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特点与鉴赏答题思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这类诗歌赏析考查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把握的难点。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做这方面试题,可在以下几方面花功夫:了解此类诗歌特点,夯实基础训练。
  
  一、山水田园诗特点
  
  1.思想内容方面:
  A.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B.情感思想: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具体表现有:
  ①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
  王维《汉江临泛》、李白《望庐山瀑布》
  ②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孟浩然《过故人庄》、王驾《社日》
  ④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杜甫《江村》、张舜民《村居》
  ⑤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苏轼《题西林壁》、王维《过香积寺》
  ⑥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揭露封建剥削。
  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画面的共同特征:
  ①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②听觉角度:宁静。
  ③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4.常见的写景技巧和表现手法: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②点面结合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④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5)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7)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淡化了人文知识的教育,本文阐述了作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化学;人文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文件中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但是长期以
摘 要: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无论从语言材料的历史形成还是从教材选文的历史性而言,都是培育学生健康历史感的重要平台。本文从语文和历史的关系着手,浅议在教学中的历史感培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历史感;培育  中国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1  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非常明确的一个方面是历史感的获得。这不仅因为中国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育思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从内涵上来讲,它是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而教师的引导、启迪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诱因。教师的“教”是引领学生去“想懂”知识,而不是靠老师“讲懂”;学生的“学”是朝向“会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会”。    一、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就
摘 要:试卷讲评的过程,是学生获得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查缺补漏,改进学法,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重新构建的过程,也是老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明晰教学思路,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  关键词:物理试卷;讲评;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5 -01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老师对试卷讲评课
有效的指导方能产生有效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不管以什么形态呈现,都必须有教师有效的指导,而教师指导的成败则取决于是否抓住指导的关键。下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课堂的指导策略。    一、给学生一个“问题场”    语文研究性学习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其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要再像一般教学活动那样,预先设定要讲解的问题,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自主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0 -01    新课程改革中要紧扣新课程标准,注意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步骤实施课堂教学。  一、
摘 要:本文提出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Welcome to the unit与Word Power整合教学的观点。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关于该两版块整合教学和优化设计行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Welcome to the unit; Word Power;整合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1 -03   一、提出问题 
摘 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本文就目前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思考  中国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
宙斯赏识狐狸的聪明和狡诈,赐他做兽类之王。宙斯想知道狐狸随着身份的变化,他贪婪的本性会不会有所收敛。当狐狸坐轿子走过来时,宙斯扔下一只屎壳郎。屎壳郎围绕着轿子不停地飞,狐狸再也忍耐不住,立即跳下轎子,想捉住他。宙斯十分气愤,便将狐狸贬回到原来的地位。   这故事说明,即使穿上了最华丽的服装,坏人也不会改变他的本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体育主张异彩纷呈,如“增强体质”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等等。在众多体育思想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新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健康第一”的思想是一种“多元化的、复合型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是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决策。一言以蔽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