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变化
1.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方式逐渐转变。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而且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十分愿意学。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现在才懂得什么叫学习。”
2.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能力得到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接受了课本上难以获得的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广泛知识,学会了怎样查找资料、怎样整理数据、怎样操作实验、怎样得出结论等等,这些能力正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3.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在挫折与成功中得到锻炼,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4.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们感到:课题的研究需要有分有合,先分后合,形成合力,协作攻关。通过课题研究,学生之间的交往有了质的飞跃,彼此间有了很深的了解。此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社会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教师主动转变角色,改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而就课题涉及的内容而言往往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学生占有的资料比教师还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他们也要主动转变角色。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刻体会到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喜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
1.学校教学人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绝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感到陌生,缺乏“研究”的经历,在实践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教学思想观念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要求相距较远,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对活动课的回归;一些教师从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学科学习的深化与延伸,研究性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被掩盖了。
2.教师综合素质欠缺。教师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应对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次,对于培养学生如何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理性知识,感到有点不知所措。
3.教师指导未能及时到位。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可以忽略和降低。如果一味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那么学生的研究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何时指导、何处点拨却是令教师头痛的事情。
4.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偏大,价值取向偏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再是由课题专家、学科专家预先计划设置的特定的有体系的知识,而是一个由师生共同从生活实践和现实世界精心选择的学习内容。一个好的课题不仅能给研究过程带来方便,更会给研究者增添研究兴趣。选择课题本身,就能锻炼学生综合思考各方面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忽视一些社会价值虽然很小却非常有益的课题研究。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实施办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阶段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安排上,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与教师都有一个逐步适应、调整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的教师。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知识型教师转变为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它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总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得到培养,创造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增强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信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发掘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变化
1.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方式逐渐转变。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而且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十分愿意学。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现在才懂得什么叫学习。”
2.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能力得到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接受了课本上难以获得的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广泛知识,学会了怎样查找资料、怎样整理数据、怎样操作实验、怎样得出结论等等,这些能力正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3.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在挫折与成功中得到锻炼,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4.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们感到:课题的研究需要有分有合,先分后合,形成合力,协作攻关。通过课题研究,学生之间的交往有了质的飞跃,彼此间有了很深的了解。此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社会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教师主动转变角色,改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而就课题涉及的内容而言往往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学生占有的资料比教师还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他们也要主动转变角色。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刻体会到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喜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
1.学校教学人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绝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感到陌生,缺乏“研究”的经历,在实践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教学思想观念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要求相距较远,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对活动课的回归;一些教师从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学科学习的深化与延伸,研究性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被掩盖了。
2.教师综合素质欠缺。教师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应对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次,对于培养学生如何在实践中综合应用理性知识,感到有点不知所措。
3.教师指导未能及时到位。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可以忽略和降低。如果一味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那么学生的研究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何时指导、何处点拨却是令教师头痛的事情。
4.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偏大,价值取向偏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再是由课题专家、学科专家预先计划设置的特定的有体系的知识,而是一个由师生共同从生活实践和现实世界精心选择的学习内容。一个好的课题不仅能给研究过程带来方便,更会给研究者增添研究兴趣。选择课题本身,就能锻炼学生综合思考各方面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忽视一些社会价值虽然很小却非常有益的课题研究。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实施办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阶段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安排上,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与教师都有一个逐步适应、调整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的教师。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知识型教师转变为新时代的研究型教师。它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总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得到培养,创造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增强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信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发掘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学习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