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一生拍摄了150部影视作品,塑造了无数个母亲、大娘的角色,如《苦菜花》中英勇果敢的“冯大娘”,《奇袭》中的“阿妈妮”等。她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曲云。3月23日,这位被誉为“银幕第一老大娘”的表演艺术家走了,享年92岁。好在银幕和荧屏上留着她的音容笑貌,让喜爱她表演艺术的观众永远追思与怀念。斯人已去,懿德流芳。
遥祭故乡的“苦菜花”香
记者第一次采访曲云老师,还是在15年之前了。
2005年8月28日,在央视电影频道经典影片《苦菜花》主创人员40年相聚节目制作现场,曲云老师来了。她身穿一件红色的上衣,显得精神饱满。化妆间里,摆放着一篮子的蒲公英。“这是苦菜花儿,花已经开了……还挺嫩的,香。”她的话,亲切而又威严。
化妆师开始给她化妆,她笑了笑说,“你们吃过饭了吗?辛苦啦……”那一瞬间,仿佛看到电影《奇袭》里她扮演的阿妈妮在村口煮着一锅子白米饭等着志愿军儿子的情形,电影里的那一幕又重现于眼前。
“我是吃苦菜长大的孩子……”问起曲云老师的成长经历,她淡淡地说。
1928年10月的一天,在初冬的山东胶东,在牟平县牙山下的一个小村里,传出了婴孩儿的哭声,原来曲家又添了个女孩儿。她的出生给曲家人带来了几多欢乐和欣喜。虽说她的到来,还不是白雪漫天飞舞,梅花含笑开的隆冬时节,但父亲和母亲却给她取名为曲梅花,希望小女儿能像梅花一般具有不畏艰难的品格。虽说曲云在参加革命工作后改掉了原先的名字,但她在内心却一直珍藏着父母对自己的这份期待。
上世纪60年代,曲云跟随《苦菜花》剧组来到胶东山区时,一下子就回想起在过去的荒年里,和父亲一起上牙山挖野菜的情景。于是,她特意去挖了一棵綻开着黄花的苦菜带回了剧组。当年李昂导演故意问她,“你认得苦菜花吗?”她莞尔一笑。而今,只能遥祭故乡的苦菜花黄了。
在《苦菜花》里,冯大娘贴苦菜团子、熬苦菜粥的动作那般娴熟,尤其是冯大娘那几场织布机前的戏特别出彩。其实,为了不让手中的道具———织布机成为摆设,她每天拍摄结束后就打着手电筒,跑到村里找老乡学织布。为了防备野狼和其他野兽的袭击,她都是手中紧握一根木棍出行……
冯大娘这个母亲形象,真实感人,善良、坚强而贤淑,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个角色的完成,打开了曲云成功的大门,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所以当观众提起曲云,自然会想起《苦菜花》的冯大娘,眼前出现她手握钢枪面对敌人的坚毅表情。曲云曾先后在《长空雄鹰》《奇袭》《英雄坦克手》中扮演了这样的“阿妈妮”———子弟兵对拥军爱民的朝鲜大娘的敬称。大家若提起“阿妈妮”,自然想到的还是她。
她是一个非常透明的人
第二次见到曲云老师,是在2005年由文化部和广电总局联合举办的抗战胜利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晚会上。
大幕开启,硝烟中,随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凄凉歌声飘出,身穿一身破棉袄当服装,一根打狗棍作道具的曲云老师,在一个小姑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随着难民人流走到台口。台上,她杵着一根打狗棍在“颠沛流离”,泪流满面……一瞬间,我们都被老艺术家如此真挚和认真的表演感动了。
老艺术家是在用心演绎一个没名没姓没台词的角色。想想,一个演过了无数重要角色的演员,竟然以一个“无名难民”的舞台形象出现在观众的眼前,怎不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曾说,“我这一生,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苦。有了对艺术的爱,有了对事业的追求,就不会后悔。如果让我闲着不做事,那才苦呢。”好一个透明的人!
当年那个拖着乌黑发辫,走过120里地的迢迢山路,从家乡走出的胶东姑娘;那个和战友们一道,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前线慰问演出,活跃在青纱帐里的女文工团员;那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卧冰雪,带着产后未满月的孩子和自己的一身病痛还坚持演出的女军人。这一切在她跟记者描述时都是一句话带过。但她表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让演艺成了她一生的事业追求。
2005年,记者采访时还得知,她参加了电影《霍元甲》的拍摄。77岁的她跟着剧组竟然拍摄了半个多月。
她笑谈,“那半个月,我既没累倒,也没得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除了把拍戏当乐趣、身体锻炼外,在诸多养生手段中她最注重精神养护。离休后,她参加了老年大学,专心学绘画,还喜欢上了诗歌创作。
那次在《苦菜花》相聚节目制作时,她带来一本相册和一首诗。她告诉大家,诗是她先生提笔,她自己创作,并当场慷慨激昂地吟诵———
“60春秋一瞬间,肝裂胆寒忆当年,日军侵我神州地,亿万生灵刀上悬,三光政策遍地惨,毁我神州荒无烟,奸淫烧杀多凶恶,千万白骨堆如山,军民抗战历八年,英雄牺牲歼敌顽,邪恶更尽英雄志,与时惧进再登攀。”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到了自立和自强。92岁的美丽人生,像一朵盛开的苦菜花,不,更是一朵莲。“化解苦难”“温暖心田”是莲花的花语。莲动如云,满身都是轻盈、柔和与坚强。愿她,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