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 心智飞扬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五导”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提出了“五导”探究法教学模式。“五导”探究法指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内容,以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为:导生疑—导猜测——导验证——导结论—导拓展。现以《圆柱体的侧面积》(人教版)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操作要略。
  二、“五导”操作要略
  (一)导生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伊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形成认知冲突,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
  师:上课时在讲台上放置了两个用硬纸板做成的空心的圆柱体,一个又细又高;一个又粗又矮。问“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启发生疑。
  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奇、跃跃欲试的探究心态,同时又为下面猜想环节的导出埋下了伏笔。
  (二)导猜测。高斯曾说“如无某种大胆果断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当问题确定后,借助猜测这个环节,将引导他们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中:
  围绕“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问题情境,让仔细观察、大胆猜想。
  生:我认为,细长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因为它很高。
  生:不一定。我认为“矮胖”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因为它的“腰围”粗。
  (教师仔细地观察两个圆柱体,左看看、右看看……还围着讲台转了一圈。)
  师:我认为细长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生:“不一定,老师也是猜的!我们需要验证。”
  由于想法不同,猜想也不相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导验证。此环节分两步引导:
  1、操作。学生充分猜测而又无结论之际,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和多维度验证的过程,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推理才能严密。
  2、交流。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或组间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加强学生交往、沟通及相互了解,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验证环节:
  师:针对“细长”与“矮胖”的圆柱体哪个侧面积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选择分成两个组。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想一切办法证明自己组的观点是对的。
  生:两组学生都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圆柱体“破”开来,摊平,再把它们一块块剪下来互相贴到一起。如果一个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全部贴光了,而另一个圆柱体上还有空余部分,那就证明有空余的圆柱体侧面积大。当两组学生用剪刀把两个圆柱体破开并摊平后惊喜地发现:“这不是平行四边形吗?”“不用剪了!”“对,可以测量和计算!”一阵忙碌后,选择“细小”圆柱体侧面积大的那组组长说:“老师,我们错了,是‘矮胖’的侧面积大。”
  (四)导结论。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究出的结果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引导学生将探究规律形成准确的结论,并归功于学生。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以鼓励。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导论环节:
  师:请这组组长上讲台清晰地书写了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并做好解释。
  生:胜利组的学生脸上荡漾着激动的微笑,另一组学生则显出要在下一个问题的再决胜负的信心。
  这激动的微笑不仅是成就感、自豪感的自然流露,更是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的诠释。
  (五)导拓展。此环节可以是课内探究深度的拓展,也可是课外探究成果的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创造,促进课堂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导拓展环节:
  师:发给每组两个木头做的实心的圆柱体,请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生:两组学生拨弄着两个圆柱体,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实心的圆柱体没法“破”了。一个组的一位同学将刚才破开的圆柱体的硬纸板将实心圆柱体围起来,打开,再围起来,再打开……惊呼:“你们看,这条边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不用破,也可以量!” 另一组看到有人穿球鞋,利用鞋带测量了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师:真“神”了!你们又把圆柱体“破”开了?
  生:老师!你难不倒我们,其实特简单,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底圆周长乘高!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今天探究的规律去“生活实践馆”去试试!
  由“求空心圆柱体的侧面积”到“求实心圆柱体的侧面积”这种由易到难的设计,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了思维路径,体现了教师在探究活动的组织作用。
  三、“五导”实践反思
  从实践案例来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探究“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目标展开,从演示讨论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概念到学生猜测圆柱体侧面积的大小,从合作探究到展示成果等一系列活动都始终贯穿本节课的探究目标,体现了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的方向性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真正体现了“高效的课堂、心智的飞扬”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教师怎样解决课题教学问题》
  [2]《小学数学教师》
其他文献
从回复高考以来,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
摘要: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对于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应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做好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同步转变。  关键词:教法 学法 初中 数学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与社会的
摘要: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增加实际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新课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
情境创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营造开启学生心扉、增强学生感知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内容及其所传达的知、情、意真切生动地印入学生头脑中。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营造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以种种奇妙的艺术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一、身临其境,激发共鸣  语文课文中的描写对象,涉及方方面面,表现也各具情态,而学生由于阅历有限,对有些对象理解不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提高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导入环节的设计: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过于程式化,有的教师刻意设计一个新课导入环节,但缺乏自然性和新颖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形式很新颖,但
所谓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它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提高,让优生更优,差生得到进步,以便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高,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一、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摘要:文章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从把数学教学变成一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活动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在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幼儿来说,汉字也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挑战,因为汉字不像语音、词汇那样,可以通过自然习得而掌握。我担任学前班的语文教学近三年,有一些心得体会,但是感觉还是不能够上升到理论高度,就算是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心得,敬请专家指正。  幼儿识字写字的可行性,证明了汉字学习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练习
摘要:随着艺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主要课程,在全国中小学甚至幼儿课堂中的地位也日益得到了肯定。李岚清先生就曾说过:“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最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