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中小学教师 素质要求 素质提高 素质整合 
  课题组成员:惠金娟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本科 语文科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
   刘晓莉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本科 语文科教师 县级骨干教师
   陈 妮 中学二级教师 大学本科 数学科教师 数学备课组长
   田宝善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本科 语文科教师 县级骨干教师
   仇成虎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专科 体育科教师 术科教研组长
   姚 雷 中学二级教师 大学本科 数学科教师 数学教研组长
   赵联合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本科 数学科教师 县级骨干教师
   郭套雄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专科 数学科教师 市级优秀教师
   王 勇 中学二级教师 大学本科 物理科教师 物理备课组长
   吴耀斌 中学一级教师 大学本科 物理科教师 市级优秀教师
  课题组成员多年来担任初三教学任务及任班主任工作荣获学科优胜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个人,多次参与中考阅卷及中考研讨,每个人发表论文多篇,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承担过县级、市级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李跟教同志: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7月参加工作,现就职于陕西省富平县曹村初级中学,富平县初中物理科兼职教研员,多年来从事富平县初中物理科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命题及研究工作,坚持物理科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几十篇,大部分作品获奖,一直担任曹村镇初级中学理化生教研组长,多次参加教学能手活动并获奖,有“学科领头雁”、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中考,期末统考 连年等获先进个人及学科优胜教师、模范班主任等奖。(1).参加“陕西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者研修”顺利完成研修内容;(2).顺利完成2015年网上教师研修网网上培训任务;(3).撰写论文《好奇萌发知识,快乐实验教学》获陕西省2015年创新杯“优秀教学论文”评選活动中获一等奖;(2015,05,18)(4).同时《语言的艺术与精华,知识的源泉与精髓》荣获一等奖(2015.05.18);(5).《好奇萌发知识,快乐实现教学》在“国培计划(2014)——中小学远程培训”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中评为三等奖。(2015,04)(6).《开拓实验教学 激发创新思维》在“第五届(2013)中国教育装备论坛”征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14,08);(7).在2014年12月参加渭南市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培训,圆满结业;(8).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所命制富平县2012——2013学年度期终、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获一等奖(2013,07);(9).在富平县期末质量检测分析研讨会上交流材料评为一等奖(2013,04);(10).2014年中考物理科荣获优胜教师称号(2014,09);(11).《摸索语言艺术魅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代教育教学》杂志刊用,并荣获一等奖(2010,04);(12).在富平县2009暑期教师培训会上作《光沿直线传播》同北京名师同课异构,获北京专家好评;(13).《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09年版发表;并在中国教育学会与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为一等奖;(14).2008年9月经富平县评聘领导小组决定,特聘为富平县初中物理科兼职教研员;(15).发表论文多篇:《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电学实验的几个小技巧》、《光的反射生活小实验》、《电阻方面几个归结》、《杠杆二次平衡问题的处理》;(16).连年中考、期末、期终成绩优异,荣获优胜教师、模范班主任;(17).2000年后一直担任初三物理教学及班主任工作;(18).从教以来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抓住机会请教专家学者,坚持专业知识,学习尖端科技,拓展视野,提高教学技能,完善自我,形成独具特色教学模式,获得社会、家长、学生一致好评;(19).积极培养青年骨干如赵江涛、吴耀斌、王勇、张鹏、田宝善、马娟丽、陈建华、田宏伟、赵频阳、田星艳等帮扶他们迅速成为校级、镇级、县级,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均能独当一面,成绩斐然;(20).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及专项课题研修获奖多次,如《农村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落实措施》、《农村就近入学问题及处理措施》等,连续多年参与中考阅卷及中考研讨,多次提出废除中考学生使用计算器,引起共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促使社会关注教育,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注重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塑造灵魂、培养素质人才的神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注重教师素质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可见,教师在教育现代化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教育现代化将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目的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与教师素质现代化是相互依存的。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是根本、是重中之重,没有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又可促进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和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素质的好坏对于一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现代化、科学化。为此,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专业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新型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健康心理素质,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一、高尚的师德修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書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道德自律,以淡泊明志,甘为人梯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人格特征中。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
  教师能否获得学生的尊敬,全在于教师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品格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品格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品格、人格、教育态度、领导作风、性格、价值观、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一个态度和善、性格宽厚、富有同情心、能体凉他人、待人真诚的教师,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反之是很难得到学生拥戴的。教师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就要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垂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启示性,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师品格素质,才能更好地教好书、育好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由于教师行为具有示范性和启示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勤俭节约,真诚正直。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以身示范,言行一致。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讲助人为乐,自己却自私自利;在课堂上讲文明礼貌,自己却随地吐痰,出口不逊,粗暴惩罚学生;在课堂上讲遵守校规校纪,自己却自由散漫,不遵纪守法等,言行不一,学生就会把我们课堂上讲的道理、传授的知识,打上问号,化为乌有。
  二、良好的专业精神
  良好的专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教师如果缺少了专业精神,就会失去上进的动力,就会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就可能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就容易敷衍塞责、随波逐流。
  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技术”岗位,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心理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条件,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教师专业精神是指与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教师自身职业特征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协作、职业奉献等等。教师的专业精神在其职业生涯中最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职业作风,它是教师专业精神的习惯性表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果教师队伍整体有了优良的职业作风,处在这一群体中的成员就可以互相产生一种正面影响、互为榜样,就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职业风尚与进取精神。使新教师茁壮成长,老教师永保优良的职业品质。
  良好的专业精神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且拥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教书是一份事业,是一种追求,不是一种谋生手段。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才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树立良好的专业精神首先明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目标。其次,坚定信念,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其三,明确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专业精神来自于教师内心对于自己工作本身的尊重,因此,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教师积极性的高低和履行工作岗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价值观念。有资料表明,先进教师与职业态度指标通常呈正向关系。所以我认为,认真是一名教师对待工作所应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是教师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保证工作成效的基础。勤业敬业、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教书育人、自觉做到“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发挥教师群体引领整个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专业精神首先体现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明确基本价值导向是教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而教师的主观意愿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正。要让教师的良好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则要把重点落实在坚持与自控力上。与教师的行为习惯相比,良好的专业精神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综合能力上。良好的专业精神还应包括团队协作。团队协作强调集体内部的和谐与一致对外,重视优势互补,重视对个体软性资源的优化整合,它不仅强调合力,而更多的则希望团队成员的每一分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的缺乏是直接制约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我们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整个团队能否真正做到团结协作,这本身就是教育管理上的一种创新。21世纪的学校教育,其各项工作正日益呈现复杂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态势,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素质、适应能力强、善于合作的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不仅要会合作,更要善于合作。团结协作的目的是要对团队内部的一些软性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只有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才能起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注重合作,仅靠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体横向来说,无疑是缺乏竞争力的。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的协作状况和能否重视优势互补与横向联系。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如何更好地让全体教师去做好各自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反之,教师如何去配合,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这名教师的专业精神。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骨架和前提。《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指出,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而且这三方面的知识,应达到一定的水平,并相互结合和融通。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即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
  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师应饱学有成,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应对复杂教学情景能力。
  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即学科内容知识,包括与学科有关的事实、学科概念、原理、理论;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的前沿概况等。
  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学科教育学,如学科教学论、学习论和课程论;教材教法知识。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支撑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能力的开发者,教师这一社会特征决定了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只有大力发扬两手抓:一手抓专业知识,一手抓基础知识和教育知识,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扎实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直接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职责,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管理组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工作计划、课程安排的能力等。
  管理组织能力包括:协调校内、校外事务;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管理好学生,团结班集体;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科技成果运用于教学当中,为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广大教师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用计算机操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工作计划与课程安排的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工作计划与课程安排是教师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务、指标、确定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等。有了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能力,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更好利用课内课外时间,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进度,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开拓创新的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尤其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所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是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广大教师一定要将探索与创新当作一种自觉的活动。
  教育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师在整个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教师摆脱照课本按经验上课等传统教育方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才能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和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灵活的创新头脑、坚韧的创新意志。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排除畏缩不前的思想,以改革的视野去看待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一名创新型教师,必须是不囿于历史陈规,不为既定的陈法所束缚,总结自己而又超越自己,学习他人而又超越他人,继承传统而突破传统,注重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智慧,特别是创造力,来应对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着的教育情况,要怀着崇敬的使命感去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六、新型的教育理念
  (一)德育为先理念
  就是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個方面。
  (二)以学生为本理念
  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讲,就是要重视、理解、尊重、爱护学生,把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注重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禀赋和潜能,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要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带着爱心、微笑、尊重进课堂,优化课堂的心理环境,积极创设民主、宽松、互动、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三)育人为本和能力为重理念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能力为重,就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四)全面发展理念
  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发展的完整性与全面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完善。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学生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理念就是扬弃传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学生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学生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准。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 马晓宁)九月,是硕果满枝头的收获时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的干部竞争上岗活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市人大常委会、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市中院党组认真
报纸
精索静脉曲张是青年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89年3月收治的4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中随机取8例(13侧)部分精索静脉节段做病理形
目的了解国内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相关研究知识结构与发展动向,分析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通过检索2008-2017近十年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获得题录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是比较直观的,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充分说明数学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活动生活化、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的、生动的、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幼
在刚刚结束的2018雅加达亚洲运动会上,电子竞技运动作为表演项目第一次进入其中,中国代表队亦表现不俗。如今移动设配数量呈几何性增长、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都为青年亚文化提供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等。
从金属受热产生原子跳位的观点,探讨了ZL201合金的液态结构。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研究了ZL201合金的熔炼工艺、增加"过热、搅拌、快速降温"三个工序后,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只充当教练、辅导员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主体、主人。“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学生自主的“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会学习,对于争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教学过程中怎
本报讯 7月9日上午,地区文物局在拉孜县平措林寺隆重举行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颁)牌仪式。人大地区工委副主任边巴次仁为平措林寺、查木钦墓群两处第六批全国重点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