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的珍宝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陶瓷文化绵延数千载,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盛极唐宋的钧瓷工艺在数百年沉寂之后,
  经当代大师们的摸索重现于世。
  中外首工美术馆“君王之瓷·绝世孤品”系列钧瓷珍品展让我们有幸见证当代钧瓷的艺术高度。
  一种几近失传的珍奇工艺,经过几代人的潜心摸索和复原,竟然能在几百年后的当代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工艺史上的奇迹。
  
  古朴、厚重的朱砂红瓷釉如滚滚热流遍泼尊体,浓润的釉色层次繁多、变幻莫测,似巨峰突兀、若草木繁茂,凝神望之,又如一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奇绝景观铺展开来,不禁令人流连忘返;尊体形态浑厚、端庄,古风犹在,透出一派气吞山河的宏大气魄;颈部两侧各一龙首,微泛青白,昂首攀爬,栩栩如生,极为传神;蕴含着“龙行天下,盛世太平”之意的龙首使得尊体刹那间灵动起来。
  这件名为《龙耳尊》的国宝钧瓷正是中外首工美术馆“君王之瓷·绝世孤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钧瓷珍品展”中的经典之作,代表钧瓷窑变艺术的至高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中外首工美术馆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10日举办的这次钧瓷大展,共展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的传世之作33件,充分体现了当代钧瓷的最高水准。
  作为报道者,我们躬逢其盛,领略到国宝级精品的魅力。展厅内尊、瓶、钵种类繁多,器型庄重典雅,色彩缤纷且富于变化,而窑变所产生的图案更是变幻莫测,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视觉享受。
  在参观之前,我对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有所耳闻,也听说过“窑变”、“钧不过尺” 等关于钧瓷的说法。而经过这次参观,体验了钧瓷精品带来的感官冲击,聆听了中外首工美术馆执行馆长朱景优先生以及馆内收藏顾问的介绍,我才对钧瓷浑然天成、独一无二的美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种几近失传的珍奇工艺,经过几代人的潜心摸索和复原,竟然能在几百年后的当代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工艺史上的奇迹。流连于馆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重现的珍宝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君王之瓷”
  钧瓷始于唐,初名道玄瓷,玄宗李隆基见其釉色绚丽夺目,图案千变万化,赞誉其为“君王之瓷”,后讳称“钧瓷”。至宋代,钧瓷得以空前发展,与汝、官、哥、定并称宋五大名瓷。由于钧瓷是窑变成色,绝非人工所能控制,故在宋时被定为御用珍品,严禁流入民间。北宋之后天下几经易主,禹州官钧窑为战乱所祸,钧瓷烧造技术几近失传,金元时期虽有传承,但已不复昔日胜景。至明神宗停烧钧窑之后的二百余年,钧瓷几乎成为稀世珍宝。
  清末民初,珍稀备至的钧瓷收藏盛极一时,以致钧瓷残片都价值不菲,时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众多传言。新中国成立后,因外事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设立钧瓷研究所,技术人员与众多钧瓷艺人齐心协力,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揭开了钧瓷烧造工艺的神秘面纱。断烧二百余年的国宝钧瓷恢复烧造。刘富安、晋佩章等大师的潜心钻研和创作使“出神入化、色甲天下”的钧瓷焕发新的生机,不断作为国礼国藏享誉世界。
  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工艺著称。它的烧造工艺复杂,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其中釉烧更是极为复杂的高难度技术。钧瓷在烧造过程中,受原料、釉料、燃料以及炉温、季节、时间等综合因素影响,釉质色彩、纹路在出窑前后发生不可捉摸的变化即为“窑变”,使得钧窑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风格。
  在五大名窑之中,钧瓷素有“帝王之瓷”的美称。历代帝王中不乏具有高度审美情趣的品鉴者,钧瓷绝色无双的窑变之美,受到了他们的推崇。唐玄宗曾有赞美钧瓷的名句:“君子之瓷,瓷中君子,惟我独尊,王者风范”,并将其定为宫廷御用珍品,严禁民间拥有。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更是对钧瓷厚爱不已,曾有过“神钧宝瓷”的品题,宫廷严格限制钧瓷的产量,还规定“岁贡卅六”,剩下的全部打碎,以防流入民间。明世宗朱厚为求一钧瓷花盆耗费黄金百两,甚至给他宠爱的嫡孙起名为“朱翊钧”,以祈求神钧宝瓷的再现。明季以后,钧窑不再烧造,存世的作品就成为连帝王都希求的珍品。清雍正时,为了迎合皇帝酷爱钧瓷的喜好,景德镇的督窑官曾派专人寻访钧瓷烧造的秘诀,而最后的成果不过是仿制一种似是而非的“仿钧瓷”而已。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经当代工艺大师们摸索、复原后的钧瓷工艺,已经完全达到了与古代钧瓷存世作品同等的艺术高度。在中外首工美术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展出的钧瓷作品或红似海棠,或紫胜葡萄,或青于天,或白如玉,浓淡交错,深浅掩映,视觉冲击感极强。
  美术馆的收藏顾问向我们解释说,钧瓷之美,正是来自窑变,这是一种无法由人工完全控制的天成之美。可以说,钧瓷首先是一种源自偶然性的艺术品。由于烧造过程中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釉色以及质感的变化,这使得钧瓷不可能像其他瓷器那样可以复制,而是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极为珍贵。
  钧瓷通常施釉较厚,在高温烧造时,釉料自然流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似真又似幻,意境无穷。而经过了凤凰涅般的窑变过程,釉料的色彩也变得缤纷繁复,这样构成的视觉效果随心、随境、随情而变,不为具象所缚。
  同时,釉色与纹理如此相互交叠,浑然天成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图画,可谓巧夺天工。同一件钧瓷,依观赏者鉴赏角度不同,既可以呈现出层峦叠起般雄美之景,又能使人感受到大浪淘沙般的恢弘之势,也可以令人仿佛置身翠竹林间,悠然清爽,颇为神奇。因此不妨说,钧瓷既具备中国传统写意国画的意趣,更能够打动经过西方抽象艺术洗礼的当代鉴赏者的心灵。
  当代钧瓷第一人
  翻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系列画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瓷作品集·刘富安卷》,边上则是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钧瓷珍品《蜗牛钵》,册页翻动,中国陶瓷大师刘富安穷其一生所留存的四百余件作品跃入眼帘,质朴典雅的器物上几乎都是非物象化的图案,简约大气,如鬼斧神工般不可捉摸。
  刘富安大师1948年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镇一个陶瓷世家,其父刘保平在民国时期就是当地著名的陶瓷艺人,胞弟刘国安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钧瓷工艺美术师、鉴赏家,刘富安大师的童年就是在陶瓷作坊中度过的。1961年,13岁的刘富安大师如愿进入当时的禹县神陶瓷生产合作社,师从著名钧瓷老艺术家卢广东,潜心钻研钧瓷制作的各项技艺。卢广东见这个小学徒聪颖好学、个性刚直,便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了钧瓷制作的技术,并留给他大量的钧瓷残片标本、图片、书稿等珍贵资料。凭借着非凡的悟性和踏实的努力,刘富安大师逐步掌握了从瓷土的选择,到手工拉胚、釉色配比、烧造等一系列程序,是中国唯一掌握钧瓷所有工序的当代大师,被称为当代钧瓷第一人。
  1972年,刘富安大师进入禹县第一陶瓷厂造型设计工作室,开始了专业实验设计工作,逐渐崭露头角。刘富安大师在十余年刻苦钻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1977年创作出150厘米高的双龙活环钧瓷特大型花瓶,突破了有史以来“钧不盈尺”的说法。他先后担任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实验室副主任、科研所所长,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副所长等职,致力于钧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1988年轻工业部向刘富安大师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禹州市钧瓷一厂为他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并配备了助手。1998年,神镇建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工作室”,为刘富安大师铺开了新的创业之路。
  刘富安大师自2000年以来,直至2004年辞世,仅度过短短四年的创作高峰期便与世长辞,令后人无不惋惜。由于对烧造钧瓷标准极为“苛刻”,为保证作品高度的艺术水准,刘富安大师每一道工序都严苛要求,无论拉坯、修坯还是施釉、修釉,所有工序都亲力亲为,只要稍有瑕疵便立刻打碎废弃,出窑作品凡不合格的也必销毁,毫不留情。大师四年间销毁的作品达数千件,仅有四百余件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其中可考证的不过210余件。
  刘富安大师的钧瓷作品学古而不复古,以“由、甲、申”为主的造型古朴典雅,意境高远。经典之作《蜗牛钵》造型稳且厚重,线条圆润流畅,莹润通透的釉色似火似光,口沿则呈现天青色,不由让人心生宁静。作品点睛之处是外壁堆塑的一只向上攀爬的蜗牛,生动有趣。整个作品一眼望去好似蜗牛正冲破层层阻隔,又如浴火重生,形神兼备,感染力极强。另一件《蘑菇瓶》则显得庄重大气,蘑菇状器型十分别致,挺拔优美。釉色经煅烧熔融流动,蓝、紫二色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峡谷飞瀑,碧水彤云”的美妙画卷。
  正值艺术巅峰期的刘富安大师英年早逝,耗费毕生心血的作品件件皆是绝世孤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投资价值,2011年7月结束的北京纳高春季拍卖中,刘富安大师创作的“梅瓶”、“益寿瓶”拍出百万高价,备受收藏界关注。
其他文献
游泉城,急不得。要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性情,不妨抚平心境,放慢脚步,到老街老巷走走、听听、看看,说不定,在某个胡同的拐角处会邂逅意想不到的美丽。  旧时的济南,街巷众多,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那些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老街巷,像一卷卷民间故事绘本,生动讲述着济南的生活史。  单看这些街巷的名字就很有意思:非常窄的巷子叫墙缝巷,短的叫耳朵眼巷,长的叫竹竿巷,拐了一道弯儿的叫镰把胡同;金家胡同—
摘要:以工业造纸为线索,从走进造纸工业,探讨废水成分,废水的初步处理三个环节,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碳循环,酸碱盐和净水等相关知识。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体悟化学的学科价值,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造纸;主题教学;依纲据本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58-03 中圖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
对很多游客来说,海南就是以三亚为代表的椰海风光,其他地方都在视野之外,就算偶有涉及,多半也是匆匆而过。其实,在海南一些尚未被旅游狂潮淹没的地方,常能看到令人羡慕的恬淡从容,比如在骑楼里喝着老爸茶的海口人,比如住在火山岩房子里的阿婆,比如在洋浦的古盐田用千百年不变的方法晒盐取盐的老盐工。    骑楼里的安静时光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楼,虽然墙体斑驳陆离,不如厦门、汕头等地的美观,但比包括广州上下九路
对于周遭的环境,我们所要做的或许只是打破盲人摸象那种建立在部分真相上的信心与自大,让持续的行走施予我们谦卑,并填补大量阅读与谈话仍无法弥补的认知空白、认识偏差。若能如此,不管是走入秦岭,还是走访其他地方,相信我们总会看到另一个中国、另一个世界。  山脉·命运·国运  当蜀王与秦惠文王在秦岭相遇的时候,随手送给后者一把泥土,未料就此也把岭南的国土送了出去。同样,当楚怀王北上秦岭,在武关与秦昭襄王相会
摘要:说播课是一种评优课的新形势,作者从2018年全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说播课展示的备赛到参赛过程中,学习到说播课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并从“把握关键、形成特色”,“学会取舍、追求至简”,“团队互助、厚积薄发”等三个方面谈说播课的技巧,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说播课;核心素养;化学平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5-001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双鞋应该是什么样?或许是有皮革或者织布的鞋面、有可以勒紧双脚的鞋带。一双户外鞋应该是什么样?大概还需要更加厚实,再来个坦克般的大底。那么一双可以保护双脚,帮助我们勇攀高峰的鞋应该是什么样?这可以说得非常复杂——它要拥有特殊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尤其是在舒适性与专业性上的平衡;当然,答案也可以很简单——Vibram FiveFingers。    其实,对于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Vibra
摘要:苏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点中演示实验的设置到现在的版本已经出现5种版本,对于第5次变动,无论是反应的选择、试剂的选择、还是试剂使用量的选择都进行了调整,细微之处显真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关键词:适合的实验安排;试剂药品;试剂用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8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
摘要:为了让学生爱上做实验,通过变单调为生动、变复杂为简单、变统一为开放,让化学实验变得更有趣味、更易操作、更有创意,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趣味;易操作;创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5-0090-01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5.041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
大理人不爱起早,八九点钟了,路上还没有几个人,日子闲适得就好像无所谓时间,每天都澄净的阳光明媚宜人,只要抬头你便能见到苍山峰顶那终日散不去的烟云。然而古城距离洱海还有一段距离,赏得青山,可惜不见水色。最佳的地方是在洱海之畔,苍山洱海尽在眼前。环着海边的四个小镇个性不同,相同的是,身心皆可融入山水,非此莫属。    才村的众仙  出大理古城不需多远,一条公路通向洱海岸边,从这里的才村码头可以坐船去海
摘要:项目学习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的不仅是学科知识,还有科学方法及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将线下与线上活动整合,课程是一种动态生成过程,学生成为主要构建者。  关键词:项目学习;问题解决;校本课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2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