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上唱“新”歌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浅山丘陵地带有五个贫困村:西林子、东林子、营坡顶、杨家沟、老寨河。这5个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有一个共同特点:位于五云山区,土地贫瘠,水资源贫乏,山地灾害频发,自然条件较差,群众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等问题突出。
  针对这种状况,上街区委、区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元化、全域城市化的总体思路,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介入、市场运作的办法,对这5个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企业介入,助力贫困百姓住新居
  2007年11月,经过前期调研和沟通,开发商居易国际与上街区政府签订《郑州市上街区五云山扶贫开发框架协议》,确定由居易国际负责五云山项目的扶贫开发工作。上街区政府研究出台了《上街区南部山区贫困村整体搬迁补偿安置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由政府负责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由企业负责安置区建设,无偿配套建设幼儿园、沿街商铺、社区办公楼,无偿配套完善社区水、电、路、绿化、停车棚等基础设施,对整合后的山区土地及生态资源进行开发,有效解决了资金和建设难题,实现了搬迁和开发同步进行。
  2012年底项目基本完成,共建成安置楼60栋、20万平方米,搬迁1321户、4629人,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转变。
  在农用地集中流转的基础上,居易国际与区政府一道,对搬迁村民发放土地流转收益金和扶贫补贴,每人每年发放2904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5148万元。搬迁人口年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976元增长至2013年的12620元,增长12.9倍。如今,项目彻底解决了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并探索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与发展旅游产业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新路子。
  科学规划,推进贫困山区综合开发
  五云山山区北与黄河相望,西与佛山呼应,景色优美,文化厚重,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嫦娥奔月都在此发生,是嫘祖活动的主要区域,山内有马跑泉、圣母庙、财神殿、老君阁、灵霄宝殿和古寨墙等多处景点。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大力推进,贫困群众大多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城区、镇区或产业集聚区,人口承载量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更加清新,区域内有大量耕地和荒山亟待流转开发,具备了理想的旅游开发条件。环保部门曾经进行过监测比较,贫困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市区,PM2.5常年不超过40微克/立方米,空气富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900个。这些天然资源都是在贫困地区投资开发度假观光旅游的得天独厚优势。
  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后,当地利用五云山独特的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和区位优势,由企业对五云山进行整体规划、旅游开发。对项目进行整体性概念规划,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融入自然、慢享生活”为主题,按照休闲旅游、健身运动、生态农业、养生养老四个板块的规划布局,全力打造“田园生活居住社区,集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山地生态公园”。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开发周期10年。
  截至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采摘园区800亩、玫瑰庄园及有机养殖业园区等生态农业项目初见成效,已累计完成投资11.65亿元,为当地带来9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任务。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先后成为河南省“山地运动示范基地”、“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和“老年活动示范中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让该地区“搬”走了贫穷,“易”出了希望。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努力,一举摘掉了穷帽,将五云山建成了以健身、运动、休闲、养生为特色的大型、复合式旅游综合体,成为中原地区山地休闲旅游的一张名片。
其他文献
5月25日至29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第二十期培训班在山东临沂举办。来自河北、陕西、湖南、安徽、甘肃、宁夏、福建、山东八个省区64个县的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培训。  此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在沂蒙精神的发祥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举办,旨在让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们学习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和光荣传统,感悟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和宝贵经验,
期刊
丽水市是浙江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据2013年调查认定,全市有低收入农户261221户616425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7.92%,占全省扶持低收入农户总人数的19.41%;全市扶贫重点村有156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5.05%和全省扶贫重点村总数的31.38%。  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明确丽水市为全国三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自此,
期刊
6月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30%马铃薯全粉馒头在北京上市销售。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上市推介活动上强调,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意义重大,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新常态下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选择,也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自2013年农业部提出在我国实施马铃薯主食
期刊
贫困地区要发展,贫困农民要脱贫,找到正确路子之后,最大难题是投入不足。  资金从哪里来?银行是个重要来源。然而,许多农民由于没有资产抵押或无人担保,往往只能眼看着资金被锁在银行里沉睡。  2008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在全国率先试水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在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金融改革的重头戏是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农户凭借信用等级,不用任何抵押、担保,就可获得小额信用贷款。  抓住信用这把“金
期刊
5月19日,第三次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14年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研究2015年重点工作。会议由民政部部长、罗霄山片区部际联系会议召集人李立国主持,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江西省副省长李炳军、湖南省副省长戴道晋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立国指出,近年来,在江西、湖南两省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取得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全面做好扶贫开发的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
期刊
160.2万,这是2010年云南省深度贫困人口的规模。云南省直面深度贫困,勇啃“硬骨头”。通过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等措施,截至2013年底,全省深度贫困人口下降到120万。  破解深度贫困之殇,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云南在攻坚。
期刊
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政策,以扶贫改革试验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扶贫、改革、试验主题,围绕扶贫开发新常态,结合国家对东部地区扶贫工作新要求,积极建机制、拓路径,提高扶贫精准度,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市实现5.7万人口脱贫,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3.1%,淄博的做法已经辐射到周边省市,近期有两省30个县市到淄博考察,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期刊
最近《中国扶贫》杂志按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就扶贫小额信贷话题,到了湖南的麻阳、芷江等县,深入乡村、企业和农户采访了解地方金融扶贫开展情况,并专门采访了省扶贫办王志群主任。  记者:王主任,湖南当初决定搞这个扶贫小额信贷,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现在推广的这个模式有些什么特点?  王志群:贫困地区要发展、贫困群众要脱贫,产业发展是重要的出路。在农村,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产业发展中农村经济组织融
期刊
内容提要:贫困被视为是可行能力的丧失。可行能力的丧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农村偏远地区,由于在不同阶段,村民可行能力的丧失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得村庄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衰退型贫困与扩张型贫困共存。衰退型贫困是一种贫困的扩散,是由于县级的贫困辐射到村庄,从而使村庄也陷入贫困。扩张型贫困是回波效应的产物,是由于村庄的资源不断流向经济发展优越的地区,以致资源流入地越来越发达,村庄却越来越落后。乌兰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