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边境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等文化原因,存在着一系列恐怖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想。当前我国边境地区时常会发生恐怖袭击、暴乱等事件,这严重威胁着国家与地区人民的安全。而且随着恐怖主义活动规模的增大,仅仅采用暴力手段进行镇压,无法达到完全铲除恐怖主义势力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边境地区文化反恐的问题,通过从文化角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的渗透,以解决边境地区的恐怖主义难题,有效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恐怖主义 文化反恐
作者简介:赵玉峰,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教育、英语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305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昆明等地接连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产生严重危害。现阶段普通群众对恐怖主义的认识较少,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防范意识差,这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恐怖现象的漠视。而文化领域作为反恐的重要方向,需要跟随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展开一系列的打击方面、关注重点的调整。本文围绕恐怖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从文化反恐视角进行暴力恐怖案件的分析,并提出实施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恐策略。
一、我国边境地区文化反恐的重要意义
当下有关反恐怖斗争的实施策略,主要着重于政治封鎖、军事打击等层面,相关部门对文化反恐提及的较少。所以通过对边境地区进行文化反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意义:(1)边境地区的文化反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2)通过在边境地区实施文化反恐,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边境地区的文化生态,提高边境地区民众的反恐安全意识,以有效保证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和谐与稳定。(3)文化反恐是对恐怖主义进行消解的主要方式,也是彻底消灭暴力恐怖主义的根本路径。
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问题的有关决定》,在其中对恐怖组织、恐怖活动、参与人员等做出界定。之后2015年12月27日,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信息、恐怖行为,以及恐怖活动惩治与防范、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开展等进行严格规定。在我国将反恐作为主要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情况下,普通民众需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来引导其对恐怖主义的认知,从而远离暴力恐怖主义的外在威胁。而推动文化反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根本上纠正民众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特别是那些狭隘民族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的观念,以挽救那些已经被恐怖思想同化的相关人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边境地区施行文化反恐的活动,需要从法律法规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观念渗透等方面着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现有的恐怖主义活动进行打击与消灭,以清除现有恐怖主义所存在的威胁。而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建设,对青少年、发动群体等的恐怖思想进行教育,不断缩减恐怖主义文化的影响范围,最终推动正确社会主义文化在边境地区的传播,以实现边境地区政权与民众生活的稳定。
二、目前边境地区存在的恐怖主义问题与暴力问题
(一)狭隘民族主义与排他性思想所滋生的恐怖文化
民族主义主要包括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想价值观念、群体社交方式等内容,虽然适当的民族保护主义,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前进。但由于我国边境在生存方面,属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形态,各个民族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化,造成部分民族“狭隘民族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根据近几年我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其中组织人员均为极端少数民族群体,恐怖分子出于自身利益或分裂国家的目的,使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价值观作为工具,迷惑其他民族主义者一同实施暴力犯罪活动。在这一系列分裂国家的恐怖活动中,恐怖分子一方面与周边国家民族偏见分子进行联系,试图破坏边境地区正在发展的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则过于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对其他民族具有天然的排斥或不认同。部分狭隘民族主义者由于自身经济境况较差,其会对本民族文化所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催生出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文化解读。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也会引起崇尚民族主义群体的共鸣,以造成边疆地区群体性的民族骚乱或暴力事件。
(二)极端宗教文化所产生恐怖主义思想与行动
边境地区恐怖主义文化所存在的另一形式,是极端宗教文化作为武装招募的方式,来进行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根据当下公安部发布的恐怖信息,我国边境地区存在的恐怖主义,包括东突恐怖组织、达赖集团等恐怖势力。这些恐怖势力以宗教作为传播极端思想的工具,通过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等传播反动音频和恐怖思想。2014年7月,新疆查获一批传播暴力恐怖音频、视频的犯罪案件,并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不同犯罪分子分别被判处5-15年有期徒刑。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极端恐怖分子为90后的年轻群体,其在网络传播暴力恐怖思想方面非常熟练,他们主要通过电脑、电子书籍、纸质书籍、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对原有的宗教思想进行曲解,以达到传播反动恐怖思想的目的。而新疆地区又是伊斯兰教信仰较为浓厚的地区,这一地区民众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容易受到极端分子所宣扬宗教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失位导致暴力恐怖主义的恶性传播
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思想指导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区域范围内的思想价值观念。而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在我国边境地带,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基础建设仍旧不完善。而且由于这些地方生存着较多的少数民族,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施行也较为困难。以新疆、西藏等地为例:截止到2017年底,新疆自治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19所,在校学生85.72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9.86%;西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共29所,在校学生达 5.57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75.94%,但远远低于我国东部地区96%以上的毛入学率。这种基础义务教育过于薄弱的情况,制约着当地文化结构调整、社会观念的发展。而在边境地区经济状况较差的形势下,很多地区难以招收到合适的汉语、双语教师,大量青少年处于失教或待教的状态。 三、我国边境地区文化反恐的基本措施与策略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边境文化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推动,而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指导目标,其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反恐怖文化、打击恐怖主义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需要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边境地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引导边境区域人民群众爱国家、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平等,以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方面,各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宣传部门要把握文化方向,通过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文化的剖析,使人民深刻认识到恐怖文化的狭隘性、危害性,从而引导边境地区民众的思想政治观念,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在边境地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可以引导区域文化的正确方向,并减小恐怖文化对普通群众的侵害与干扰。
(二)推进各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以消除恐怖主义的滋生
恐怖主义在我国边境地区属于分散存在,且容易随着民族冲突的产生而反复出现。因此想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的滋生,就要从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入手,强调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真正铲除暴力或恐怖主义。首先从语言交流与融合方面来看,语言作为各个民族之间的主要障碍,影响着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交流,由此也就产生一系列的认知错误、理解障碍。而普通话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语言,能够打破各种民族语言、方言的限制,加深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所以现阶段在我国新疆、西藏等边境地区,纷纷开设以汉语教学、双语教学为主的语言学习,以帮助青少年熟练掌握普通话的表达方式,从而减少其他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我国正在实施“西部支教”、“西部大开发”等人才转移计划,鼓励中东部人才向边境地区流动,以促进各地区人口、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语言、民族融合的双重作用下,极端分裂思想、恐怖主义就失去其生存的土壤。那些分散的恐怖集团也会随着人口流动、民族文化的融合,而逐渐消解与消失,这也就达到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加强宗教引导与发展教育事业以实现文化认同
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与中亚国家接壤,其中大多数边疆民众信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且有着与汉民族不同的文化习惯。而恐怖主义主要利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以及藏传佛教的经典,对宗教文化进行颠覆与曲解,并将这些具有恐怖性质的文化灌输给边疆民众。针对当下恐怖主义分子对宗教文化的滥用,需要从宗教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教育,才能改变年轻群体头脑中极端的宗教思想,并增强其对宗教文化、国家文明的认同。在对边疆地区民族群众的教育中,首先应进行少年、19-30岁青年群体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青年群体的文化认知与自我存在感。其次要对少数民族群众展开宗教教育,包括宗教思想的形成过程、宗教经典解释等,以帮助其认清恐怖主义真正面目,使其理解宗教信仰所具有的真正含义。
(四)严厉防范与打击边境地区传播的恐怖主义文化
最后针对现阶段边境地区猖獗的恐怖主义,必须采取一系列手段进行防范与打击,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发展势头,并消灭恐怖事件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边境地区恐怖主义的防范与打击方面,各地区公安干警、特警人员要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无线电广播等高科技手段,对恐怖传播的音频、视频恐怖文化进行监控,并确定恐怖主义群体的活动位置。还要安排大量警力进行恐怖情报排查,对商场、车站、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进行监控,对搜集到的纸质、电子音视频文档进行销毁,并捣毁恐怖文化的地下传播窝点。之后要根据民众的思想政治认知,对其进行文化反恐的宣传教育,包括揭露恐怖主义分子施暴的真正目的,以及恐怖主义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只有边境地区民众理解恐怖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危害,才能主动反对与防范恐怖主义对其的影响,并成为反恐怖主义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在重要场监管、思想政治观念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可以有效控制恐怖文化的蔓延,从而减少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在我国边境地区存在着较多民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观念,这就使得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呈现出复杂的意识形态特征。恐怖分子会利用边境地区群众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失位,传播具有分裂性质的恐怖主义思想。因此从诸多恐怖事件中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极端宗教思想仍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源头,只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民族文化融合、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暴力恐怖产生的苗头,才能有效清除各个地区的极端恐怖文化,以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戈娇.谈刑法在反恐怖主义犯罪领域的困境及对策.新西部(理论版).2015(23).
[2]刘中民.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根源.西亚非洲.2014(6).
[3]毕锦明.完善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立法的思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关键词 边境地区 恐怖主义 文化反恐
作者简介:赵玉峰,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教育、英语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305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昆明等地接连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产生严重危害。现阶段普通群众对恐怖主义的认识较少,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防范意识差,这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恐怖现象的漠视。而文化领域作为反恐的重要方向,需要跟随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展开一系列的打击方面、关注重点的调整。本文围绕恐怖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从文化反恐视角进行暴力恐怖案件的分析,并提出实施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恐策略。
一、我国边境地区文化反恐的重要意义
当下有关反恐怖斗争的实施策略,主要着重于政治封鎖、军事打击等层面,相关部门对文化反恐提及的较少。所以通过对边境地区进行文化反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意义:(1)边境地区的文化反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2)通过在边境地区实施文化反恐,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边境地区的文化生态,提高边境地区民众的反恐安全意识,以有效保证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和谐与稳定。(3)文化反恐是对恐怖主义进行消解的主要方式,也是彻底消灭暴力恐怖主义的根本路径。
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问题的有关决定》,在其中对恐怖组织、恐怖活动、参与人员等做出界定。之后2015年12月27日,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信息、恐怖行为,以及恐怖活动惩治与防范、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开展等进行严格规定。在我国将反恐作为主要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情况下,普通民众需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来引导其对恐怖主义的认知,从而远离暴力恐怖主义的外在威胁。而推动文化反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根本上纠正民众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特别是那些狭隘民族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的观念,以挽救那些已经被恐怖思想同化的相关人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边境地区施行文化反恐的活动,需要从法律法规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观念渗透等方面着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现有的恐怖主义活动进行打击与消灭,以清除现有恐怖主义所存在的威胁。而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建设,对青少年、发动群体等的恐怖思想进行教育,不断缩减恐怖主义文化的影响范围,最终推动正确社会主义文化在边境地区的传播,以实现边境地区政权与民众生活的稳定。
二、目前边境地区存在的恐怖主义问题与暴力问题
(一)狭隘民族主义与排他性思想所滋生的恐怖文化
民族主义主要包括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想价值观念、群体社交方式等内容,虽然适当的民族保护主义,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前进。但由于我国边境在生存方面,属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形态,各个民族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化,造成部分民族“狭隘民族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根据近几年我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其中组织人员均为极端少数民族群体,恐怖分子出于自身利益或分裂国家的目的,使用狭隘的民族主义价值观作为工具,迷惑其他民族主义者一同实施暴力犯罪活动。在这一系列分裂国家的恐怖活动中,恐怖分子一方面与周边国家民族偏见分子进行联系,试图破坏边境地区正在发展的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则过于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对其他民族具有天然的排斥或不认同。部分狭隘民族主义者由于自身经济境况较差,其会对本民族文化所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催生出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文化解读。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也会引起崇尚民族主义群体的共鸣,以造成边疆地区群体性的民族骚乱或暴力事件。
(二)极端宗教文化所产生恐怖主义思想与行动
边境地区恐怖主义文化所存在的另一形式,是极端宗教文化作为武装招募的方式,来进行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根据当下公安部发布的恐怖信息,我国边境地区存在的恐怖主义,包括东突恐怖组织、达赖集团等恐怖势力。这些恐怖势力以宗教作为传播极端思想的工具,通过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等传播反动音频和恐怖思想。2014年7月,新疆查获一批传播暴力恐怖音频、视频的犯罪案件,并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不同犯罪分子分别被判处5-15年有期徒刑。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极端恐怖分子为90后的年轻群体,其在网络传播暴力恐怖思想方面非常熟练,他们主要通过电脑、电子书籍、纸质书籍、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对原有的宗教思想进行曲解,以达到传播反动恐怖思想的目的。而新疆地区又是伊斯兰教信仰较为浓厚的地区,这一地区民众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容易受到极端分子所宣扬宗教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失位导致暴力恐怖主义的恶性传播
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思想指导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区域范围内的思想价值观念。而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在我国边境地带,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基础建设仍旧不完善。而且由于这些地方生存着较多的少数民族,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施行也较为困难。以新疆、西藏等地为例:截止到2017年底,新疆自治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19所,在校学生85.72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9.86%;西藏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共29所,在校学生达 5.57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75.94%,但远远低于我国东部地区96%以上的毛入学率。这种基础义务教育过于薄弱的情况,制约着当地文化结构调整、社会观念的发展。而在边境地区经济状况较差的形势下,很多地区难以招收到合适的汉语、双语教师,大量青少年处于失教或待教的状态。 三、我国边境地区文化反恐的基本措施与策略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边境文化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推动,而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指导目标,其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反恐怖文化、打击恐怖主义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需要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边境地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引导边境区域人民群众爱国家、爱和平、崇尚自由、追求平等,以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特别是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方面,各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宣传部门要把握文化方向,通过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文化的剖析,使人民深刻认识到恐怖文化的狭隘性、危害性,从而引导边境地区民众的思想政治观念,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因此在边境地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可以引导区域文化的正确方向,并减小恐怖文化对普通群众的侵害与干扰。
(二)推进各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以消除恐怖主义的滋生
恐怖主义在我国边境地区属于分散存在,且容易随着民族冲突的产生而反复出现。因此想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的滋生,就要从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入手,强调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真正铲除暴力或恐怖主义。首先从语言交流与融合方面来看,语言作为各个民族之间的主要障碍,影响着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交流,由此也就产生一系列的认知错误、理解障碍。而普通话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语言,能够打破各种民族语言、方言的限制,加深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所以现阶段在我国新疆、西藏等边境地区,纷纷开设以汉语教学、双语教学为主的语言学习,以帮助青少年熟练掌握普通话的表达方式,从而减少其他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我国正在实施“西部支教”、“西部大开发”等人才转移计划,鼓励中东部人才向边境地区流动,以促进各地区人口、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语言、民族融合的双重作用下,极端分裂思想、恐怖主义就失去其生存的土壤。那些分散的恐怖集团也会随着人口流动、民族文化的融合,而逐渐消解与消失,这也就达到边境地区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加强宗教引导与发展教育事业以实现文化认同
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与中亚国家接壤,其中大多数边疆民众信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且有着与汉民族不同的文化习惯。而恐怖主义主要利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以及藏传佛教的经典,对宗教文化进行颠覆与曲解,并将这些具有恐怖性质的文化灌输给边疆民众。针对当下恐怖主义分子对宗教文化的滥用,需要从宗教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教育,才能改变年轻群体头脑中极端的宗教思想,并增强其对宗教文化、国家文明的认同。在对边疆地区民族群众的教育中,首先应进行少年、19-30岁青年群体的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青年群体的文化认知与自我存在感。其次要对少数民族群众展开宗教教育,包括宗教思想的形成过程、宗教经典解释等,以帮助其认清恐怖主义真正面目,使其理解宗教信仰所具有的真正含义。
(四)严厉防范与打击边境地区传播的恐怖主义文化
最后针对现阶段边境地区猖獗的恐怖主义,必须采取一系列手段进行防范与打击,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发展势头,并消灭恐怖事件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边境地区恐怖主义的防范与打击方面,各地区公安干警、特警人员要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无线电广播等高科技手段,对恐怖传播的音频、视频恐怖文化进行监控,并确定恐怖主义群体的活动位置。还要安排大量警力进行恐怖情报排查,对商场、车站、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进行监控,对搜集到的纸质、电子音视频文档进行销毁,并捣毁恐怖文化的地下传播窝点。之后要根据民众的思想政治认知,对其进行文化反恐的宣传教育,包括揭露恐怖主义分子施暴的真正目的,以及恐怖主义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只有边境地区民众理解恐怖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危害,才能主动反对与防范恐怖主义对其的影响,并成为反恐怖主义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在重要场监管、思想政治观念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可以有效控制恐怖文化的蔓延,从而减少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在我国边境地区存在着较多民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观念,这就使得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呈现出复杂的意识形态特征。恐怖分子会利用边境地区群众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失位,传播具有分裂性质的恐怖主义思想。因此从诸多恐怖事件中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极端宗教思想仍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源头,只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民族文化融合、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暴力恐怖产生的苗头,才能有效清除各个地区的极端恐怖文化,以保障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戈娇.谈刑法在反恐怖主义犯罪领域的困境及对策.新西部(理论版).2015(23).
[2]刘中民.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其根源.西亚非洲.2014(6).
[3]毕锦明.完善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立法的思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