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面膜对痤疮动物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面膜对痤疮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2组,即正常组(n=8)和造模组(n=24)。采用痤疮丙酸杆菌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维A酸组、药膜组,每组8只。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维A酸组涂0.1%维A酸乳膏,药膜组涂抹中药面膜,连续治疗2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α、IL-6、TNF-α和IL-2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痤疮组织中IL-1α、IL-6、TNF-α和I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面膜能够明显缓解痤疮模型大鼠的耳的肿胀率,能够显著减少炎症因子IL-1α、IL-6及TNF-α的血清水平,显著增加IL-2血清中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面膜能够明显降低痤疮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α、IL-6及TNF-α的表达,显著增加IL-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面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对痤疮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中药面膜;痤疮;炎性因子;治疗作用;维A酸乳膏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7-007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ask on acne animal model. Methods 32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n=8) and the modeling group (n=24). The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The model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hree groups: the model group, the retinoic acid group and the drug mask group after successful modeling. The mode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thing, the retinoic aci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0.1% Vitamin A acid cream, and the drug mask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acial mask.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2 weeks. The serum levels of IL-1α,IL-6,TNF-α and IL-2 in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L-1, IL-6, TNF-α and IL-2 in acne tissues of ra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k could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swelling rate of the ears of the rats with acne model,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erum level of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IL-1 alpha, IL-6 and TNF- alpha,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evel of IL-2 in the serum,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hinese medicine mask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L-1 alpha, IL-6 and TNF- alpha in acne tissue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IL-2(P<0.05).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facial mask has goo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has a well therapeutic effect on acne model rat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facial mask; acne; inflammatory factors; therapeutic effect; Vitamin A acid cream
  中藥面膜不但具有美白润滑的作用,也有淡斑、抗炎、治疗痤疮的功效,且被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多方证实[1-2]。七白散是最为经典的中药面膜,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是否具有治疗痤疮的作用并未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运用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研究该中药面膜对痤疮模型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作用,为中药面膜在临床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健康Wistar大鼠,体重(200±25)g,4~5周龄,雌雄各半,共24只。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合格证号为SCXK(黑)2013-0004。   1.2 主要实验试剂:中药面膜(实验室自制);维A酸乳膏(湖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痤疮丙酸杆菌(购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号:112236);酶联免疫(Elisa)IL-1α试剂盒、酶联免疫(Elisa)IL-2试剂盒、酶联免疫(Elisa)IL-6试剂盒、酶联免疫(Elisa)TNF-α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IL-1α,IL-6,TNF-α,IL-2抗体(均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聚合HRP标记抗兔lgG(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IPA裂解液(碧云天生物技术);PMSF(碧云天生物技术);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学有限公司);5×SDS loading Buffer(HaiGene);4×蛋白上样缓冲液(北京索莱宝科学有限公司);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学有限公司);超敏ECL发光液(碧云天生物技术);生理盐水,95%乙醇等试剂(购于天津市东丽区天大化学试剂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酶标仪(MUTISKANMK3型,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厌氧罐(AG015,北京恒奥科技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HWS-25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粉碎机(DFY-1000 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电泳设备及凝胶成像仪(Bio-Rad)。
  1.4 方法
  1.4.1 药品制备:中药面膜粉(白蔹15g、白僵蚕15g、白术15g、白芨15g、白芷10g、白芍药10g、白茯苓2.5g、皂角2g、绿豆2g),粉碎后,过100目筛,用蒸馏水调成糊状,备用。
  痤疮丙酸杆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将冻干的痤疮丙酸杆菌用硫乙醇钠培养基溶解成悬浮状菌液,放入厌氧罐中培养,然后接种于厌氧血平板,放入厌氧灌中置37℃恒温培养箱24h。无菌棉签取出菌落,以生理盐水洗涤3次,调整丙酸杆菌浓度为6×107cfu/ml,95℃水浴灭活15min,备用。
  1.4.2 动物造模:按照经典大鼠造模法,在耳廓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模拟痤疮外部表现及炎性反应的发病过程,制备大鼠耳痤疮模型[3]。造模组每只大鼠右耳廓皮内注射丙酸杆菌液(6×107cfu/ml)50μl,每天1次,连续注射3d。第3天再给与每只大鼠腹腔注射丙酸杆菌液(6×107cfu/ml)1ml,每天1次,连续7d。
  1.4.3 动物分组及给药: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组(n=8),造模组(n=24)。造模完成后,造模组再分成3组:模型组(n=8,不给药);维A酸组(n=8,涂抹0.1%维A酸乳膏0.1g,1次/d);药膜组(n=8,涂抹中药面膜,0.2g,1次/d)。连续给药14d。
  1.5 检测指标:各组小鼠造模前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耳廓厚度。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右耳皮肤状态,确定造模是否成功。连续灌胃给药14d后,称重,测量耳廓厚度,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静置30min后,置于4℃低温离心机,13 5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放置于-20℃冰箱内保存备用。剪取处死后的大鼠造模处耳组织-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测定法(Elise)测定大鼠血清中的IL-1α,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技术(Western Blot)测定大鼠痤疮组织的IL-1α,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P>0.05,表明方差齐,采用LSD法進行组间比较;若P<0.05,表明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法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具有极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耳廓表皮颜色正常,毛细血管清晰可见,触感柔软轻薄。模型组大鼠耳廓表皮粗糙干燥,皮肤红肿,毛细血管不可见触感变硬变厚。依照实验性痤疮判定分级标准,提示大鼠耳廓实验性痤疮模型已形成[4]。
  2.2 各组大鼠耳肿胀率测量结果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耳廓有明显红肿现象。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耳廓肿胀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维A酸组及药膜组大鼠的耳廓肿胀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维A酸和中药面膜对痤疮模型大鼠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1,图1。
  2.3 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致炎因子显著升高,而抑炎因子显著下降。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IL-1α、TNF-α、IL-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2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维A酸组及药膜组大鼠IL-1α、TNF-α、IL-6均明显低于模型组,IL-2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
  2.4 各组大鼠中炎性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大鼠病变组织中的IL-1α、TNF-α、IL-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L-2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维A酸组IL-1α、TNF-α、IL-6表达极显著低于模型组,IL-2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膜组IL-1α、TNF-α、IL-6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IL-2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4。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多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由体内及体外多种因素引起,发病机制复杂。就当前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病因素包括皮脂腺过度分泌、毛囊中微生物过度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其他遗传因素[5],而中医学认为,痤疮主要由风、湿、热、痰、瘀等外邪所致[6-7]。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上也出现多种治疗手段,包括效果显著的抗雄激素药物、抗生素、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等西药,同时也包括保守治疗的中药熏洗剂、散剂、酊剂、软膏剂、面膜、凝胶剂等中药[5-6]。另外,近年也有学者对痤疮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炎症反应贯穿了痤疮发病的整个过程,所以在痤疮的治疗中抗炎也是贯穿始终的[8]。本文也以典型的炎性因子IL-1α、IL-6、TNF-α和IL-2为指标,评价中药面膜在痤疮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痤疮动物模型在实验性研究中被广泛应用,造模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目前多选用兔和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煤焦油,氯化烃,油酸,二甲苯及痤疮丙酸杆菌来制造痤疮模型[9-11]。本文选择了操作更加容易的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应用最为广泛的痤疮丙酸杆菌来造模,其造模时间仅为7d,成模后可以维持14d[3]。
  IL-1α具有免疫刺激作用,能够诱导IL-6,TNF-α等促炎性因子的表达,激活放大免疫反应[12]。IL-2的主要功能就是提升免疫反应,IL-2含量下降,表示T细胞的分化增殖能力下降,体液的免疫反应能力降低[13]。本实验结果证实,中药面膜能够减少痤疮模型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α、IL-6和TNF-α的含量,能够增加抑炎因子IL-2的含量;同时,中药面膜也可以使病变组织中IL-1α、IL-6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2的表达升高,说明中药面膜在痤疮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中药面膜对痤疮的治疗作用,可能是其方中的白芷[14]、白芨[15]的抗炎成分起到抑炎的作用,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赵艳君,肖雪青.中药面膜联合果酸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0): 102-103.
  [2]王燕.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IPL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1):102-104.
  [3]苗明三,付珍娜,田硕.痤疮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97-200.
  [4]林姗姗,金鑫,黄炜,等.复方颠倒凝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治疗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 392-395.
  [5]吴欢欢,刘帅,卜平,等.痤疮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 药科学,2016,6(8):31-33.
  [6]肖静秋,冯大鹏,王永慧,等.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7,49(10):146-148.
  [7]顾炜,张小卿,吴景东.从中医病因病机与常用药探讨痤疮的中医治疗特色[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4):739-742.
  [8]马英,项蕾红.痤疮发病机制及治疗目标的新认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66-69.
  [9]邢月贞.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0.
  [10]隋丽华,宋顺鹏,张天艳,等.茶多酚乳膏对痤疮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8):487-489.
  [11]吴晶,朱金芳,薛顺,等.复方薰衣草霜防治痤疮的试验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4):14-17.
  [12]Dinarello CA.Biologic basis for interleukin-1 in disease[J].Blood,1996,87(6):2095-2147.
  [13]翟志敏.IL-2對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3):319-322.
  [14]薛艳萍,秦旭华,胡黄婉莹,等.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镇痛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20-22.
  [15]王红英.白及甘露聚糖抗胃溃疡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9-121.
  [收稿日期]2018-05-09 [修回日期]2018-06-30
  编辑/朱婉蓉
其他文献
[摘要]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可有效改善面部凹陷、皮肤静态皱纹和组织轮廓,同时因其安全可吸收、操作便利,且效果立即显现,成为目前微创注射美容项目中最常使用的填充剂。贝丽姿?-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上市不久即得到众多专家及就医者的认可,为了使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同时尽可能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于2018年7月制定并发布了《贝丽姿?-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专家共识(2018)》。本共识内容涉
期刊
[摘要]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MFB)是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效应细胞,因此TGF-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介导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向MFB的转化可成为预防HS的一个重要靶点。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人瘢痕组织内FB向MFB转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通过调控这些影响因素
期刊
[摘要]病理性瘢痕是一种皮肤纤维化疾病,主要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主要病理表现,目前,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自噬是一种细胞程序化死亡方式,主要是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保障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及凋亡等重要生理机制。近年来,陆续有学者研究发现自噬可参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一个研究靶点。本文就自噬对病理性瘢痕的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因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联合额部皮瓣行较严重的鼻缺损再造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因外伤、鼻部肿瘤造成的半侧鼻或全鼻缺损患者,根据鼻尖、鼻翼、鼻小柱等缺损面积,设计额部皮瓣和耳甲腔皮肤、软骨复合组织,分期行复合组织瓣预制、转移、断蒂等,完成半侧鼻或全鼻再造,尽可能修补鼻的骨架支撑和外形。结果:本组2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行鼻再造,未发生移植物、皮瓣坏死,术区瘢痕轻微,鼻部外观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与固体硅胶软组织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鼻整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置入材料不同分组,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者纳入观察组(n=36),置入固体硅胶软组织纳入对照组(n=24)。随访12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鼻部塑形指标,评估患者主观满意度,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个月鼻根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提上睑肌与上直肌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CFS)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了18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单侧11例,双侧7例,共25只患眼。应用CFS悬吊术对其进行矫正,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内患者治愈率达84.0%(21/25),改善率达16.0%(4/25),总体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清创植皮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治疗Ⅲ/Ⅳ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笔者医院烧伤科收治的Ⅲ/Ⅳ度烧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干预组(清创后NPWT联合游离植皮修复,42例)和对照组(清创后传统换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36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
期刊
[摘要]本文患者为年轻女性,骨性Ⅲ类反牙合,外伤导致上前牙缺失,因严重影响美观和发音而求治。患者拒绝正颌、正畸矫治及种植修复,坚持要求行微创、固定桥美学修复。笔者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牙合关系,反复修改诊断蜡型并制作临时冠进一步观察患者对新的牙合关系的适应情况,最终为患者设计出有利于修复体稳定并尽量保存牙体组织的固定桥修复体,恢复了患者面部美观,改善了患者外伤后的咀嚼和发音功能,重建其心理健康。  [
期刊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下颌全牙弓联冠牙合垫附斜面导板矫治器,用于治疗因乳牙冠短小或依从性不良患者乳前牙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反牙合畸形,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乳牙期因哺乳姿势不当、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及遗传等造成的乳前牙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反牙合畸形患者,共有23例佩戴研制的下颌全牙弓联冠牙合垫斜面导板矫治器10个月,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并用Steine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规范化手术操作,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7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3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患者的手术操作流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明确规范化手术流程操作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必要性。结果:扩张器置入术后共出现0例血肿,6例扩张器感染,6例扩张器外露,0例面神经损伤。131例患者顺利完成二期耳再造术,1例患者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