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组织如何服务社区管理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管理的细胞和微循环系统在社区,因此社区管理的细化和精准将制约着整个社会管理的效果,其中文化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既可以起到先导作用,催生创新性管理制度,又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文化服务本身就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文化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文化类社区社团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又如何体现它的功能呢?
  一、文化引领“催化效应”
  文化是制度之母,是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础。南通市崇川区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结合实际主动进行管理理念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了服务居民的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特别是借助文化理念的创新,启动了社区社团创立,各类社团不仅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参与者,而且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培育催生了“社区精神”,成为引领社区发展的灵魂。
  管理创新起步于文化理念引领、培育各类群众性社区社团。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有助于社区领导机构和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也是凝聚“社区精神”的途径,而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创立就是一个最基础性的步骤。社会管理的领导机制需要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群众参与的基本精神和设计格局,居民和各种居民建立的群体组织才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必须依靠社区社团自身的发育成长来开展社区活动。崇川区委、区政府从创新社会管理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整体目标出发,开创性地进行文化理念创新,在国家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规范下,降低社区社团登记门槛,引入专业性社团培育机构爱德基金会,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落实社区社团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了文化引领作用,借助文化理念创新催生了社区社团的创立。各个社区的节日庆典、小区的绿化建设、各种文体活动蓬勃展开,形成了全区浓厚的文化氛围,社区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逐渐成形。
  二、文化汇集“整合效应”
  实现社区文化整合要调动社区人力资源的合力,主动联络社区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依靠的主导力量是社区居民,不仅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充分发动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引导居民参与自我服务,还要整合发动社区各类精英、专家、离退休人员和高端人群,共同服务社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同时,社区所覆盖的不同单位也是社区文化整合的关注点,要争取不同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形成社区文化建设合力。钟秀街道中心村社区广泛联合辖区单位如物业公司、辖区法律服务所、学校、超市、医院、个体户等社会力量,涵盖了水电维修服务、法律咨询服务、送货上门服务、家教释疑服务等项目。这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服务状态,深得居民肯定,也增强了社区居民间的凝聚力。
  社区文化整合,除了资源整合外,更要注重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即软性整合和硬性整合。社区的物质文化条件和规范要求,比如绿化美化标准、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建设等,都属于硬性整合的内容,要凸显社区的特色。与硬件整合相比较,以文化价值整合为主要内涵的软性整合就更加重要。社区精神所体现的文化个性的塑型是一个社区成熟的标志,只有具备了共同的文化个性和行为规则共识,才能够形成社区统一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居民认可的行为、生活方式。在外来群体为主的社区里,传统社区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往往在这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内化为自觉行动,往往需要尽快形成社区居民认可的行事规则,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社区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乃至于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一些公约、守则,就成为建设社区文化,形成社区精神的一个新起点。
  三、文化凝化“聚合效应”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支脉细流,是核心价值体系的负载者,既要有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容,也要有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各类文化类型,比如兴趣爱好类、休闲娱乐类、康体健身类、益智教育类。
  社区文化活动要成为主流价值观的载体,也要兼顾文化的多层次性。社区是一个舞台,汇聚了不同层次的思想价值,也有认知的层次差异。但不论何种文化,都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钟秀街道校西村社区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广泛发动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舞蹈健身、健康教育、护绿保洁、法律援助等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激发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走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之路。
  社区文化培育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源,淬炼和谐社区文化。和谐诚信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凝聚人心、团结居民,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文化力量。和谐诚信等基本的文化价值要求,不仅是公共价值,也是家庭、个体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主张。和谐既要与自然和谐,与世界和谐,又要与社会和谐,还要与他人和谐,并能达到自我和谐。诚信是公德,也是私德,更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保障。“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也应该成为社区聚合人气、团结互助的社区精神的基本要素。中国传统“和”文化中很多内涵,都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四、文化濡化“陶铸效应”
  文化是一种生活,社区文化活动就是塑造人养成人的载体。社区文化生活往往会起到醇厚风俗、营造氛围、转移习性的作用。社区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因素,发挥着积极的潜在的教育功能,起着陶冶人情操的作用。文化的接受并外化为行动、内化为品格,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才可以发挥出作用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结构质的变化,各种类型的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因为人群主体的不同,面临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居民需求,必须充分尊重社区人群的社区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根据需要决定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方向及内容。
  拓展教育空间,让社区教育不仅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领地,也要变成青少年成长的乐园。社区教育的开展,延伸了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联结在了一起,大教育视野进一步发挥了社会力量在青少年人生和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功能,奠定了一种影响孩子一生的基础。崇川区很多社区都设立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育、“青少年园地”板报,不断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也提高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五、文化溢出“扩散效应”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发展的服务对象和参与主体,但社区文化社团的成长性和能力构建也会随着影响力扩大而走出社区。
  社区文化社团扩散效果之一就是文化社团变成一个跨越组织类型的社团。比如文化活动演化成一种公益慈善事业,鲍家桥社区“心世界”讲演队为盲人讲电影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公益慈善,一种把爱心奉献给特殊群体的范例。新社区建立网上QQ群,也可以成为社团组织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义工联就是由网络社区聚集演化成现实志愿者组织的。
  利用新技术手段和新的交流沟通渠道,建立网络虚拟社区,与现实社会互动来发挥社区社团的沟通平台作用。钟秀街道校西村社区以网络社区为载体,搭建沟通联系新桥梁。校西村社区是商品房小区,居民大多数为中青年,传统的敲门入户、设立宣传橱窗等联系手段已难以适应。社区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增进居民沟通、了解民生民意的重要手段。社区还建立了手机群发短信平台,通过短信平台在节日向居民送上温馨祝福,适时发布健康教育小常识,发布社区活动通知等,有效地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此外,社区文化能够有效化解劳动纠纷,和谐社区文化培育与各类组织文化的合力可减少劳动争议。文化建设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条件和催化剂,更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动力和源泉。社区文化建设不能忽略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要形成社区文化和包含企业文化在内的各类组织文化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社会文化合力,调节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
  (责编/郭建民)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境内高速公路上发生36人死亡的重大车祸,前来视察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一张微笑的照片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车祸本身转移到他个人身上,迅速成为一个网络事件。在他的微笑受到网民的责骂时,又有人在人肉搜索中发现这位局长拥有多块名表,事件由“微笑门”向“名表门”发展。  这场风波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网络事件,但是它却引发了我们多方面的思考。  ——官民信任危机。时下整
期刊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期刊
信念是领导者的精神支柱,是从政人的灵魂,是领导干部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是干事创业最强劲的支撑与动力。坚定的信念能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1)  回顾我党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我们党有两个最鲜明、最重要的精神品质,就是理想信念和不懈奋斗。正是两者的表里相依、知行统一,引领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忠诚践行“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庄重誓言,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个人一切,可以说
期刊
什么样的官员容易发生形象危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牵头完成的《形象危机应对报告(2012)》给出了答案。唐钧和课题组成员对2012年前四个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形象危机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窗口型”官员、“贴近群众型”官员和“准官员”三类群体受关注度高,形象问题较为严重。  “‘窗口型’官员主要是履行执法职能的官员群体,包括城管、警察等。他们容易因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冲
期刊
策划人语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算起,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其间,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细水长流般地延宕至今;其间,各种试探、揣测、观望甚至抱怨的社会心态,不断推高各界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期盼热度。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规定:到2015年,
期刊
“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亟需解决和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总结和制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突出而鲜明的便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在前人回答了“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基础上,着
期刊
杜丽荣:吕主任,您好!1982年到1985年,高扬同志担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时,您任省委常委。请谈谈您对高扬同志的看法。  吕传赞:上世纪80年代初期,高扬同志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期间,我是省委常委、科教部部长,曾与他共事两年多。他的人格魅力、品格风范、工作魄力、领导艺术、大局意识等,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心中矗立起一座丰碑。他堪称是共产党人的楷模、省委书记的榜样。他在河北三年间,选拔年
期刊
张庆黎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提出的“六个突出”,是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特别是在政治上突出忠诚和坚定的要求,既是保障干部队伍纯洁性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多年来在干部队伍建设上遵循的重要原则。2010年10月,按照省委组织部安排,我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学习归来之后,我们借鉴浦东干部学院干部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把运河区的干部队伍培训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上了
期刊
策划人语  干部下基层,已经不是新鲜话题。  我们党历来强调并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是好的,但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群众观念淡化、群众感情淡薄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成为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本课题组就石家庄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石家庄市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已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的就业渠道,大大缓解了该市的就业压力,但在开辟就业渠道上尚大有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