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架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中什么都可以有,但又只能是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①由于阅读文本教学价值的多元性、教学媒介的多样性,语文课中可以说是什么都有,甚至 “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成了追求。但也正因为阅读教学内容可能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犹如“乱花”迷了不少语文教师的“眼”,在很多的语文课上,在很多的语文老师身上,我们还不难看到“凡可教则教”的教学思维。于是乎,语文课上什么都有了,内容杂陈而冗繁,但又只是乱花一片,找找,却很少有语文。如何才能做到“看看什么都有,想想,就只有语文”呢?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要净化、整合复杂多元的教学内容,使各教学内容要素有一个相互逻辑联系紧密、结构合理精致的架构。本文以《杨修之死》为例,过程化再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架构,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应该有的思维原点。
  一、可以教的:价值多元的“文章”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媒体,是把教学内容用最规范的形式反映出来适于教学的客体。同一教材可以获得种种不同的内容,而相同的内容则可以从种种不同的教材中获得”。②语文阅读“教材”历来多是“选文型”,而“‘选文’本身不是课程内容,也不构成学习对象。”③也就是说, 一篇文章可以作为阅读教学内容的价值是丰富多元的。语文课所以会“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语文”,或者什么都教,但什么都没有教好,也大多迷失在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上。比如,作为“文章”的《杨修之死》,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或者许多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至少有以下这些,而且每一条都有要教的理由。
  1.关于作者与作品,甚至“四大名著”及其翻拍的电视剧等文学知识;
  2.文言、市井语等词汇释义;
  3.补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包括历史中的曹操与杨修的关系以及曹操选择继位者的过程等;
  4.曹、杨人物形象的分析;
  5.本节选的前后故事关联;
  6.学习以插叙为核心的结构安排并尝试进行写作;
  7.探析杨修的死因;
  8.相应的思想、为人等教育。
  此外,曾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还有如故事的复述、“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等。……
  以上所列内容每一项都有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分理由,每一个文本也几乎都像《杨修之死》这样有多维、多元的教学内容。“可教的”如此繁杂,不加选择或者选择不当,势必是什么都教了,但什么也没有教好。这也许就是很多语文课所以 “什么都有,想想,就是没有语文”的根源所在。于是,“教什么”在其他学科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不首先思考的问题。
  二、“需要教的”:指向明确的“课文”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④所谓“合宜”,我以为就是在本学段、本班级“需要教的”内容。它包含了这样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规定要教的;二是特定学生(班级)群体还没有学会的,还学不好的。二者之间的契合,就是对“可教的”内容进行取舍的全部理由与依据。
  学情千姿百态,地域不同、班级不同乃至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不同,同一篇课文里需要学的也各不相同,这需要每个任课教师的处理经验与智慧创造。我们也只能从作为课文的《杨修之死》来看一般需要“教什么”。教材是融合了作者、语文课程、编者三者的意识,且异于“文章”为实现特定教学功能的文本,它对于这篇课文一般要教什么有实际规定性。“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实现在单元中的教学功能,不能没有语文课程意识作随意发挥”⑤。
  《杨修之死》与《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组合成一个教学单元,被编在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从这个单元的选文来看,其特征突出,它们都是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节选,而且是全套教材中唯一的单元。这样的单元编排,编者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接触古典白话小说,丰富情感体验,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综合教材与《教师用书》的单元提示(说明),那就是要在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的基础上,把握故事发展的脈络,养成用历史的眼光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的习惯。课后练习所设置的三道题也同样分别指向这三点。由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即词汇、故事、人物。
  1.词汇。《三国演义》语言的基本风格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它把文言的“深雅”和白话的“浅俗”有机结合起来,带有一定的文言特色,又半文半白,读来感到在字词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大。学习本文,除了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完成阅读障碍的清除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教法上,如果与前一篇《智取生辰纲》的浅俗与运用大量方言口语相比较,可能学生会感受更深。因此,这部分内容要教,但又不能深教,“有一定体会”(摘自教材中的“单元提示”)就好。
  2.故事。一般情况下,节选课文要交代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不致出现以偏概全的片面理解。但《杨修之死》所节选部分结构相对完整,主题也相对集中,九年级学生也可能已经阅读过《三国演义》。鉴于此,可以不必交代。但本文在讲述杨修死因时写了曹、杨矛盾发展的几件事,而且用的是插叙的手法。用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本是中国古典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重要创作特色,本文中杨修的死因也是通过故事来层层体现的。因此,关于故事情节的教学就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人物。曹、杨两人的个性特征鲜明,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自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然而,我们可能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一人物刻画反映着作者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历史与文学中同一人物的不同面貌,我们需不需要教?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   其他如《三国演义》及其罗贯中的相关文学知识也被许多老师作为必须的教学内容之一。我倒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信息获取渠道极多的时代,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解决而不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三、实际教的:整体构架的“课堂”
  据我们的课堂观察,当前阅读教学课堂上内容的组织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背景知识的介绍——文字的疏通——故事(结构层次)的梳理——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分析——艺术特色分析——人文价值延伸;另一种是在相关知识的介绍、文字疏通之后,按着文章体例的典型特征逐一形成教学内容模块并逐次展开。如教小说,就一般是环境→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教说明文,其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次序就是:说明的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这两种模式,思维逻辑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教学内容分块、并列呈现,简单相加。由于缺乏组织、整合,不能顾及到块面间的逻辑联系,教学内容又不可避免有交叉、重叠,从而导致教学流程的松散、拖沓。为此,我们在确定哪些内容可以进入课堂之后,要对教学内容加以二次创作,架构而成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课堂上。所谓架构,就是将各部分的内容通过合理的详略搭配和学习逻辑安排,而成为一个既包容所有教学内容又集中指向学习目标的有序的整体结构。它不仅是内容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流程设计的问题。
  我们认为,架构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有 “支点”。就如建房子要先安上主梁一样,架构各部分内容也要首先寻找到一个能统摄、凝聚作用的“支架”。这个“支架”可以是某一教学目标,或者某一项内容,或者文本中的某些词句……二是有逻辑。即内容的详略处理、呈现次序安排等要有严密的逻辑,符合认知规律,以达到前后联系紧密、布局合理。三是很自然。各部分内容构件的融入自然、流畅,而不是强塞或者叠加。如此,方能将各部分内容构件架构而成精致的整体而呈现在课堂之上。就《杨修之死》来看,我们可以以杨修的死因探析、曹杨人物性格分析、故事情节的梳理为支点结构起语言、人物、情节等三个部分教学内容而为整体。我们知道,小说中人物性格及情感的变化往往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而故事情节的延伸又往往从各个侧面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者本就是相融相生的,而要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不可能离开语句,因此大可不必分三个块面进行教学,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如果我們要以故事情节为支架,那么我们就应该侧重故事,在故事的梳理中感知人物性格。其教学内容就可做这样的设计:交代必要的故事的背景(前后情节)→顺序复述故事→概括六个小故事→分析故事是如何显示曹杨之间矛盾冲突的日益尖锐的,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关于文本结构特点的结论并尝试运用于写作实践。以人物形象分析为支架的课堂也只要遵循以上设计理念,也同样可以很好地架构起教学内容。下面就杨修的死因探析为支点如何结构内容试做图析。
  总之,“语文课程的核心是语言,本位是语言,性质是语言”,“语文课程的一切其它属性都是由语言固有的本质所决定的外延属性”。⑥语文课堂上应该或者是在研习别人的语言运用的规范与精妙,或者是学生自己尝试语言运用实践,除此无他。而要使“什么”都可能有的语文课更有效率,学生学得更好,则要讲究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架构,这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和再开发的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智慧与努力。
  参考文献
  ①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②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概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④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2期。
  ⑤冯渊.《如何确定长篇作品节选文本的教学内容——以〈边城〉为例》.《语文月刊》.2013年第4期。
  ⑥岳增学、孙福坤.《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认识——兼评“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作者通联:福建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界一直讨论的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与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提出的“例子说”相符。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宽广的,不应该局限在一篇篇课文之中。既然是作为“例子”,教师就要有这样一种认识,第一,例子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的。第二,对于例子的解读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第三,作为
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晏殊、柳永……作为词界的一朵奇葩,李清照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词人,在众多的男性词人中一枝独红。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她5篇作品,或作为课文,或作为课外要求自学的古诗词。当把这几篇被收录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笔者发现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
文本解读必须照顾特定的时空背景,若虚化历史背景,课堂教学则会变成“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从而出现审美过程的任性与审美效果的偏离。  我读《北京的春节》更多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春节深情的眷恋和淡淡的遗憾。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则认为,《北京的春节》“在对比中歌颂了新中国的美好变化”——这种审美阅读并不准确,因为编者没有将课文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解读
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  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 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①; 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导辩证思维、个性思维和创意思维;2.着眼“思想评论体”,弘扬独立评论;3.释
朱明英/执教 余映潮/评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
目前,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两大硬伤:一是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二是学生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唤醒心灵,挖掘真情  作文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就可以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这使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写作无法成为一种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释放。学生写起来语言贫乏,
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还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每一位语文老师似乎都可以重构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但没有一位语文老师能重构属于写作本身的序列知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困境,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值得语文教育界花大力气深究的问题。  工作六年,总觉得写作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好像也难出效果。也曾听很多前辈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语文的半壁江山,曾就写作做过一些探索,但到最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