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设疑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争取良好课堂效果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获得反馈信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掌握设疑技巧、把握设疑时机又是衡量设疑效果的重要标志。
一、设疑时机的选择和设定
设疑是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语言材料的表层信息,并促使学生根据表层信息去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设疑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度地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是为了在课堂上始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将学知识的兴趣。因此,设疑的时机应多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侯,然后,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的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二、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1.导入设疑。
语言材料导入阶段设疑是指在导入阶段以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为目的的设疑。如,学习SEC Book1A, Unit23 《Rescuing the Temple》时这样设疑:What’s China famous for to the foreigners?And do you know what Egypt is famous for in the world?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背景设疑。
指在教授新的语言材料时,根据材料的背景知识、所涉及的知识和情况设置疑问。如在教学SEC Book1A L.7 《Earthquakes》时,可设置:Who can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angshan city?通过此类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归纳设疑。
在每堂课中,有时一些知识和结构是分散呈现和教授的,这是为了分散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出于同样的目的,我们一般都会在结束一节课前对所讲知识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如在此时设疑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操作中可让学生根据笔记和板书进行回答。
三、巧妙运用提问
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的Lesson 58《NOISES IN TH E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课前可以准备好以下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的期待中进行着。
2.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3.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总之,如果我们老师能在课堂上抓住时机,选准设疑时间,客观、科学地设疑,我们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就可以逐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学会自学;就可以使他们逐步总结规律,掌握语言,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何健琴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教与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13,4。
[2]刘长虎 浅谈新课程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3,9。
一、设疑时机的选择和设定
设疑是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语言材料的表层信息,并促使学生根据表层信息去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设疑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度地思考和理解语言材料,是为了在课堂上始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对于将学知识的兴趣。因此,设疑的时机应多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侯,然后,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的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二、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1.导入设疑。
语言材料导入阶段设疑是指在导入阶段以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为目的的设疑。如,学习SEC Book1A, Unit23 《Rescuing the Temple》时这样设疑:What’s China famous for to the foreigners?And do you know what Egypt is famous for in the world?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背景设疑。
指在教授新的语言材料时,根据材料的背景知识、所涉及的知识和情况设置疑问。如在教学SEC Book1A L.7 《Earthquakes》时,可设置:Who can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angshan city?通过此类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归纳设疑。
在每堂课中,有时一些知识和结构是分散呈现和教授的,这是为了分散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出于同样的目的,我们一般都会在结束一节课前对所讲知识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如在此时设疑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操作中可让学生根据笔记和板书进行回答。
三、巧妙运用提问
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的Lesson 58《NOISES IN TH E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课前可以准备好以下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的期待中进行着。
2.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3.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总之,如果我们老师能在课堂上抓住时机,选准设疑时间,客观、科学地设疑,我们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就可以逐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学会自学;就可以使他们逐步总结规律,掌握语言,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何健琴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教与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13,4。
[2]刘长虎 浅谈新课程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