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视角看英语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 Kumaravadivelu在他有关后方法的著作中提出了自己的宏观策略框架,并指出了三个参量和十大原则。这个框架对中国的课堂教学实践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介绍后方法入手,着重抓住十大原则中的“提高学习者自主性”原则,将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元认知策略细化至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希望能提供一个视角促进人们去挖掘宏观策略框架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大学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
  
  一、后方法
  后方法理论主要是由B. Kumaravadivelu提出的,Kumaravadivelu在他的著作,了解语言教学:从方法论到后方法论(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 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里提到,后方法具有三个特点,它与传统的方法概念决裂,在原有的知识范围内提出一个统一的可以被理解的框架模型,提供一系列定义清楚和解释详细的概念来指导外语课堂实践活动。作者Kumaravadivelu着重三个后方法框架:Stern的三维框架,Allwright的探索实践框架和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在这三个框架中,Kumaravadivelu的框架对课堂教学实践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1.后方法的三个参量
  “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放弃了以教学法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提出以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量作为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特定性(particularity)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机构里教一组追求特定目标的特定学生。它要求放弃任何既定的原则和程序,致力于寻求并实施基于具体社会文化和政治现实之上适合具体环境的教学。它反对面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使用相同的教学法。在特定性指导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一反思一行动”的循环,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然后再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practicality)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以及教师理论的形成,它拒绝把理论家视为知识生产者、把教师视为知识消费者的两分法,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创造理论,在实践中实施理论。它立足于教师工作的具体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实践性,鼓励教师将自身的教学实践理论化并通过实践消除理论家与教师的隔阂。要求教师对有关思想理论持开放的态度,首先通过阅读了解理论,以避免因无知或一知半解而盲目接受或排斥,然后还要看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并结合实践加以修正。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运用直觉和洞察力并不断进行反思,逐渐形成自己关于“什么是好的教学”的认识,这些基于实践的认识是实用的、动态发展的。可行性(possibility)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它拒绝把语言教学的作用局限于课堂内教授语言,把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和社会需求割裂开,主张开发利用带人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满足参与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要求。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量三位一体,互相交织,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影响着外语教学实践。
  2.宏观策略框架与外语教学
  Kumaravadivelu为将教师转变为策略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他提出的宏观策略框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最大化、感知错配最小化、促进协商式互动、激活直观启发、语言输入语境化、综合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意识、提高学习者自主性、提升文化意识、确保社会关联性。该框架中,教学被视为一种创造和运用学习机会的过程,要想创造更多的机会,必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而要进行真正有效的协商互动,就必须使教师的意图和学生的理解之间的错配达到最小化。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语法、语言知识及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放到具体的语篇中讲授,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语言成分的互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导向,照顾到他们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现象,针对学生的明显错误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使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应帮助学习者熟悉本族语者的思维,加强其文化意识,对外语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后方法时代”的语言教学观意识到没有一种现成的最佳方法可以一劳永学。它主张外语教学界应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思想,从更开阔的视阈探求教学新理念和新途径,而不再因循旧模式,谋求替代现有方法的另一种教学法。
  二、后方法里的元认知策略
  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中提到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促进学习者自主后方法视角的学习者是自主型学习者。由于语言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主性活动,促进学习者自主至关重要。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学会学习、具备必要的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一affective strategies),以便他们自我主导学习。要促使优秀的学习者提高对自己学习策略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策略更加明晰和系统,以使其他学习者也能从中提高学习能力。成人外语学习者可以把他们先前具备的有关学习、教学及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经验带到课堂。要促进学习者自主,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使学习者的态度发生变化。这一心理准备应该与策略训练相结合,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策略是什么,如何应用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如何监督学习过程以及如何评估学习结果等。
  上段文字提到,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策略是什么,其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另外两种策略。它与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同属元认知(metacognition)范畴。元认知知识是关于学生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即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也就是自己擅长哪方面的学习,是文字能力还是空间能力;对学习要求及任务的判断,即不同难度的任务花费不同的气力去解决;对如何以最佳方式达到目的的知识。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是指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即学习者通过计划(planning )、监控( monitoring)和评估(evaluating)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或自我管理。它包括预先准备策略、集中注意策略、选择注意策略、自我管理策略、自我监控策略以及自我评价策略等。所以,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关键。
  三、阅读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
  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所获取的绝大多数语言材料是通过阅读输入的,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评判学生语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查项目。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已经能够逐渐使用一些阅读技巧,但对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阅读策略、阅读习惯缺乏意识,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承担的计划、管理、评价、调节等任务尚无了解,具有随意性大、目的性差、独立性少、依赖性多的特征。元认知策略训练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性极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
  1.阅读中的计划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制订阅读计划,包括有目的地选择阅读材料、确定阅读进程、合理分配时间、准确把握阅读重点等。材料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开始时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简单轻松的故事、散文等,然后逐渐加大难度、扩展题材,开始涉猎一些科普读物、人物传记、电影评论、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文章,之后再涉及一些专业文章如医疗健康、卫生防疫等和自己的专业有关的文章。阅读进程的确立要和材料的选择结合起来,如功课较紧张时可以安排一些幽默轻松的读物,在缓解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水平;功课、时间较宽松的阶段可以安排一些难度大、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阅读材料,注意力容易集中,阅读效果较好。
  2.阅读中的监控策略
  为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进行,阅读的过程必须始终处于学习者自身有意识的监控之下。学生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监控:方向监控,即明确阅读目的,是精读还是泛读,概括文章主旨还是寻找具体信息,从而确定应该采用速读、细读、寻读、粗读、略读、跳读还是限时读;进程监控,即边阅读边思考,观察识别材料提示的重要信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文章措辞判断作者的态度;策略监控,即善于自我提问,检验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处理问题。
  3.阅读中的评价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后,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反省,如自己是否完成了规定的阅读材料,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能否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改善阅读方法,培养视读习惯,抓住关键信息,以意群为单位阅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评价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客观全面地反映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做出处理新信息的决策,逐渐丰富自己拥有的阅读策略的储备,发展灵活应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形成对自己学习的元认知,并掌握一整套策划、启动、实施、监控、调节和评价学习的有用技能。
  4.阅读中的调节策略
  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进程进行调整,如阅读重点的改变、学习材料难度的加大、阅读题材的拓展、阅读方法的调整等。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调节策略还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包括根据语言材料采用相应的阅读速度,遇到不理解的内容要反复阅读,有意识地克服自身阅读的不良习惯等。
  5.从后方法看阅读中的元认知策略
  以上四点是比较公认的阅读教学中采用的策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总体把握,注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后方法的特定性方面来说,教师可通过一系列较为科学的测验,测试出学生阅读的薄弱环节,从重点入手,然后与学生保持互动交流,从他们的反馈中得知有用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方向进度。从后方法的实践性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参照以上四种阅读元认知策略,但不能死守教条,毫无变通,应该对这些策略抱着批判态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删去无用甚至起到消极作用的策略,也可以挖掘出新的有效的元认知策略来进行补充丰富,使这些策略成为一个活动的具有生命力的体系,而不是一潭死水。从可行性方面来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不一定要全部都是关于外国的资料,有时候学生对外国的文化风俗有抵触心理,这时候,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关于中国的阅读资料,从英语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同时也可以防止他们与社会脱节,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政治意识。
  四、结语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式地步入后方法时代,在这个时代教师应考虑各种影响教与学的因素,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反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摸索、探究最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充分理解后方法理论的内涵,把握后方法理论的宏观框架作用,无疑会增强外语教师教学法运用的反思意识,更加自主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B.Kumaravadivelu. 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 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M].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6.
  [2]倪锡英.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3]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王晓梅.浅谈培养元认知能力的意义与途径[J].运城学院学报,2006.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尚宏.外语教学后方法理论及宏观策略框架评析[J].教学与管理,2008(8).
其他文献
【摘要】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到底如何?这是多年来困惑众多文艺工作者的话题,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出现了一些文艺非意识形态化的观点:主张文艺即“自我表现”、文艺的本质即“超意识形态的审美性质”、文艺即“生命表现”、文艺即“科学”、文艺即“纯审美”,“纯形式”,“纯娱乐”,“纯宣泄”等等。这些观点至今都被很多人所认同,但就现实的情况看,文艺与意识形态脱钩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本文就影视剧的创作来
期刊
【摘要】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手持技术指导学生探究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胃药之谜,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关爱胃病患者,也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关键词】手持技术;化学教学实践;主动学习    1.引言  胃病是常见病。据华夏医院健康网报道,上海人的胃病发病率比5年前足足翻了2倍有余[1]。关爱胃病患者,让他们早日康复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某中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基层所欢迎、为群众所认同。本文拟就新时期如何加快文化工作面向基层群众服务等问题作一些探索,尝试性
期刊
【摘要】中国学术界历来认为中国古典悲剧缺乏崇高性,没有产生世界意义上的悲剧,然而通过比较中西悲剧差异,寻求不同民族文化的根源,可以真正的认识中国悲剧的重要影响,为当今中西悲剧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大团圆;悲壮;优美     悲剧,在戏剧中地位显赫;悲剧,在每一个时代都是人生和艺术的最深足迹。西方悲剧研究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中国的戏剧产生也比较早,但一直没有成熟的戏剧理
期刊
【摘要】犯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与之相对应,犯罪可分为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刑法理论问题,本文将对不作为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究。不作为、不作为犯罪,以及不作为中的讨论的重点和热点都将予以论述。  【关键词】不作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    一、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是指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即负有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因而危害
期刊
【摘要】体育旅游以其集参与性与观赏性、娱乐性与健身性、教育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特征,正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新选择。在分析辽宁省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辽宁省体育旅游联动开发的构想及保障因素,从而得出辽宁省作为一个体育强省和体育旅游资源大省,通过将产品、市场、产业、营销等方面联动开发,形成一个鲜活、动态的体系既可促进辽宁的体育旅游向着产业化、可持续方向发展,还可以推动全省旅游市场的良性运
期刊
【摘要】“实事”是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客观事物,“求”是指人的实践本身,“是”是人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特定认识的总和。实事求是关键在人,具体是关键看人能否认识自身的渺小和有限,能否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事求出世之功的理念去认识名利。  【关键词】实事求是;务必;出世;入世;为民    一、实事求是关键在“人”  “实事求是”源远流长,从元世纪(58-88年)《汉书》的首次记载到1945年党的七大
期刊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直逼当代人的生存境况,笔者试图从自然、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梳理,来领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真谛,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指明方向。  【关键词】自然;人;人与自然;人化自然    当下,环境危机、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已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直逼当代人的生存境况,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指明了方向。笔者拟从自然、人及人与自然关
期刊
【摘要】新生活运动是指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公民教育运动,是一场以恢复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所谓新生活运动。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新运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它不过是蒋介石的一种统治策略,他试图把党治的政治模式强加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行为中,使居民的生活按设计的规范而运作,其核心是要达到使“服
期刊
【摘要】在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诸葛亮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让他青史留名——成了智慧的化身与忠贞的典范,然而这也造就了诸葛亮一生的悲剧:将他推向了人性毁灭的深渊!   【关键词】诸葛亮;人格;人性;悲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忠贞的典范与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膜拜。然而,他却不能按照“人”的方式和要求去做人、待物、行事,没有自己独立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