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比较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乐感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观念,罪感文化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这两种观念的不同,但是乐感文化和罪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东西方文化的缩影。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得以更好的理解。因此,本文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文化起源,存在方式,以及显著特征三个方面浅析了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进而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诠释。
  关键词:乐感文化;罪感文化;起源;存在方式;显著特征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从不同的文化模式来诠释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虽然其中的某些痕迹会被历史的长河所冲刷掉,但是关键部分的信息是不会流失的。文化模式指的就是那些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洗礼逐渐沿袭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所形成的某种特定模式。衣俊卿在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一书中写道“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存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文化模式对该民族的心理、行为都具有无形的作用。
  二、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文化起源
  20世纪30年代,在对人类文化特征的研究中,露斯·本尼迪克特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概念。他指出日本文化是典型的“耻感文化”,“罪感文化”则是基督教国家文化的代表。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随后关于这两种文化的研究便层出不穷,随着对这两种文化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该理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各国之文化差异。在此背景下,中国学者也开始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概括中国文化品格。
  中国的乐感文化的发展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以儒学为发展基础的,其起源要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在自述生平时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其意为他这个人发奋读书,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的把忧愁全都忘了,以至于自己快老了都没有觉察。这充分反映了孔子积极乐观,忧乐圆融的心性,而孔子的“乐以忘忧”对中国国民的品性的影响即使时至今日也是有增无减。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孔子所提倡的忧乐圆融的心性,尽管救灾过程困难重重,但人们相信只要前赴后继,不断实践,终有一天会柳暗花明,未来仍是充满希望的。人存在于社会,难免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形体和肉体也许很难获得逍遥和自由,但是在精神领域还是可以获得逍遥和自由的。庄子的逍遥观饱含了乐观和随遇而安的心性,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动。
  三、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存在方式
  “乐感文化”说是李泽厚先生于1985年春在一次题为《中国的智慧》讲演中提出的,收录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后来在《华夏美学》中又有所发展。李泽厚强调乐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它立足于一个世界(此岸世界)而强调人的主体性存在,并赋予人参天地之化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育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李泽厚指出情本体是乐感文化的核心,而他对于“情感”的理解则是从对“道”“天”“命”“性”“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他解释道所谓的“天”是一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神秘力量,但这种神秘力量不同于西方的超神力量。乐感文化坚持一个世界的设定,即不谈论也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而上学世界或天堂地狱。乐感文化是立足于一个世界而非两个世界。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在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幸福和坎坷都是偶然性的结果,个人应将关注重点放在“现实”这个的世界,而不是彼岸世界。
  与乐感文化不同的是,西方罪感文化把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念寄托于神(上帝),寄托于超越世间的精神欢乐。圣经上写道人死后灵魂所到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亚伯拉罕的怀里—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的怀里是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所安息的地方,也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应许的强盗的乐园;另一处是那个财主所在的阴间,那里有火焰,有黑暗,灵魂在那里极其痛苦。西方对两个世界的划分,使得人们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天国的追寻,现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死后能进入天国。一旦人们将美好幻想寄托在死后的天国上,他们就会陷入自我矛盾的处境。一方面,上帝是唯一能准许他们进入天国的力量,所以人们都不遗余力的按上帝的旨意行事。但是另一方面,圣经中又写道就算人们明白了自身罪孽的深重,也并不能感化上帝,消弭“罪感”。想要感化上帝,关键在于所为要具备复归上帝的“禀赋”,而对于何种行为具备复归上帝的禀赋又没有具体说明。因此,一旦人们犯了错,一方面可能会忏悔并做善事以补救,另一方面则可能会极力掩饰自己的罪行,因为无论如何罪感都是无法消弭的。
  四、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之显著特征
  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乐感文化由于中国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的特点,具有信仰情感功能。李泽厚指出乐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情本体,其中的情的含义十分复杂。他曾说:“从古代到今天,从上层精英到下层百姓,从春宫图到老寿星,从敬酒礼仪到行拳猜令(‘酒文化’),从促膝谈心到‘摆龙门阵’(‘茶文化’),从食衣住行到性、健、寿、娱,都展示出中华文化在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情本体特征”无论是大传统还是小传统,情本体这一特征都是极其鲜明的。另外,乐感文化的思想最终归宿是人与宇宙的和谐共存。李泽厚将审美与理性和伦理道德相联系,提出审美是第一哲学,进而认为审美是人与宇宙共在的最终的归宿。
  罪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人们的罪恶感更多的源于内在约束而非外在约束。一个人是否有罪不是靠外界来监督的,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便会有一种深重的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和愧疚感是自己内心强加给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也就是说引导人向善的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发力量。在思想归宿方面,与乐感文化不同的是,罪感文化的归宿点是用爱来消除罪恶之感。罪感文化强调爱的伟大力量和重要地位,即无论是穷人还是夫人,每个人都应该怀有满满的爱并尽可能的把这种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要做到爱兄弟姐妹爱陌生人爱世上的所有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自己的罪行,而一旦违背善的道德标准,就要用更多的爱来行善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五、结语
  乐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在文化起源,存在方式和特征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文化起源方面,中国的乐感文化源于先秦的儒学,而西方的罪感文化则源于基督教的原罪学说。在存在方式方面,乐感文化是立足于一个世界而非两个世界,强调人应该关注现实世界,而罪感文化则强调两个世界的存在,强调人们应该对天国怀有憧憬。在显著特征方面,乐感文化的两大特征是情本体特征和宇宙和谐的思想归宿,而罪感文化的两大特征则是内在约束的罪恶感和爱来消除罪恶的思想归宿。通过比较这两种文化模式,我们发现中西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起源、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有关。因此,想要更好的处理中西文化之争,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起源并对不同的文化模式持有宽容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刘伟.浅析“乐感文化”的主要特征[J].世界宗教文化.2015.
  [2]庄严.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差异—《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读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伊利亚特》作为古希腊最著名的作品《荷马史诗》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作为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们经过一代代地口头流传,不断得到丰富加工。特洛伊战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但神话和史诗却把它神化了。而阿喀琉斯作为一个人性丰满、英明远扬的“人化”英雄,又将人本主义精神对人的全部属性本身的肯定发扬光大。在荷马史诗中神人同形同性将内求善与外求美相结合,让神多了人的色彩。  关键词:神化 ;人化;《伊利亚特》 
期刊
多年前,《美国自由的故事》[1]一书的中文版进入中国。也是因此之缘故,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教授为学界所熟知。如今他的又一部大作《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以下简称《给我自由》)来到中国,再次引起了我国学界的持续关注。[2]根据本书译者王希教授介绍,自该书2004年问世以来为600多所美国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有鉴于此,探究这样一部经典学术名著,无论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来说,对于我们的美国政治史、社会
期刊
摘 要:诗歌是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谓一字千金。抒情性是诗歌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然而因为诗歌高度概括和语言精炼等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诗歌的教学实践中,领悟诗人的情感往往成为一个公认的重点和难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索怎样挖掘诗歌教学中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挖掘;诗歌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
期刊
最近跟一位福建省平和县芦溪籍的朋友聊起王阳明,他提到当年王阳明当年(1517年)赣南剿匪,剿灭漳南匪患后,为使本地长治久安,凑清朝廷获批建立平和县,建县时本来是想将县城设在芦溪漳汀的。有这回事吗?有何根据?过去也常听人提出类似的疑问,小溪在明朝时无论在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都要比九峰有优势,为何不将平和县城设在小溪而设在九峰(原来叫河头大洋陂)?  前阵子还听到一位朋友讲起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与制度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离婚被赋予了理论上的自由。但是妇女离婚仍面临种种事实上的不自由。本文以《妇女杂志》为中心,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同时与法律史结合,试图从法律的限制、家庭的羁绊、经济与生活的约束、道德的谴责,说明妇女在离婚中面临的种种不自由。  关键词:《妇女杂志》;民国妇女;离婚;不自由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从来没有“离婚”一说,只有男子对女子的“七
期刊
《古诗十九首》的名字及其诗歌首见于梁代萧统所编《文选》卷二十九《杂诗上》,一般认为是东汉中后期无名氏文人的作品。马茂元先生指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他正是由两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足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之高。不仅如此,一千多年来,它倍受历代诗论家的崇高评价。梁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评之“惊心动魄,一字千斤”;明谭元
期刊
摘 要:所有的建筑现象都是一定观念的反映,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思想, 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尾,其最初的命名或许是我国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关键词:建筑;鸱尾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为主。木制骨架的构成特征使得顶部的屋脊形成坡度,坡度会导致瓦片下滑,建筑师于是在交梁上用铁钉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铁钉受到雨雪侵蚀,又在其外部覆盖以动物形象的琉璃构件。这些构件被称为吻兽、垂兽、戗兽
期刊
摘 要:明朝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一派格鲁派在此时创立。在宗喀巴的领导及帕竹政权支持下,格鲁派形成了以四大寺为主的寺院集团,初步确立了其最高领袖达赖喇嘛的活佛转世系统,并受到了明政府的关注及册封。虽然此时格鲁派作为藏传佛教权威地位还未稳固,政教合一的地位还未建立,但已经与蒙古势力和中央政府取得了联系,为以后五世达赖的掌握政权初步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格鲁派;建立发展;
期刊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增强文化底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完美融合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和书法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书法;语文课堂;融合  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普及,开展的是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农村中学也在初步尝试。书法教学也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当地主管教育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了解大量的体育知识和运动常识,还能在道德品质上帮助学生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针对体育人文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人文教育;中学生道德品质;影响和作用  一、体育人文教育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