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克军的大森林油画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ch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军不是专业的画家。
  克军的画, 属于比较“规矩”的那种,即创作时恪守作画的基本技法,不造次,不招摇,老老实实地按照自己的构思表现自己心中的风光风物。虽然画的是油画,但对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論了然于胸,在“规矩”的画作中呈现出有内涵、有张力的个性,于不动声色之中,律动着生命的呼唤。
  克军的画,大多是自然风光,尤以森林为最。黑龙江自然地理,像什么大粮仓、大油田、大界河、大湿地等有“八大之说”,其中大森林即是“八大”之一。克军对大森林沉醉执迷,皆因黑龙江的大森林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一般地说,画家的乡土情结是一种共性,专注于某种题材也可看出画家各自的审美取向。克军对大森林情有独钟,在我看来,多少印证了他的性情乃至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熟悉克军的人,都知道他襟怀宽广,能容人、容事,和善敦厚,就像山中的一棵树,不仅不与他树争高低,而且还能和其他树木和谐生长,默默守望。所以,他人缘出奇的好,同事愿意和他相处,朋友愿意和他交心,这使得他在摄影圈儿、文化圈儿,也包括他因工作常打交道的政要、经济的精英圈儿,有着极好的人脉。这一点,体现在他的画作上,我们会从他画的大森林整体和谐的美感中找到答案。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很多人曲解了老子的原意,以为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没有祭祀之前,大家对它碰都不敢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实则是老子是在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克军的大森林,似乎就在诠释老庄的观点,很有独木不成林的意思。是啊,与大自然互动,才能让内心充盈,淡化自我,感受天地万物的普惠恩泽。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就小了。
  黑龙江的大森林树种繁多,红松 、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山桃木等不一而足,这些树种虽然也被克军的画收入囊中,但都是在表现大森林中的大场景予以体现,是那种很朦胧的意境,不在乎具体树种的质感、机理等细节,追求的是那种博大恢弘的气势。若从细节看克军画大森林的功力,当推他画的白桦林。
  白桦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我觉得,克军的白桦林也在透露他的另一种心音,那就是砥砺修行,洁身自爱。白桦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白桦似乎也有“若能放下,才能提起”的意味,泰然处之的是得意之时的淡然,失意之时的坦然,艰辛曲折的必然,历尽沧桑的悟然。这些引申或解读在他的白桦林中可见其形,窥其影,可说是尽在其中了,这使得画作里的白桦妩媚妙曼的身影平添了傲挺的风骨。这一点,又像极了克军的不卑不亢,不因别人身份另眼相待,对谁都是千篇一律,那就是彬彬有礼。
  克军大名张克军,从事摄影工作四十余年,编著出版《摄影基础知识》《摄影365》等书籍,多次在《中国摄影报》《中国新闻摄影年鉴》发表摄影理论文章,其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东北三省摄影艺术展览、黑龙江摄影艺术展览多次入选和获奖。退休前克军是黑龙江省新闻图片社社长兼黑龙江省新闻图片档案馆馆长,也是图片社的首席摄影师。了解图片社的人都知道该社的干系,那是专为省委、省政府专业摄影的机构。克军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黑龙江和省内重要政治、经济事件、活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摄影图片。在我主编《黑龙江画报》期间,原省委书记升迁北京任职,新省委书记履新,克军拍下了两位省委书记的合影。我联系克军索要这张照片要上封面,克军二话没说就将照片给了我。这期画报因有这张照片做封面影响不小,画报也引起了新书记的关注,日后对画报给予很大的支持。这里,还需说明的是,克军从事摄影的时候,正是美术和摄影不分家的年代,很多摄影人本身就是美术家,不是搞美术的摄影人在这个圈儿从事摄影不太好混,所以那时从事摄影的人大都有些美术功底。这也从“解密”的角度破译了克军的画为什么“挺专业”的奥妙。
  克军虽然早已过了花甲,但他的美术创作精力正旺,呈风头之劲。画作本身没有专业业余之分,“挺专业”说的是画的高低优劣。可惜,一些有其名无其实者,冒天下大不韪者,自吹或他吹,犹如“隔壁阿二不曾偷”,不打自招地吹嘘卖弄,反而留下可笑可鄙话柄儿。克军从不以画家自诩的自我定位以及创作的平和心态,抑或做人做事,足见其人品。人品可贵,画如其人。
  作者简介:曼陀罗,本名张永德。美术、摄影评论家,纪实文学作家。曾任《黑龙江画报》主编,现供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可以说,我当作家,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说必然性是因为我小时候就做过文学梦,说偶然性是因为放弃了文学梦之后又有了重做文学梦的机遇。我估计,在我这个年纪上,不少人都有这个经历。  我1978年年底参军,刚穿上军装,就玩真的——到南方边境参加战争。那时候,我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有许多侥幸和不切实际的想法,睡梦中甚至还有几分战地春梦的浪漫。我设想着自己能够在一个天赐良机里大显身手,并且迅速成长为一名卓
期刊
主持人语:  爱上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求爱却需要给自己和对方设置一个充足的理由,于是就要研究“求爱攻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求爱方式,《求爱攻略》中的小伙子投其所好,专心为女方炮制出一个穿越故事,对这种典型的带有时代特征的求爱方式的表达,是作家细致观察生活的结果,使大家更好地认识、理解当下年轻人的恋爱心理。  女人心海底针,男人心连着根,这就是爱情中男女心理体验上的差异,也说明男女在看待问题时
期刊
一  那年,我家还住在塑料厂生活小区靠围墙的最后一栋楼里,墙那边就是青年公园。因住的是一楼,带个独立的小院,我妈在后院种了茄子豆角辣椒大蒜,墙角还放了两只酱缸,常年散发着香臭难辨的混合气味。我姐就常年地抱怨说,咱家不能种点花吗?我妈不以为然,花?光看吶?可犯不着养那玩意!  那年头进公园还要票,虽说里面不过就是些花花草草,但圈起来以后就太有吸引力了,好多搞对象的都爱往里钻。两块钱一张的门票,我们这
期刊
秀丽是从外地嫁到矿上来的。  一天,秀丽正看电视,电视中正播到男女接吻的画面时,丈夫程明推门进了屋。他们俩新婚刚出蜜月,正是情浓爱浓之时。  中午饭好没?  秀丽的眼睛还看着电视,男女主人公忘情吻着。秀丽红脸,转身望着丈夫,嫣然一笑,扬起脸,闭上眼睛。  我问你中午饭好没?干一上午活儿,饿死我了。  秀丽不说话,闭着眼睛,把身体往程明怀里靠。  怎么啦?也不发烧呀。程明把手放在秀丽额头。  世上竟
期刊
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  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
期刊
乌裕尔河的上游有一道闸门,这道闸门是控制跃进水库水源的总开关,所以也叫河口。水库也有一道闸门,春天插秧的时候,水库的水灌溉着附近的万亩稻田。邋遢的老倪长了一个红鼻子,嘴里醉醺醺地喷着一股酒气。这个即将离休的糟老头子成了河道上的守河人,单位的男女老少都叫他“河口老倪”。  河口不远处是老倪的孤单小院,小院里鸡鸭鹅狗一样不少,芦苇泡子里的野鸭、野鸡也时常光顾,和家禽们嬉戏。老倪饲养的一只大雁也很乖,听
期刊
一  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华北京都,到洞庭潇湘。出生后,我就一路漂泊,人生的帆就这样被裹挟在命运的风中漂泊,我不知道今生的扁舟会泊在哪片江湖的岸边。怎么也没想到,不经意间,就在秦巴江汉间这个汽车之城安顿了今生。  不知是哪一天,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于车城的高楼上一抬头,就看到武当天柱峰。似乎在金光妙相中有一种神示,竟对自己漂泊的人生有了些隐约的觉悟。  真武为玄武,原是北方水神,他护佑乾坤生灵
期刊
出差回来,发现新家没有椅子,他去超市买了个独凳,小馆子最常见的塑料凳子,他以为八九块就能买到,没料到六十六块九。贵倒在其次,这点钱不会影响他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某天流落街头,是突然袭上心头的轻悲:生活不在你的掌握之中。轻悲不以生硬蛮横和粗鲁傲慢出现,而是在不经意间让你败兴,让你情绪低落。你可以反驳,但懒得反驳。不去反驳不是因为选择宽容,而是选择得过且过。  关于轻悲,这似乎就是一个使人轻悲的时代。就
期刊
陶 春:这篇东西可以视为“结构-后结构”主义的诸多理论的文本践行诸多片段,已初显其貌:索绪尔的语言共时观,雅各布森与特鲁别茨柯对音位学的革命性阐述,列维-斯特劳斯的以具体形象经验替代抽象逻辑的原始思维即类比,其中包括以古希腊俄狄浦斯神话系列为对象,所做的堪称经典的对叙述结构的基本原型的“二项”数据分栏透析,即寻找结构中的深层结构,假定一个先于叙事而存在的不变的,甚至是恒定的,超验色彩的基本故事。到
期刊
假定小说的域是实数。现在要向无理数进军。已有的小说则是实数这个域当中的有理数。  每一篇小说都是一条原理或公理。这保证了小说结构上的自足。也就是去掉了故事之后,我们需要回到更本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事物的原理——LOGOS。它主要为艺术的客观性一面提供了通道。这条通道就是小说必须扔掉那种自我满足的领域,而必须承纳一切。小说有其叙事规律和结构事实,这些规律也当作客观性加以发挥。小说和诗歌之客观性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