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银幕第一老大娘”曲云艺德铸芳华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一生拍摄了150部影视作品,塑造了无数个母亲、大娘的角色,如《苦菜花》中英勇果敢的“冯大娘”,《奇袭》中的“阿妈妮”等。她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曲云。3月23日,这位被誉为“银幕第一老大娘”的表演艺术家走了,享年92岁。好在银幕和荧屏上留着她的音容笑貌,让喜爱她表演艺术的观众永远追思与怀念。斯人已去,懿德流芳。
  遥祭故乡的“苦菜花”香
  记者第一次采访曲云老师,还是在15年之前了。
  2005年8月28日,在央视电影频道经典影片《苦菜花》主创人员40年相聚节目制作现场,曲云老师来了。她身穿一件红色的上衣,显得精神饱满。化妆间里,摆放着一篮子的蒲公英。“这是苦菜花儿,花已经开了……还挺嫩的,香。”她的话,亲切而又威严。
  化妆师开始给她化妆,她笑了笑说,“你们吃过饭了吗?辛苦啦……”那一瞬间,仿佛看到电影《奇袭》里她扮演的阿妈妮在村口煮着一锅子白米饭等着志愿军儿子的情形,电影里的那一幕又重现于眼前。
  “我是吃苦菜长大的孩子……”问起曲云老师的成长经历,她淡淡地说。
  1928年10月的一天,在初冬的山东胶东,在牟平县牙山下的一个小村里,传出了婴孩儿的哭声,原来曲家又添了个女孩儿。她的出生给曲家人带来了几多欢乐和欣喜。虽说她的到来,还不是白雪漫天飞舞,梅花含笑开的隆冬时节,但父亲和母亲却给她取名为曲梅花,希望小女儿能像梅花一般具有不畏艰难的品格。虽说曲云在参加革命工作后改掉了原先的名字,但她在内心却一直珍藏着父母对自己的这份期待。
  上世纪60年代,曲云跟随《苦菜花》剧组来到胶东山区时,一下子就回想起在过去的荒年里,和父亲一起上牙山挖野菜的情景。于是,她特意去挖了一棵綻开着黄花的苦菜带回了剧组。当年李昂导演故意问她,“你认得苦菜花吗?”她莞尔一笑。而今,只能遥祭故乡的苦菜花黄了。
  在《苦菜花》里,冯大娘贴苦菜团子、熬苦菜粥的动作那般娴熟,尤其是冯大娘那几场织布机前的戏特别出彩。其实,为了不让手中的道具———织布机成为摆设,她每天拍摄结束后就打着手电筒,跑到村里找老乡学织布。为了防备野狼和其他野兽的袭击,她都是手中紧握一根木棍出行……
  冯大娘这个母亲形象,真实感人,善良、坚强而贤淑,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个角色的完成,打开了曲云成功的大门,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所以当观众提起曲云,自然会想起《苦菜花》的冯大娘,眼前出现她手握钢枪面对敌人的坚毅表情。曲云曾先后在《长空雄鹰》《奇袭》《英雄坦克手》中扮演了这样的“阿妈妮”———子弟兵对拥军爱民的朝鲜大娘的敬称。大家若提起“阿妈妮”,自然想到的还是她。


  她是一个非常透明的人
  第二次见到曲云老师,是在2005年由文化部和广电总局联合举办的抗战胜利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晚会上。
  大幕开启,硝烟中,随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凄凉歌声飘出,身穿一身破棉袄当服装,一根打狗棍作道具的曲云老师,在一个小姑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随着难民人流走到台口。台上,她杵着一根打狗棍在“颠沛流离”,泪流满面……一瞬间,我们都被老艺术家如此真挚和认真的表演感动了。
  老艺术家是在用心演绎一个没名没姓没台词的角色。想想,一个演过了无数重要角色的演员,竟然以一个“无名难民”的舞台形象出现在观众的眼前,怎不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曾说,“我这一生,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苦。有了对艺术的爱,有了对事业的追求,就不会后悔。如果让我闲着不做事,那才苦呢。”好一个透明的人!
  当年那个拖着乌黑发辫,走过120里地的迢迢山路,从家乡走出的胶东姑娘;那个和战友们一道,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前线慰问演出,活跃在青纱帐里的女文工团员;那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卧冰雪,带着产后未满月的孩子和自己的一身病痛还坚持演出的女军人。这一切在她跟记者描述时都是一句话带过。但她表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让演艺成了她一生的事业追求。
  2005年,记者采访时还得知,她参加了电影《霍元甲》的拍摄。77岁的她跟着剧组竟然拍摄了半个多月。
  她笑谈,“那半个月,我既没累倒,也没得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除了把拍戏当乐趣、身体锻炼外,在诸多养生手段中她最注重精神养护。离休后,她参加了老年大学,专心学绘画,还喜欢上了诗歌创作。
  那次在《苦菜花》相聚节目制作时,她带来一本相册和一首诗。她告诉大家,诗是她先生提笔,她自己创作,并当场慷慨激昂地吟诵———
  “60春秋一瞬间,肝裂胆寒忆当年,日军侵我神州地,亿万生灵刀上悬,三光政策遍地惨,毁我神州荒无烟,奸淫烧杀多凶恶,千万白骨堆如山,军民抗战历八年,英雄牺牲歼敌顽,邪恶更尽英雄志,与时惧进再登攀。”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到了自立和自强。92岁的美丽人生,像一朵盛开的苦菜花,不,更是一朵莲。“化解苦难”“温暖心田”是莲花的花语。莲动如云,满身都是轻盈、柔和与坚强。愿她,一路走好。
其他文献
我于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营建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营建学系,改称建筑系或建筑学系。当时,系里只有梁思成、林徽因两名一级教授,但是自1950年后,梁、林二位就不再授课了。  梁先生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时任市长彭真。所以实际日常业务,包括总规、详规、城市设计直至重要建筑方案,都要亲自过目甚至亲笔修改。同时他又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还是许多
期刊
料理这个词在日本是菜肴的意思,日餐馆都会挂个日本料理店的招牌。中文料理的词意是处理,我倒觉得中文词意更恰当,因为任何食材都需精心处理之后才变成美味。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乱了人们日常生活节奏,原本可以拨腿就走的旅行和聚餐都只好取消。之前去餐馆用餐稀松平常,居家防疫期间,为避免聚集,到大小餐馆用餐受控,人们只好自己动手料理食物,一时间成就了个人厨艺。  我是在20岁那年开始自已动手做饭的,当年自己
期刊
八班孩子们渴望决战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Susan(苏珊)的脸上。然而,从不言败的Susan,脸上划过一丝犹豫,但瞬间即逝。兴奋中的孩子们并未察觉,可还是被我看到了。  西城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如期而至,学生们也乐得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读书节的舞台上绽放风采,释放压力。作为学生的家长及学校老师的家属,我似乎比其他孩子的家长拥有了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更多的接触到这些可爱的
期刊
93岁的她自幼与戏结缘,是柳琴戏“北派掌门人”,灌制了《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父女顶嘴》《喝面叶》《秦香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唱片,她的唱腔与表演对后来的柳琴戏演员产生了榜样性的影响。“看戏不见张金兰,白花两毛五分钱。”这句顺口溜,几十年来一直嵌在鲁南苏北戏迷们记忆深处。这是老百姓对一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最高的褒奖、最真诚的赞美。  日前,笔者专程拜访了这位柳琴戏“北派掌门人”。93岁高齡的张
期刊
17岁学习竹编技艺,22岁创立公司,24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6岁获“中国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27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3年来,杨昌芹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书写了别样精彩的“竹”梦青春。“一根竹子能编织出各色各样手工艺品,还能编织出脱贫致富路。公司取名为‘牵手’就是要通过竹编牵手更多的人,共同‘编织’如同竹子一样节节高的生活。”这是“90后”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昌芹的
期刊
从7岁学网球开始,郑洁就再未离开过这项运动。2010年,她创办了“郑洁杯”青少年巡回赛,看到比赛中涌现出的“好苗子”遭遇上升困境,她又开始经营网球俱乐部,目标是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职业球员。“网球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进步空间最大。”郑洁表示,“希望能为他们提供更多保障,守护好青少年对网球的激情和热爱。”  退役后不离开网球  回首运动员生涯,郑洁遭遇过无数困难,但这些困难给她塑造了一颗“大心脏”。灵活
期刊
“苦菜花儿开满地儿黄———”  王音璇老师这一句唱,55年挥之不去。  而曲云在《苦菜花》中扮演的冯大娘,更是成为经典。  3月23日,电影表演艺术家曲云去世,享年92岁。每逢本刊报道过的老朋友去世,作为曾经深入采访过的记者总是会陷入一种悲伤和缅怀中,只因许多人已像家人或老友一样熟悉。  曲云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有些不一样。她特别朴实,在任一菜市场都能看到这样的身影,不讲穿着,说话和气,仿佛随时能帮你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技艺精湛、执着坚守,他们不断创新,追求极致。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  主动请缨维修这批机匣  孙红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71 3厂高级工程师,焊接专家,妈妈眼中的“老末”,同事眼中的“黏合剂”。近20年来,在面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情况,她刻苦钻研焊修难题,克服工作的单调、枯燥,掌握了多项飞机发动机核心修理技
期刊
“诗酒趁年华”,端的是句能引人无限遐思的好词。先不管是否经历过,就光想一下,都觉得是那样豪迈。  君不见,绝大多数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不是“路长人困蹇驴嘶”,就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便是“一剑曾当百万师”的“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稼轩,临了还不就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便是有着“大明第一才子”之称的杨升庵,临了发出的不也是“是非成敗转头空”的一声长叹
期刊
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点火升空,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工程就此拉开帷幕。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指挥大厅的正中央,本次首飞任务的“01”指挥员、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胡旭东摘下眼镜,任由泪水流下脸颊。  胡旭东上次担任“01”指挥员,是1038天前,执行2017年7月2日的长征五号遥二任务。然而,那次火箭起飞后因发动机工作异常,发射失利了。“不可能因为某一次失败,就放弃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