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戏曲做嫁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工艺师访谈

来源 :戏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wangsea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戏曲服饰是戏曲舞台要素之一,“行当”装扮程式依据“行头”规制来实现.行头制作的一招一式不仅仅工巧技美,更是做戏做人.戏曲服饰制作中的造物重理法,也是一部物化的中国戏曲工艺美学史.今天,历史悠久、工巧技美的戏曲服饰同样面临对其规制渊源及技艺承续的现实思考.在传承经典与戏曲现代戏题材戏衣制作等方面,围绕“做衣是做戏”这个命题,通过对国家级戏衣非遗传承人的访谈,来探索如何让传统戏衣的绝技服务于当今舞台,是既坚守传统又积极创新的一种态度,既要坚守传统戏衣制作工艺的服务“行当”,又要迎合时代发展中戏曲现代戏创新的需求.对戏衣制作层面上的求索,也是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研究的一个独特角度.
其他文献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之一,主导着社会舆论与报道的风向,也影响着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对于京剧的观念与看法.本文利用Lexis Nexis作为信息收集源并建立语料库,收集在1978年至2020年42年间《纽约时报》对京剧的124篇报道,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解析了《纽约时报》对于京剧报道的议程设置方式,分析了其在对京剧内容报道时的话语偏好,为京剧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提供借鉴.
中国戏曲的文本写作和舞台呈现中,常见以施行咒术、发下誓愿的方式,达到祈愿、祝福、护佑、驱邪、除害、复仇等目的 的情节设置.这种现象的形成,与上古时期即有的“巫”之传统,中华文化“礼”之要求,和儒家思想“仁治”“仁爱”的观点有密切关系.李泽厚先生总结为“由巫到礼,释礼归仁”,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典戏剧中咒术与誓愿的使用规律和表现特色.
自1941年5月创办至1947年3月停刊,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介绍了大量戏曲新剧本、戏曲活动纪实以及戏曲评论文章,系统记录了抗战与解放战争背景下戏曲服务于战争动员与民族解放的整体艺术图景.《解放日报》的戏曲艺术实践表现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历史想象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诉求呼唤,是特定历史语境下战争话语模式的动态建构与历时形塑,体现出戏曲作为民间经典艺术形态的全新话语价值与审美旨趣,以及在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民族革命事业中独特的地位与功能.
王实甫《西厢记》在俄罗斯有近两百年的传播历史,经历了从剧本改编为小说,从原剧本改编为缩减本进行舞台演出,从俄罗斯演员的舞台演出到中国艺术家在俄罗斯的演出,从全文翻译本的问世到汉俄对照本的出版并深入研究等多个阶段.
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不少川剧戏班使用与非正常死亡者有关的木材制作班牌,并在班牌上面挖凹槽装入盐茶米豆、金银铜铁、海马碎蛇等物以及死者的基本信息.这种特殊的班牌被称之为“荤牌”,在平时供奉中有一系列的神秘仪式.它们的出现既与四川战乱频繁、官吏豪强横行、土匪兵痞猖獗等历史背景有关,也与底层百姓寄希望于厉鬼庇护、神灵保佑的民俗宗教心理有关.它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研究民俗宗教、川剧史和戏班史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当我们重新审视梅兰芳为期十八个月的新编戏实践时,我们发现,新编戏作为其职业生涯中一段整体经历,不仅在梅兰芳成名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助力作用,而且从不同维度参与了梅兰芳的京剧改革探索和理论建构.重新审视和思考梅兰芳排演新戏的经历,既成为我们解读梅兰芳之为“梅兰芳”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进行京剧改革和现代戏创作的必要准备.
由民国年间的新闻界所撰写的报道、剧目评论和人物特写可知,自“传字辈”开始实习演出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他们为昆曲的振衰起敝、存亡续绝,作出了顽强的努力;他们对昆曲艺术始终持敬畏的态度,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也不论是赚还是赔,只要演出,都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因而博得了观众的高度赞扬;他们奋发上进,努力学习,轻财重义,即使戏班没有了,但志趣一致的师兄弟,相互友爱,只要有昆剧演出活动,便迅速地聚集在一起.
陕西易俗社是民国初年成立于西安的一个社会教育机关,也是一个集秦腔教育、创作和演出于一体的新型秦腔班社.自1912年成立起,易俗社创始者和后来管理者特别在意班社的教育机关属性,往来公牍中屡次强调该社为陕西省教育厅所属教育机构.1928年,易俗社因印花税缴纳问题多次与省政府和财政厅交涉,表面上看是纳税和经济问题,实际上隐含着对班社教育属性的重申.陕西易俗社作为民国时期一个有影响的戏曲改良班社,培养演员、编演戏曲、营业演出乃至秦腔发展方面颇有成绩,也得到当时观众、其他秦腔班社和省内外各界认可,以著名秦腔班社身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交流活动逐渐增多,传播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戏曲海外传播过程中,报刊等大众媒介对戏曲海外演出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与记录.其中,作为我国权威官方媒体机构之一的《人民日报》较全面地记录了四十年来我国重要的戏曲海外演出活动.对这些报道资料进行梳理研究,能够呈现出近年来我们对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探索及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提供数据支持和清晰发展脉络.
《朝阳沟》自1958年诞生以来,屡经修改,主要形成了1958年版、1964年版、1977年版和新世纪版4个版本.《朝阳沟》是大跃进的产物,不可避免受到时代的局限,但杨兰春坚持创作从生活出发,写戏就是写入,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朝阳沟》描绘了农村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人情之美,所以至今仍有生命力.《朝阳沟》的成功,更是音乐唱腔的成功,它坚持了在传统基础上适度创新的原则,观众听起来既是地道的豫剧,又新颖别致,因而深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