氛。在标题和结尾处使用了拟人手法,“把原本属于人所特有的品質、行为、情感等赋予大自然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使它们具有类似人的特征”[11]。标题“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本属于人的“睡眠”行为赋予地球,用“睡不着”来暗指地壳的剧烈活动和地震的强烈反应,文本的结尾“震后救援和复苏”部分用了“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和“Tangshan started to revive itself and get back on its feet”喻指在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后,唐山市像人一样苏醒过来,有了呼吸并站立起来。所有这些修辞表达的使用使得文本叙述的场景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地震的破坏力和人们因团结产生的强大力量。
结构上的修辞格,作者主要用了反复和对照,通过句子结构营造气势。在震前的征兆描述中,作者用反复和对照营造了一种急促、紧张的氛围,强化了环境的躁动与唐山人民的平静的对比,凸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音韵上的修辞格,作者主要运用了头韵和尾韵创造节奏感。震前征兆中的头韵“well”和“walls”营造了一种紧张的节奏;震中地震造成的破坏中的尾韵“shock”“quake”“shook”充分地表达了唐山人民面临灾难时的无助与无奈;震后救援的尾韵“workers”“shelters”“survivors”则让读者感知建筑工人的干劲和节奏感。与震前、震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韵律品读出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总之,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凸显了震前征兆和唐山人民对地震知识缺乏的对比,强化了震中破坏场面的震撼感,对照了震后救援和唐山市的重获新生。
(四)衔接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衔接是谋篇的重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语篇衔接手段包含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其中语法衔接分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连接(conjunction)[12],词汇衔接分为重复(repetition)、同义/反义(synonym/antonym)、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13]。在语篇中,作者为了达到连贯的效果,根据写作目的,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这些衔接手段。因此,依托这些衔接手段进行语言梳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同时学习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中,作者聚焦了唐山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因此“city”和“people”这两个词的重复率很高,其中“city”出现11次,“people”出现9次,作者通过词汇重复的衔接手段串起整个文本,使其贯通一气。文中“city”和“people”两个词的重复部分相关表达,可结合sign、damage、rescue和revival进行梳理(如表3)。
在梳理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重复出现在句与句之间、跨句之间、段落之间,而且可以发现有关城市这一条线:作者在写震前征兆时,从城外写到了城内;在震中,从城市地下写到地面;在震后的救援中,写城市建设和城市中人们的新生活。由此可见,有关“city”,作者写作的空间顺序是由城外到城内,由地下到地面,再到整座城市的重建和复苏,体现了有序的空间顺序。而有关生活在唐山市中的人,在面对震前的各种征兆一无所知,导致地震发生时伤亡惨重,幸存的人们惊慌失措;在震后,由于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及幸存的唐山市人民自身的努力,唐山市得以重建。因此有关“people”,则体现了因果关系,从由于缺乏地震知识导致伤亡惨重,到由于得到援助和努力而有了光明的未来。 显然,分析“city”和“people”这两个词汇的重复衔接关系,有助于学生在进一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词汇重复这一衔接手段连贯全文的,进而学习词汇重复的方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二、语言处理视角的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处理语言的目的: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其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在表达中更好地传递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即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得体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文本特点,选择语言处理视角
在前文中,笔者结合“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例析了语言处理的四个视角,但并非所有的语篇都像“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那样,适合从四个视角处理语言。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结合文本特点,分析最适合的处理视角,引领学生处理最具特色的语言。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语言处理方式
语言处理的视角有多个。同样,语言处理的方式也有多种。在前文中,笔者是在读后处理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在读前、读中、读后处理语言,即将语言的处理融合到阅读的各个环节中。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3第1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一文,每一个段落都有Topic sentence,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结合Topic sentence提取文本信息的同时,从话题视角梳理相关语言表达。
(三)构建梳理框架,分类梳理语言表达
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且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知识的整体迁移,因此,在处理语言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构框架,如前文的圖1和表1、表2、表3都有一定的框架。这样有层次的结构化语言知识能帮助学生有序存储,并在使用时能快速、有效地提取。
(四)提供实践机会,强化语言迁移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课堂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单元主题语境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如学生学完“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语境Natural disasters,设计某一具体灾情报道任务。实践表明,由于有话题和语言的支撑,学生乐于完成这样的任务。
三、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话题、功能、修辞和衔接四个视角处理语言,可以融合到阅读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多视角的处理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输出的丰富性、得体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在语言处理过程中,结合文本的语言特点选取处理视角,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使其更好地学习文本中的语言表达,从而有助于学生“立足言语表达的方式,破解文本所营造起来的独特语境的表达匠心,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语言学习体验,积累活的语言,构建自身的言语表达系统”[14],提升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程晓堂.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F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8.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1.
[5]叶咏梅.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6).
[6]叶咏梅.阅读教学中基于功能视角的语言能力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0(7/8):9.
[7]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245.
[8]王鼎钧.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8-24.
[9]曾庆茂,徐昌和.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10]张秀奇,郭鸿燕,刘菲露.实用修辞[M].西安: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
[11]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07.
[12]HALLIDAY M A K,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1-273.
[13]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
[14]阮美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6.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能力;语言处理视角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心”[1]7,“在外语教育中,阅读不仅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而且也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2]。因此,阅读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关注语言处理。语言处理可以从话题、功能、修辞和衔接等视角进行:“从话题视角入手,提高语言的丰富性;从功能视角入手,确保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从修辞视角入手,关注语言运用的有效性”[1]18,从衔接视角入手,提高语言的连贯性。
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1第4单元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为例,探析如何从不同视角处理阅读文本中的语言。
一、语言处理视角例析
“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因此,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3]显然,在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文本处理语言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上文提到的语言处理的四个视角,就是结合阅读文本进行的,符合语言学习的要求。
(一)话题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构成语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必须围绕一定的话题。正如韩礼德所指出的:‘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而是按某个话题展开的可能性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4]因此,从话题视角处理语言,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作者如何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话题的同时,学习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发展话题,进而丰富话题语言。
“从话题视角处理语言,就是锁定文本的中心话题(通常是单元话题),再围绕这个话题梳理出分话题及其语言表达”[5]9,丰富话题语言的存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的中心话题是“地震”,这一话题涉及震前的征兆、震中的损失、震后的救援和复苏等分话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中心话题和分话题搭建梳理框架,可梳理出如图1所示的丰富表达。
引导学生搭建分话题的框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有规律地合理地发展话题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语言表达。从图1可以看出,作者按震前、震中和震后的时间顺序有序地发展话题。而针对每一个分话题,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表达丰富话题语言。如“第一段叙述震前征兆时,作者使用了丰富的动词(词组)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对于这样一个充满动感而又紧张的场面,生活在其中的唐山人嗅到、听到、看到,却依然安然入睡,动与静形成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有深深的遗憾”[5]9。在第二、第三段,作者描写地震造成的惨状时,更多地是采用静态的描写,基本上采用“be + done”和“be + adj.”的结构,如描写人的“be dead or injured”“be left without parents”“be shocked”,描写建筑物的“be not safe”“be gone”“be hard to get”等,凸显整座城市了无生机,与第一段的动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暗示地震对唐山造成的破坏性之大。在第四段,描写震后的救援情况,作者用“dig out”“come”“build”等动作性语言描写军人、医生和护士、工人三个集体分工合作的施救场面,暗示救援给唐山人民带来生机。第五段用因果关系描写唐山的复苏——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唐山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曾经一片废墟的唐山市焕然一新。
显然,这样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对震前的征兆、震中的损失、震后的救援和复苏的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搭建自己的知识图示。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能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正如有学生说的“描写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时,头脑里装的不再是‘ruin’‘destroy’‘damage’这几个词了”。
(二)功能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语篇写作中,不同的写作意图,作者选用不同的体裁,并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从功能视角学习目标语言就是学习文本中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6]如“敘述语篇的目的是要使我们感受过程的丰富性,使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认识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事件”[7]。语言文字有三种功能,即记录功能、论断功能和描写功能[8]。从功能视角处理语言,可以从功能类别进行梳理,也可以选择某一种突出的功能进行梳理。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是一篇报告文学,叙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的大地震。为有效地叙述这个灾难性的事件,作者采用了多达30处的数量表达形式(确定的、不确定的)来叙述地震发生前和发生时的时间以及相关情况、地震造成的损失、震后的救援以及复苏情况,以提高叙述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量表达这一记录功能出发梳理语言。这种梳理,可以是按基数词、分数、百分数、代词、数词短语等分类来梳理,也可以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梳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采用相应的数字记叙所发生的事件,笔者采用了后者。在梳理前,笔者先引导学生按照地震发生的顺序搭建梳理框架,即before the earthquake、during the earthquake和after the earthquake,其中during the earthquake又分为happening of the earthquake、injury and death和damage to the faculties,而after the earthquake则分为rescue和revival两部分。这样搭建框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数字的记录功能视角梳理语言表达,感知数字在不同内容中的记录功能。 通过完成表1的梳理可以发现,在文章的每一部分,作者都采用了模糊数字和确切数字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震中地震发生、造成的损失为例,“at 3:42 a.m.”真实地记录了地震发生的时间,“eleven kilometers directly below the city”则表示对震中的精准测量,这些确切数字的表达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而模糊的数字表达,如“thousands of”“tens of thousands of”“hundreds of thousands of”“millions of”,主要体现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之大难以确切计量。确切和模糊两种表达均为真实记录所需。
由此可见,“结合文本特点学习语言不仅利于学生学习相应语言的表达法,还有利于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的隐含语义及语篇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另外,文中基数词、分数、百分数、代词、数词短语等数量表达法,几乎包含了中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量表达法,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范本”[5]10。
(三)修辞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语言是思想表达的工具,而修辞是语言的使用,是言语表达的艺术。”[9]1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修辞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因为作者“为了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就会对语言进行调整、修饰、加工,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10]。英语的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为便于学习、理解和运用,教师可按英语修辞的特点、用途、效果和作用进行归类,分为词义上的修辞格、结构上的修辞格和音韵上的修辞格[9]1。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构建相关知识图式,同时方便其在运用时根据需要从词义、结构和音韵不同方面进行有效选择。
表2是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第一栏和第二栏对“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中修辞手法的梳理。作者用了三类修辞手法:词义上的修辞格、结构上的修辞格和音韵上的修辞格。
作者利用词义上的修辞格,即拟人、夸张、明喻和转喻,用词义将所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震中部分,作者运用夸张、明喻和转喻烘托悲伤气氛。在标题和结尾处使用了拟人手法,“把原本属于人所特有的品質、行为、情感等赋予大自然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使它们具有类似人的特征”[11]。标题“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本属于人的“睡眠”行为赋予地球,用“睡不着”来暗指地壳的剧烈活动和地震的强烈反应,文本的结尾“震后救援和复苏”部分用了“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和“Tangshan started to revive itself and get back on its feet”喻指在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后,唐山市像人一样苏醒过来,有了呼吸并站立起来。所有这些修辞表达的使用使得文本叙述的场景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地震的破坏力和人们因团结产生的强大力量。
结构上的修辞格,作者主要用了反复和对照,通过句子结构营造气势。在震前的征兆描述中,作者用反复和对照营造了一种急促、紧张的氛围,强化了环境的躁动与唐山人民的平静的对比,凸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
音韵上的修辞格,作者主要运用了头韵和尾韵创造节奏感。震前征兆中的头韵“well”和“walls”营造了一种紧张的节奏;震中地震造成的破坏中的尾韵“shock”“quake”“shook”充分地表达了唐山人民面临灾难时的无助与无奈;震后救援的尾韵“workers”“shelters”“survivors”则让读者感知建筑工人的干劲和节奏感。与震前、震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韵律品读出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总之,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凸显了震前征兆和唐山人民对地震知识缺乏的对比,强化了震中破坏场面的震撼感,对照了震后救援和唐山市的重获新生。
(四)衔接视角——提升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衔接是谋篇的重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语篇衔接手段包含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其中语法衔接分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连接(conjunction)[12],词汇衔接分为重复(repetition)、同义/反义(synonym/antonym)、上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13]。在语篇中,作者为了达到连贯的效果,根据写作目的,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这些衔接手段。因此,依托这些衔接手段进行语言梳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同时学习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中,作者聚焦了唐山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因此“city”和“people”这两个词的重复率很高,其中“city”出现11次,“people”出现9次,作者通过词汇重复的衔接手段串起整个文本,使其贯通一气。文中“city”和“people”两个词的重复部分相关表达,可结合sign、damage、rescue和revival进行梳理(如表3)。
在梳理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重复出现在句与句之间、跨句之间、段落之间,而且可以发现有关城市这一条线:作者在写震前征兆时,从城外写到了城内;在震中,从城市地下写到地面;在震后的救援中,写城市建设和城市中人们的新生活。由此可见,有关“city”,作者写作的空间顺序是由城外到城内,由地下到地面,再到整座城市的重建和复苏,体现了有序的空间顺序。而有关生活在唐山市中的人,在面对震前的各种征兆一无所知,导致地震发生时伤亡惨重,幸存的人们惊慌失措;在震后,由于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及幸存的唐山市人民自身的努力,唐山市得以重建。因此有关“people”,则体现了因果关系,从由于缺乏地震知识导致伤亡惨重,到由于得到援助和努力而有了光明的未来。 显然,分析“city”和“people”这两个词汇的重复衔接关系,有助于学生在进一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词汇重复这一衔接手段连贯全文的,进而学习词汇重复的方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二、语言处理视角的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处理语言的目的: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其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在表达中更好地传递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即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得体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结合文本特点,选择语言处理视角
在前文中,笔者结合“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例析了语言处理的四个视角,但并非所有的语篇都像“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那样,适合从四个视角处理语言。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结合文本特点,分析最适合的处理视角,引领学生处理最具特色的语言。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语言处理方式
语言处理的视角有多个。同样,语言处理的方式也有多种。在前文中,笔者是在读后处理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在读前、读中、读后处理语言,即将语言的处理融合到阅读的各个环节中。如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3第1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一文,每一个段落都有Topic sentence,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结合Topic sentence提取文本信息的同时,从话题视角梳理相关语言表达。
(三)构建梳理框架,分类梳理语言表达
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且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知识的整体迁移,因此,在处理语言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构框架,如前文的圖1和表1、表2、表3都有一定的框架。这样有层次的结构化语言知识能帮助学生有序存储,并在使用时能快速、有效地提取。
(四)提供实践机会,强化语言迁移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课堂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单元主题语境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如学生学完“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语境Natural disasters,设计某一具体灾情报道任务。实践表明,由于有话题和语言的支撑,学生乐于完成这样的任务。
三、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话题、功能、修辞和衔接四个视角处理语言,可以融合到阅读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多视角的处理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输出的丰富性、得体性、有效性和连贯性。在语言处理过程中,结合文本的语言特点选取处理视角,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使其更好地学习文本中的语言表达,从而有助于学生“立足言语表达的方式,破解文本所营造起来的独特语境的表达匠心,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语言学习体验,积累活的语言,构建自身的言语表达系统”[14],提升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程晓堂.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F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8.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1.
[5]叶咏梅.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6).
[6]叶咏梅.阅读教学中基于功能视角的语言能力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0(7/8):9.
[7]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245.
[8]王鼎钧.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8-24.
[9]曾庆茂,徐昌和.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10]张秀奇,郭鸿燕,刘菲露.实用修辞[M].西安: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3.
[11]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07.
[12]HALLIDAY M A K,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1-273.
[13]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
[14]阮美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