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律性特征、重“技”的思想内容、兼爱互利的道德观,契合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阶段性诉求。因此,将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治理,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关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相关有形文化建设、校训建设及专题研究等途径,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组织特性的文化体系,有助于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丰富其发展内涵。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文化觉醒;文化建设;工匠精神;墨子思想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57-07
文化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主要任务。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它指明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改革,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方向——育人文化。高职院校通过文化治理,形成“育人文化”体系,既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固有文化体系进行完善、改造,更需要通过“文化选择”,实现文化变迁的创新发展。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的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院校的分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了历史的交汇。宏观环境的改变助推高职院校文化变迁进入文化觉醒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文化变迁,既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特性,又需要充分反映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从历史演变视角来看,墨子及其弟子创建的墨学(下文用“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视“技”的思想流派。它的发生、发展及内容特点与当代高职院校改革的诉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墨子思想,创新文化治理范式,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建设内容,从而从改造文化变迁路径,重构文化建设思路方面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
一、环境变化与高职院校的文化觉醒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作为有机整体包括了制度(人群)、物质和精神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当前文化研究中,文化内涵表述的主流形式。根据这一内涵界定范式,当文化实在的制度、物质与精神产生新的变化时,新的文化选择将成为文化变迁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演进与分类发展的探索,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由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实的推进,其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及发展理念都开始呈现出新变化。这些变化已经触及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制度、物质及精神层面,文化觉醒(建立在对自身发展及定位的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文化变迁行为)必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變迁的阶段性主题。
(一)制度变迁: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
制度安排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态势的关键要素,是稳定高职院校办学秩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稳固保障。第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安排趋于完善并逐步落实。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制度变迁的新阶段,一系列决定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政策规范相继出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职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相关制度安排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管理体制、育人机制都被纳入制度安排的范畴。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治理”成为国家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本路径得以凸显:以顶层设计引导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创新。根据制度安排的要求,未来几年,我国高职院校“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重点任务之五“学校文化育人创新”的具体内容为,“凝练学校核心文化,总结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志,……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制度变迁提供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制度环境,同时也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文化创新。
(二)技术进步: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技术进步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一,经济转型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从速度上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动力上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技术创新,也是经济新常态阶段的核心动力源。第二,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国家重视科技研发,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从经费条件来看,2005年R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文化觉醒;文化建设;工匠精神;墨子思想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57-07
文化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主要任务。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它指明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改革,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方向——育人文化。高职院校通过文化治理,形成“育人文化”体系,既需要对高职院校的固有文化体系进行完善、改造,更需要通过“文化选择”,实现文化变迁的创新发展。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的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院校的分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内外部环境变化形成了历史的交汇。宏观环境的改变助推高职院校文化变迁进入文化觉醒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文化变迁,既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特性,又需要充分反映高职院校的文化特色。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从历史演变视角来看,墨子及其弟子创建的墨学(下文用“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视“技”的思想流派。它的发生、发展及内容特点与当代高职院校改革的诉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墨子思想,创新文化治理范式,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建设内容,从而从改造文化变迁路径,重构文化建设思路方面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
一、环境变化与高职院校的文化觉醒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作为有机整体包括了制度(人群)、物质和精神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当前文化研究中,文化内涵表述的主流形式。根据这一内涵界定范式,当文化实在的制度、物质与精神产生新的变化时,新的文化选择将成为文化变迁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演进与分类发展的探索,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由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实的推进,其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及发展理念都开始呈现出新变化。这些变化已经触及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制度、物质及精神层面,文化觉醒(建立在对自身发展及定位的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文化变迁行为)必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變迁的阶段性主题。
(一)制度变迁: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
制度安排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态势的关键要素,是稳定高职院校办学秩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稳固保障。第一,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安排趋于完善并逐步落实。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制度变迁的新阶段,一系列决定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政策规范相继出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职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相关制度安排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管理体制、育人机制都被纳入制度安排的范畴。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治理”成为国家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本路径得以凸显:以顶层设计引导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创新。根据制度安排的要求,未来几年,我国高职院校“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初步形成”。《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重点任务之五“学校文化育人创新”的具体内容为,“凝练学校核心文化,总结体现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志,……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制度变迁提供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制度环境,同时也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文化创新。
(二)技术进步: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技术进步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一,经济转型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从速度上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动力上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技术创新,也是经济新常态阶段的核心动力源。第二,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国家重视科技研发,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从经费条件来看,2005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