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为何难以推进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真正实行却很难。人们虽然普遍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实践中,追求升学率仍然是人们在现实的利益驱动下主要的教育价值导向。其根源之一就在“数值教育“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数值教育”即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摊派升学指标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虽然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早已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教育体制仍未能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其根源在于部分教育管理者的错误教育政绩观,嘴上高喊素质教育,然后踏踏实实开展应试教育,并死不承认自己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下达升学指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实际上是应试教育这个“顽疾”的表现和必然产物。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为核心,把教与学禁锢在应试的“牢笼”之中,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和教师水平的第一乃至唯一标准。久而久之,这种异化的教育模式催生出升学至上的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
  摊派升学指标并非局部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内。在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的当前,若要根治下达升学指标和盲目追求升学率的行为,必须多管齐下,出台有力的配套措施,而非简单地说“不”就能奏效。毋庸讳言,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即使主管部门叫停下达升学指标的行为,又怎能避免一些学校向其教师下达指标,以便获取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学校不定指标,又怎能避免部分教师不以此为目标,以便取得更优异的考核结果和更多的奖励?可见,对于升学指标的摊派,不能只下禁令,更应科学制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新机制。
  强调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规定,实际执行可能难免走样。在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完全可以象征性地引入其他考核要素加以搪塞,而仍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如此一来,下达升学指标的行为则难以杜绝。纵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师德表现和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制度屡被提及,升学率被淡化。然而,师德和工作业绩的表述过于模糊和宽泛,难免变相地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捆绑在一起。
  应试教育的目的及其引导下的学校教学行为,使学校和教师面临着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围绕一个“考”字,客观上造成教学围绕“考试”转。老师对学生印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成绩,成绩好的可以当班长。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客观上造成了“应试”竞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教育教学中无暇顾及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付出的是过多的精力、时间、健康。种种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革还应注重考试测评制度的改革,学校中测评考试制度要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进行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场变革。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其次,若要彻底让“数值教育”不再有市场,真正转变唯升学率论成败的观念,出台严明的规范必不可少,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发展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上,而需要行之有效的努力和果敢的尝试,不只是向升学指标下一纸禁令那么简单。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其他文献
两旁是教室和办公室,中间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厨房兼食堂,厨具一尘不染,橱柜上的蔬菜水灵灵的,刚刚灌满开水的两个热水瓶,还在冒着热气。柜子上放着一个药箱,旁边码放着晒干的金银花、鱼腥草、车前草等十几味草药,地上一个大茶壶里,是浸了中草药的凉茶。楼上是两间寝室,铺盖整整齐齐,靠墙一边挂着一溜洗净晾着的衣裤,墙边摆放着一溜小桶小盆。  这是一所学校,也是一个温馨的家。  笔者来到郴州市苏仙区五马垅村小
又到期末,大部分学校的班级里又像往常一样都张贴着两种课程表:一种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制定的课程表,它贴在学校统一规定的四表公布栏中,另一种是由学校临时自行安排的复习课表,它把一星期分成10个半天,英语学科占3个半天,语数两个学科共占7个半天(各校大同小异),这个课表随机贴在教室里某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别看它的“位置”不显眼,但老师、学生全听它的安排,孩子们在任何一个半天,只允许学习语数外中的一门
我曾经将金庸的武侠小说与教育话题捏在一起写过几篇不成器的文章,算是教学之余在教育的圣坛上起哄吧。金庸的武侠小说我基本上都看过,有的还认真“复习”过。此时此刻,说教育的事儿,我还是想从金庸小说里的周伯通教郭靖说起。  以“玩”为法,这是周伯通的基本教育方法,甚至是他的全部教育方法。无论是教郭靖还是教杨过,周伯通都是玩着教,即“寓教于玩”,并且似乎别无目的,只是玩。这比起我们平时上课的那些预设且死守的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诗意的心灵,方能拥有是美好道德和品质。人作为生命的栽体,拥有了诗意的情怀,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  观察当下的未成年人的生存空间和思维状态,不禁让人深感忧虑。“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泛滥,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被这样的社会文化包围着、浸染着,被喧嚣、浮躁的社会心理影响着,干扰着。有些学生热衷于快餐文化,难以沉下心来读书、读好书
前苏联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看一下多数中小学教师一天的大体活动:工作时间里主要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其它活动;业余时间里主要是做些家务事,管理孩子,照顾老人,或者与朋友聚会等。很少有教师利用工作时间或是业余时间进行阅读活动。现实中,阅读已经渐渐淡出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校长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家长不读书,孩
教育学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如果仅凭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三周两作的写作量,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针对这一现状,随之而来的日记、周记等多种形式的称之为写话的练笔应运而生。  区别于作文,写话练习作为对作文的一种巩固、拓展和提升,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写话教学呈现出多种不尽
小学教育研究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教研员、小学一线教师以及制定教育政策的政府职能部门,多数学院派理论研究者似乎对研究小学教育问题并不热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国家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没有进一步关注小学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传统观点未将“小学教育”视为一门“专业”,加之小学教育所涉及的知识浅显,大学研究者作为专业人员不屑于“俯下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营造和谐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以爱贯穿始终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飘摇于风雨中的娇弱小花上面。  一个真正的强者是一个能够帮助
担任五(1)班班主任工作近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孩子的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让我处处感受到了童真的可贵。但在我的细心留意下,却也发现:班级中有一个小女孩不合群。她叫娜娜,学习成绩并不差,但就是性格孤僻,从来不主动和同学交往。久而久之,班上所有的同学也都不愿意和她说话,于是她也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单。课间休息时,没有一个同学和她一起做游戏,也没有一个同学会跟她聊天,她也常常远离同学,独自在一边呆着、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